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乱清 > 第三零八章 斩草未除根

乱清 第三零八章 斩草未除根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1:0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维公,栋星将军!”阮知方说道,“瑞国公枭獍之尤,是不消说的了!考其心性行径,即便投畀豺虎,亦不为过!可是,到底暂时还无法证明他同‘赤灶丸’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因此,就很难证明他和‘谋弑’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应和公、太平公等人,就更加不必说了!”

顿一顿,“当然,反复勘磨,相关人等,自承其罪,不是没有可能——可是,毋庸讳言,口供和证据,到底不是一码事儿啊!”

再一顿,“只有口供,没有证据,即加‘谋弑’于瑞国公、应和公、太平公等,只怕人心不服啊!”

郑国魁木无表情,唐景崧脸上,阴晴不定。

张庭桂觑了觑两位天朝上使,心下不安,对阮知方说道:“你多虑了!有‘钦使护卫团’在,就有人不甚甘服,也只好‘腹诽’,难道还敢铤而走险不成?”

这几句话说到很不得体,阮知方一声冷笑,立即怼了回去,“那可未必!登翁莫不是忘了黎文魁之乱?”

张庭桂张了张嘴,嗫嚅了一下,没说出啥来。

阮知方回过头来,语气恳切之外,变得沉重了:

“维公,栋星将军!越南宗室、重臣,多有亲附富夷的,对此,我亦痛心疾首!可是另一方面,亦不得不承认,此情形其来有自,并非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毕竟,阮福氏复国开朝,多承富浪沙之力,越、富百年渊源,枝连蔓牵,欲一刀两断之,难啊!”

“我以为,总有一天,要将亲富的势力,彻底清出越南的!可是,这股势力,盘根错节,不是单凭一、两件案子,便可以连根拔出的!操之过急,只怕欲速不达啊!”

“尤其是英睿太子一脉,于国家有功无过,却一再遭遇横逆,越南国内,不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同情他们的人,都非常之多——”

“当年,敝国圣祖以‘悖逆伦常’加罪于应和公母子,舆论大哗,如鼎如沸,嗣后,黎文魁起兵作乱,遥奉应和公为正朔——这场大乱,席卷南北,并将暹罗、真腊以及富浪沙都卷了进来,最终虽然被敉平了,但国家已是元气大伤!”

“维公,栋星将军!接下来的话,我就放在这里说,出于我口,入于二位之耳——敝国圣祖此举,其实大有可议,应和公母子,实在是无辜的!不过,敝国圣祖到底没有以更加严重的‘谋逆’加之于应和公母子——非不想也,是不敢也!然而,还是激起了几乎不可收拾的大乱!”

“当然,黎文魁造乱,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过,无论如何,应和公母子罹罪,是重要诱因之一!”

“唉!殷鉴不远,宁不惊心?”

阮知方侃侃而谈,将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张庭桂虽不甘心放过应和公、太平公等,却也不由的开始担心起来,看了唐景崧、郑国魁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也是,越南‘在教’的很多,真乱起来,这班人,说不定都会卷进去,如是,也挺棘手的”

阮知方立即说道,“是啊!若是太平时节,有钦使护卫团坐镇,乱就乱了!咱们也不怕他!不论乱子闹的多大,最后总是能够敉平的!可是,目下的局面——”

顿一顿,“南圻已非吾所有,北圻亦是一个呃,敌我‘共有’的局面!如果乱了起来,北圻的战事,固然增添变数;中圻顺化,这个,肘腋之下,更是可虑啊!”

再一顿,“还有,本朝龙兴于呃,本朝起于南圻!南圻地方,同情、追思英睿太子的人,尤其之多!若应和公、太平公罪不当其罚,南圻人心浮动,将来咱们克复南圻之时,也必定会增添更大的阻力啊!”

这个话,说到了头儿了。

唐景崧看了郑国魁一眼,郑国魁先是微微扬首,次之微微颔首,两个微妙的身体语言,前者表示:我只管军事,政务方面,你拿主意吧!后者表示:若问我个人的意见,我大致认同阮知方之所说。

“以含翁之见,”唐景崧开口了,语气干巴巴的,“此案相关人等,该如何处置呢?”

“呃”阮知方字斟句酌的说道,“杨义凌迟,胡威斩决!瑞国公削去爵位,废为庶人!应和公、太平公呃,虽然卷进了逆谋,但毕竟是为杨、胡、瑞等所误的,我看,由公爵降为伯爵,大致上也算罪罚相当了。”

顿一顿,“如此处分,也算是有前例可援——富平郡王阮福绵安之子阮福洪楫举兵造乱,事败后,所获处分,不过‘闭门读书’而已,连爵位都没有削掉——阮福绵安薨后,阮福洪楫接了富平郡王的位子。”

再一顿,“当然,以上只是我一己的管见,到底如何定案,还要仰仗维公和栋星将军的睿断!”

“‘睿断’不敢当,”唐景崧干笑一声,“不过,含翁这个‘前例’,未必‘可援’啊!阮福洪楫是典型的卫道之士,他举兵造乱,口号是‘清君侧’——事实上,他也确实只是奔着‘清君侧’去的,并无意于大宝,因此,大行国王才不为己甚的。”

阮福洪楫是在壬戌和约草签之后起兵作乱的,他要“清”的“君侧”,是潘清简一班“亲富”的大臣。

“呃,”阮知方有些尴尬,“这个,也是”

“不过,”唐景崧说道,“含翁说的,也有道理——”

阮知方、张庭桂立即竖起了耳朵。

“这样吧,”唐景崧淡淡的说道,“杨义凌迟、胡威斩决,这个不变;瑞国公——嗯,含翁、登翁都说了,‘枭獍之尤’!既如此,何能轻轻放过?赐死吧!至于应和公、太平公——算了,就照含翁的意思办吧!不过,加上一条,‘闭门读书’!”

“闭门读书”——就是软禁了。

唐景崧不肯放过瑞国公,阮知方也是能够理解的:

瑞国公即便废为庶人,亦是新君的潜在的最有力的竞争者,这一点,考诸黎文魁之乱,亦是“殷鉴不远”——王太孙已经被废为庶人了,黎文魁照旧拿他做号召,唐景崧坚持“赐死”,是“斩草除根”的意思。

同时,也要给“亲富”一派一个严重的警告。

不过,能够保住应和公、太平公的性命,而且,他们的爵位,虽然降了两级,毕竟也算保住了,对此,阮知方已经很满意了,不能要求更多了。

于是,心里虽为瑞国公感叹,脸上却神色不露,口中则连声说道,“是!是!”

说着,看了张庭桂一眼,张庭桂愣了一愣,才反应过来,“啊?哦,是,是!”

不过,还是有点儿不甘心,“那个胡威,罪大恶极,是不是也该凌迟处死?”

唐景崧微微一笑,“到底还是得有一点儿区别——还是斩决吧!”

“呃是”

唐景崧看了看郑国魁,郑国魁微微颔首,意思是我木有更多的补充了。

唐景崧转过头来,“好了,这件案子,大致就这么定了——”

顿一顿,“关于新君的人选,二位有什么高见?”

新君的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养在正蒙堂的阮福膺祺,一个是养在养善堂的阮福膺祜,都在襁褓之中,不论选谁,实在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张庭桂既为首辅,自然首先发言,“正蒙堂、养善堂应该挑身子骨儿较好的那一个吧?”

这是“正论”,唐、郑、阮都点头。

“还有,”阮知方沉吟了一下,说道,“新君的本生父,必须是一个温良恭俭、谦虚退让之士”

“对!对!”张庭桂大点其头,“这是防患于未然——新君的本生父如果是个不懂事儿的,将来,说不定就会干政!”

这也是“正论”,不过,只好聊具意思,暂时不宜深谈,因为,天朝那边儿,有一位“本夫”,正在“干政”呢。

总不敢说那位“本夫”竟然是个“不懂事儿的”吧?

唐景崧、郑国魁点了点头,以示赞同之后,唐景崧换了话头:

“这一次,大行国王一旦弃臣下人民,一个内侍,居然就可以隔绝内外,几乎酿成颠覆之祸,教训很深!这个,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某些制度,必须有所更替了!”

嗯?

阮知方、张庭桂不由再次竖起了耳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