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她从末世来[50年代] > 屯里建学堂

她从末世来[50年代] 屯里建学堂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1:22: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仗义疏财仗的是什么义,疏的是什么财

青梅在脑袋里过了一下这个问题, 随后抛开没再去多琢磨了, 只让赵三明在外面机灵点, 买粮食也别总在一个人手里买。

赵三明也点头,心有戚戚然“我也是这么想的,之前不久是为了省事嘛,结果就被发现家里有稳定收入, 要不然陈三也不会提这个建议, 搞得我都不好意思见海哥。”

这年头, 也不是谁都能没个月都拿出五十块钱来买粮食的,特别是清水镇这样的偏远地区。

赵三明当初也是想着都是兄弟,不用遮掩。

可现在赵三明的想法也变了许多,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赵三明特别喜欢炫耀自己媳妇如何听话乖巧如何有本事赚大钱。

可现在, 赵三明在外面对自家媳妇都是三句话不多说, 一句话不开口, 有人问起来了他也就是打个哈哈, 糊弄过去就完事了。

因为他不希望自己这么好的媳妇被人给惦记了去。

大概真的是毒打与劳动让人成长,这一年里, 赵三明成长了很多,以前就是个自私自我的中二病, 现在每次去食堂打饭见到许大河秋老太他们, 赵三明都会笑着打个招呼。

与此同时,赵三明跟屯里人的关系也和缓了许多,至少不会谁家一丢鸡蛋瞬间就想到他, 并且坚定不移地认定是他偷的。

青梅看赵三明说得真心实意,不像是在糊弄她,也就丢开没管了。

第二天中午,赵三明带着狗子直接去了村口,青梅则是上午的时候就去场院粮仓那边搬运粮食,就连中午吃饭都是直接在食堂吃的。

今年的收成果然比不上前面三年,只能说除了公粮外勉强能自给自足。

不过不用等上面的救济粮,已经很让人满足了。

因为陈教授杨先生他们对大岗屯以及清水镇的关注,果然今年清水镇没有放丰收的卫星,所需要交上去的公粮跟往年一样。

“也不知道去年天津那边那几个放卫星上报纸的地方,老百姓能有粮食吃嘛”

试验田亩产十几万,那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完事的,上面还等着这十二万粮食交上来。

下面的卫星都放出去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就算是勒紧裤腰带硬着头皮也必须得交啊。老支书嘀咕一声,也没想跟谁唠这事儿,说完就扬声让扛粮食的社员注意点别摔了。

至于别摔的是粮食还是人,大概老支书自己都说不清。村口木筏,一水儿排开,得有二十来张木筏。

他们要交的公粮有五百多斤,已经是屯里耕地收获的五分之四了,回头上面会再给返回一部分粮。

粮食加十几个人,每张木筏的吃水线都很浅,能载的重量不敢太多,基本上就是一张木筏两袋粮食两个人。

也亏得大岗屯本身就靠着小兴安岭一大片的原始森林,不缺树木,要做木筏还是很容易的。

唐稼韩江阳臻他们三个知青也蹭木筏,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另一个屯看望他们的老朋友,另外还准备去镇上的书店或者回收站看看,能否收到一些教科书。

经过一年的劳动,三个知青已经很好的融入了大岗屯这个大家庭。

江红军去公社开了不少会,回来再跟老支书一商量,对三个知识青年的未来也有了点安排。

那就是在屯里建个小学。

一来把三个干农活不大行的知青给安排了,还利用好了他们的知识。

二来,屯里的娃子们上个学太艰难了,冬天里还要在炭盆都没有一个的小学里留宿。

这年头,舍得送孩子去上学的家里,哪个家长不是真心心疼孩子的

既然屯里有了三个高中生,屯里也有不少小娃娃,为啥不自己开个学堂,让娃子们就近上学。

不说学出个什么名堂,怎么说也要会写自己名字,不像爹娘爷奶辈儿做个睁眼瞎才成吧

这个想法江红军上半年的时候就有了,不过谨慎起见,一直等到秋收下来,确定粮食收成还可以,江红军这才提了出来。

结果也跟他预料得差不多,只是送娃娃上学的人家挪出几个工分来贴补做老师的唐稼他们三个,娃子的爹娘基本上都愿意。

“梅姐,我跟你一起坐木筏好不”

韩江一看见青梅,就挥着胳膊想要挤过去。

从年初春耕的时候过来,到现在秋收即将入冬,唐稼他们只去过镇上一次。

那次韩江坐木筏,直接给翻到了河里,亏得有江红军在一起,及时把他给捞了起来,要不然这黑胖子就要填了村口这条无名河了。

不知韩江本人,唐稼跟阳臻也吓得不轻,自此以后就轻易不愿意去镇上了,就算是有包裹信件要取要寄,三人也是拜托时不时就要去公社开会的支书帮忙捎过去。

这次他们三个必须得出大岗屯,一来是准备教科书,二来,支书跟老支书准备在屯里找个地方腾出来,给他们当个教室,意思是让他们以后就半劳作半教书。

能偷得半天的空闲不用下地干活,唐稼他们当然是很乐意的。

三个人一商量,觉得以后开始给孩子们上课了,肯定没啥空闲时间,干脆就趁现在去外面探老友。

咳,自然还有一层看望老友们情况如何,以及低调地炫耀一下自己仨即将半脱产的运道。

最后这一点,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他们心里门儿清,闷着乐呵就成。

闲话不多扯,总之有过一次落水经历的韩江一看见青梅,第一想法就是跟青梅坐一张木筏,铁定安全了。

可惜这么想的不仅紧是他,阳臻表示自己又有一些新菜色跟青梅详谈,唐稼表示好久没跟梅姐聊天了,好想聊一聊哦。

就在旁边不远处的赵三明见状,二话不说就将身侧的狗子搂起来夹在胳肢窝下,三两步蹿过去,抬手就把狗子往青梅怀里塞,板着脸满眼认真地看着青梅“梅子,狗子还是第一次坐木筏,肯定怕得很,还是你带着他一起吧,我去帮着守粮食”

狗子年前冬天里过来,一路上走的都是山路,没被狼群发现吃了都是运气好,碰巧去年下雪不多,山里的食物足够狼群维持生存,所以没有往山下走。

狗子是有些怕,可他没说,咬着牙硬着头皮准备待会儿上了木筏就打死不乱动。

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被小明叔塞进了梅姨怀里。

感受到梅姨瘦瘦的手臂稳稳地托住他,狗子眨巴眨巴眼,回头看小明叔,眼睛里有点感动。

没想到小明叔平时爱欺负他,可事实上却这么细心体贴,肯定是发现他害怕,所以才主动把他送到梅姨这里。

青梅面无表情地垂眸看狗子,狗子面无表情地撒娇“梅姨,我怕。”

青梅点头,然后就抱着狗子转身去了江红军所在的那张木筏。

原本还在打内战的唐稼阳臻韩江“”

事实上不管有没有赵三明横插一杠,青梅都是会跟支书一起走的。怎么说也是民兵队队长,甭管有没有意义,负责一下上级领导的人生安全还是很有必要的。

好在一路上都顺风顺水,到了镇上,一行人先去交粮,至于唐稼他们,则是分开去办别的事去了。

交完粮食,江红军要去自己儿子的教师宿舍那边吃饭,青梅他们这些人则没人得了几两粮票,让他们自己去食堂吃二合馒头。

别看二合馒头好像很寒酸,可它的出处却是公社食堂,对于民兵队的队员们来说,这可是一年才能有一次的福利,一个个拿到粮票后都很高兴。

青梅也把粮票拿去买了馒头,同赵三明狗子一人吃了一个垫肚子。

吃完馒头,赵三明叹气,问青梅“要不然你们俩跟我一起去找海哥好不容易来一趟镇上,啥也不买啥也不吃就回去,多吃亏啊。”

每次赵三明去海哥那里,都能得到招待,他想带媳妇去吃顿大餐。

至于狗子,那是谁不认识,不记得了。

好歹也是吃了一年饱饭的人,青梅可不是当初那个为了多吃一顿饱饭就能哪都去的人,摇摇头,带着狗子就要去同其它民兵汇合,然后就一块儿先回屯里了。

临走的时候,青梅又提醒了一下赵三明“陈三那个提议太过了,说不定是故意那样说的,无论你答应还是不答应,海哥肯定会对你有意见。”

赵三明满不在乎地“嗨”了一声,直摆手“那不可能,陈三儿就是性格豪爽,仗义,海哥也对我好得很,拿我当亲兄弟一个样儿”

说是这么说,等送走了青梅跟狗子,赵三明心里也不由泛起了嘀咕,越想越觉得青梅说得有道理。

赵三明这边如何暂且不提,青梅回了屯里,过了两天,屯里却是有了新鲜事,因为唐稼他们带着三个漂亮女知青一起回来了。

传了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狗子说了,青梅才知道那三个女知青是唐稼的老同学,听说他们在大岗屯要当屯子里的小学老师了,都很羡慕,想要过来看看。

青梅当时就想看看看什么

第二天,支书江红军就“把”其中一个漂亮女知青给抱了,还是大庭广众之下,抱完了女知青就嘤嘤哭泣表示没脸见人了,闹腾着要去跳河。

刚好挑水路过这里,却被一群人挡了路的青梅在旁边揣手,听说她要去跳河,还体贴地侧身让开了去往村口无名河的小路给让出来。

心里则想,要寻死干啥不直接撞墙撞石头啥的,跑去村口跳河,路有点远啊,多累啊。

作者有话要说 完成打瞌睡了,晚安

以及,祝大家接下来的六天节假日里玩得开心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