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她从末世来[50年代] > 59年的年末

她从末世来[50年代] 59年的年末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1:22: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接受大自然馈赠的猎人, 不能太贪心, 既然今晚的食材已经绰绰有余了,青梅他们三人也不再继续打猎。

虽然这是头刚成年不久的鹿,可正是初冬,动物们最肥美的时候,这头鹿怎么着也得有两百多斤,抗鹿的当然是青梅。

赵三明跟狗子就负责跟着当尾巴, 回去的路上赵三明还从雪地里的树根下刨出来不少稀罕的菌类。

“这个用来做汤锅底料,贼鲜”

赵三明如今也颇有大厨风范了,不再局限于当初就着“听说”来瞎瘠薄乱煮,对烹饪山珍这一道上, 也很有心得。

只要是跟吃进自己嘴里的食物有关,青梅总会格外宽容有耐心, 看菌菇只有一小把, 还主动问赵三明要不要绕绕道,去别地儿多刨点。

其他人就看青梅他们往森林的深处去了两个多小时,再回来就收获了一头鹿, 没有人不羡慕的。

也有人动了心思想要也去那里打鹿, 不过一问位置,知道都已经往龙凤山上跑了, 怏怏地歇了自己进山的心思。

至于纠结个好汉一起支书肯定得骂他们。

虽说老支书跟江红军都很为他们着想,大岗屯的社员们还是有分寸的,知道老支书当年那也是说一不二的主。

平时有啥事不会管,可一旦越过他一开始就划下的线, 那可就擎等着挨批吧

中午这么一耽搁,自然是没能在家吃上午饭的,早上他们又是按照一日三餐的时间点来吃的早饭,回到家后,三个人都饿了。

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多奔三点去了,赵三明干脆也没单独做饭,就拿暖水壶里的开水冲了三碗鸡蛋花,就着家里早就烙好的烙饼随意垫了下肚皮。

青梅跟狗子在旁边开吃,赵三明却在外面忙活着把鹿皮给剥下来,又是分肉剔骨又是揉搓腌料的。

等把骨头过水煮去了血沫,终于将锅子的汤底给炖上后,他才抽空把半块烙饼撕碎泡进即将冷掉的鸡蛋花里泡一泡,端起来三两口就胡乱塞进了肚皮。

作为主厨,赵三明一个下午都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闻着渐渐弥漫开来的香味,青梅也不好意思干等着吃晚饭,拿上刀就去外面分解鹿肉去了。

有今晚要涮的部分,就单独丢在盆里,一会儿赵三明忙完了就出来拿进去切片。

剩下的就用草绳挂起来,也不用风干放地窖里了,直接就就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

等到天黑的时候风一吹,雪一下,这些肉就很快会被冻起来,比冰箱都还好用。

经过一年的美味滋养,现在青梅可不像刚来那会儿啥也不挑了。谈不上挑食,毕竟有时候青梅自己在山上也还是要吃自己烤的肉。

可有更好吃的东西,青梅是拒绝风干肉这类食物的。如今地窖里的肉干都成了家里的一种点缀,偶尔吃一吃,算是改改口味,大多数时候都是吃新鲜肉。

晚上,三个人围着陶盆吃锅子,陶盆就是从河里捞起来的,青梅瞧着这上面有精美的画,应该是宋朝文物。

不管也不管啥文物不文物,现在就是他们家吃锅子的专属用具,下面就放个炭盆,大小尺寸刚刚好,特好用。

青梅前不久得到的搪瓷盆,一开始青梅是觉得文物这么糟蹋怪可惜的,就问赵三明可不可以用搪瓷盆吃锅子。

结果赵三明惊诧得瞪大了眼,嘀咕了一声“那多可惜啊”,然后又说搪瓷盆上火一烤,那上面的画就要蹦出渣来,不合适,煮出来的锅子也不香。

一听要影响食物的味道,青梅就再没提过了。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赵三明觉得青梅居然有拿搪瓷盆来吃锅子的思想太危险还是咋回事,之后几天里都在变着花样给青梅传输搪瓷盆多难得多珍贵的意思,青梅只当没听见,随他念叨了几天。

看青梅确实没有资本家小姐病复发的迹象,赵三明可算松了口气,这才没继续念叨了。

吃饭的时候,对于一家人来说绝对是最温馨的时候,赵三明帮一大一小涮了满满一大碗肉菜,看两人一时半会儿吃不完,这才自己一边涮一边吃,嘴上随意说着家长里短。

“狗子,我跟你梅姨想着给你在火墙那边上砌个小炕,明天你跟我一起挖泥巴”

“待会儿我上山一趟,找海哥,陈三儿他们的事也不知道海哥听说了没有,说不准陈三儿进去了海哥就能早点回家准备过年了。”

赵三明心里一直隔着这事儿,要是张大海他们两口子今年过年的时候真没能回家,到时候他肯定得请人家来家里吃年夜饭啊。

这是面子上情分上的事,可赵三明又特别不乐意,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海哥两口子赶紧麻溜地回家,到时候就是各回各家各自欢喜了。

吃一筷子菌菇,看见青梅碗里的肉又造去了小半碗,赵三明麻溜地又下了小半盘肉片,涮好了全都夹到青梅碗里,把被她吃凹进去的那个小洼重新填成了山尖儿。

“今年年夜饭大哥说让咱们过去一起吃,娘还在呢,按照规矩,确实该一起吃年夜饭。”

说完,赵三明瞅了瞅青梅,担心她会不高兴。

青梅埋头认真吃,一口重新烘烤得表面焦黄香脆的烙饼,就着戳了料的鹿肉片。

中间再夹杂点熬汤底的菌菇,吃上十来筷子,再喝一口汤,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暖和得很,人也从胃到精神甚至灵魂,每一个缝隙都被满足感给塞满了。

这种情况下别说只是年夜饭换个地方了,就算是把人请来家里青梅也不会太介意。

当然,前提条件是来家里的人最好是自备口粮。

青梅没吭声,赵三明就知道这是答应了。

狗子也知道许小鱼跟许小米,不过平时并不咋亲近,听说过年的时候要跟他们一起吃饭,眨巴眼没说啥,就是有些好奇那么多人一起吃年夜饭得是个啥热闹的景象啊。

来大岗屯之前,狗子可从来没能正儿八经吃过年夜饭,田寡妇来家里前,孙酒鬼没把自己饿死冻死都是好的了,哪可能照顾狗子。

等田寡妇来家里了,狗子反而能时不时吃点剩下的边角汤水,就跟家里养的一条土狗差不多。

对于田寡妇,狗子其实没啥太深的感觉,现在他们都消失了,狗子甚至已经开始慢慢遗忘他们了。

晚上赵三明收拾好家里这一摊事儿,戴上帽子围脖,一眼又一眼地去看青梅,欲言又止的表情简直不要太明显。

青梅只当没看见,却是也穿戴好,跟狗子说了声她有事,狗子乖巧,也不问啥,乖乖就自己钻进被窝里闭上眼睛表示自己能一个人在家睡觉。

“走吧。”

青梅率先走出去。赵三明赶紧跟上。

“梅子,你、你还要去山上喂老虎啊”

赵三明不想让她去,可又不敢说。

青梅咋就觉得这话听着那么怪呢,可仔细想想又没啥怪的。

青梅“嗯”了一声“先送你去林场。”

既然赵三明都知道了,青梅就干脆提前上山。

这样下半夜也好早点回来睡个囫囵觉。

赵三明不敢说啥了,缩着脖子安安静静跟着青梅的脚步。

到了林场外面,青梅没跟赵三明一起进去,而是看见他进了木屋,自己转身辨清方向后就直奔龙凤山。

木屋里,对于赵三明的到来,张大海跟他媳妇都很高兴,两口子一起迎了赵三明进屋。

“陈三儿他们早几天就都被逮了”

“这事儿给闹得,啧,能不能回去我还得考虑考虑”

“考虑啥你也不能消失太久,要不然人家没怀疑的都反而要觉得事儿不对了”

赵三明在林场呆了一个多小时,离开的时候张大海已经决定冒险回去一趟看看情况。

不过他媳妇走之前就安排好了,梁山村的人都知道大海媳妇带着孩子堵气回娘家了,张大海直接去团结屯出现在众人面前就可以了。

至于之前没出现在团结屯的原因,就是两面隐瞒。

梁山村的人以为张大海去了团结屯哄媳妇孩子,团结屯的人以为张大海在梁山村。好在这年头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也不方便,这么糊弄还是很容易的。

今年的冬天,依旧很古怪,一开始下雪下得那叫一个轰轰烈烈,可进入十二月初,却开始放晴了。

不过这也不咋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的人并不多。

青梅也摸不透这是什么意思,按照历史进程,59年明显减产,到了60年春天开始,大片地区的干旱,拉开了三年饥荒的序幕。

好在想到龙凤山,青梅对于即将到来的三年也并不感到多慌乱不安,总归没粮食吃了,还有漫山遍野的肉可以充饥。

既然放晴了,屯子里早就计划好要搞村小教室的事也就刚好能安排上。

现在挖地基单独建房子肯定不合适,江红军想来想去,在屯子里转悠了两天,最后敲定干脆就把屯里食堂附近的一个小房子修一修。

这房子也是当年打倒的那富农地主家修的,就是个独栋的厢房,用的是土窖烧出来的土砖。

过了这许多年,土砖都破了不少,房顶也垮了大半。

屯子里的人多半都有自己家的房子,有儿子结婚的,也更喜欢挨着老宅子周围重新划个地基起房子。

所以这破房子就一直空着,只有爱逮蛐蛐儿的娃子们喜欢跑来玩。

说是修,其实除了地基跟地基石,其他的都拆了重建,跟建房也差不多了。

对屯里的社员来说,这可是关系到屯子里的娃娃们不用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就能学知识的大事。

对唐稼阳臻韩江他们,这就是明年不用在地里累死累活苦哈哈挣工分的希望。

于是全屯上下,一个个都热情投入,干得也是热火朝天,十多天就把房子给捣鼓出来了。

说是村小,其实就是屯子里跟公社那边报备一下,一没上面补贴,二没啥正儿八经的名头。

所以这也注定了教室十分简陋,拢共也才并排着的三个房间。

房间的用处也大概规划好了,为了多给孩子们分两个班,唐稼他们这三个老师没有了宿舍,照旧还住在老支书家。

也没有办公室,或者说他们的办公室就是孩子们的教室。

就这么的,大岗屯小学有了一年级二年级跟三年级,以后孩子们学习跟上来了,再继续想办法把四五年级给办上。

这会儿小学还是五个年级,到时候一个教室安排两个年级,高年级的单独占一个教室,三间教室也就凑合着够用了。

屯子里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粗粗一算,得有五十来个。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年纪已经大到不该上小学了,可他们的爹娘还是希望孩子能进学校,跟着三个知青学一学,好歹能写自己名字啥的。

自己搭起来的草台班子,没那么多规矩讲究,老支书一挥手,让想学的都可以去,就连大人也能去。

青梅听说后,沉吟半晌才埋头继续干自己的事。

不说小学,她都要忘记自己识字这事儿了,到时候她也跟着去听一听,好让自己认字儿的事不那么奇怪突兀。

屯子里许多孩子还没遭受过学校的“摧残”,听说这新房子是给他们上课用了,都觉得很新鲜,每天一群小伙伴都要去转转。

到最后,还没开学呢,这三间教室外面就成了孩子们聚集玩闹的场所。

村小学建好了,这边赵三明给狗子砌的小炕床也彻底烘干能睡人了。

当天赵三明就急匆匆跑去大嫂家拿了三床小方被回来,铺一床盖两床,完全够狗子一个人用了。

对于自己一个人睡,狗子还是觉得很新奇的,晚上洗好脸泡好脚,就乖乖爬上了小炕床。

小炕床跟大炕床就隔着两三步的距离,狗子也不觉得害怕,钻进小方被,感受着身下暖烘烘的感觉,没多久就悄没声息地睡着了。

赵三明有点激动,有点亢奋,还有点那啥,躺在炕上的时候感受着旁边的空荡,一颗心也像是轻飘飘的,呼一口气就能往天上飞的那种。

青梅照旧睡里侧,没感觉有什么变化。

今晚她不准备上山,所以可以一觉睡到早上。

“咳,梅子,你、有没有觉得中间有点冷要不然,我进来点儿”

酝酿了许久,赵三明努力按捺着激动,让自己的嗓子平常点,自然点,再坦然点。

里侧的青梅始终没有回应,这让赵三明越发惴惴不安,进而胡思乱想,难不成媳妇儿看透了他的小心思,现在正在思考先揍他哪里

屏息凝神等啊等,不知道过了多久,赵三明不得不承认,刚才他说的话媳妇儿根本就没听见,因为她秒睡了。

说不上是失落还是松了口气,赵三明患得患失地下意识朝里面翻了个身。

感受到有什么东西靠近,并且不是一小团,而是一大团,睡梦中的青梅自动防御机制开启,一脚快准狠地在被子下踢出。

黑漆漆的屋子里,沉闷的声音响起后,是赵三明憋在嗓子眼儿里的痛呼。

别说,这样被踹一脚,赵三明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小心翼翼重新爬上炕以后,挨着边边很快就睡着了,还睡得很安心。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陶盆

现在的赵三明啥玩意儿用搪瓷盆替换它搪瓷盆那么精贵,那不是糟蹋好东西嘛

以后的赵三明啥玩意儿古董能买上百万抖胳膊翻白眼儿jg

勤俭持家赵三明

谢谢金主ty投喂的 1个手榴弹

谢谢rgau 的1瓶营养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