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她从末世来[50年代] > 大岗屯的春天【二合一】

她从末世来[50年代] 大岗屯的春天【二合一】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1:22: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经过了那天晚上的“内心剖白”, 赵三明跟青梅相处起来明显更亲近了。

一大早, 狗子醒来就发现明叔脸肿得跟前几天家里炖了剥肉的猪头似的, 两边脸颊肿得老高, 眼睛嘴巴都要挤没了。

偶尔梅姨要打明叔,这个狗子知道, 可为啥明叔这次被打了还这么高兴

早饭吃完,赵三明殷勤地扒拉出烤红薯拍干净草木灰递给青梅, 扭头就看见狗子还在盯着他的脸一副思考人生的表情。

本来习惯性想挤兑这臭小子两句, 忽然想到什么,赵三明跟青梅说“梅子,你看狗子当咱们儿子咋样昨天娘还跟我说,说是要给狗子改姓儿的话, 现在他年纪小更好改。”

年级大了不好改是两方面的,一是外面的人已经习惯了对这个人的喊法,一个是孩子本身已经对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青梅早就听到赵三明跟秋老太私底下说的那番话了,所以也并不意外, 只想了想, 吃着红薯往狗子那里抬了抬下巴, 意思是让赵三明去问狗子自己的想法。

赵三明本来就有这个意思, 并不觉得青梅对此会有啥反对意见, 所以才不避讳狗子直接说起这个事。

此时他就顺势问狗子“狗子,听见没,你愿不愿意当我跟你梅姨的儿子”

六岁多的孩子,在后世可能还是个不太懂事的一年级小学生, 可搁现在,特别是像狗子这样的情况,早就已经被迫长大了懂事了,自然明白赵三明这话代表着什么。

可狗子很高兴,甚至可以说是兴奋激动的。

在大岗屯生活的这一年,狗子很喜欢这里,也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更喜欢明叔跟梅姨。

但他其实心里是害怕的是不安的,每次别人问他以后你爹孙酒鬼来接你,你是跟你爹回去还是不回去啊

也有人说等你梅姨生了自己的孩子,你可得懂事点少吃多干活,免得被撵出去。

那些人或是玩笑或是无意,却全都落到了狗子的心里。

狗子知道自己哪怕户口上到了梅姨家,然而到底不是啥正儿八经的一家人,甚至连亲戚关系都没有。

现在他听见了啥明叔跟梅姨都愿意让他当儿子

总是表现出少年老成姿态的狗子当场就蹦了起来,欢喜得笑容止都止不住,扯着嗓子大喊“我愿意”

那响声儿,房顶上的雪都能被他给震下来。

赵三明笑了,难得生出一腔慈父心怀地摸了摸狗子脑袋,而后转头看向青梅“既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咱今儿中午就做顿好的庆祝庆祝。”

有得吃,青梅当然是点头说好啊好啊。

心情太好,都没忍住一叠声说了好几个“好啊。

这举动引得赵三明看着她笑得脸疼都忍不住还是想笑,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媳妇儿太可爱了。

原来哪怕不钻被窝,夫妻生活也能过得这么美滋滋啊。

大年初一,本来该是吃先前留下的剩菜剩饭的,可赵三明家却早早的就冒起了炊烟。

有人出来窜门瞧见了,不由跟身边的人嘀咕“赵三明家又是做啥好吃的了”

今年老支书开放了打猎,可也不是谁都有青梅那本事。

家里爷们儿隔三差五能弄只兔子回来就是好的,等到后来下套的人多了,附近的兔子都给整成绝户了,那新鲜肉基本上都是没有得。

哪像青梅,天天出去树林子里转一圈,回来的时候不是狍子就是鹿,想吃炖羊肉暖和身子的时候还去山里的羊群中挑挑拣拣,弄回来一只咩咩叫的小羊羔。

那家伙,就跟龙凤山是她家的菜园子似的,这菜园子里还有荤有素,想吃啥就吃啥,可让不少人羡慕死了。

甭管是酸话还是羡慕的话,那都是在外面,赵三明青梅狗子一家三口该咋吃还咋吃。

等吃完了,下午的时候赵三明就拿上一块冻着的羊肉去老支书家,找老支书给改了户口本。

自此以后,狗子就从孙致远正式更名为赵致远,在户口本上跟青梅和赵三明的关系,也从投靠亲属变成了父母。

晚上,赵三明请了秋老太跟大哥大嫂一家来家里吃饭,把狗子认进赵家的事儿,就算是往外宣部了。

大岗屯里的人当天晚上在刘大妞他们吃过晚饭回家的路上就知道了,登时议论纷纷。

毕竟在这年头,除非是没办法自己要孩子的,谁会去正儿八经认别家的种当自己孩子。

刘大妞跟许大河也知道了弟弟身体有毛病的事,很是惋惜。

不过外人问的时候,包括秋老太都没吭声,表示狗子是个好孩子,跟青梅三明有缘。

反正青梅三明两口子也不缺那点吃的,把孩子认成自己的,也免得孩子以后在外面听到些闲言碎语的心里偷偷难受。

这个话说得有些妇女心虚地躲了躲,可后来,关于赵三明不行的话,还是在大岗屯传了个遍。

正月里头有一次赵三明出去,就被人问到这事儿,赵三明亲口承认了是自己对不起青梅。

虽然没直接说他不能让女人怀娃,可这个话,不就是那个意思嘛

整个正月里头,赵三明顺利承包了所有大小唠嗑局的热搜头条。

要是你出门跟人闲聊,不说就“赵三明那点儿不行”的话题说出个句见解来,那可是要被群嘲消息落后的。

秋老太听了满屯子都在议论这个事,虽说是事实,可她还是难受得偷偷哭了好几回。

这天趁着赵三明上来给她送白刀肉的时候拉着小儿子,秋老太问“三儿啊,你那事儿咋被人都知道了是不是谁拿出去说的”

秋老太没怀疑是青梅在外面说的,她怀疑是大儿媳妇说漏了嘴。

赵三明态度倒挺坦然的,笑着对秋老太道“娘,这是我说的,反正都是事实,是我对不起青梅,与其等那些娘们儿在背后说青梅坏话,不如一开始就说我。我一个大老爷们儿,被说两句又不掉块肉。”

他脸皮厚,再加上又是从小被人说的,赵三明一点不在乎。

更何况,在他心目中,是真觉得他们不能有孩子全是他当年犯下的错。

是他对不起青梅,哪舍得再让青梅背上骂名呢。

闻言,秋老太也没话可说,仔细想想,好像小儿子说得也挺有道理的。

秋老太叹了口气,拉着赵三明又说了些你对不起青梅,你以后不准再混帐,你以后要对青梅,也要对狗子好之类的话。

赵三明全答应了,态度很认真。

大概正如赵三明所说,大岗屯里说他些闲言碎语,早就说了好些年了。

这个事虽然够劲爆,可因为主角赵三明态度坦然一点不遮掩也不生气,说着说着就觉得怪没意思的。

于是到了农历二月,大家都盼望着化雪开春,也就没人再如何说叨这事儿了。

刘老太很郁闷,因为她还没说够呢

正月里,跳得最厉害的就是她,最高兴的也是她,可她还准备再说个一年半载甚至说到她蹬腿儿嗝屁的时候,周围的人竟然都不说了。

听见她再提赵三明没种的话,这些人甚至还露出“你咋这样”的表情,反过来劝她做人别嘴上太毒。

后来还隐隐传起了之所以她儿子儿媳生不出儿子,就是因为她做了太多阴毒事,损了阴德。

这可把刘老太气坏了。

然而这些话都是大家背着她说的,刘老太也抓不住人,哪怕是她站在外面跳掉了裤子骂骂咧咧也没人在意,反而把她当成耍戏的猴儿围观。

1960年的农历二月中旬,也就是三月份中旬,堆积了一个冬天的雪开始化了,村口的无名河水位上涨,原始森林里化出来的雪水哗啦啦流淌过小溪沟壑,最后汇聚到无名河中。

北方的涨水季到了,露出泥土层的耕地也即将开始新一年播种收割的轮回。

去年的二月二龙抬头,江燕子出嫁。

今年二月末,泥巴都晒结实了,江燕子抱着已经三个月的儿子回了大岗屯。

江燕子生了个儿子,别说江婶子了,就连老支书都露出了笑,对这个曾外孙很是喜欢,一把年纪了还抱着在屯子里溜达了好几圈。

因为生了个儿子,江燕子在婆家是彻底站稳了脚跟,送她回来的赵椿树带给岳家的礼都重了好几分。

“梅子你说现在这世道,当个女的咋就那么难我生孩子那么累,结果孩子一出来,婆婆跟椿树最先关心的就是孩子是男是女。”

江燕子一边麻溜地织毛衣一边嘴上叭叭地说话。

青梅在削枝桠,准备在菜园子里搭个架子。

开春以后赵三明去了外面,不知道打哪弄来一根老葡萄根,说是种上了今年就能爬架子,春夏注意上上肥,今年秋天就能吃上葡萄。

到了大岗屯后,青梅吃的多是野果。

野果虽然好吃,可到底比不上已经被人驯养改良后的品种。

对于葡萄,青梅很上心,忙完了巡逻以及上山巡墓的任务后就抓紧时间凑备起搭架子的事儿。

也不管青梅有没有回应,江燕子毫无障碍地继续唠嗑“当时我躺在那里一听,真是心都凉飕飕的,我也不是那娇气的主儿,可赵椿树是我男人,好歹也每天睡一个被窝的,总该第一个惦记我吧哎,我娘也劝我别太在意,爷们儿就是粗心大意,可我心里总有个疙瘩”

“反正要我再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地对他掏心掏肺是绝对不可能了。”

这些都是婚姻里难免会碰到的问题,青梅完全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该说啥,憋了半天只憋出一句“别怕,以后要打人,就叫我。”

江燕子听她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不过心里的郁闷也确实被打散了。

想想也是,她身后有娘家,也有青梅,不管是讲理还是动手都不带怕的。

至于赵家要拿婚姻来拿捏她不是江燕子说混话,十里八乡的也不是没有寡妇,赵家要真敢那样对她,她就把儿子一抱转身就走,有爹娘哥哥还有青梅在,看赵家哪个敢上门抢孩子。

这么一想,江燕子心情也敞亮了,话题一转说起青梅的事“梅子,你真不想要自己生个孩子啊赵三明不行,那咱可以换一个啊,就你这样的人才,随便来个有出息的小伙子那也是配得上的。”

青梅皱眉,“他挺好的。”

要是换一个来,她还要慢慢揍人,多麻烦。

江燕子一看就知道她不爱听这个,立马就不说了。

既然青梅喜欢,对现在的生活满意,江燕子就觉得挺好的。

“也是,现在赵三明也挺勤快的,不说下地干活挣工分,就是家里家外一把抓这一点就有不少爷们儿比不上。”

他们这边的爷们儿,在家里那是真的把自己当个爷,哪怕家里再穷,只要是有媳妇的,回家了必定端起大爷范儿,说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不为过。

别人都说赵三明干娘们儿才干的家务事,那是孬,是没种没出息,可江燕子却觉得自己挺想要一个这样的男人。

女人图个啥,累点苦点没什么,就想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这才真是应了那句话生活就像喝水,冷暖只能自己知道。

江燕子说话,话题跳转得一向很快,刚说了狗子挺不错的,以后肯定懂事孝顺有出息,话题一转又说起还有十几天就要出嫁的赵银花。

“我说当初她为啥三天两头地来镇上找我,原来是盯上了咱家隔壁的周家辉。”

周家辉就是当初跟着赵椿树来大岗屯接亲的一个年轻小伙子,长得挺周正的,还有股子斯文劲儿,顶替了他娘的工作,在汽车站里卖票。

这也是个很体面的活儿,所以想跟周家辉接亲的人家挺多的。

可谁也没想到,最后周家辉居然跟大岗屯的一个山村闺女好上了。

为了娶赵银花,一向孝顺的周家辉还跟他爹娘闹起了绝食。

周家两口子一把年纪了才好不容易有了这个独苗苗,可心疼得很,没办法,只能应了儿子的要求。

不过周家两口子到底对赵银花生了不喜,结婚的事儿就准备得很马虎,前几天才让媒婆来提了亲,二十天不到就要把赵银花娶回去。

这一看就知道是婆家对未过门的儿媳妇表示不喜,可赵银花的家人却顾不得这些。

闺女不声不响就给自己找了那样一个好人家,想想以后钱啊票的都能弄到手,赵银花的爹娘兄弟嫂子们现在都恨不得把赵银花捧上天去。

别说十几天了,他们简直恨不得媒婆来的当天就赶紧把赵银花给领回去。

女人家嘛,跟男人钻了被窝,那就是生米煮成熟饭,绝对没跑了。

这事儿也让大岗屯的大婶子老太太们唠嗑议论的重心从赵三明不行上转了过去,有羡慕的,有酸溜溜的,也有不看好的,总之七嘴八舌说得欢快。

倒是赵银花本身根本不在乎,每日里都一副待嫁的娇羞样儿,时不时还消失一两天,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

不过说不知道,那也就是明面上的,大家都能猜到肯定是去镇上找周家辉了。

于是,赵银花早就让人家解了裤腰带这个说法就偷偷地流传开来,甚至还有拓展联想能力优秀的人琢磨起赵银花肚子有没有变大。

这会儿江燕子说起来还有点生气,倒不是气赵银花嫁得好,而是气赵银花拿她当筏子。

“梅子,你是不知道,周婶子现在对我都冷眉横眼的,看见我就哼哼哼的,她以为她是猪啊又不是我让赵银花去跟她儿子好上的,都说过我跟赵银花关系根本就不咋样。这事儿想一次我就气一次,真是气死我了”

看得出来讲燕子是真的很生气,还有被恶心到的感觉。

青梅有心想要宽慰朋友,可想来想去都想不出该说啥,最后只能从实际行动上去琢磨。

“要不然今晚我带你去给她送死老鼠。”

这样的恶作剧应该无伤大雅,毕竟屯子里很多没出嫁的闺女也不怕老鼠。

甚至看见老鼠胖乎乎的还要高兴地捡起来拿刀剥皮砍头,找根棍子串上烤得喷香。

江燕子听了直笑,张嘴要拒绝,可眼珠子一转,又笑得坏兮兮地答应了。

“好啊好啊,不过赵银花不怕死老鼠,我知道她怕啥”

看好朋友高兴了,青梅觉得真吓到赵银花也不是啥大问题。

晚上,狗子睡着了,赵三明也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发现青梅起身下炕,不由手肘往后撑着半坐起来,问“梅子,你今晚要去山上不是昨天才回来嘛。”

雪化了之后青梅的龙凤山古墓巡逻任务就又重新开始了,冬天里大雪封山后虽然有两三个月青梅在明面上没有上山,可开春后公社那边还是把三个月的工资一次性给青梅发下来了。

一下子就是一百五十块钱,这可是一笔大款,也亏得帮忙带回来的江红军没有拿出去说,屯子里的社员才不知道。

要是知道了,少不得又要羡慕一番赵三明不行都能娶到青梅这样能挣钱能养家的媳妇了。

经过了一个冬天,旗杆跟裙子都饿瘦了不少,可身子骨却被冬日打磨得更健壮,独自在原始丛林中生活的技巧也更成熟了。

从年龄上来看,它们还没有成年,可从心理以及生活习性上,却已经趋向于成年东北虎。

青梅对它们放心了不少,除了每隔三天上山的那三、四天里会跟裙子旗杆相处,其他时候并不会再担心到晚上都要上去看一看才能放心的程度了。

青梅没有养孩子的经验,可养了两只老虎,却莫名其妙就体会到了当妈的感觉既为它们的长大独立感到欣慰,又为它们渐渐不再需要自己依赖自己而有一丁点的失落。

好在这种感觉也就一闪而逝,更多的时间里,青梅还是在为它们以及自己的未来考虑。

赵三明知道以后,青梅已经不会隐瞒他了,在彻底说开以后,赵三明更是时不时还会问一问青梅那两只老虎的信息。

他想要更多的了解青梅,在听青梅说了一段时间后,更是表示以后有机会,可不可以带他进山也去看看这两兄妹。

对此,青梅是不排斥的,毕竟带上赵三明,就等同于带上了一个厨子,在大山里也能吃到美味食物。

另一个,去年秋末赵三明说想要让青梅带他去山里看看能不能挖到人参之类能卖大钱的药材,当时青梅给拒绝了。

现在想想,其实带他去也没什么,反正她进山,也多是带着裙子旗杆漫山遍野地瞎跑,多赵三明一个不多。

不过两人说好了,等春耕结束后才带赵三明进山。现在还正是春耕刚进行到忙碌的时刻。

青梅想了想,觉得直接说自己要跟江燕子去恶搞赵银花不太好,于是含糊地敷衍道“出去有点事,你先睡吧。”

赵三明也不多问,嘟囔了一句早点回来,自己也就躺下睡了。

不是他不关心青梅,而是对青梅太信任了,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东西能伤到青梅。

出了家门,晚上还有点冷,青梅扯了扯帽子,争取把自己的脸遮严实点。

怎么说也是去干坏事,态度还是要端正一点的。

青梅到了江燕子家院子外面,拿颗小石头精准无比地砸响了江燕子住的那间房子窗框。

之前江燕子的房间给了唐稼住,现在江燕子回来,唐稼也不好意思占着人家的地儿,主动去了一位婶子家借住。

韩江跟阳臻则住在另一个房间,青梅砸窗框的声音小,肯定不会吵醒这两人。

今年开春后,韩江他们三个知青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村小教育生涯,一开始想得是挺好的,可等真开始当老师了,三个人才明白自己想得太简单。

当老师,当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真的太难了。

眼看着乡亲们看见他们都露出朴实的笑,眼里都是尊敬跟盼望,叫一声“老师”,就算是他们三个人里最没个定性儿的韩江都忍不住一腔热血在胸怀,起早贪黑地学习备课,发誓一定要当个好老师,对得起相亲们的一声“韩老师辛苦了”。

这么一来,阳臻跟韩江在屯子里撵鸡逗狗的事儿再也没做了,整个人看起来一下子就成熟稳重了许多,看得老支书很是宽慰。

刚开春的时候还好,可春耕开始后,三个知青老师必须是半脱产状态,也就是上半天课,上半天工。

孩子们也要回家帮忙挣工分。

这样一来,三个人就更辛苦了,晚上基本上是倒头就睡,哪还能像以前那样想方设法地寻摸啥有意思的事儿呢。

江燕子的儿子小名叫苗子,顺了他爹的名。

苗子是个乖巧好带的娃娃,满了三个月后晚上基本不起夜吃奶,江燕子回娘家准备住上十天半夜月,好好松快松快。

江婶子心疼女儿,晚上就带着苗子睡,定时定点的半夜十二点以及早上五点,给苗子换两回尿片就没事了。

江燕子难得一个人睡觉,真有种回到当闺女时的轻松自在。

且说江燕子心态一回归,又恰好听青梅提起恶搞赵银花出气的法子,灵机一动,也觉得这事儿能干。

听到窗框上的响,早就穿好衣裳的江燕子偷偷摸出院子,跟青梅顺利汇合。

两人也不说话,默契地走远了江燕子才压低声音说“赵银花怕干蛤蟆,咱们去挖一只,给她丢炕上吓唬她”

大家会吃老鼠,可一般却不会吃蛤蟆,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江燕子跟赵银花是一批次的小孩儿,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对彼此害怕啥,就算关系没有特别亲近,却也是知道的。

青梅点头,今晚上本来就是给江燕子出气,所以都听她的。

有青梅保驾护航,夜晚的树林子也完全没啥值得害怕的。

在青梅徒手扔石头砸死了三条蛇后,江燕子没怕,反正吞着口水提议待会儿干完了大事,就回来生火烤蛇肉吃。

青梅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合的,反而认真提意见“蛇肉烤着太干,全是骨头,不好吃,我去弄只野鸡兔子,给你烤蜂蜜兔肉,再埋个黄泥焖鸡,好吃”

说得江燕子流着口水都不想去整赵银花了。

说好的去恶搞,结果最后因为盼望着吃烤兔子吃黄泥焖鸡,原本应该是重头戏的扔蛤蟆都成了可有可无地附带娱乐活动。

随便弄了一窝蛤蟆丢去赵银花的房间里,也没有像一开始计划的那样做出怪声吓醒赵银花看个现场恶搞效果,江燕子就迫不及待地拉着青梅回了树林子里生火烤肉吃。

这恶搞,堪称极其敷衍不走心。

等江燕子吃得满嘴流油一本满足地拍拍肚皮回家睡了个好觉,第二天醒来,竟然都已经天大亮了。

江婶子也没舍得吵醒女儿,就连宝贝外孙饿了要吃奶,都是江婶子轻手轻脚抱着苗子去江燕子怀里吃了就抱走。

江燕子醒了,回想起昨晚上的事,觉得太潇洒自在了。

再一次感慨青梅不是男的自己不能嫁给青梅享受一辈子这样的潇洒生活,江燕子起床吃早饭,然后就听她娘说了赵银花大清早上吓得光着胳膊腿儿就跑到院子里乱叫乱跳的事。

“虽说屋里都是她哥她爹,可就穿个小衣裳小裤子被看了个精光,她娘她嫂子们可都老大不乐意了。”

那可不仅仅是不乐意,前几天还把赵银花捧上天的几个嫂子今儿个早上愣是叉腰站在赵银花房间外吊着嗓子骂了老半晌,啥话都骂出来了,臊得赵银花今天一直都没敢出房间门。

江燕子闻言一愣,有点儿心虚,她也没想到结果会这么糟糕啊,谁家闺女会就穿小衣裳睡觉呢,再不讲究的人也会穿个长裤吧。

不过转念想到赵银花在镇上若有似无地对外表示自己跟周家辉能成事,是多亏了江燕子这个同乡姐妹牵线搭桥。

巷子里的邻里面上都说好姻缘,然而背地里谁不是说她管得太宽,事儿还多,闹得江燕子的名声很受影响,就连她婆婆都拿话点过她,闹得她很是气闷。

江燕子听说以后也没少对外解释,面对赵银花本人的时候更是从来没给好脸色,可赵银花没脸没皮就是要贴上来表现得跟她感情多好似的,弄得江燕子很是气闷。

想来就赵银花那脸皮厚度,这事儿也要不了多久就能当个没事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最了解你的人莫过于你的敌人。

江燕子虽然不是赵银花的敌人,可对她这个人却也算得上了解。

果然,当天中午的时候赵银花就若无其事地出现在大家面前,脸上还带着笑。

有人问那个事,她就眼眶里噙着泪花子说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往她房间里扔了好些个蛤蟆。

有的人觉得赵银花矫情,就蛤蟆而已,能吓成那样

开春以后天气暖和了,下地的人睡不见到几只甚至踩到几只

也有人觉得赵银花挺可怜的,肯定是屯子里哪个嫉妒她嫁得好,就故意整她。

这事儿也就这么过了,赵银花也安抚好了她的家人。

时间匆匆而过,十多天后,赵银花背着一个小包袱,可怜又怯怯地跟着一个高大端正的年轻小伙子离开了大岗屯。

而江燕子也结束了每天晚上出门跟青梅“幽会”的潇洒日子,拎着爹娘爷爷准备的大包小包,被赵椿树给接了回去。

大岗屯的春耕在继续,青梅的生活也在继续,龙凤山里的旗杆跟裙子也在一天天长大。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要开始那三年了,不过对大岗屯不会有太大影响

评论区终于恢复了,姐妹们真的不考虑冒泡庆祝一下吗本章发30个红包,赶紧冒一下吧

感谢喵喵喵喵喵 的1个手榴弹,摸肚皮嘿嘿嘿

谢谢小苹果 的18瓶营养液

谢谢林淑玲的 10瓶营养液

谢谢庭庭的 5瓶营养液

谢谢siga和rgau的 1瓶营养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