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一百五十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一百五十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翌日早朝上, 当林内臣红光满面地宣读完诏书, 除了早已知情的寇准和李迪等人还是一脸淡定外, 其他官员面上已是一片彻底的茫然。

官家养病,将由太子监国

等他们终于反应过来, 这头顶上的天已悄然改头换面后, 顿时一石掀起千层浪, 根本顾不上朝上不得相互交谈的禁令了,都激动地议论纷纷。

王钦若和丁谓具都默契地先看向寇准,见其虽是一派气定神闲, 但不论是挺直的伎俩,还是眉宇间隐约泛着的得意,都将意气风发四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人心中发苦。

这寇老西儿, 早就得陛下通气儿了

丁谓还好,在扑空的时候, 就隐约有着要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不好预感了。加上他近来烦心的,可不是没算计到寇准之事,而是他这倒寇的盟友间, 竟可笑地因此心生疑窦,互相猜忌起来。

尤其是被皇帝寻由头冷落了几日,可谓心急如焚的刘圣人, 半点不认为计划之所以失败会是她那处出的问题。

于是在焦虑之余,将自身无能却还牵累上自己的丁谓等人,给记恨上了。

不过刘圣人目前势力再大,也仅局限于后宫之中, 且完全建立在官家对她的宠爱之上,毫无稳固可言。

她的记恨,非但丝毫不能影响哪怕失败,仍然享有高官厚禄的丁谓等人,反而将她刚发展出的盟友和羽翼,给自己一刀断了。

加上她太过急于表态,一番弄巧成拙,就让原本不甚在乎权势的赵恒,也开始在皇权方面,下意识地防备着她几分了。

若是叫武后之事在当朝重演,赵恒心忖,自己定是无颜见列祖列宗的了。

尽管叫寇准和官家联手瞒得死死的,到朝上直接宣读诏书,打了大多数人个措手不及,但很快,以丁谓和王钦若为首的两大党派,不约而同地重振旗鼓,要好好地分上一杯羹了。

丁王皆对官家会选择寇准保守秘密这点百思不得其解,可若说要他们相信,官家对寇准又恢复了十几年前那至真至诚、无话不谈的信任,又绝无可能。

既然如此,当太子监国时,所要选择的左臂右膀,定不只是寇准一人

寇准仍然淡定,一言不发地听他们慷慨陈词,还是官家耐心耗尽,直接宣读将由李迪成为宰辅中第三位的决定。

不只是王钦若,丁谓都差点要气疯了。

他机关算尽,处心积虑,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宰相么

明明只得咫尺之遥,偏偏,却叫那平庸得很的李迪,给摘走了他期盼已久的果子

李迪也是大吃一惊,全然没料到这叫天下士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会这么突然地降临在自己头上。

不论是出自真情还是假意,他的头个反应,都是果断的推辞。

赵恒象征性地劝了几句后,就直接让候在里殿的赵祯行出,不疾不徐地向官家行了一礼,说出事前定好的“多谢父皇,让李宾客做宰相。”

朝堂上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一时间变得鸦雀无声。

赵祯目光温和地看向李迪这位东宫宾客,直让这岁数长他许多的老臣一怔,眼眶渐渐发烫。

赵恒便恰到好处地添了句“太子都这样说了,李相,你难道还要推辞”

李迪匆忙敛目,叫那滴将将滚落的泪,直直地坠落到地上去。

倘若到了这一步,他还做推辞的话,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惺惺作态,而非君子自谦了。

更何况,能跻身宰辅,即便只是次辅,也是为天下人谋福祉、可在青史垂名、世间无数人十年寒窗苦读,最期盼的夙愿,他又如何能例外

李迪怀着万分感动,领命上任。

一场大戏就此落幕,可算从繁缛国事中顺理成章地脱身的赵恒,就愉快地宣布散朝,准备专心养病去了。

赵祯内心虽是茫然惊恐、甚至慌乱无措,面上仍是一脸严肃的。

那板着的包子脸,落在若有若无地打量着他的臣子们眼中,就使得他们忍不住赞许地点了点头。

叹他年纪轻轻,却已是如此成熟稳重,难怪可得托重任。

而东宫官们则是与有荣焉太子殿下的优秀,不正证明他们教导有方么

唯有最了解赵祯小性情的陆辞,一眼就看出自己这学生看似稳如老狗,其实慌得一批的事实了。

他莞尔一笑,盯着已紧张到脸颊越发泛红的赵祯看了会儿,将注意力吸引来后,就冲学生极快地眨了几眨。

赵祯愣神的片刻功夫,陆辞已随其他官员,往殿外涌去了。

他慢慢垂眸,钝钝地想了会儿,忽然抿了抿唇,露出个小小的微笑来。

不知为何,他虽还有些紧张慌乱,但在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几下眨眼后,就莫名地一下意识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了。

心里正甜的赵祯浑然不知的是,上一刻还给与他心里无限安慰的陆辞,下一刻就心情颇好地去销去太子左谕德职事了。

眨眼间数月过去,距画作的进展,陆辞也不过完成三分之一不到,现小太子将以实习模式取代过去的填鸭式讲学,尽管早上还有太傅的讲课,但他这一只起辅助的左谕德,自然就不再被需要了,可全心全意地赶工作画,让春来时,能照原计划对河水进行治理。

对于赵祯的遭遇,陆辞以现代人的目光看来,当然对被赶鸭子上架的自己有着十足同情,也清楚此举有揠苗助长之嫌。

但在这十五岁就该成家立业的大宋,想说太早,也不算了。

况且上头还有偶尔赵恒盯着,底下臣子们再有雄心壮志,也只能保驾护航,而不敢越过他去。

这么想后,陆辞就彻底放了心,得来的下午闲暇,就全意投入到作画之中,好早日将这莫名得来的差使完成。

但在他不亦乐乎时,赵祯显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小老师。

在经历过监国最初几日的手忙脚乱、毫无头绪后,他渐渐适应下来,就惦记上许久没好好说过话的陆辞这位前左谕德了。

特别是在他壮着胆子利用职权,悄悄翻出爹爹无端从他这没收掉的小木龟司南和汴京万华图,重新据为己有,好好地满足了一番私欲后

他越发怀念起曾给自己枯燥乏味的念书时期,带来那丝期待亮光的左谕德来。

只在做新的任命前,赵祯极慎重地同二位宰辅商议许久,都没能拿好主意。

因看出赵祯的主要目的,是将陆辞留在身边,最好能随时问询,时刻看着,寇准在提建议的时候,就往这方面靠。

但能与皇帝朝夕相处的,除却内臣和宰辅以外,官职要么过高,要么过低,能跟陆辞曾任的左谕德所处的正四品下正对的,还真没有。

无论是寇准还是李迪,都对陆辞毫无敌意,自然不愿阻人前程,似王钦若等人那般恶意地将人往翰林图画院推荐去。

但他们也清楚,贸然赐予过高的官职,哪怕侥幸过了百官那一关,也无异于将陆辞架在火上烤,怕是在京中都呆不长了。

二人谨慎下给出的建议,皆是能在太子身边长待的职能,却多绕着起居打转,无一不在正五品以下。

道理赵祯都懂,但他就是不吭声。

他不乐意。

陆辞在东宫供职时,身为左谕德,官职可是正四品下。

且有他看着,无人胆敢慢怠对方。

仅是平调的话,也就勉强罢了,现单单就为自己想留对方在身边,叫陆辞落得不升反贬,招不知情者嘲笑的地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陆辞许不会在意,但他心里却是过不去的。

在赵祯心中,目前最适合陆辞的官职,应是正三品的翰林学士,兼知制诰了。

他其实早有了这一主意,却不露声色,而是先将两位最不会反对他对陆辞进行擢升的宰辅请来,客客气气地试探一二。

毕竟他再喜爱陆辞,且也知陆辞极具才干,但在最初同爹爹说了老实话、直接碰了颗钉子时,他就学会了先把自己真实想法藏在肚里。

见连这两位宰执,都纷纷将陆辞的官阶往下压,赵祯在略微失望之余,就先按下不谈了。

而在寇准和李迪告退后,赵祯独自琢磨一阵,忽地灵光一闪,就接连拍板了两件事。

一是在暗地里全力支持陆辞治水,二是派人筹备四月开贡举的事宜。

受陆辞影响,在力有不足的情况下,赵祯处理难题的想法很简单,很直接,却也很有效。

资历不够,功绩来凑。

毕竟单靠治区区蔡河水这一项,恐怕不够的。

刚巧开春后便是新年来到,距上回贡举,已满三年,是时候征求天下英俊了。

在这期间,左谕德应还闲着,他也能视治水进展,见缝插针地安排别的职事。

赵祯越想越觉可行,将小算盘打得哗哗响之余,心情也越发好了。

陆辞浑然不知,习惯了安排好友的自己,已被热心的学生青出于蓝地安排好了快速升职之路。

他在过了半个月专心作画的日子后,成功将进度赶到了五成,又从晏殊处得到将开贡举的内部消息。

对此喜讯,他的头个反应,就是兴致勃勃地给几位还在苦海沉沦的备考生写信了。

再战的易庶和钟元自是逃不掉,还有汾州的狄小不点儿,虽不能下场,但陆辞也还是专程写信将他邀来,想带他感受一番京师的不同小地方的热烈氛围,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至于沿途的路费,陆辞通过邮递一道附上,为防狄青不肯接受,还特意注明是以前欠下的买野物的钱。

作者有话要说 翰林学士知制诰会在后期详解。如果心急的可以去翻宋代官制辞典9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