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因疏浚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于是接下来的这个把月中, 与陆辞同吃同住的柳朱二人不但跟着担忧, 也不敢用闲话随意打扰。

陆辞也的确无暇分心关怀他们, 而是切切实实地全副精力, 都投入到了对其他策略的摸索之中。

他在摸清楚物价后,就首先算了几笔具体到毫厘的账有用于维护严重塞堵的排水沟的;有用于修建新的沟渠以连接现有水路的;有用于向工匠订制简易的河沙过滤器的;还有用于制作水磨的;甚至还包括用于改种榆柳等固堤绿化带的;以及用于开凿足够供应城北人家的官井的数量以及耗费

饶是陆辞在算学方面, 要比这些真正的大宋人要占便宜许多,但要把一笔笔在短短几日内细细缕清, 也够让他头昏脑涨了。

当计算结果出来后,究竟采用哪项举措的性价比最高,也就变得一目了然了。

赶在象征瓢泼大雨的夏季到来前, 陆辞当机立断地拍了板,直接将浚河的人工拨走一半,干硬处改植绿柳,肥沃处则增加菜地面积,以此增强绿地滞留雨水的能力, 顺带回补地下水源。

根据他翻阅的古书显示,只要绿地标高普遍低于路面两指,发生内涝的可能性,就跟着大幅下降了。

疏浚沟渠,说到底只是治标不治本,却很是造价高昂的方法。

除非年年都有派人如此维护,否则几年放任下去,本就容易阻塞的水道, 只会越发难以清理。

陆辞在反复考量后,索性只让人疏通了阻塞最严重、沟渠宽度最窄小的少部分,在淘出积底的厚厚泥沙和石块后,他再命人唯一做的变动,就是凿多些供排泥沙的小孔。

而剩下的,他就通过派人挖掘出连接相邻河道的小沟道,好让它们互相进行增排,以缓解暴雨时的排水压力。

开挖一条两千步左右的排水沟,包括地、工钱在内,耗费将将超过两百贯,十八条也不过是三千六百贯钱,工时在一个月内;而疏浚河渠,增修排水闸门,则耗费极其庞大,哪怕仅是一面,都将高达四千贯,且工时长达三个月;每开凿一眼设备完善的官井,费用约在十三贯左右,这因工序简单,倒好办一些,完全可将工钱拿来发动附近居民力量,不需额外占用他所雇佣的人力

陆辞自开始动工时,就没想过要将留一个半成品下来,等到明年再继续,而是打定主意,要让蔡河起码在未来三十年内,都引不起内涝。

这就意味着,所有工程都需在夏季到来前全部完成。

陆辞清楚,不论是以后自己是否有空再将类似活计包揽上身,还是下回会否幸运得到批示的,希望都是微乎其微的,既然如此,就得在这回竭尽全力,争取做得尽善尽美才是。

这样,也才算对得起寇相豁出老脸给他争取来的,这高达一万五千贯的优厚经费了。

在刚开工的头个月里,陆辞还有时间回家稍作休息,到后头意识到工期吃紧,夏雨还隐隐有提前到来之势,索性连家都不回了。

因春雨渐频,给施工带来了负面影响,后来但凡遇上连日放晴的时候,陆辞都让工人间进行轮换,好让工程连夜进行,不耽误片刻功夫。

这也就意味着,他连回家的闲暇都挤不出来了,得跟着连夜督工。

他立马派人回去简单收拾了家当,就跟其他河工一起,住在在河道边临时租赁的住所里,每日与他们同起同归。

身边也留了一健仆照顾起居,衣裳早换成了耐脏的寻常便服,鞋履上更是无时无刻不沾满了湿泥硬土。

每当河工抱有疑问,他都丝毫不怕脏乱地靠近前去,亲自俯身下去,观察问题来源,再据实提出解决方案。

唯一没变的灰扑扑的,恐怕只剩他那张白皙俊俏的脸庞了。

负责阻挡狂蜂浪蝶的靠近的齐骆,也就在头个月里最为忙碌。

在工程进行得最为密集忙碌的两个月中,也不知是受拒绝的次数多了让那些小娘子们暂且死了心,还是见着心目中的如意郎君成天弄得脏兮兮的、与河工们接触些臭烘烘的邋遢活儿、一改以往的优雅风流而绝了旖念

渐渐地,会来探听陆辞消息的冰人和各家下仆们,也就变得零星起来了。

但包括齐骆在内的其他人,对陆辞的佩服之情,却是与日俱增。

在亲眼看到陆辞事必躬亲,一双眼几乎从不离开河道前,根本没人能想象出,这位因三元及第而少年得意、之后更是屡遇贵人,一路平步青云,才及弱冠,就已官至正四品下的陆郎君,能这般不怕脏乱,是真真正正要将经年累月来不为人重视蔡河水,给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居住在蔡河环绕流经的城南一带的普通百姓,更是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惊喜若狂,再到沉默,最后是不问报酬,主动在闲暇时上前来请求帮搭把手了。

对于每年都在夏天恐惧着滂沱大雨随时能让蔡河水泛滥,淹坏他们住宅的城南商行和民居而言,感谢这位穿着朴素衣袍、不惧脏乱地行走在泥泞间、亲自确定自己的指示能被河工们一点一滴地落实的贵人,可比那天书热潮带起的求神拜佛,要来得可靠多了。

一晃三月过去。

日趋炎热,荷花盛开,陆辞亲自主持的蔡河水治理工序,也终于落上了帷幕。

当他骑在马背上,穿行在街巷之中,亲眼看着河工们都喜气洋洋地对最后零散的工具进行拾掇时,忽闻天上闷雷滚滚。

不过少顷,明明是白日里,天色却一下暗了下来。

穹顶乌云密布,显然一场暴雨即将降临。

但这次的开封城南的居民们,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安逸,对这即将降临的倾盆大雨,是半点不感到惧怕了。

陆辞望了眼暗沉沉的天色,只有条不紊地命人将事前备好的雨披和斗笠戴上,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愿有丝毫松懈。

愣是坚持监督着确保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了,才彻底宣布解散,着人三日后去官衙领取工钱。

这会儿由官府向民间征发的有偿徭役,每日酬劳在几十文到三百文间不等。

陆辞知河工极辛苦,且在他督促下,众人干活也十分卖力,便在计算花销时,特意给他们算作每人两百三十文,算得上极优厚的了。

众人欢天喜地地散去,陆辞不疾不徐地环顾一周,冲纷纷搀扶着,感激涕零地冲他行礼的百姓们微微一笑,在马背上拱了拱手,还了一礼。

他明明身体上已是极度疲惫,面上却让旁人完全看不出来。唯有齐骆寸步不离地跟了他这么些天,隐约察觉出什么,一直紧紧盯着。

当他还礼后,要调转马头时,就因这忽然转身,而一时间眼前发黑,身形踉跄一下。

齐骆就骑马跟在一旁,对此隐有准备,想也不想地就伸出手来,将他胳膊钳住了。

“当心。”

陆辞只是睡眠不足、劳累过度,外加转身快了些,导致血糖一时间过低,才有短暂的眩晕。

在齐骆这迅速一扶后,他也惊醒过来,顺势稳住身形,笑笑道“多谢齐郎将。”

齐骆并不作答,只确定陆辞不会下一刻就栽下马背后,才缓缓松开手,同时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在宽松衣裳的掩盖下,那胳膊纤瘦得触目惊心,显然与这几个月的奔波劳累脱不开关系。

他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不禁别开了眼。

在再次接到护卫陆辞的任务,与其重逢时,他内心最羡慕的,是陆辞那快得不可思议的加官升职的速度。

而陆辞轻而易举地就认出了他,叫出了他名字,态度温和,他下意识也只认为,陆辞之所以官途这般顺畅,恐怕与其善于为人处世、交游交际这点最为密切相关。

此时此刻,他却再无法这般认为了。

这分明是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全凭自己努力,才争取来的啊。

一想到先前那般揣测陆辞的自己,齐骆不由脸上微微一烫,感到几分羞愧。

陆辞浑然不知,身边这沉默寡言的齐郎将,已悄然对他产生了肃然起敬的情愫。

他对齐骆的印象十分不错,不只是对方尽职尽责地替他隔绝了那些莫名其妙的桃花,还在工程最忙碌的时候,不顾弄脏身上军服,一声不吭地翻身下了泥堆,主动帮了把手。

经千锤百炼的金吾卫的身体素质,当然不是寻常民夫比得的,哪怕只是几人之力,也帮上了不小的忙。

陆辞打了个小小地呵欠。

在向上头汇报时,得记得将齐骆他们的出手相助,也提上几笔才是。

哪怕严格说来,齐骆需负责护卫陆辞的时段,仅限于他主持治水的期间,现已结束,他也该回军营了,齐骆还是毫不犹豫地将陆辞送回家中,才带人折返。

强撑着与齐骆告别后,意识到公事完全结束的此刻,陆辞现满脑子想的,就纯粹是个累惨了的凡夫俗子会有的寻常念头了。

他要赶紧进到温暖舒适的家里,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澡,缓解这身腰酸背痛后,换身香薰过的干净衣裳,不管昏天黑地地尽情睡个饱觉,再邀冷落已久的友人们去樊楼大快朵颐一顿,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全凭一股意志力支撑到家的陆辞,已是强弩之末,哪怕做了完美计划,最后还是睡熟在了沐浴的热汤里。

从没见过陆辞这般筋疲力尽的模样,直让柳七和朱说给担心坏了,赶紧派人请了大夫来上门看诊。

确定只是劳累过度,需好好歇上一阵子,身体其实无恙后,他们才松了口气。

等他们将大夫送出门,商量着等陆辞睡醒后,晚膳是从樊楼还是任店叫时,大门那边忽然又传来了动静。

自陆辞进屋后没多久,外头就下起瓢泼大雨了,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十分可怖。

商家全收了铺,街上行人亦是寥寥无几,又有谁会挑这恶劣天气上门拜访呢

柳七想也不想道“怕是晏同叔。”

朱说也这般猜测,便不假思索地起身,前去相迎。

只是来人却彻底出乎了二人意料

那是一个生得浓眉大眼,很是精神,岁数瞧着在十二三左右,身形瘦削而高挑,单薄的襕衫被大雨浇得湿漉漉的,踩着一双底子快烂了的鞋,头顶着粗制滥造的斗笠的小郎君。

见到柳朱二人,他毫不讶异,只客客气气地行了一礼后,就从怀里掏出用防雨的油纸包得里三层外三层、一点没被雨打湿的信件来,半点不怯地询道“请问,此处可是陆公祖家”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柳七震惊这难道是摅羽在汾州同哪位寡妇留下的风流债,都会自个儿找上门了

因为周一和三正常来说都不更新的,所以这算是补上的欠债第一更14

注释

文中物价皆来自宋代物价研究作者程民生

第二章提及

修沟渠价格

宋仁宗时,渑池县开挖一条排水沟,“锸田千有二百步,平钱十有三万,僦佣三千工。农愿售地,市愿输金,役愿顾直,工一月已”。沟长1200步,大概是包括地钱、工钱在内,共花费130贯。宋仁宗时,“自大河有东、北流之异,纷争十年,水官无所适从。”都水使者王宗望“谓回河有创立金堤七十里,索缗钱百万”,诏令从之。2在河北修筑金堤即黄河大堤70里,经费预算是100万贯,合每里14285贯。

水井价格

至和元年1054年,温州永嘉县开元寺的僧人利卿,“谨舍净贿壹拾叁贯文有余,重修义井一口,并置井阑甃砌等,上答四恩,下资三有者”。这眼设施完备的公共水井,造价是13贯

开禧二年1206年,有位叫胡六八的居民,在某地“谨施官会壹拾贯文省,恭人普慈教寺十六观堂常住,开井一口”。2一眼水井的造价是10贯会子。

第七章第二部分提及劳力价格

每人每天数十文至三百文不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