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一百六十四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这场中秋小宴中, 狄青一不留心暴露出的真实本事,直让柳七和朱说大吃一惊。

因心事重重,狄青在用膳时, 就忘了似平日一般克制自己, 而全凭本能地进食着, 暴露出了真正的食量。

他与陆辞颇为相似的地方在于, 用餐时速度并不显快, 成果却同样斐然也正是在柳七才刚动了眼前盘子五六筷后,无意间望见狄青面前的那盘菜已空了, 饭也让下仆悄悄地帮着添了第三碗后,才察觉到势头有些不对。

他是咋吃这么多,动作还这么快

柳七愕然,用力地眨了眨眼, 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

竟连小饕餮都赶不上他

不过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小子精瘦结实, 能吃一些也不奇怪。

柳七这么想着, 勉强说服了自己, 遂将目光从狄青身上移开。

当看向朱说时, 就在对方眼中捕捉到了相似的震惊。

在陆辞锁院的这个把月中, 跟在教导狄青课业时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闲懒态度不同, 朱说最为用心,也与狄青相处时间较长。

自然清楚,狄青平时表现出的饭量, 顶多比他的稍微多上小半碗饭,用时也斯斯文文的,很快就饱了。

现在这无底洞,又是怎么回事

陆辞却早在汾州时就见识过狄青非比寻常的战斗力了,对此已是甘拜下风,见狄青势不可挡地逐一消灭菜盘时,并不觉诧异,只神色自若的小声叮嘱边上下仆,让他们多煮一锅饭,再换个大碗来,方便狄青一次盛更多的饭。

就在陆辞的默默纵容下,狄青苦苦思忖着两全之策时,并未察觉到桌上其他人逐渐放下了碗筷,一脸叹为观止地看他表演

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大半桌够六人份的菜肴,加一大盆饭,很快给一扫而空了。

他平时不好意思吓着人,也不想叫陆公祖觉得养他费劲儿,用饭时都极克制,只吃个五成饱,现破天荒地敞开肚皮吃了顿饱的,还打了个小饱嗝儿时,整个人才倏然清醒了。

不好

狄青被结结实实吓出一身冷汗,后知后觉地抬起头来,不安地看向四周时,就听柳七感慨道“我还纳闷狄弟缘何与摅羽这般投缘,原来缘分出在饭菜间啊”

陆辞懒洋洋道“那可不”

朱说哪儿还不知真相,顿时心生愧疚,看着局促不安的狄青叹了口气“直到今日我才知晓,这一个多月来,我都让狄弟忍饥挨饿,委屈了狄弟还不自知。”

狄青使劲儿摇头,绞尽脑汁地解释道“绝无此事我只是今晚”

陆辞莞尔一笑,惩罚性地在狄青脸上用小劲儿捏了一把,再同朱说道“他便是这么个内向脾性,与朱弟何干要怪也怪我疏忽了,忘了交代下人。况且这么多天来,我被锁贡院之中,根本顾及不得他,若无朱弟尽心照看,他早不知去哪儿野去,怕是都要与山鸡狒狒同眠了。”

狄青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捂住被捏了一把的那侧面颊。

他却不知,另一侧脸颊直接暴露了自己,也变得通红了。

见朱说失笑,对此释然后,陆辞直接就吩咐下去,让以后给狄青的餐饭份额,按着他的来,再往上添上一点。

唯有柳七还好奇地对着狄青上下打量。

瞧着精瘦,刚那么多饭菜,都吃到哪儿去了

狄青讪讪低头,羞赧地想要回避他目光,却抑制不住地在下一刻又打了个嗝儿,惹得柳七不厚道地哈哈大笑。

陆辞这回也不帮狄青解围了,就一边慢条斯理地以茶汤漱口,一边与朱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任狄青被柳七三言两语就逗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

半晌,才开恩地介入其中,邀几位友人一同来到后院中,共赏明月。

今夜也是天公作美,正逢云稀雾少,秋雨洗尘的佳气。

抬眼望去,便见一轮皓月高洁,众星熠熠,银河璀璨。

院中栽有五株桂树,现桂花盛开,花香四溢,不说柳七了,就连陆辞都久违地被勾起一点酒馋来。

他一边揭开酒坛的封口,一边提议道“再过些时日,我就寻个闲暇,雇请工匠来修个月台。”

古人好登高赏月,登不高,这月色再美好,仿佛也得打个折扣了。

况且这开封城中的富家巨室,多拥危楼广榭,玩月轩楼,有玳筵罗列不说,还请琴瑟欢歌,好不奢华热闹。哪怕只是铺陈之家,也有小小月台,再办上一场中秋家宴,以酬佳节。

他这家中,大大小小也住了三个官,他更是一直拿着正四品下的俸禄,想对房宅做些修缮,旁人也断无理由弹劾他奢靡。

尤其现这后院还算宽敞,除晏殊不时做主搬来的一些草木花卉外,就只得一原屋主留下的小假山池子,要修个小月台,倒是正好。

陆辞有此兴致,几位友人当然不会扫他的兴,而是欣然表示支持。

柳七主动道“我那俸禄多的都在你那,若哪处短了钱财,尽管使了。”

朱说亦颔首“开销当一同承担。”

狄青急忙也道“我也一样。”

陆辞好笑道“修个月台,能耗多少银钱若真短了,以我与你们间的关系,都懒得客套,而会直接同你们说声,就取来救急了。”

朱说不吭声,心里却悄悄反驳。

陆兄才不会如此。

若真出现银钱短缺的情况,以陆兄向来不肯叫他们吃半点亏的性情,是绝不会让他们知晓的。

柳七也一脸不信。

只他自知说不过擅长诡辩陆辞,才挑挑眉,又耸耸肩,假装不纠结这话茬了。

唯有狄青信以为真,心里略微松了口气。

在三人小酌时,陆辞不听柳七的花言巧语,将狄青碗里的酒换成了酸梅汤。

这么个小不点,喝什么酒

狄青对陆辞的安排,显然不会有半分意见,甚至主动将柳七帮他满上的酒盏交予下人,让对方帮着换成酸梅汤。

柳七对他的同情,也就变成满满的怒其不争了“唉小酌怡情,用酸梅汤替,又有什么意思”

狄青不听。

陆辞更是微眯起眼,莞尔一笑“你要真想的话,我立马就能让你过得更有意思一些。”

柳七听出**裸的威胁,极自然地将话锋一转,感叹道“现有良辰美景,佳酿桂香,就差好诗和美人了。”

说完,他率先来了灵感,扬天将盏中佳酿一饮而尽,笑着吟道“金风动,淡烟笼月,风透金蟾如洗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朱说凝神听着,认真品鉴,不时无声附上两句;狄青也一本正经地聆听,心里艳羡赞叹不已。

唯有陆辞笑意盈盈,心里想的,却与在场人的截然不同。

他在回忆。

忆当年初遇柳七,到知晓对方身份,再到清楚对方坎坷命运下,半软半硬地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没了留恋花丛醉生梦死,为妓子们钟爱,日复一日地在市井间写词的柳永,取而代之的,是这个仕途将将起步,还携一身锋锐,意气风发的柳三变。

可想而知的是 ,那些个出自柳永之手,流传后世的佳作,因柳七走得越发顺畅,也愈发懂得爱惜羽毛,怕是永远都无法出现了。

就这点上,他的确不知自己的擅自干预,究竟是对是错。

但看着柳七欢喜快活的模样,身为友人,陆辞是决计不会后悔的。

柳七对曾有过的另一条分叉口,自是无从得知。

他此时心情极畅快,且他的词兴历来是一旦涌现,俨然就有着源源不绝的势头。

自他一口酒下肚,起身踱步,引颈吟词起,就已一口气作了三首,半点不带停的。

就在他略作停顿,意犹未尽地又饮了口酒,准备作第四首时,仅一墙之隔的隔壁院子,就传到极清晰的一声好来。

几人半醺,顿时愣住了,意识最为清醒的陆辞,则一下就认出了那声音的主人,笑着扬声道“同叔。”

可不正是晏殊

就在两边人接下来颇幼稚地为谁去谁那边而争执时,不比民间热闹的大内,宴席刚刚结束。

对于赵祯在朝中频频做出的大动作,显然不缺对此不满的人,加油添醋地将风声传到了赵恒耳边。

导致原本乐得将麻烦事以历练的美名丢到太子身上的皇帝,心里生出些危机感来了。

尽管太子忠孝,每日都来他宫中请安问候,也将一些大事恭敬相禀,请示他的想法。

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宜,太子就渐渐略过不说了。

他不久前不还提醒过,陆辞升迁过速,将过犹不及

怎才过了半载,太子直接来个先斩后奏,将人擢升至秘书省监,知制诰了。

往好处说,是太子心慈仁厚,顾念旧情;往重处说,岂不是太子根本没将他的告诫放在眼里,阳奉阴违。

因此,赵恒在中秋宴席上,就不软不硬地对人敲打一番。

诏令既已下了,若强行叫他撤去,那无异于当朝驳了太子的颜面,赵恒自然不至于要这般行事。

但警示一番,让太子记得往后做类似决策时需先问询他,还是可以的。

赵祯对此早有准备,当即乖顺地应了,不作任何辩驳。

这样的态度,直让赵恒心里顺畅不少,也就见好就收,未再继续了。

刘圣人这些天一直被冷着,也是被吓得狠了,现好不容易有了接近官家的机会,自是拿出了多年前已丢下的柔情小意,将本就有心软势头 ,被勾起旧情的赵恒重新收拢。

赵祯见状,也就寻了时机,起身告辞了。

在回东宫途中,他心血来潮,去御花园逛了一圈。

因嫔妃们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参加宫宴去了,现陛下尚未离席,自然也不可能来这灯火零星的御花园晃悠。

于是往常热热闹闹,总能见着嫔妃徘徊的御花园,是空前的冷清。

这样的静谧,却正合了赵祯心意。

他让宫人将灯放下,稍退远些,独自进了凉亭中。

他斜倚在亭柱上,听着一片蛙鸣,一边心不在焉地赏着天上明月,一边思忖着接下来当如何做事,才最不会受到阻挠

不知待了多久,他忽闻远在宫宴举办的宫殿方向喧闹声渐渐散开,还往他这处接近时,便不动声色地起了身,继续回宫去了。

就在此时,赵祯眼角余光捕捉到了御池里的一点微弱灯光,不由询道“那是何物”

侍人赶忙将其打捞上来。

赵祯仔细一看,分辨出那是一盏羊皮小水灯,已大半浸了水,那点儿微光也因灯油燃尽,彻底熄灭。

显然被放入池中许久,才顺着水流,被意外冲到这搁了浅。

这样的小水灯,赵祯倒是认出来是做什么用的了。

这还是他不久前听陆辞讲过,民间称作一点红,据闻用此灯祭祀江神,放其浮于钱塘江上,就有希望得到江神的保佑。

大约是哪位出身民间的宫人,趁着佳节,静悄悄地许的愿。

赵祯并未多想,他向来心善,见那灯身上所系的小小飘带还没被彻底浸烂,依稀能辨认出上头内容后,便道“将带子解下,予我一观。”

既然上天有灵,将这盏带着宫人愿望的小灯送到他脚边,若不过分,就由他为其达成心愿。

内侍赶忙依言照做。

而在拿到飘带,看清上头所写内容的那一瞬,赵祯就彻底愣住了。

望吾儿受益安康顺遂美满一世

留名处,是相比字迹工整的许愿内容,要潦草得多的一个李。

而赵祯原本的名姓,正是赵受益。

赵祯心里莫名乱了一瞬,好似石子坠入井中,溅起一阵水花。

他直觉此人与自己关系匪浅,不动声色地将那飘带收好,若无其事道“走。”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中秋时,杭州的“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两宋文化史

2柳七所吟的词为其本人所做。

3南宋时,杭州观潮,始于八月十一日,八月十八日为。二十日而止。中秋之夜。钱塘江上还放数十万盏羊皮小水灯,人称“一点红”,浮满水面,烂如繁星。用此灯,以祭江神,希望得江神的保佑。

中秋祭月所列之食品有石榴、梨、栗、枣与饼等食品 宋时有否吃“月饼”之俗,还难于确定,但月饼在南宋杭州已成为点心食品之一,是无可怀疑的。武林旧事和梦粱录均列有“月饼”一名,但未记是中秋食品,

4在生下赵受益后,李氏只封为崇阳县君。后来又生下女儿,晋封为才人,不久此女夭折。后进封婉仪。真宗驾崩后,刘太后晋李婉仪为顺容,直接打发到真宗永定陵守陵了。终其一生,都未曾有机会接近过赵祯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