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由于忙着整理物品, 洗漱更衣,午饭是陆辞直接让客邸准备的。

在通过以互相检验、抽查背书来消磨了一整个下午的时光后, 陆辞便心情颇好地领着朱说,去附近各色小食云集的街上寻觅了。

在刚走出邸店大门时,朱说的目光就被一物吸引了去,不禁走近前去, 仔细研究了几眼。

陆辞起初也没意识到什么不妥, 只好脾气地跟在朱说身后, 凑近了看上几眼。

跟他们沿途见惯的那些坐拥高大醒目的绣旆彩楼的酒店邸馆不同, 刘方客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有不少小地方透着别出心裁。

就如块用削得极薄的皮料做成的灯箱。

其内置数根蜡烛,上头是透的, 中部朝外的位置用红墨描了工整的刘方客舍四字。灯烛一点着,温暖光线就映亮了橘色的背景,凸显出红墨写就的大字来, 夜里都十分清晰。

饶是见惯现代各种各样的广告招牌的陆辞,也不由为宋人的这份创意所惊叹,由衷赞句“店家好巧的心思。”

朱说用力点头。

二人原本就不着急走, 索性小小地研究了一会儿这个灯箱。

陆辞还好, 虽被惊奇, 毕竟是更繁荣先进的后世来的,一瞬后就从容接受了。

他瞧着朱说双眼被烛火耀得闪闪发亮, 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好似又要大笔一挥, 写一首词来借歌颂灯箱来喻个人志向的派头,不由嘴角一抽,及时拍了拍其肩头,莞尔道“我们少说也要在这儿住上一个多月,朱弟不急看这么一会儿吧你要想弄清楚其中奥妙,回头让伙计请老板上来,给我们细说,也无不可。”

朱说这才回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再看那新奇有趣的灯箱,乖乖跟在陆辞身边走了。

陆辞不着痕迹地暗松口气。

尽管朱说纵使写了再多诗词,也不可能轮得到他来背诵了

可不知为何,光是瞧着对方动不动就写个六篇的潇洒劲儿,都让他本能地感到有些头皮发麻。

跟着陆辞出门,朱说可比上次与柳七同行时要自在上无数倍,也要期待上无数倍。

他面上不自觉地始终带着笑,一路好奇地东瞧瞧西瞧瞧。

托总有办法用些得趣又轻松的方式敛财的陆辞的福,朱说不再是初识陆辞时的囊中羞涩,也不需像上回逛醴泉寺庙会的精打细算了。

他手头宽裕许多,又因有了底气,不再需要在动用每一枚铜板前都去仔细想想了。

沿途但凡见着或合心意,或是被他认为适合陆辞的小物件,朱说都会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来。

陆辞笑眯眯地看着他买买买,非但不阻止他,还在他挑完之后,以指导一般的温柔口吻,教他再添几样。

等逛完一条街了,陆辞拉着朱说在方才物色好的一家馄饨摊子前坐下,要了两碗三鲜馄饨,就开始帮他查看收获了。

“朱弟眼光不错,”陆辞目光毒辣,一下就挑出买的最好的一件来,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尤其这几块刘家水井巷出的小香饼子,别看要价不低,在这苏州城里,还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了。如果到了密州城,由于路途遥远,货不耐积存,不乏趋名家驰誉者等因,导致价格总能硬生生地翻上将近八倍。你还剩多少本金如果剩的还多,我建议你多买一些。但凡此类商品,若被兴贩,大多别有加饶,你惯来脸皮薄,如果不好意思去说,我可替你出面谈妥。”

不过眨眼功夫,陆辞已经连等回到密州城后,具体怎么通过在各个香水行兜售皂团的小弟们来出货,甚至应支付的薪酬比例都想好了。

朱说“”

陆辞忽然就狠狠夸了他这么一通,以至于朱说都不好意思坦白真相了。

他清楚的是,自己之所以会买这几块价格不菲、一块都顶五本新书的香饼,纯粹是因它瞧着好看,闻起来也气味宜人,总感觉会很适合陆兄这种精致人,才舍得掏钱的

陆辞没听到朱说的答复,不由抬头看了他一眼“朱弟认为如何”

朱说对上陆辞笑吟吟的目光,不知为何就失去了辩解的,索性将错就错“陆兄向来考虑最为周道,愿都听陆兄的。只是就不劳陆兄出面了,这点小事,我还是做得来的。”

陆辞含笑颔首“等吃完了我陪你一块去,到时我也不插手,就在边上等你。”

朱说拼命点头。

等热腾腾的两大碗馄饨送上来后,陆辞与朱说皆默契地保持着食不语的状态,将泡在鲜美汤水里的一个个外皮泛着晶莹的淡淡油光,体态饱满可爱的小馄饨挨个消灭。

在付账时,陆辞一派理所当然地将二人的账一起结了,对于朱说的抗议,他只懒洋洋道“让你陪我出门,哪儿还轮得到你付账”

因他的语气显得太过理直气壮,导致朱说都失语了片刻。

二人一边慢吞吞地往那卖香饼的摊子走着,陆辞还一边不时抬头赏着皎洁月色,一边漫不经心地敷衍着朱说“什么照顾不是收租子了么租给乱七八糟的外人还得给牙人两分利,真要说来,你还替我省心省钱了话可不能这么说,平时你也没少替我照看娘亲,你要真算,那也得一并算进来别的不说,我就问你,假如换作是你,能做得出在家中有余房的情况下、还眼睁睁地看着我可怜巴巴地宿于山洞之中的铁石心肠的事么”

朱说“”

他是办不出来,但他连前提里的房子也没有呀

不等朱说再作辩驳,那香饼摊子就已到了。

陆辞微微一笑,从从容容地让开几步,当真只作壁上观,欣赏着范仲淹稍显笨拙地和精明的摊主讨价还价的稀有一幕。

让他感到几分神奇的是,朱说说话虽慢,但有理有据,思路清晰,到头来竟丝毫未落下风,最后略红着脸,取得了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的让利回来。

陆辞认真地盯着朱说看了会儿,感叹道“不知不觉间,我得对朱弟刮目相看了啊。”

朱说被看得脸上更红,明智地选择了在陆辞准备调侃他前,岔开了话题“是直接回邸店呢,还是再走走”

陆辞顺手夺过朱说手里的小袋子,轻轻地掂了掂,确定不重后,就任由朱说又夺了回去“再逛逛吧。”

太早回去,说不定就得听李辛唠唠叨叨,不如逛逛这往后不见得会来第二回的苏州城的好。

况且陆辞也不打算漫无目标地瞎晃。

他找人问清楚了方向,就带着朱说一起,慢悠悠地朝县衙走了。

朱说奇道“陆兄要听公祖办案么”

陆辞点头“李郎之事是否能成,关键也在公祖,以及朝中派来主持扑买之事的那位身上。”

其中知县和县尉的作用,又比朝廷下来的那位要大一些。

后者只是例行公事,与前两者毫无利益冲突,也因如此,或多或少都会问询他们意见后,再斟酌着行事。

陆辞认为,与其费老大功夫去讨好一位中央下来的官员,倒不如直接设法利用知县和县尉要想往上晋升、从而需要政绩的这点来活动一二。

巧的是,当二人去到时,县衙里正判决着一桩发生在三日前的案子。

案件已然审理完毕,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犯人对恐吓民家、夺取财物的罪行,也是供认不讳。

只是在量刑时,秦知县才有些犯难。

按照大宋律令,对什么属于官户,是有明确规定的,可对究竟怎样才算是士人,则定义较为模糊。

眼前这犯人,自称是士人,幼时在别县私塾中习过诗赋,后来才随家人迁居至此。

对是否真去过私塾这点,因年代太过遥远,已不可考了。然而他所的更有力的一项佐证则是他请来了的两位士人好友。

这两位的据理力争,一来能给他联名求情,二来能证明他的士人身份,可大幅减轻刑罚。

真要这么判决,倒也是有所依据了。

可秦知县好歹也在此地上任两年多了,知道其中有着不少猫腻,并不怎么乐意这么如了对方的意,只是对方准备周全,他一时间找不出别的办法来推翻,才再三迟疑。

外头听候结果的民众,就更不乐意了他们可清楚,这个欺男霸女的豪横,背后真正的依仗不是别人,正是城中颇富的孙家。

他本是个乡下人,大字不识几个,但因妹妹生得貌美,嫁给了孙家长房长孙做妻室,他作为唯一的兄长,就不再缺钱不说,态度也横起来了。

什么士人分明是孙家花钱打通关系,找了两个见钱眼开的士人来作这伪证,想换得此人轻判罢了。

陆辞若有所思。

他对大宋律法,也略有研究,知道如果真让对方得逞,让知县承认了他的士人身份、加上有别的士人替他说情的话,量刑一轻再轻,甚至可能低至连刑罚都免了,只送往州学去听读半年,就算惩戒了。

秦知县纠结片刻,没想到好方法,也没法再拖了,只有打算捏着鼻子,照法令宣判时,外头的人群中忽然传出一道清朗好听的声音,在一片嗡嗡的嘈杂中,都清晰可闻。

“他既自称士人,且自幼便习诗赋,公祖不若当场出题,让他当面作一首词,以作验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