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二百六十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二百六十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陆辞发动秦州全境之力, 积极备战时,朝廷对党项的军略布置, 亦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因多年来李德明看似顺服, 谨称藩属,朝堂待其之戒备, 也随着他的恭顺一降再降。

用于警惕党项动态的鄜延、环庆、泾原、秦凤这四路兵势,更悄然变得徒有其名, 几被抽调大半。

现要将兵将调遣回去, 势必要操烦不少。

不过,被小皇帝委任做此事, 还三番四次反复叮咛过的寇准, 可丝毫不嫌麻烦。

对赵祯而言, 在制定与先帝作风不符、颇为强硬的伐党项方针时, 早朝中所受到的阻力之小,简直超乎他的想象。

往日总要蹦出来吵吵嚷嚷, 道民不堪扰、军资不足、蛮邦固无礼、宋却当以礼服人的那些个朝臣们, 这回要么跟哑了一般,要么还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 与素来积极主战的那一派同仇敌忾。

当头回听到近来几是夹起尾巴做人的丁谓, 竟煞费苦心地联合了并不多么对付的林特等人一起上疏, 痛陈党项野心狂妄、藐视宋廷、当迎头痛击、杀鸡儆猴时赵祯面上虽还维持着认真的神色,却已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了。

要不是他年纪虽轻,却已亲政多年的话,此时看到义正辞严的林特等人, 怕都要忍不住刺上几句才行。

王钦若初被党项掳走时,他们分明不知实情,却也铁了心要将责任往小夫子身上推。更别说以往他们对边境传来的滋扰报讯,皆是漠然不理,一昧主和的。

这会儿一个个振振有词,倒像是往常反对往边境增兵的,不是长在他们脸上那张嘴一样了。

赵祯偷偷地翻了个白眼。

同以往宋廷待逆反的藩臣时,先派使臣前去,进行谴责、劝告不同的是,这回官家既没提要遣人出使说和之事,朝中便默契地略过了此事,绝口不提。

党项那干不知轻重的无礼之徒,连朝中尚书都如此冒犯,浑无常纲,受难的王尚书,此时更是生死未卜。

倘若他们出使,谁又知晓,那些个凶残极恶的莽夫,会不会一言不合,就提刃将他们给一刀剁了

能官至升朝的四品之上的,即使不至于各个无比惜命,但对明摆着羊入虎口的送命差使,自然也不会有人去自动请缨。

于是,得心怀壮志的朝臣所青睐的差遣,除却被派往前线四路,参与御敌布置外,就还剩招抚吐蕃部,令其从东部压迫李元昊的出使任务了。

毕竟几年前那蕃僧李立遵不知天高地厚,亲率河湟部进犯秦州,却落得自取其辱、殒命当场的结果,显然给了捡了这么一个现成便宜,得以一人独大,安心控制好唃厮罗这一傀儡赞普的温逋奇一个莫大警示。

在摸不清宋军那忽高忽低的战力前,不到迫不得已,还是彼此客气,莫轻易得罪了才是。

况且吐蕃与党项历来势如水火,能有这隔岸观火,关键时刻落井下石的大好机会,温逋奇不说乐得合不拢嘴,也绝对是乐见其成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出使残忍暴虐、喜怒无常的李元昊所统治的党项,将是九死一生的凶险。而出使吐蕃,则极可能被客客气气当座上宾待。

在一番客客气气的唇枪舌剑后,最终由刘平夺得了这次机会。

赵祯也懒得管大臣们所怀的小心思是什么,见自己与议事堂商议的一道道诏令,随知制诰启首,而畅通无阻地一路下达,他心里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快。

现一切步入正轨,较之前忙碌得恨不得一宿只睡一时辰的日子比,要清闲不少的小皇帝最为好奇的,就是那个刺头张亢,在小夫子手底下究竟适应得如何了。

若是刺头有幸知晓,仅在殿试读榜那日,得以觐见过一回的官家,对他竟是如此惦记的话,定要感到受宠若惊。

而实际上,他在陆节度使手底下做事,虽还有些磕磕绊绊,未至如鱼得水的地步,却也倍感欢喜和充实。

对一个满腹良策,又具备将其付诸实际的有能人而言,再没有比遇到一个不因他年纪轻、资历浅便一昧轻视,也不以忙碌为名推脱,而是愿意切切实实地抽出时间来,认真聆听他的建议,再温和地与他商量的上官要更来得满足的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陆节度虽在士林中声名鹊起,口碑甚佳,却没有文人常有的装模作样、拿腔作调的坏毛病,甚至称得上直爽坦荡。

他在习惯以后,再不愿拿假惺惺的那张恭顺面孔来对付,而是大喇喇地暴露出本性来了。

“下官听闻,吐蕃那温逋奇汲取政敌轻敌出击的教训,愈发注重攘内一面,对赞普看管极为森严。”张亢简单说明了他目前所知的情况后,就直截了当道“还请陆节度恕下官斗胆直问于吐蕃境内,秦州可埋有眼线”

陆辞莞尔“外围不少,但能进到里头去的,可寥寥无几。”

寥寥无几,即意味着有那么几位,但不到非动不可的关键时刻,陆辞是绝不会暴露对方身份的。

“多谢陆节度坦言相告。”

张亢眼眸倏然一亮。

果然有

陆辞见他一脸振奋,挑眉道“有话直说。”

张亢定了定神“不瞒陆节度,对贯通西北的这条茶马古道,我颇为看重。不知陆节度对沿途马帮,了解几许”

若换个人听张亢这一问,九成九要皱起眉头,不论知道答案与否,都将视作冒犯。

陆辞却浑不在意,只失笑一声,委婉答道“我重开榷场,已有近两年之久了。”

对奔波各地的大小商号具都了如指掌,又怎么可能对在他眼皮底下做灰色生意的马帮一无所知

“陆节度所言极是,是下官愚钝,多次一问了。”张亢爽快道“好巧不巧,我与苏家那马锅头曾为同乡好友,近来重叙旧谊的同时,也多少问得一些情报。”

他话说得轻松,陆辞却清楚,他定然是费了一番极大工夫的。

对此,饶是已有了些许猜测,他还是不禁微讶。

满打满算,张亢来这秦州城,也就半个多月罢了。

换作旁人,区区半个月的功夫,能将自己安顿下来,再熟悉熟悉职责内需做的公务,已经十分难得。

但在张亢身上,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完成分内之事后,他便精力充沛地成天四处跑去,竟是连多年前的关系,都能用上,将人给联系好了。

能在恶徒遍布,杀机四伏的茶马古道上驰骋纵横,率领马队押送货物,习惯刀口饮血的凶徒,又岂是薄薄的一句昔日情谊能笼络住的

以张亢的骄傲性子,事情没有一定把握,他是宁愿一直捂着,也不会轻易说出口的。

他现在既敢直接询问陆辞秦州这边是否有安插在吐蕃内部的探子,又将那马锅头的身份和盘托出,显然是做足了准备,要大干一场了。

陆辞微微一笑“愿闻其详。”

“朱弟你瞧瞧,”坐在酒楼那位于茶馆二楼厢房的对面,最方便观察正相谈甚欢的陆辞和张亢二人位置上,滕宗谅一边酸溜溜地看着简直快黏在一块的那俩人,一边撇着嘴,发表评论道“辞弟当初是不是也这么对你的”

这一幕可不就似曾相识得很么。

若当年的他和柳兄,还称得上是傻乎乎地自己送上门去的话,那这手不动声色就将人哄得团团转的招数,可不就是把朱弟等人同小饕餮情好日密的过程重演

朱说一脸无奈。

他原还想留在衙署额外忙一会儿,好把能做的份外事做上一些,算是尽可能给陆兄分担一些公务的,却不想被滕兄给强行拽来此地。

他起初以为有什么需紧急商量的要务,也就未多做抵抗,直到看见陆兄同张如京使有说有笑地进了对面茶馆,才知晓滕兄选在这里的真正原因。

滕兄硬要说这一幕似曾相识,他完全不搭理也不好,只有顺着友人的话,朝陆兄所在的方位看去。

陆辞自然不知,滕兄下班后闲得没事做,正带着一向正经的朱弟来围观他谈公事。

他对张亢那层出不穷,又堪称天马行空的见解,的确是极其看重的。

面对滔滔不绝的张亢,他听得很是认真,不时带笑点头,以示赞许,又在恰到好处的点上插几句话,叫张亢眼前一亮,大受鼓舞。

而在朱说看来,陆兄不管置身何处,都总跟夜幕中的星曜般闪闪发光,哪怕是不知情的局外人一眼看去,都能认定他绝非寻常之辈。

滕宗谅迫切地索要一个赞同的答案“如何”

朱说回过神来,好似老实巴交道“这画面,确实有些熟悉。”

滕宗谅激动道“那可不”

最迟半年,最早一月,会跟在陆辞身后,寸步不愿分开的,怕又要添上这个大大咧咧的张亢了

他不满地哼哼道“辞弟如此喜新厌旧,难怪不敢叫柳兄来”

朱说慢吞吞地打断了他“滕兄误会了。”

滕宗谅一愣。

“我所指的,是滕兄。”朱说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我仍在京中居住时,不曾少见气势汹汹的夫人,前去秦楼楚馆擒流连花丛的自家夫君。她们那咬牙切齿的语气,倒与滕兄有几分相仿。”

滕宗谅一脸木然。

他究竟是该尽早同这偏心眼子到了极点的朱弟割袍断义,还是该反省反省不知天高地厚、要联合素来最信重小饕餮的朱弟的自己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