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陆辞虽因身兼要职, 难觅返乡探母的时机,每月却有雷打不动地送去家书一封, 伴礼物数件, 不曾真正疏远、或断了联系的。

距上一回他与娘亲通信,仅仅过了半个月的时间,信中说一切安好。

然从钟会寄来书信中的潦草字迹和仓促数语,不难看出,母亲的病情并不乐观。

就不知是母亲早有患病,却报喜不报忧,不愿让他担心, 直到事情隐瞒不住;还是突发急病, 形势瞧着不妙了。

陆辞漠然地将信重新收好, 疾步回到书房,三两下就写下了表明自身暂辞职事、以便回乡侍奉的意愿的奏疏。

听到他明明才回到家不久, 就又着官袍要出门去的动静, 原正坐在厅里编着新的小曲儿的柳七不由一抬头, 就正对上了他鲜有的凝重神色。

柳七下意识地起身询道“发生什么了”

陆辞好似有些心不在焉,走出去数步后,才反应过来他问了句什么, 倒无意隐瞒,当即据实相告道“娘亲有恙,我需立即回乡探视。”

柳七一怔,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年岁并不算大、却因被早年艰苦蹉跎得厉害而满面风霜的妇人的容貌,以及她对友人的慈爱、对自身的关照

“我陪你一道回去。”

柳七毫不犹豫道。

他心知肚明的是, 不论这回探视的结果是好是坏,小饕餮都势必要被耽误多时才能回京。

若是好的话,经这么一遭,肯定不能让陆母再独自留在密州了,定得接到汴京来随时看顾、那这些年置办下的产业,就得另做安置。

若是不好的话

柳七心里一沉。

且不说他挚友与娘亲早年相依为命,感情深厚,打击定然不小,单是因母丧丁忧,就至少需有三年停职。

更别说此时正逢年末,由汴京返回密州,至少也得个十来天,那新春佳节,友人就得孤寂寂地在途中一人度过了。

“柳兄好意,我心领了。”陆辞对柳七的话仿佛早有预料,微微笑着摆手“只是,真的不必。”

陆辞一举一动瞧着很是正常,一向敏锐的柳七却莫名从那平静中感觉出几分悸然,越发不安起来。

听了这话,柳七更是忍不住急道“怎么能留你一人横竖我留在那”

“柳兄,”陆辞摇摇头,打断他道“你刚经过一场虚惊,余波未定,又离下回磨勘不远,在这要紧时机,更当审慎行事,实在不当因太过担忧我这头,而乱下决定。”

这理性又替他着想的话,却让柳七听得一肚子火,勉强忍住,用力握住他手道“我同你虽非血亲,然多年相伴,早已远胜手足,哪怕你这会儿心里难受,说这见外的鬼话,我也断然不信你与我这般生分的。”

他深吸口气,继续道“这些年你待我如何,我嘴上不提,心里却记得清清楚楚。恨只恨自己虽长你数岁,本事却远不及你,一直无法给予丝毫回报,倒是深受你照拂。这回若不是你心思审慎,硬要劝住我,怕早就被斥逐出馆了。我好歹生得一副人心肝肺,听闻你逢此大事,怎做得出眼睁睁看你孤零零地回去,还心安理得地在馆阁闲混的混账事若真如此,那哪怕世人不鄙薄我,我又还有何颜面立于世间”

陆辞默然片刻,轻轻地叹了口气。

“柳兄。”

他微敛眼眸,缓缓说道“若劳烦你陪我走这么一趟,便能让娘亲百病全消的话,那莫说你是一片诚心相互,哪怕你千般不肯,我都会想方设法拉你一道的。”

柳七愣然。

陆辞微抬了眼,眼底仍是一片温润,却莫名让柳七感到前所未有的清冷,似落在掌心的新雪一般,令人感觉不出温度。

“可惜,事情并非如此。”

陆辞牵动唇角,试图委婉一些,却仍以一种冷静得近乎无情的语调道“柳兄一番好意,我愿心领,却也请柳兄,千万莫要令我背上耽搁好友前程的罪过。”

柳七张了张嘴,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听了刚刚那话,他只觉心里似被针细细密密地扎过一般,隐隐约约的疼。

陆辞看了失魂落魄的柳七一眼,很快移开了视线,静静地走出了大门。

柳七望着他越走越远,苦笑一声。

他哪里是因小饕餮这些仿佛理智得不可思议、又透着见外得彻底的话而伤心

从跟青弟分别那回起,他就再清楚不过了。

眼前这个自始至终都优雅又从容,哪怕分别时亦是笑吟吟的,把一切安顿得有序而妥当的谦谦君子,根本只是个以为自己总将面具戴得极好,最后连伤到极处亦不知,泪流满面而不晓的痴人。

令他黯然的,便只是面对小饕餮那道自身浑然不觉的深刻伤痛,他却无能为力这点。

突然得知陆母病重的消息,本来还因难得看到小夫子连夜进宫来而高兴的小皇帝,当场大吃一惊。

知晓时间紧迫,赵祯批假时自然不带半点迟疑,甚至一脸担心地提出,破例让驿站派快马送陆辞一趟,好让他尽早回去。

陆辞却拒绝了。

“官家厚爱,臣下惶恐。”他微揖一礼,温和而坚定道“然此先河绝不可开。”

驿站马匹精贵,数量并不算多,尤其赵祯所指的,还是最为神骏、专用作传递紧急军报的马匹。

若是真让赵祯替他开了这一道口子,那日后哪位朝中重员的父母子女一旦有恙,急于赶回家乡、也来请恩时,岂不也得同意

如此一来,这些宝贵骏马注定要被频频占用,待真要用时,说不定就没法用上了。

“承陛下隆恩,臣下不才,亦有丰厚俸禄,”陆辞微微笑道“待下船后,于当地购置良马数匹,沿途更换,加以日夜兼程,也差不了几天。”

赵祯抿了抿唇,不情愿地点了点头“那便依小夫子所言吧。”

他哪里不知小夫子之所以忍痛拒绝,全然是为他考虑

且小夫子所言,也的确不假。

他一旦开过这口,日后再拒,也就难了,说不定还得因这份殊待,而害小夫子又遭一顿台官的口诛笔伐。

与狄青赴任离京时,特意拖拉了一阵,又择了个良辰吉日,还引来一干陆辞好友相送的情况不同。

陆辞归心似箭,出殿后直奔吏部,将得到批示的告身呈上,便转身去了码头,订下了能够立即出发的船只。

他只来得及请人给柳七捎个口信,连再回家一趟的心思都无,更没想过要告知其他友人一声,就这么登船出发了。

这场因他的突然离开而带来的余波,陆辞显然无心在意。

在船行时,他安安静静地坐在窗边,远眺繁忙的河面,除了开口的次数屈指可数,不曾做过别的事情外,面色安然得令人完全看不出任何异常来。

船夫偷偷地打量着他如诗如画一般的漂亮侧脸,不敢发问,内心却充满好奇。

他既不知这位很是贵气的俊美郎君的身份,也没有能从官服颜色来判断出品级的本事。

但过往会搭乘他这只不大不小的船的,也有些官员,都是穿青色或绿色官袍的。

与这位所着紫色,显然很是不同。

哪怕再不清楚青色和绿色上头具体是什么,他也不难猜出紫色的品阶,定然要再高一些。

可再一瞧这郎君的轻得不可思议的年岁

船夫又不敢肯定这一猜想了。

莫不是哪个商贾人家的小郎君,特意裁了身与官服差不多款式的袍子穿,来过过瘾

这倒有可能。

想着自家将近而立,还在寒窗苦读的大郎,船夫越看越觉得像。

毕竟真正的朝中大员,哪儿会是这般轻的年纪,又如何会连个下仆或是女使都不带,只急急忙忙地乘坐他这小船。

船夫心里虽是猜测不断,但因拿了陆辞数额不小的额外赏钱,干活还是无比卖力的。

在他所雇船工的无缝轮换下,船只一路极速前行,不曾有过片刻停顿。

每当遇到船舶司查验时,陆辞也不再像以前那般低调地按序等待,只命船夫直划到最前去,向官员亮出由皇帝亲署、宰执画下花押,又由吏部按章的文书,即可立即通过。

每当见着这一幕,目瞪口呆的船夫心里那原本很是笃定的猜测,就又动摇了。

这位郎君,究竟是什么不得了的来头

只可惜他百爪挠心的煎熬,并未让心思全然不在这上头的陆辞所察觉,更不曾好心开口,替他解惑。

陆辞原想的是一半水路,一半陆路,才最为快速。

但真正到了路上后,他很快发现因逢年节的缘故,不论是常年打鱼的渔夫也好,远行的商贾也罢,都已提前数日,各自归家庆祝去了。

水面上船只寥寥,丝毫不见平日的阻塞,路途很是畅通。

倒是因商贩收市早,集市上难寻好马,改换陆路,反而不便。

陆辞见此情形,索性在除夕夜和春节这日,给船工们又发了一笔赏钱,劳烦他们继续朝密州港的方向去。

仅用了十日,在年初三这日,陆辞就顺利抵达了密州港。

仍旧是灯火辉煌,人生顶峰,车水马龙。

刚踏上暌隔多年的家乡的土地,陆辞戴上帷帽,望了眼繁荣热闹的街上或是陌生,或是熟悉的各式建筑,不免恍神。

每次回来,总会相隔数年,足够街道大变样了。

将最后一笔船资给付后,陆辞依着记忆中的方向找到了赁马处,就直冲陆家所在的方向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