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三百三十三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曾经辅导过友人们好些年课业的陆辞, 再指点一个才学底子本就过硬、不过是因不够了解解试细章而不幸折戟的欧阳修, 自是驾轻就熟,手到擒来。

在翻看过欧阳修放在书箱里的书册后, 他立马摸清了新学生的进度。

他很清楚,以欧阳修的天赋, 加上其勤奋好学的品行,所呈现出的,定然是随州州学的最高水准。

说实话, 应是受师资所制,这与他所教过的历届学生比起来实在是差太远了。

许是州学中的夫子自知才学尔尔,不敢拘束了欧阳修这一难得才子的天赋,大多任其发挥;而给其他学子布置的课业,则浅显得很,命题范围更是毫无重点可言。

这样念下去,欧阳修哪怕不在解试中因犯官韵而遭到黜落,也注定过不去省试这关。

陆辞一有谱后, 不动声色地“唰唰唰”写下几道题来,让欧阳修当场做上一篇。

他最信奉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与其反复费唇舌去教, 倒不如采取题海战术, 把对不考式的了解深入骨髓,化作本能,也就不会轻易犯错了。

欧阳修脑子还懵里懵懂的,就被塞了纸笔在手, 然后在新夫子笑眯眯的注视下,顺理成章的做起了题来。

这位名满天下的陆节度,与他、以及世人想象的模样,都大相径庭啊。

待欧阳修艰难地抑制住分心的冲动,费了一个半时辰,将这篇千字策写完,恭恭敬敬地呈于陆辞批阅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便发生了。

陆辞只往卷头瞄了一眼,就轻笑一声,摇了摇头。

欧阳修疑惑道“陆公的意思是”

陆辞不知何时敛了笑,一向温柔带笑的英俊面孔,一下变得冷厉严肃起来“连最基本的奉试都忘了写,你还想考试官们阅改卷子”

若换做是由他督考的试场上,这样的卷子,不论有多妙笔生花,都只有直接黜落的结局。

欧阳修哑然,半晌才不安地解释道“是学生想错了。原只当此为习作,非正式下场”

到底是头回指教人,陆辞的神色很快缓和下来,口吻却未曾放松多少“在条框外散漫惯了的人,又如何能指望在试场重压之下,还能记得诸多细则将习作与正经的试场分开对待,实乃贡生大忌。”

往深了想,考场若官场,大多时候最为重要的,不是政绩有多出彩,而是能否奉行规则。

欧阳修心中一凛。

他深知这位年岁并不比自己大上多少、声誉名望上却与他有着天壤之别的陆节度,真正是用足了心在指导他的。

是以,他卖力写就这篇文章、想要得到陆公欣赏的隐蔽心思固然落了空,却既未感到失望,也未被这番不甚客气的话所伤了颜面,却是为方才的轻率和狡辩而惭愧不已。

“陆公所言极是。”欧阳修默默地将文章收回,羞愧地深揖一礼“学生受教了。”

“头回令你作文,你莫怪我话未提前说明,人又太严厉便是。”

陆辞微微一笑,瞥了眼外头天色,开口道“天色已晚,再耽误久了,你娘亲定要担心,还是先回家去,明日散学再来吧。”

欧阳修自然应是。

陆辞虽刚捐了大笔积蓄做建造义庄用、俸禄却极为丰厚,因而丝毫没受影响,也自然不会让新收的学生,在一片黑灯瞎火中可怜巴巴地独自步行回家。

他笑吟吟的,却硬是以一种让欧阳修难以推辞的强大气势,直接派了两名下仆,骑着驴,挑着灯,送对方走了。

欧阳修自记事起,父亲便已过世,独留家母支撑,偶得叔父接济,过得很是拮据,自然不曾奢侈地骑驴出行。

这会儿给他配备了一头驴,他也窘然地只能站着呆望,而不知如何骑上去。

幸好那仆从细心,一眼瞧出他并不会骑驴,便善解人意地先上了驴背,拉了欧阳修上来,自己在前头掌绳,一路稳稳当当。

因欧阳修身形清瘦,这头驴又颇为健壮,搭载两人,倒也不甚吃力,顶多走得慢一些。

“实在是,太劳烦二位了。”

欧阳修惭然道。

“郎君这话,我等可不敢当。”那健仆爽朗一笑,客气中隐约透着敬畏“我等不过奉郎主吩咐,怎当得起劳烦二字”

尽管不知这看似平凡无奇的青年士子,究竟是如何得到郎主青眼的

但需纵观曾与郎主有过些许师生情谊的那些郎君、当今各自达成的傲人成就,对郎主识人之能深感钦佩的他们,就不可能小觑了这回的欧阳修。

欧阳修张了张嘴,还想从他们口中问一些关于陆公的事,却又没好意思说,最后还是保持了沉默。

靠双腿行走要一个时辰的路途,在健驴的脚步下,仅耗了半个时辰不到,就已来到。

四周灯火阑珊,飘散着炊火饭香,欧阳修还未至家门前,就已看到娘亲那熟悉的身影在门前张望了。

郑氏虽隔老远就看到了两道骑驴的身影,却丝毫没想到要往自家儿郎身上联系,直到对方近到跟前,显露出坐在后头那人的模样了,她才一愣“修儿”

“娘亲。”

欧阳修想翻身下驴,差点一个重心不稳、就要直接栽倒在地,所幸骑着另一头驴、替他背着书箱的那健仆眼疾手快,将他一下扶住了,善意提醒道“郎君当心。”

“多谢。”

欧阳修不料临到家了,还会在娘亲前出这糗。

他耳根倏然泛红,还强撑着正经地向二人道了谢,才随娘亲进屋去了。

直到踏入自家租住的屋子的这一刻,经历了这跌宕起伏的一整日的他,才有了些许的真实感。

怎么稀里糊涂的,就真拜到陆节度的师门之下了

且陆节度,只要不是孤陋寡闻的,都曾听闻过那响亮名号。

如此龙凤,又怎么会到这穷乡僻壤来

他怀揣着满腹不得解的疑惑,还得更加茫然而担忧的娘亲解释了一阵,倒是成功让郑氏破忧为喜。

她还匆匆忙忙地去给亡夫的牌位上了炷香,虔诚地拜着,感谢他在天有灵、保佑儿郎遇见贵人。

欧阳修也跟着她拜了一拜后,便回了房。

就在他从书箱里往外掏书,准备继续写陆辞给他布置的第二篇策文时,却意外地摸出了一小罐封得紧密、一路都不曾洒出来半点的灯油。

欧阳修愣住了。

难怪回来的路上,那健仆硬要替他背着书箱

会如此心细,又如此温柔的人是谁,可想而知。

欧阳修用力揉了揉发烫的眼眶,抿着唇将灯点上,就这么开始奋笔疾书了。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前脚刚走,蔡知州的后脚就风风火火迈了进来。

“蔡兄,”陆辞挑了挑眉,故作意外道“许久不见。”

看他故意装蒜,蔡齐嘴角微抽,没好气道“我不知摅羽来了,倒还情有可原,换摅羽做无知状,怕是连瞎子都骗不过去”

“蔡兄说笑了。”陆辞悠悠然地给自己沏了杯茶,见蔡齐不打招呼就直接在他对面坐下,才好似不情不愿地也替对方沏了一杯“分明是我见蔡兄身为知州、难免终日忙于政事,不忍额外替你增添事务,才忍住同年重逢之喜,暂时不作惊扰么”

蔡齐被这张口就来的鬼话给惹得眼皮一跳。

不过他自打进门后,就一眼看到了陆辞着一身象征父母去世的麻布孝服,人也比印象中清瘦许多。

他没忍心再揪着这点继续埋怨,斟酌着想问的话,分心之下一仰头,就要灌下这杯由陆辞所沏的茶。

见他如此豪爽,陆辞双目微微睁大“当心”

这话却说晚了。

“噗”

心思完全落在陆辞一副守孝装束上的蔡齐,全然没留意掌心瓷杯传来的热度,不设防地一口牛饮,当场被烫得舌头红肿发疼,吐都吐不及。

见蔡齐才进门一小阵子,就落得如此狼狈,陆辞都难得地不好意思继续开他玩笑了,只无奈地一边为还呛咳不已的他拍抚着背脊,一边命人送些地窖里储藏的冰块来,让蔡齐好生含着。

可怜蔡齐莫名遭此横祸,偏偏还是咎由自取,一边疼得眼冒泪花,一边连想怪陆辞都怪不出口来。

这陆狡童啊,当年是答题飞快、叫他考场分心,如今还不放过他,真就与他犯冲似的

他痛苦地含着冰块,好一阵子才恢复过来,含混不清道“你还好吧”

得到伤患这份关心的陆辞,颇有些一言难尽道“比蔡兄这会儿还是好上许多的。”

“莫再与我贫嘴了。”蔡齐又缓了一阵子,语气里仿佛已添了几份佛性“听其他幕职官称,你要一口气购置五百亩良田,还要几十间铺子,把人给吓得不轻。怎么,难道是人未而立,就准备致仕,从此在这生根落户了”

“并非如此。”陆辞眨了眨眼,亲切道“我有意建立义庄,却愁人生地不熟,不好寻个臂助有些无从下手原想着不好叨扰蔡兄,却不料蔡兄如此情深义重,专程抽空上门,就来为我分忧眼看盛情难却,我唯有恭敬不如从命了。”

蔡齐“”

接触到陆辞温暖热情、明摆着抓到壮丁的目光的那一瞬,这位近些年来也是靠雷厉风行的做派、在转任磨勘中一帆风水的堂堂随州知州,愣是打了一个寒噤。

就在蔡齐懊悔于自己这番自投罗网的举动时,费了两日功夫、匆忙地赶回任地的欧阳晔,尚未来得及从仓促旅途中缓过神来,很快就接到了由侄子寄来的书信。

修儿素来内敛寡言,且他们叔侄才将将分别没多久,怎就有信来了

欧阳晔蹙紧眉头,以为是寡嫂家里出了什么不得了的状况,连修儿也处置不好,于是一边疾步往官衙赶,一边就在路上拆开了信。

结果翻开一看

他的脸色在一阵微妙变化后,彻底凝固在了发苦的窘迫上。

在这封并不算长的信里,欧阳修言简意赅地讲述了自己成功摆下陆公门下,以及陆公的真实来历和身份

更在信尾时,先以一种很是担忧的语气重提了当夜他的酒后戏言,旋即善解人意地提议,履行承诺时,不如稍作折衷,于街头巷尾寻一糕点手艺人,制成杯盏形状,以替实器

欧阳晔却丝毫不觉感动,甚至瞬间垮了脸。

若真是个善解人意的侄儿,难道不该是做个明白人,故意忘了他那日的胡说八道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