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三百四十五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不论这任命书有多让陆辞难以置信, 内容终归是做不得伪的。

他叹了口气, 无可奈何地着人收拾行李, 预备明日一早, 就朝西出发赴任了。

他这下进出的动静虽不算小,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刻意训练, 正在房里练写策论的欧阳修仍丝毫未受影响,运笔如飞,那叫一个心无旁骛。

陆辞也无意扰他。

待吩咐完下人, 他便一手托腮, 懒洋洋地歪在案桌的另一侧, 兀自陷入了沉思。

欧阳修对此浑然不觉,哪怕已然一鼓作气地写就, 他眉头依然紧锁, 聚精会神地翻到开头, 审阅起前文来。

直到剩下那半炷香燃尽前的一小会,他才满意地轻轻颔首, 将右手握着的笔朝筒中潇洒一掷,长长地舒了口气。

陆辞被笔杆与笔筒相碰的脆响唤回了神, 重新将目光投注到目光炯亮的弟子身上, 在香燃尽的那一刻, 莞尔道“永叔题做得愈多,形容气貌上,也显得愈发从容镇定了。”

这话一出,登时让还沉浸在完成一篇自认不错的文章的欧阳修, 瞬间清醒了过来。

“让陆公见笑了。”

方才那点自然散发的青年傲气,也不知不觉地散了干净。

正因太清楚眼前这仅比自己年长七岁的存在,不论是在才学上、名声上、政绩官资全方面都把他碾压至望尘莫及的地步,意识到刚探出头来的那点傲然,反而更让他生出几分自惭形秽之感了。

看出他的窘迫,陆辞不禁一愣。

他很快明白过来,眼前之人到底不是与他平辈的好友,而是待他战战兢兢的学生,难怪会因一两句善意的调侃,就紧张羞赧成这般模样。

“永叔脸皮还是太薄嫩了些,”不知自己身上就差被提前贴上德高望重的标签,陆辞一边批阅他刚写就的文章,一边轻松调侃道“再过些时候,你应就能习惯了。”

欧阳修微赧地抿了抿唇,没好意思接话。

陆辞仔细将欧阳修的作文做了批改,又当着他的面,直接作出了指正,最后照样是以夸赞为结尾“初识永叔时,这时政类题尚是苦手,如今再看,已是一日千里,判若两人了。”

至于词赋方面,自认是这方面的废手的陆辞除了对不考式进行了严格的反复练习外,并未多加指导他自认还没那么大脸,去指教能在诗赋上自成一派的欧阳修。

欧阳修耳根发烫地谦虚几句,又诚恳地拱手道“皆托陆公教导有方之福。”

“时日已然不早,”陆辞笑着,平平静静地劈下一道霹雳“我派两人陪你回去一趟,稍微收拾一些必备的物件,今晚就住我这来”

“是”欧阳修刚要习惯性地点头应下,就被言下之意给震得愣愣的,猛然抬头,重复道“住下”

陆辞嗯了一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原是想着送你去京师游学一阵,如今有这更好的时机送上门来,索性莫浪费了,捎你往吐蕃一趟。”

汴京固有繁华盛景,但对心思容易浮动的学子而言,能起到的影响好坏参半。

现他将身为主使出使吐蕃,不说完全随使团行动,只是让弟子搭个便路、一路上照应着的权限,还是绰绰有余的。

欧阳修仍是一脸茫然。

怎刚还好端端地坐着做题,下一刻就从陆公嘴里轻描淡写地听说,收拾包袱,明日就要往吐蕃去了

见欧阳修还在艰难消化,还有一堆事务要临时转交旁人的陆辞,干脆冲一旁的下仆使了个眼色。

方才已得过郎主吩咐的他们便迅速会意,上前将欧阳修带出去了。

因欧阳修早向郑氏透露过日后若有机会、要去临近州县游学一番,既是为增长见识,也是为寻求机遇的想法,郑氏乍听得此事,虽有些突然,但并不觉意外。

只无奈家中窘迫,应付寻常开销已是勉强,并无余钱支持大儿远游,才不得不暂时搁置。

眼下得知是陆辞亲自将其带出,郑氏哪里还有不放心的。

她喜出望外地对着下仆千恩万谢不已,更是将家中的所有积蓄取出,要塞到下仆手里去。

仆从赶紧推拒了,义正辞严地将陆辞交代过的说辞托出,才好不容易拦住郑氏塞钱的举动。

至于在欧阳修离家这阵子的家中事务因陆氏义庄已彻底运作起来,平日除了陆氏庄园里的人,还有义庄所涉的那千余人能帮上郑氏一把,也就完全解了欧阳修远行的后顾之忧了。

捎带上学生欧阳修,于陆辞而言并不称得上什么大事。

在连夜寻来义庄各人,将手头事务分派下去后,已是子夜时分。

陆辞望了眼繁星闪烁的夜空,在案桌前静坐一阵,睡意全无,倒是忽想起什么,突然俯身,把暗格里的那堆信件全拉了出来。

他稍摸索一阵,很快就翻出了被藏在最里头的那一小摞,悉数抽了出来。

一共是十二封已被拆开、读过许多次的信,上头字迹尽是属于同一人的。

他的小恋人,狄青。

轻轻地摩挲着柔软的信纸,凝视着那一行行载满思念的文字,陆辞浑然不知自己面上已带了一抹极温柔的笑意。

由宋入吐蕃,走得最多的路线,就是沿着秦州往熙州,再至兰州、西宁州,最后直入青唐城的那一条。

原以为久久无法与人再见,时机却降临得如此之巧。

这也是他不甚抵触被夺情、任命为主使出使吐蕃的最大原因罢。

陆辞将这些除被拆开读过多次外、被珍重保存得近乎完好无损的信纸重新收好,小心敛入随身的行囊之中,才简单洗漱,躺倒榻上。

尽管还早,他却已由衷地期待起过阵子与小恋人的会面了。

半个月后,渭州驿馆。

一身着紫色官服,身形瘦削,眉目清秀的官员,身侧还围绕着十数名绿衣官员,正神容肃穆地伫立在驿馆大门处。

一行人除不时将目光瞥向城中主道、城门所在的方向外,一直不发一言,令不少路过此处的渭州百姓隐约生出一些敬畏心来,不敢朝他们处公然张望,只隐蔽地瞥上几眼。

对于他们,百姓们并不算太陌生早在三天前,这一行官员就已抵达了,当时架势那可不小,不仅让知州通判联袂出城相迎,随行的还有上百名高大威武的军汉,护送着十数俩载满铜箱的马车。

尽管瞧不到那铜箱里具体装了什么,但从这偌大阵仗,以及竟连马车也能动用的形势看,也不难猜出是价值不菲的贵重物件。

一些个消息较为灵通的,则从在官衙里当差的亲朋好友口中得到了更多内情这一行人,可是要往吐蕃出使的大宋使团

渭州再往西行数十里,便可至西北门户之一的秦州,由那入吐蕃,倒不稀奇。

在惊叹过一两天后,对还盘踞在渭州城中,不急继续西进的这支使团,众人又升起好奇心来了。

但似今日这般,能看到这群大官们全体出动,正装似等着的人究竟能是谁

有人看出了些许门道,生出猜测之余,也更感到猫爪挠心似的好奇了。

好在并未让他们煎熬上多久,他们所期待的答案就已自现

当城门那处忽然变得喧闹不已时,那面无表情地等着的紫袍官员,就清楚九成九是他所等待的人现身了。

“到底是摅羽,”他心里好笑,冲身侧一官员道“不论去哪处,都能闹这大阵仗来。”

被他问到的那官员也毫不意外,唇角高高上扬,诚心诚意地附和道“可不是么”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翻身上马,领着也纷纷上了马背的其他绿衣官员,慢悠悠地迎上去了。

未走上太远,那骑在高头大马上,后头不远不近地缀了一辆驴车,因未戴帷帽,而惹得城中人尤其未嫁姑娘家们脸红惊呼的俊美郎君,正是他们深为熟悉的友人。

陆辞面上挂着淡定从容的微笑,心里却将刚才因贪图凉快、而未跟欧阳修一起坐在驴车中,选择了骑马吹风,就导致了帷帽坠地的自己骂了几十遍。

若换做对这位连中三元的陆节度的相貌更为熟悉的汴京或密、随州的话,还不至于如此。

毕竟这位所有人眼中的乘龙快婿,已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清心寡欲,且跟当初一穷二白的书生一介不同,他现今的权势,也让一般的权贵都高攀不起了。

更别说他最近因有孝在身,几年内无法谈婚论嫁,如此,便足够让急于靠联姻笼络新贵的达官显贵们放弃他这一目标,另寻好糊弄的新科士人去。

偏偏在这渭州,所有人都对他的身份一无所知,只单纯被这难得一见的出众外貌吸引来,还因近了乞巧节,街上的姑娘家们明显多了起来,面对中意的郎君,也比平日尤为大胆。

从城门到驿馆的这短短几百米路,陆辞走得可谓无比艰难除去有意朝他靠拢、抛媚眼的大胆歌妓们,良家女气得咬碎银牙之余,也不甘示弱。

不过一小会过去,他已被二十多张芳帕、数十朵新摘的鲜花、甚至还有些个头小的鲜果给砸中了。

陆辞保持微笑,直到目光碰及同骑在马背上、却都笑眯眯地抱着臂、俨然狼狈为奸的两位好友,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可奈何道“我怎不知,你们关系已好到这个地步,都能一道作壁上观、津津有味地看我的笑话了”

看着总是游刃有余的这位好友浑身沾着鲜花帕子、很是狼狈的可怜样,晏殊与柳七再忍不住,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