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三百六十三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饱食过后,赵祯便拉着陆辞说道起近日朝中、最令他不快活的一些事来。

却说在收到陆辞先派人寄回的国书后, 他第一时刻, 就召来了政事堂重臣进行商议。

经过几日研判,即有了命御辇院挑选四十岁以下辇官、充入禁军, 以备赶赴宗珂,对李元昊作战的诏书。

莫说是清俭悯民的赵祯了, 即便是曾为天书下凡的闹剧而大兴土木、损费国本的先帝赵恒,除非必要, 都不喜以人代畜的乘轿出行。

因而御辇院虽养着上千名辇官, 平日里都颇为清闲, 鲜少需要动用。眼下西线将要吃紧, 把平日闲置的大批辇官临时充入禁军, 随时准备赶赴西线战场,也是顺理成章的。

赵祯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 到头来他面临的最大阻碍,非是来自总爱吹毛求疵、总要同他唱唱反调的一些朝臣, 而恰恰是平日口口声声愿为他万死不辞的这些侍卫。

在包括官家在内的大多数人眼里,禁军作为有资格长期陪侍陛下身边的精锐部曲, 一直都是最强大的主战力量。

这些不足不惑之年、身强力壮的辇官们,更是一个个生得仪表堂堂, 拿着优厚俸禄,日日沐浴浩荡皇恩。

为报效君王的这份恩情,这些精兵悍将在危难当头之即,理应赴汤蹈火, 敢为先锋。

然而赵祯却不知,本应是骁勇精悍、英姿勃发的这些健儿,早被这数十年的安逸所腐蚀,大多不曾见过沐血厮杀,更别提亲历了。

他们身形虽瞧着英武,却多是空有漂亮架子的脓包,平生抬过的最重之物,恐怕便是载着贵人的轿子。

如此一来,他们哪里有那赶赴边关的勇气,又何来同青面獠牙、如狼似虎的党项兵作战的实力

单是远赴边塞的遥远路途,和险恶的风沙沟壑,就足够让他们望而生怯了。

赵祯发出这道诏令的第三天,这群贪生怕死的鼠辈便纠结了近千名同僚,专程带上哭哭啼啼的家中老小,哄闹着闯入皇城,围着前去上朝的重臣们吵闹不休。

最为众人眼熟的寇准和李迪这两位宰辅,更是被拽着袖子难以脱身,非吵着让他们上书劝导陛下收回成命。

听到外头的莫名响动,特意出门来看,便亲眼目睹了这么一场荒唐丑剧的赵祯,当场沉了脸,直将手边物给重重摔到了地上。

“荒谬”

赵祯怒咤道。

这么些孔武有力、相貌堂堂的精壮健儿,本该慷慨奔赴抗战保国的戎边,到头来却是人还未出发,就因闻风丧胆,为赖在繁华汴京,彻底暴露出了毫无血性、贪生怕死的真面目

若让他们如了意,岂不等同于纵容将兵皆起避战之心,让浩浩大国上下武帅,再无愿保家卫国之人,全是临阵脱逃的懦夫

这些辇官许是真怕极了去那苦难重重的遥远边关,做那九死一生的前锋,也许是见多了官家宽和仁厚的模样,才决定拼起一搏,闹上一闹。

却不想这下彻底抚动了小皇帝的逆鳞赵祯当场命令禁军将闹事者统统拿下,落锁狱中,不出三日,便将煽动众人的为首三人斩于都市,从犯发配牢城。

如此杀鸡儆猴,余者再不敢起侥幸之心,才恹恹地服从调配,被临时编入禁军之中,准备再过一月,就派往秦州,为日后再赴宗珂做准备。

“若非南边北边亦有外夷环伺,具缺不得兵,禁军也不好轻易调走,我还真不想将他们征调进来。如此闻战胆坠,充入军中,也不过是做动摇军心的害群之马去了”

赵祯说到此时,仍是满腹牢骚。

“官家所言固然有理,却也不必过于忧虑。”陆辞莞尔一笑,忍不住为小恋人开了口“操练兵士这方面,青弟年岁虽小,却是颇有实绩的。官家应还未忘了万胜营罢辇官们再难缠,单体格方面,也比一些个纨绔子弟、闲散混混要优越得多,若能对脾性做些磨砺,可当大用。”

“摅羽所言在理。”赵祯略一回想,当真忆起自己那位师弟在练兵打仗上天赋异禀,已建下赫赫战功的事迹来了,登时转怒为笑“得亏还有这么一位制举之魁可用。”

“不仅青弟,”陆辞笑着将杨文广、高继宣等年轻小将的名字提出,然后道“他们虽仅是崭露头角,却都是知读书、善骑射,更有着雄风煞气、骁勇好战的良将之才。”

“得亏那日听了小夫子进言,办了那么一场制举,”赵祯感叹道“除曹将军外,终归是出了几位可用之人了。”

“当不得官家谬赞,”陆辞摇头道“若非官家英明,慧眼识杰,千里马也注定埋没,又何来今日之将星熠熠、人才济济”

说到这,陆辞眸光一闪,为了给狄青之后治军时可能下的重刑先做报备,叹息道“青弟年轻气盛,又有一腔报国热血,唯独人情世故上的经验有所欠缺,难免吃亏。加上他虽是制举出身的文官,却曾与军营中与将士们同起同坐,长达三年之久,更曾接受过曹将军的严苛训练,受其耳濡目染,从来严以律己律人,视兵法重极。早在训练万胜营时,他便极为痛恨刁顽成性、不知令行禁止者,曾下狠手整治,为此没少惹得些家世背景不俗的兵士家人的怨恨。可想而知的是,若辇官当真不听驱使,青弟绝不至于束手无策,只怕到时于旁人眼中,容易再次落下出手过重的口实,若顾忌这些,便难免有些束手束脚。”

“我看谁敢”赵祯听了这话,登时将眉一拧,激动拍板道“兵法如山,本就不当儿戏对待,散军非是不知事的三岁孩童,心思散漫,贪图嬉戏,尸位素餐,自当严惩,哪来那么多仁软哄劝”

陆辞感激道“有官家这话,下官便放心了。要是日后有他因治军过重被弹劾一天,还请官家看在他因强敌在侧、为国为君方才急于求成的份上,莫要误会了他的初衷。”

“师弟满腔热血,我岂会轻易辜负”赵祯摇头,慨然道“自古能成将帅大器者,从来都是敢杀敢斩,刚觉果断的若凡事都需瞻前顾后,顾忌重重,又哪里配当斩关夺隘的先锋我定会好好看着,到底是哪个婆婆妈妈的假仁善,在这搬弄是非”

陆辞真情实感道“陛下英明。”

说完这通话后,小皇帝心情彻底恢复,也就话锋一转,换了话题。

他这次问起的,则是颇让他耿耿于怀的一点在达成初回盟约后,唃厮啰迫使小夫子逗留在宗珂境内久久不归,究竟是出自何等居心

“不敢欺瞒陛下。”

随后,陆辞坦然地将唃厮啰对他的拉拢、劝说一五一十地托出。

就在赵祯快憋不住要拍案而起、大骂居心不良的可恶赞普时,陆辞莞尔一笑,轻描淡写地总结道“就如集市中购置商品时,总免不了有人贪图些小便宜,非与摊贩拉些家长里短,套套近乎,如此伎俩,下官少时已是见惯区区几句另有图谋的欣赏,何及官家多年来待我深厚情谊之万一只要不是叫恶鬼迷了心窍,但凡懂得些许是非的,都不过是表面上陪着热络,对彼此心思,皆是心知肚明。”

“正是如此”

刚还义愤填膺的赵祯,一下就被小夫子的话给安抚住了。

他虽还有些不快活,但哼哼几声后,也就没再纠结居心叵测的唃厮啰强留陆辞之事。

“如此足见,唃厮啰此人诡计多端,狡诈多疑,”陆辞接下来的话,就让小皇帝刚挂回脸上的笑一下垮了下来“而盟约不过初定,后续出使,所涉事宜甚多若官家不嫌,我愿领此职事,雨季一过,便再次前往。”

陆辞这回所奉的差使,早在那份条件优厚的盟书传回时,就已让百官们看出,这事办得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漂亮了。

然而真正让朝中对他赞不绝口的原因,还是他们要么畏惧路途遥远艰苦、要么忌惮那位心机深沉、隐忍多诈的吐蕃赞普

再要么,便是自认不如陆辞能说会道,那与其被人拿着与之对比、彻底被比下去,倒不如把这块烫手山芋,彻底交到能人手里。

陆辞也料到,哪怕自己这会儿不开口,之后绝对多的是见了使团今日惨状而心有余悸的人,主动大力推荐他重任使节,再去吐蕃做后续交涉。

但赵祯却是千般万般不舍,暗暗做好了想办法换人的打算的,现陆辞主动请命,顿时让他的小算盘落了空,郁闷之时,也忍不住怀疑道“莫不是小夫子还未食够吐蕃的葡萄”

“绝无此事。”

陆辞义正辞严地澄清道“葡萄味甜,本就不宜多用,而我等在宗珂境内逗留数月,因正逢其时令,可谓日食夜食,不说腻味,也已过足瘾了。”

但偌大吐蕃,又何止葡萄一种美食

因有孝在身,青稞酒尝不得,他仅饮了些酥油茶,还尝了各种手法烹饪的羊肉

下次再去,得错过雨季,那便是晚春了晚春盛行的节令水果,可跟他头回去时的葡萄枣子等物全然不同,便可再饱一场新鲜口福。

当然,最让他惦记的那道美食,还是姓狄的那头大狸奴。

被陆辞正经严肃的表情蒙住,当真以为自己误会了对方的小皇帝闷闷地应了一声,无奈默认了。

作者有话要说 辇官闹事在史上确有其事,就是因为赵祯想要把他们派去西北作战,于是带着家眷强闯皇宫来闹了

为首那俩被斩了,从犯关到了牢城,其他人才老老实实听了话。狄青传作者张立新、贾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