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别和投资人谈恋爱 > 第59章 竞争(一)

别和投资人谈恋爱 第59章 竞争(一)

作者:superpanda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3: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 思恒医疗还算顺利。

扬清集团、思恒医疗签署好了投资协议,厚厚一沓。扬清那边有一大堆股份的反稀释条款, 比如优先购买权和“加权平均条款”——如果后续融资股价低于B轮融资转换价格, 则需要为B轮投资的投资者重新计算转换价格和股份数量。如果没有这些条款,那么, 只要思恒用超低价大量发行新股, 扬清便会被恶意地淘汰出局。

阮思澄与邵君理也变成了一致行动人。在未来的三年以内邵君理要跟着投票, 没有个人的决定权,否则违反双方协议, 唯阮思澄马首是瞻了。

只有确定交往那天曾见过的脑梗患者, 也就是冷冰冷霜两兄妹的母亲去世的消息让阮思澄有些难过。

她的死因是脑梗患者中十分常见的“肺炎”。由于癌症高凝体质,又没有接受治疗, 脑梗面积不断扩大, 她不久便陷入昏迷。没有反射,没有意识,在病床上静静躺着。长期昏迷的人无法自由排痰,细菌病毒十分容易进入呼吸道并引发肺炎。杨医生几次更换抗生素都没有用,患者在深度昏迷大约一个月后, 去了。

杨医生说,冷冰冷霜十分平静, 给妈妈换上寿装, 开《死亡医学证明》, 打电话叫殡仪馆来, 感谢医生, 转身离开,从此再也不会去了。曾经一天24个小时都在病房,包括吃住,以后却是再也不会去了。

杨医生还说,冷冰冷霜感谢“脑梗”。因为这个,他们妈妈不曾经历最后那段痛苦时光。他们两个在家属群看到别人疼痛难忍,一管一管地抽腹水、一盆一盆地接吐的血,在悲伤中又有庆幸。

反倒是扬清集团,稍微有点焦头烂额。

因为它的老牌对手爱未公司这一两月与扬清频繁杠上。

三巨头PAY关系复杂,甚至可谓盘根错节。近些年来因为巨头涉足领域越来越多,扬清、爱未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竞争对手,而且战争不断升级——你投资了某个公司,我就投资它的对手,在许多行业中各占半壁江山,在互联网相关领域叶茂根深,影响深远。不过呢,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们也有协同、合作,两个老总还经常在IT峰会、人大会议等等地方被人拍到把酒言欢谈笑风生,打破双方“不和”传闻。不过大家心里清楚,用网络的流行语说,邵城何未这两个人是“表面笑嘻嘻,心里mmp。’”不太讨厌爱未的反是邵君理,因为他相信,没有竞争的企业会失去进取心。

这一轮的“明争暗斗”,起源于某直播平台。扬清集团投资的某直播平台赴港上市,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爱未高调宣布进军直播领域,不仅投了竞争对手,还要推出自有产品,搞“双赛道”,“合围夹击”,并且全面加以整合。与此同时,它切断了那个平台正在用的爱未服务,比如音乐播放、视频跳转、手机支付、购物跳转……出于爱未这些消息,扬清投的那个平台没有通过上市聆讯!

当然,在被质疑时,爱未十分无辜可怜,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技术上面出现问题,那一周多“跳转不能”只是常见技术问题,员工已经修正bug,爱未致以诚挚歉意。

然而,扬清旗下直播平台,是实打实没上去市!那个平台失去大好融资机会,被爱未遏制了进一步的发展。连邵城都气得够呛,在家里面摔摔打打。

而这之后,爱未公司又是耍了几次“阴的”,在多个市场阻击扬清,升级对垒。

比如,在邵君理推出某个“AI教育”产品以后,爱未公司故伎重施,在它投资的几个社交网络上,让这款AI教育产品的链接显示为404!这些社交网络都会赋予链接新的URL,因此,让这些新网页地址出现问题、导致无法被跳转到正确地址十分容易。而在遭受质疑以后,爱未又说,“技术出现一些故障”“绝非刻意针对扬清”。

简而言之,短时间内,爱未、扬清在多领域发生火并,爱未接连在视频、直播、交通、酒店、教育、医疗、票务、订餐等等领域阻击扬清,让扬清的众多产品发展受限。而扬清,总要重新制定战略,试图摆脱对方“围剿”。

因为这些破烂事儿,阮思澄邵君理两人都没办法经常见面,经常只是吃个午饭或者晚饭,说说最近遇到的事,便必须得与对方亲吻告别了。他们两个真正约会只有五次,去过山里,去过湖边,也去看过日出日落。

阮思澄也只能静静等待对方稍微闲暇。

…………

不过,还是那句话,人生就像一盘混了各种馅儿的饺子,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猪肉白菜、是鲜肉蘑菇,还是虾仁韭菜。

还没等到扬清集团突破“围剿”,阮思澄的思恒医疗来事儿了!

在“交往”了三个月后的某一天,直男变gay的顾延之给阮思澄发来微信:【阮总,阮总,咱们好像出来一个竞争对手!!!】

阮思澄:【???】

顾延之:【您看看这“深度医疗”???高调推出AI急诊,隔空喊话思恒医疗!!!】

“……”

阮思澄把链接打开。

是一篇新闻,叫作《人工智能,助力急诊:深度医疗重拳出击!》

文章中说,“深度医疗”急诊产品十分成熟,准确率高,而且,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受理,即将通过一期审核,预期来年在全世界实现应用!

阮思澄:“……”

这手厉害。

思恒急诊还未申报,不管是在CFDA还是FDA。阮思澄想直接申报三类器械。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若诊断软件通过算法提供建议、不给结论,就属二类,但若自动识别病变位置并且明确给予诊断,则属三类,风险级别相对较高。目前,FDA和CFDA并未开放“AI急诊”的三类证,而是只有二类证[注],因此思恒还在等待。

可是呢,社会公众不懂这些!只要看到“深度医疗”被FDA正式受理,而思恒医疗却还没有任何动静,便会十分自然地以为对方的技术更强,不会知道深度医疗要拿二类证而思恒医疗想拿三类证!

阮思澄又继续阅读那篇文章。

第二部分,“深度医疗”则给出了大量数据。

阮思澄想,那一串串百分比数,比“思恒AI”当初数字还好一点。

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准确率97.5%……冠心病、心肌病,准确率95%……瓣膜病,92.5%……

经过半年改进、完善,思恒现在也差不多,不过,在思恒AI产品刚上市那会儿,各项数据要比这个略低一点。阮思澄的印象是,在刚上市时,冠心病、心肌病的准确率是92.5%,瓣膜病是90%。也就是说,目前阶段,在网络上流传着的有关思恒的新闻和宣传当中,涉及到这部分的数字还是老的,看上去比“深度医疗”要差一些。这个也是没办法的,思恒医疗又不能让各大网站替换稿子,他们基本只更新了公司官网上的信息。

总之,单从这些东西上看,“深度医疗”和“思恒医疗”在技术上差不太多。不过,作为产品的挑战者、市场的冲击者,“深度医疗”把FDA当作了个强有力的宣传重点,让FDA为这新兴公司摇旗呐喊,显得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毕竟,美国是IT和医疗最前沿的地方,“有FDA认证”这层光环足以让人产生好感。

“……”

说实在的,阮思澄有一点不解。在做AI的公司当中,思恒医疗动作算快,用两年多便做出了“思恒急诊”的第一版,而她身在这个行业,十分关注竞争对手,直到产品正式落地才略微地放松了点。因此,她很确定,至少在一年前,还没出现任何一个资金、人才都靠谱的AI急诊初创公司。而且,最近好像也没有谁出来融资。红木资本的董事总经理卓立人脉很广,他说过,几家大的风险投资手里没有类似项目,而澎湃已经放弃医疗,扬清更加没有可能。爱未倒是不大确定,应该也没有,否则,在思恒医疗透出B轮的消息时,它就不会也想投了。

那么,短短一年时间,便做到了并驾齐驱,这可能吗???

要知道,陈一非所想出来的“用RNN(循环神经网络)看心电图”,和她自己所想出来的“用多套神经网络考察腹部”都是比较灵光一现的有开创性的东西!他们虽在一些交流中分享了成功经验,可也同样保护了核心技术,不会轻易被人破解。

真的能有另外一个创业团队,自己研究、自己开发,而且做的像这样地又快又好吗?

阮思澄把一路上的艰辛、困难一一回顾,又把自己还有一非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克服这些坎坷的过程也回想了一遍,有点难过。因为,在数据关上,在技术关上,在推广关上,那一次次灵光乍现,那一次次柳暗花明,是她深深为之骄傲着的东西,是她一直以为独一无二的东西。

真的有些难以接受。

阮思澄又叹了口气,看向文章最后一段。

这里说了,他们也有“会诊中心”,基层医生可通过AI远程求助。而这“会诊中心”,所合作的全是顶级急诊医生!他们来自知名医院,全国前十,全部都是主任医师,24小时有人值班,保证回复时间不过超过120秒。

阮思澄:“……”

这个是要投大钱的。

一个顶级急诊医生,时薪少于500块人民币基本免谈。假设深度“会诊中心”里有20位急诊医生,那一天24小时就是24万,一个月光是这项支出就是750万左右了,一年9000万。

哪个公司这么壕呢……

阮思澄知道,如果信息全部是真,深度医疗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准确率97.5%,冠心病、心肌病,准确率95%,瓣膜病92.5%……还有高端会诊中心,那对思恒是个冲击。

而且,还是一个极大冲击。

这是思恒在“爆红”后所遇到的首个挑战,而且还很可能是一个巨大又棘手的挑战,非常非常难以解决。

做出决定以前,阮思澄想进一步地收集信息,省着思考、比较、做无用功。她按下了市场总监梁言的分机号码,说:“梁言,现在有个‘深度医疗’,跟咱一样做AI急诊,前几天刚高调宣布要在市场有所作为。我看了下,深度医疗有人有钱,准确率跟咱们一样,会诊中心医生更多,还抬出了美国的FDA,成片成片地宣传呢。”

梁言:“哎?”

“你注意着,随时报告。”

“好。”

“尽快。”

“好。”

接着,也并没有过太多日,“深度医疗”便有update了。

他们果然正在奋力地抢占着思恒市场。

从公布到现在,深度医疗凭借“申报FDA ,明年获批”“准确率要高于思恒”“急诊医生好于思恒”这三个杀手锏,已与众多基层医院、三甲医院签订合同!!!

其中多半是思恒还没联系的。不过,思恒自身销售人员还有各省代理公司都时不时地反馈说:“今天跑的这家医院签了另外一个急诊AI!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与此同时,“深度医疗”也在试着抢走思恒的客户。

目前,AI医疗公司很难签到排他协议,合作内容基本都是“两年以内不能卸载”,但却可以安装其他公司类似的软件。因此,还是借着那三板斧,“深度医疗”连哄带劝,叫医生们试试深度,自行比较二者优劣。

美女梁言欲言又止:“那个……我在深度的新闻上看到几家医院名字,其中一些是咱客户。我进行了问卷调查,医生们的回馈都说,准确率上,差不太多,都挺好的,但是,一,深度医疗会诊中心医生数量多质量好。二,深度医疗售后服务tech support接线快答得好。三,深度医疗培训更细,维护更多……”

阮思澄:“……”

二三两点,也都要钱。

对于B to B(公对公)的公司来说,tech support(技术支持)非常重要。但是,不同于普通客服,技术支持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才能上任,大家都是学IT的,工资又是一笔开销。因为已经合作千家基层医院,思恒医疗差不多是每时每刻都有医生来电话问“怎么显示不出结果”“怎么导入不了片子”“CT太亮可以看吗”“CT太暗有问题吗”……阮思澄的要求是,不让客户在线等待10分钟以上,再少她也不敢说了,员工已经很努力了。

至于培训、维护,也要场地费、差旅费、营销费等等一大堆费。

听到这些糟心事情,阮思澄又长长叹气。

这怎么办?

猛砸钱吗?

对着杠吗?

把钞票跟纸片似的往出扔?用手花的比用火烧的还快?把钞票都堆在一起并让它们从有到无,用火烧要一个小时,用手花只要30分钟?

当然,B轮融资进来两亿,比砸钱,还是可以砸一阵的。

首先加快推广速度,在对手前抢占市场,派出更多销售人员,合作更多省市代理。其次,改进售后服务,把会诊中心、技术支持、产品维护、医生培训等等都再升个台阶。

好像也没别的办法……

只要始终不落下风,等这两亿全砸完了,C轮D轮后续融资肯定还是可以融到。

可是……真的只能这样做吗……

“对了,”这个时候,梁言想起一件事情,“有医生说,深度医疗的投资者,是爱未。而且还是很早以前就投了的。”

阮思澄:“……!!!”

爱未!!!

这股风也终于吹到AI医疗领域了吗?扬清有意投资一个公司,爱未就要投资它的竞争对手。如果它没有竞争对手,那就造出一个竞争对手。

可阮思澄不太明白。

几月前,在思恒医疗放出消息要B轮时,爱未战投某个大佬曾经表达投资兴趣,还笑着说“感觉急诊在AI医疗大有可为,是先锋号”。思恒医疗没有答应,最终选择扬清集团。

如果当时,爱未手下已经有了如此成熟的一支团队,为什么还跑来接触思恒医疗?

如果那时,深度医疗在技术上并不靠谱,爱未才想转而投资思恒医疗,那么,它又是如何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解决了技术难题,变得靠谱了的???

怎么想都不对劲啊……

阮思澄的心里清楚,在技术上,AI急诊有许多难关需要思索以及攻克,里面有很多小技巧,小trick,绝对不是单单知道可以用RNN和多套神经网络来做就能在三个月内搞定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