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别和投资人谈恋爱 > 第61章 竞争(三)

别和投资人谈恋爱 第61章 竞争(三)

作者:superpanda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3: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思恒、深度开始砸钱。

与其说思恒、深度在比砸钱, 不如说扬清、爱未在比砸钱。

因为都想渗入基层, 需要比拼“会诊中心”,因为对于医生来说“远程指导”诱惑不小, 可这部分十分烧钱, 技术支持也是同理。同时,为了跑马圈地抢占基层,不论自己派遣销售,还是合作当地代理,所产生的各项费用极其惊人。前者要付员工工资、交通食宿, 后者要交代理费用和培训费用, 平均下来,一家基层获取成本在10000元左右。思恒之前每月进入160到240家,花200万, 现在,为跟深度正面竞争,数量翻倍, 一个月400万, 一年又是4800万。更别提还有上门维修、更新维护多出来的其他开销。

思恒、深度两个公司资金雄厚,AI急诊的新玩家望而生畏、力不从心,本来也想分杯羹的纷纷宣布转换方向, 放弃急诊。创业圈历来不缺跟风的人, 思恒急诊大火、爆红, 在投资圈炙手可热, 必然有人十分眼馋, 或者想蹭思恒热度、搭顺风车拉拉投资,或者认真研究技术,也想拥有一席之地。然而,看到思恒深度已经开始激烈火并,他们知道弱小无助无比可怜的新公司没有可能赢得竞争,于是果断放弃计划,毕竟身后没有金主,不管是拼产品还是拼服务,他们都陪不起。

人人都说,中国大陆的创业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灵活”。一个创意看着不行,另个创意可以立马提上日程。不较真儿,这是他们最大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

公司常有员工大叫:“阮总阮总!爱未、深度两个王八想把咱们用钱砸死!”

“来啊~”阮思澄总是笑,“我最喜欢的死法儿就是被人用钱砸死!”

“阮总淡定!”

“哈哈。”

不过其实,阮思澄的心里也是一刻不停地打突突——邵君理说砸钱没事,是不是真的没事?行得通吗?思恒、深度都做急诊,总归是要正面PK。比较令人头痛的是,两个产品高度重合,都做头部、胸部、腹部,都用ECG和CT、超声,谁都无意避开对方。唯一比较不同的是,除去以上几个重点,思恒还做中毒、感染,而深度则把重点给放在了晕厥、休克以及抽搐上——据相熟的医生反馈,深度医疗这几方面的结果还蛮不错的,而思恒对晕厥、休克还没想出太多办法。那么,在这抢占市场的当口,靠“给好处”抢夺医院,真能成为长久之计???

…………

阮思澄一边应对与深度的直接竞争,一边准备对一非的正式诉讼。

她与“天恒”律所合作,聘的律师业界知名。

“用竞业限制打官司不大好赢。”律师姓郝,一针见血,“经过调查,陈一非的劳动合同、医保社保不在深度,而在一家派遣公司,被东家给‘派’去工作。在法律上,不能算作加入思恒的竞争对手。这种曲线挖角钻了法律空子。”

“……”阮思澄问,“有别的办法保护思恒的权益吗?”

“可以尝试起诉陈一非‘窃取商业机密’,深度医疗‘侵犯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

阮思澄问:“能解释一下吗?”

律师点头:“违反竞业限制官司经常伴随‘窃取商业机密’和‘侵犯知识产权’官司。先说前者,不太好打。肯定需要繁复举证,耗时耗力耗精神的。法院法官要看证据,你光说,思恒医疗技术牛逼,深度医疗做不出来,这不算。人有可能做出来啊,前CTO可能没参与啊。因此,最好能有陈一非对产品程序拷贝、拍照等等行为的证据。只要有这些证据,那陈一非跑不了了,也会对跟深度医疗的官司有一些帮助。”

阮思澄把茶杯端起:“您接着说。”

郝律师继续:“再说起诉深度医疗。我刚初步研究过了,思恒共有12项专利已经获批。对方如果使用到了这些东西,就可以打侵权官司,索取赔偿。不过……我对前景不大看好,只能承诺尽力为之。用RNN看心电等等,全都属于大的方法,不好打。思恒专利比较集中的几种病……深度医疗的表现并没有很好。前CTO肯定知道专利细节,有好几项还在他的名字下呢,应该已经想出办法规避掉了。至于其他一些病,在技术上比较机械。调AI参数这些东西,耗时、费力,可也没有技术含量,被员工给记住、带走,让竞争对手弯道超车,基本只能自认倒霉,目前各家防止这类事件的主要手段就是竞业限制,不让员工接触别人,而这也是AI公司竞业官司远超从前的原因了。”

“……”阮思澄也十分清楚,光调参数省的时间就至少有好几个月。眼前律师讲的没错,陈一非和其他大牛全都不是蠢货废柴,站在思恒的肩膀上一切都会容易很多。敌在暗我在明,对于思恒有专利的一些技术,深度医疗可以换成别的方法,对于其他的呢,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改进的。

她还真的不太清楚,陈一非再别思恒时,挥一挥衣袖,到底带走了多少片云彩。

“最后说说‘不正当竞争’。”郝壮律师道,“对于深度,可以起诉对方不正当竞争。这里,据对以往类似案件的观察,思恒医疗举证难度比较高,获得大额赔偿几率比较小。”

“……”

“首先,《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用列举的立法方式,在第二章‘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共列举了九类行为,并不包含曲线挖角,也很难能扩大解释,之前一家地图公司被另一家一口气给挖掉了一整个团队,都没赢!”

“……”

“能试试的,只有第二章第九条,‘侵犯商业秘密’,也是棋行险招儿。在操作上,思恒医疗需要举证‘商业秘密客观存在’、‘对方侵权客观存在’、‘实际损失客观存在’,且三者有因果关系。然而,第一,实际损失难以证明——如何计算思恒医疗因此少赚多少钱呢?现在根本赔着钱呢!在表面上思恒医疗客户增速也没减少!第二,对方侵权难以成立。‘深度医疗’从陈一非的嘴里头获取秘密只是猜测!当然,要有陈一非对产品程序拷贝、拍照等等行为的证据,好办不少!第三,因果关系不好认定。怎么肯定被侵犯的商业秘密直接导致上述损失?也许……”

阮思澄的眉头微皱。

郝壮律师无奈苦笑:“我把困难摆上台面,咱们讨论解决方式。不过……很多时候,原告都是打碎牙齿和着血吞。”

“……嗯。”

“‘不正当竞争’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诉讼主体。陈一非是派遣员工。这里头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深度医疗招工程师,派遣公司看陈一非经历吻合、推荐过去,那被告该是派遣公司。第二种,深度医疗要工程师,自己挖来了陈一非,把合同给挂在外面,那被告该是深度医疗。如果直接起诉深度,可能会因主体错误被打回来。如果同时起诉两个,又有困难……”

阮思澄的头都大了!这些都是啥玩意儿!!!

妈德!!!

长眼睛的都能明白,到法院就费劲极了!!!

聊天最后,郝律师道:“官司可能旷日持久。没一两年打不下来,比较消耗时间精力。”

“……嗯,还是告。”

“好的。”

阮思澄在心里叹气。

一两年后即使赢了,深度医疗也起来了。想也知道,思恒医疗不会拿到巨额赔偿。而在这段时间当中,深度医疗完全可以渐渐摆脱“偷”的技术,换成自己的,这样,即使法院判决“禁用”,它也没有实际损失。虽然从理论上讲,如果思恒赢了官司,深度医疗和陈一非的声誉会受到影响,在业内会被人唾弃,然而在实际上呢,才没有人管那么多,大家看个热闹而已,该用还用,还聘还聘。

这场对决,不管最后思恒医疗是赢是输,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输家。

——回到公司,阮思澄叫CTO叶凤毛负责调查他的前任。

结果并不令她意外。陈一非,未曾拷贝任何文件。他很谨慎,许多员工都喜欢把工作发到邮箱里、拷到优盘上,带回家继续做,陈一非也从没有过。

辞职当天,陈一非在思恒医疗七进七出,手里都没拎过任何硬盘、光盘,只是看着十分纠结,似乎无法选择未来。

想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拳打死陈一非都不好下手。

阮思澄是真心发愁。

投资爸爸一直安慰,说可能有别的发展,未必是坏事,可能是好事,然而因为没有证据他也不好胡乱猜测,因为这样肯定影响阮思澄和思恒医疗。

阮思澄因对方的话觉得略略好受一点,可也依旧无法放松——思恒、深度真要这样死磕直到天荒地老???一轮一轮融资、烧钱,究竟何时才是个头???

会失控吗?

深度背后站着爱未,对方真有垮的一天???

还是……扬清会顶不住,首先撤出?

那思恒医疗可就真跟没人要的破布娃娃似的了,没有资金,只能等死,让那狗屁深度医疗坐稳霸主一统江湖。

还有,他们谁能率先升级产品技术,让AI急诊焕然一新、提前进入下一阶段,令对方的一些做法失去优势???

会是自己吗?

怎么……明明刚刚爆红,就要承受这种压力呢。

…………

事实证明,思恒、深度两家公司竞争发展完全奔着邵君理的推测去了。

在“竞争”的几个月后,爱未公司、深度医疗忽然通过几个中间人、和事佬,找到扬清还有思恒,说:“两家公司竞争升级,烧钱烧得太厉害了,已隐隐有失控趋势,而AI医疗的盈利还遥遥无期,像无底洞,投资者们并不应该无理性地持续投入——这个市场就这么大,一年几亿太夸张了。”

他们还说,按照目前这个架势,即使思恒、深度两三年后在CFDA拿到准入证书,也没人敢率先收费,因为医生“免费”习惯已经养成,会想:既然这家收费,那就用另一家好啦!即使双方全都收费,也很容易陷入价格上的竞争,对企业实现盈利、对投资者获取回报十分不利。

因此,基于以上种种理由,爱未、深度希望促成两家公司的合并,握手言和,定分止争。

阮思澄呆了。

与深度医疗合并?!

她也终于是弄懂了爱未在打什么算盘。

应该是在一年以前,思恒医疗推出产品,爱未看到,觉得挺好,然而思恒的投资人是邵君理——扬清太子,于是爱未扶持深度医疗,并且进军这个市场。当时爱未应该觉得,凭借人、钱,劈下一半急诊市场不是难事。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按他们的剧本走。

过了半年,“深度医疗”技术欠缺,与此同时,经过Z大博士中毒和网红农妇被家暴,“思恒医疗”一夜爆红,深度医疗竞争成本陡然增大,甚至是无限大,“劈下一半急诊市场”一下变得很困难了,除非拼命砸钱烧钱。而爱未呢,也并不想把太大的成本投入AI急诊。

于是爱未转变策略,希望直接投资思恒,分一杯羹,却被扬清拒之门外,连个跟投都捞不到。

爱未公司也很清楚,只要思恒还在垄断,当AI急诊老大,扬清集团就绝不会让自己也参与进去的——既然可以独吞市场,那干吗让竞争对方也拿一半?不傻逼吗?

正好就在那个时候,CTO陈一非与阮思澄产生矛盾,打算出走。陈一非与爱未双方一拍即合,由陈一非改进产品,而后,爱未帮助深度气势汹汹杀入市场,逼着扬清还有思恒同样砸钱回应竞争,最后,在双方都很焦虑时,希望促成这个合并。

这时,扬清、思恒骑虎难下,被挟持着,只能答应。否则,只要爱未不想退出AI急诊,他们就得一直都和深度火并,砸钱不断,甚至失控。

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扬清为了节约资金,才会同意爱未公司同样入主思恒医疗——只要两家“砰”地合并,那么目前双方全部股东都肯定会自动变成新公司的原始股东,包括思恒的投资人扬清、红木,也包括深度的投资人爱未等等。

爱未便能插一只脚进来。

也就是说,爱未公司,从来没有考虑过花大把资金帮助深度抢夺市场,它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让俩公司进行合并、共享江山,与扬清都当大股东,一半一半,不相上下。

它的目的就是思恒,深度不过是个工具。

爱未、扬清在各领域火并不断、竞争升级,然而,对于一些看不透的、目前不想花太多钱的新市场,他们也会选择合作,一人一半地占着坑。

看来,AI急诊也是这样。

AI医疗前景如何目前谁也不太清楚,有人说是巨额市场,有人说是新的泡沫。阮思澄也承认,当前阶段AI医疗还远不能说是成熟,然而,在科技领域,事物发展全都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会突然迎来一个拐点。90年代初,富人用着386、486、586,没有人能想到短短十年之间个人电脑会迅速在全球普及,个人手机也是同样。因此,AI医疗能否爆发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爱未,想要投资AI急诊,又不想要花太多钱,便想出了这么一招。一石二鸟,还让此时想进场的新兴公司望而却步。

可真的是太精明了……

然而,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对于思恒极具诱惑。

首先,当然是被“胁迫”。想要节省竞争资金,就势必要接受合并。同时,股权方面也并不会放弃太多。反正也要再融C轮D轮,现在“收”了深度医疗,对方资金进入公司,就能晚点再融资了。

其次,深度医疗也不全是copy她的,三巨头的技术大牛也有不少。至少,在晕厥、休克和抽搐上,思恒医疗还没想到太多办法,对方却已蛮成熟了。

第三,那当然是……思恒不用再站队了。有扬清、爱未两大巨头站在身后保驾护航,它的发展会很迅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