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是你的太阳 > 第十四章

我是你的太阳 第十四章

作者:玉胡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3: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关于和朱雯雯这件事,周勉给自己一个托辞。

周勉对苏蜜说:“小喵,要是一天感受不到关爱,我的世界就不美好了。”

周勉皱着眉,作一脸无辜。他长得太漂亮,颀俊的身躯微俯在你面前,通常这时候就有剧-毒,一般女生承受不了这杀伤力。

是的,周勉他就是从小备受宠爱,他爸爸妈妈把他当成掌心宝,爷爷更是供他做小祖宗,学校里的女生们从幼儿园就追捧他。像他六楼洗晒的衣裳,一件件在阳光下迎风招展,是他灿烂的少年风姿。

可是苏蜜也想要人宠,苏蜜也没有少宠他,苏蜜就跟周勉说:“随便你周勉,反正你是你自己的个体。”

苏蜜也想要人宠,她要的宠不仅是被喜欢的人捧在掌心,还要成为万人瞩目的星星。

元旦的一中晚会上,苏蜜代表初一(6)班表演了一段钢琴曲。她是从三岁就被她妈妈按坐在钢琴前练习的,到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弹得行云如水。《少女的祈祷》,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18岁时的作曲,苏蜜像个虔诚的少女,洁白手指在琴键上舞动着美丽光影。

她把长发挽成髻,穿着她妈妈从国外华人店寄回来的新式旗袍。及膝的白色底云锦缎子,用红滚边,端庄中彰显雅致华贵。虽然她还是平胸没发育,微微涂了点口红,但这样的她愈发美得不一般,站在台上闪耀。

一夜之间,全一中都知道了台上是初一年段的妹妹,有个像蜜糖一样的名字。

“蹲下!起立!蹲下!”清早的一中侧门口,几名初中部男生正在抱着头受罚。张国顺手执教鞭立在他们对面,看哪个动作不合格就啪一下,男生们抱着头很怂。

一中有两个大门,高中部一般走正大门,初中部走侧大门,张国顺就偏爱守着侧大门抓人。用他的话说,初中比高中更要紧,初中不打好基础,高中就更不学好了。看哪个谁前额头发蓄长了,书包背不正,或者女生留长指甲,都必须叫过来靠墙站。

他的吨位随着职称一起提升,关于屁股“果顺”的绰号毫无意外地被带到了中学。苏蜜甚至有种错觉,大概在她禾州的记忆史里,都要伴随张国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他身边的那个小孩很影响他的教务事业。那是他老婆给他生下的儿子,才两岁,张国顺走哪儿随到哪儿。有时张国顺还在训人,小孩就毫无前兆地蹲下去尿裤子,这就导致张国顺必须立时收起教鞭,兜住他往就近的教学楼卫生间跑,等到回来人早就作鸟兽散了。

偏偏他的尿还很多。

因此很受男生们欢迎,经常从张国顺身后偷抱走他,藏到教室里一块儿上课。

中学早上8点05分开课,但7点55分必须到校,苏蜜从他们跟前走过,他们不自觉抬起头看了看。

苏蜜就决定不理也不管周勉了,反正随他爱怎样就怎么样。

周末的小聚会,她便由着周勉和朱雯雯坐在一边腻歪。她和郑季扬他们聊天,郑季扬凑着脑袋过来,很认真的告诉苏蜜物理和生物应该怎么学。上了中学的郑季扬,一下子长高很多,清净的脸庞让人好感十足,但他很神奇,怎样都不会近视。

郑秀顺已经初三了,七月就要中考。郑秀顺还是想上一中的,最近突然开始发愤图强,他爸爸跟他说,就算花钱买高价,也要你的成绩稍稍过得去,不然拿什么底气买。盛乐娟在一旁干着急,郑秀顺你一定要考上一中!郑秀顺说:盛乐娟,你乌鸦嘴一开口就容易考砸。被盛乐娟拧了一把。

朱雯雯问周勉:“下周杨晓晓请客,你一定要来。”“到时看。”周勉答,英挺的鼻梁下嘴唇精致好看。朱雯雯举手刮了刮,周勉勾唇笑笑。挑眼看苏蜜,苏蜜明亮的眼睛里浑不在意。

3月25日周勉生日,上了初中后他的生日一般过两次,先跟家人过一次,然后再给他点钱,让他和同学出去聚聚。

苏蜜送了周勉一只巴掌大的塑料狗,丑了吧唧的。

小学门口小卖铺买的吧。

周勉一脸嫌弃:“苏小喵,你就送给我这个?”

苏蜜说没有钱。周勉说:“你不是在你妈妈的债之外,还存了一个小盒子。”

苏蜜的一点钱周勉都知道得很清楚,那个小盒子里是苏蜜的稿费,她时常有作文得到发表,拿到五十、六十的稿费,但这笔钱苏蜜锁着,哪儿也不乱动。

苏蜜傲娇地说:“周勉,你就配得这一条狗。”

周勉含了含嘴角,心知肚明,但懒得悬崖勒马。他那么出色,青春少年,想要的就是喜欢与不喜欢的味道。至于对象是谁,好像也并不多重要,重要的是当□□味到的感觉。

隔天和同学、队友的聚会,朱雯雯送了他一只很漂亮的腕表。周一去教室打开抽屉,里面还有七八个偷塞的礼物。

周勉就对苏蜜说:“苏小喵,你看你不鸟我,自然有人对我殷勤!”

哼。随便你。

政治课苏蜜又被流放到了倒数第二排,前桌男同学挡住了看不清,苏蜜戳他后背说:“李磊,你不要老晃脑袋了。”

夹页广告上都是骗人的,苏蜜希望她的身高最少达到一米六五,但她每天早上量一米58,到了晚上又被地球重力压矮回1米五六。增高贴贴得她的膝盖都起红点。

按照她的身高,本来应该坐第三排,班级里前排跟后排一般是互不交道的。政治老师这么鸡贼的做法,反倒跟后面的同学打熟了,后座一般是更为成熟和更多信息交流的领域。

李磊忽然转过头,道:“苏蜜,知不知道有个人暗恋你很久?”

初一的女生都敏感,尤其最近收到的瞩目还那么多。苏蜜脸一红,追问他是谁。

李磊卖关子,偏不说:“他不许我告诉你。”被苏蜜踹了屁股,才悠悠道:“就名字里有十二时辰,跟你的属相正好一个,你别说我说的!”

苏蜜的出生是1993年,93年对应的是鸡,鸡对应的是酉。

竟然想起陈酉。

她就觉得不可思议。

陈酉是那种冷淡到几乎没甚存在感的人设,虽然他家里很有钱,人长得又清俊帅气,是女生们背地里讨论的对象,但因为太寡淡,被追求的指数一直却不高。

怎么会暗恋她?

下次聚会,苏蜜就悄悄瞥陈酉。陈酉仍旧是波澜不惊的神态,目光落在她身上,一贯的静谧柔和,什么都看不出来。

猜不透,别乱猜。

但有一天天阴,周勉下午只上两节课就先走了,给陈酉留了把伞,让拿下去给苏蜜。他下午要去游泳队训练。

放学陈酉站在一楼的台阶上,苏蜜做完值日出门看见,就问:“陈酉你怎么站在这里?”

陈酉回转过头:“就站站,阿仲叫我给你留把伞。”

苏蜜说:“可是并没下雨啊。”手指往走廊外伸了伸,又收回来。

两个人就一起走路回家。

苏蜜背着粉色的双肩包,上面坠着两只小猪和小熊的布偶挂件,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

陈酉问她:“苏小喵,你书包里装了多少书?”

把她的书包取下来,拎了拎,继而背在自己肩上。

苏蜜说:“没有,才几本。”

陈酉又问:“你喜欢吃香草味酸奶加西米露?”记忆里陈酉的出现必有周勉出现,通常是周勉站在苏蜜的教室外,由陈酉喊她出来。而忘记了他原本是话都鲜少出口的男子,这么听他叫起她的小名,竟朗朗上口的。

苏蜜的口味周勉全都知道,但怎么陈酉会注意到?苏蜜问他:“你怎么知道?”

陈酉说:“反正就是知道了。”

他请苏蜜喝奶茶,两人站在冷饮店门口等待,然后又往公交车站走。虽然意识到她的书包在他肩上,但似乎并没有要还回来的意思。

走近了发现,陈酉的眉中长一颗很小很小的痣。“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他的波澜不惊像一种倾国之绪,一如他不易靠近的气度。

学校里传闻陈酉和苏蜜,苏蜜有时去楼上送材料,都会听到大家起哄——陈酉,陈酉。

就光叫“陈酉”的名字,就已经十足暧昧和尴尬了。

陈酉倒是平平淡淡,如果人站在走廊上,就转过身来看苏蜜:“上来有事,要帮忙吗?”

苏蜜点头:“是,不需要帮忙。”陈酉:“好。”然后又蓦然回转过身。

但下课放学时,常会站在教室的门口等她。同班的女生羡慕不已,尤其是林玲和姚欣欣,姚欣欣还道听途说,说陈酉的笔记本里写着苏蜜的名字。苏蜜不怎么太信。

周勉蹙着眉,问陈酉你是怎么想?

陈酉搡他肩膀,道:“想太多,只是看见她一个人,照顾下。”

初一结束的暑假,苏蜜和外婆去了法兰克福见爸妈。

那时她妈妈温书辰已经生下了小弟弟,苏蜜去的时候快满五个月了。她爸爸余然开车去机场接的她们,夏日的风轻拂着她爸爸的衬衣,她爸爸还是那么的隽朗迷人。

看见霞姑,叫一声妈,阿姨。依旧几分腼腆。

三十几岁的人了。霞姑就嗔怪:“妈就妈,阿姨就阿姨,含糊什么。”

霞姑就是嘴硬心软,其实两个人在一起会好好过日子就算了,她也就认了。妈就妈吧。

黑色越野奔驰在法兰克福市郊的公路上,苏蜜坐在副座驾,她爸爸不时侧过头来看看她。目光温暖关爱,大概有很多话要对她说,苏蜜就对她爸爸笑。

不久后到达他们的家,门口种植着一片绿色草坪,院子布置得相当考究,里头亮着橘橙色的灯光。苏蜜本来推门前还有点紧张,待听到屋里小婴儿稚嫩的呢喃,心里一下子就充满了渴望,步子飞快地蹦跶进去。

她的弟弟很可爱,脸蛋肉肉的,胳膊和腿一短截一短截,叫余元齐。抓着苏蜜的手指,咯呜的自话自说,一点儿也没有生疏感。

别开三年,从苏蜜四年级开学到现在初一结束,三年里苏蜜成长变化了许多。

她妈妈看着她。

苏蜜把攒下的存款交给她妈妈,说:“妈妈,我喜欢小弟弟。”

她似乎有点儿不爱撒娇了,母女间距离微有点生疏,却又更多出体恤和宽容。

温书辰眨眨眼睛:“妈妈也想你,下学期就过来吧。”

温书辰到这边后申请了继续深造的资格,又在一所外语学校兼职任教。余然本来不愿她太辛苦工作,但温书辰不愿停止不前。这三年里她妈妈的言语和目光都变化很大,果然最爱她的还是爸爸。

苏蜜答她妈妈说:“等上完初中了,我就和外婆过来。”

苏蜜的外婆抱着小外孙,欢喜得停不下来,听了也不见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