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 至少放在这个时候的大启, 任何一个在乍然听到司徒器这个劝自己爹娘和离的大胆想法的人, 都会觉得司徒器是个不孝子, 或者是他疯了。
在“宁拆十座庙, 不破一桩婚”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大家一向都是劝和不劝分的, 更不用说司徒器还是当人家儿子的, 怎么这样坑自己的爹娘父母要是真和离了,能对司徒器有什么好处或者能对他爹娘有什么好处
爹还是那个如花美眷始终在怀的爹, 娘可就是没人要的可怜老妇了。这是和自己的娘有多大仇
上门来劝和的姜二夫人都快要被司徒器给气死了。
姜二夫人是司徒老将军的妹妹,嫁给了姜家的庶子为正妻,因为姜老夫人与大儿媳不对付,而越过大嫂,成了姜家的掌家媳妇。与娘家司徒家的关系一直很亲密。
曾经因为大外甥司徒品,而在家里耀武扬威。
现在又因为小外甥司徒器的异姓王,再一次在妯娌斗争中占了上风。
不过这个上风还没有维持多久, 就被她嫡亲兄长的一封信给打破了。兄长在信中没有多说,只是说自己卧病, 叫她回家来探望。
去了司徒家,姜二夫人才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让她最近颇为自豪的小外甥司徒品,带着瘫了的大哥和自己的亲娘司徒夫人,一起搬出去住了。不仅如此, 他“打伤”了司徒老将军, 想要让自己的娘与自己的爹和离。
“这叫什么事啊。”姜二夫人当下就找上了司徒夫人, 哭的稀里哗啦,“大嫂,阿荀不懂事,你不可能和他一样犯糊涂啊。你和大哥这些年不管如何,不已经走过来了吗难道你想就这么一走了之,便宜了后院那些莺莺燕燕你哪怕不为自己想,也要为两个儿子想一想啊,有个和离的娘,你让他们日后出门怎么在外人面前抬得起头”
姜二夫人肯定是偏袒自己的兄长的,不过她觉得她这么说也是为了自己嫂子好。很符合当下的主流思想,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呢有什么问题不能忍,一定要和离呢
于此同时的司徒老将军也在自鸣得意。
他觉得他的计划万无一失,先是让宠妾去外界给儿子施加压力,再是内部瓦解,他相信他妹妹能够说动他的妻子的。
他的妻子最大的软肋就是儿子。
她可以不顾自己的脸面与他和离,可一旦祭出儿子,她就会举手投降了。
这种统一战线的和离,最怕的不是一方有权有势,而是被所有人支持着、同情着的弱势一方主动放弃。
夫妻之间的事情,外人怎么插嘴
哪怕是儿子。
一旦母亲表示了不愿意和离,司徒器就会被直接推向最尴尬的位置,小朋友,斗争经验还是太少,太嫩了一点。
而且,不只是妻子,还有大儿子。
司徒老将军自认为他很了解自己的大儿子,那是个墨守成规,把规矩看的比天还重的人。他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继承人,是绝对不可能接受这样荒唐的事情的。而且,司徒品与司徒器不同,他现在就是个废人,除了依靠自己的爹娘,他还能怎么办呢他会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一如司徒老将军的猜测,司徒兄弟之间确实发生了一次谈话。
就他们父亲和离一事。
司徒品倒不是像司徒老将军猜测的那样,出发点是自己,但他同样不赞同和离,甚至气的想打人。
不过由于司徒品现在还没有被陈神医治好,需要静心卧床,没能真的实施自己打人的计划,只是斥责了一句“胡闹”
司徒器愧疚的低下了头,他也知道能够想到这个想法的自己,是有些过于异类了。乃至是他娘那么快的答应下来,都显得单纯只是为了无底线的哄儿子开心,而不是做出了自己真正的选择。理智上,司徒器告诉自己,他大哥这才正常人的反应。但情感上
司徒器抬头,很认真的问大哥“那不让爹娘和离,你准备让爹娘怎么办看着爹继续伤害娘”
“娘当然是和我们住。”司徒品那日也看到了他娘被他爹打成那样,他和司徒器一样生气,恨不能亲手为阿娘出气。
司徒品比司徒器早出生,那个时候的爹娘都还处在更加血气方刚的年龄,两人之间的冲突远比现在多的多,动手的情况也就更多了。每一回的套路都差不多,爹娘发生争执,爹失手打了娘,娘反击回去,然后爹开始道歉,娘原谅爹。司徒品都已经麻木了。
司徒品在很小的时候,还想过要帮娘,但他真的太小了,小到他的帮助毫无意义,甚至一个奶娘就可以直接将他抱走。
这也是司徒品最初想要努力,想要成为让司徒家骄傲的嫡长子的原因,他天真相信,只要爹对他满意了,就不会再打娘了。司徒品也在用他的方式保护着他娘和他的弟弟。只不过这种妥协的方式,更像是一种饮鸩止渴,越止越渴。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变了,娘变了,不变的只有他们爹依旧是个暴君一样的混蛋,不,他甚至变得比过去更加自私与恶心。
所以在和司徒器提出要搬出来的时候,司徒品是无比赞同的。
只是
让爹娘和离,就有点超出司徒品的想象与底线了,这不对,但他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总之,与他受到的教育是相互违背的。
“让娘和我们住,与让娘与爹和离,又有什么区别呢”司徒器面对自己的大哥,还是很愿意耐得下心来摆事实讲道理的,他希望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让他大哥明白他做事的初衷,而不是一味的固执己见然后闹掰。这大概就是成长吧,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自己所爱的人。
司徒品果然被弟弟的话问住了,是啊,分居与和离,除了那个毫无意义的夫妻名分,好像真的没什么区别。
除了如果不和离,在娘死后,她必须还要和折磨了她半生的爹合葬以外
为什么要让娘死后都不开心呢
可是,可是,儿子劝娘和离,这真的对吗
“你让我再想想。”司徒品这样道。
“好。”司徒器也没想过一次就说服他哥,他甚至没想过一次就说服他娘,他在开口的时候,是抱着哪怕全天下都不理解他、责怪他,他也要给他娘自由的决心去这么做的。那些骂名与他不过是浮云,他只要他娘开心就好。
现在这样已经很幸运了,娘没有责怪他,大哥也只是骂了他一句胡闹,但还是能够听进去道理,并表示会考虑的。
不过,司徒器怎么都没想到,他娘是这样一个雷厉风行的人。
答应了他与他爹和离,就真的着手去实施了,一步也没有停下,果断的让司徒器都产生了自我质疑,最初提出和离这个想法的人到底是谁
司徒夫人其实也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快速的去着手,她事后也曾深刻剖析反思过自己为什么可以这么痛快。儿子肯定是占了很大比重的,她已经受够了丈夫对她两个儿子的态度,他不想他再一遍遍的伤害他们。另外的原因她曾把之归结为性格使然。
但是再仔细想想,也许与她风风火火、说干就干的性格关系不大,真正主导这一切的是她的内心,她早就迫不及待想要和自己的丈夫和离了。
别和她提什么感情,没感情,都被耗光了。
只是从没有人对司徒夫人说过,你还可以选择和离。哪怕早些年真的有人与她这么说,她大概也是没有办法和离的。因为她舍不得儿子,儿子是她唯一的软肋,以当下的情况来看,一旦和离,她就必须和儿子母子分隔了。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她的小儿子司徒器成为了异姓王,一切已经不是她的丈夫或者是司徒家能够说了算的了。
只要一想到和离只会让她甩开一个她就甩开的丈夫,儿子还在身边,她什么都不会失去,她就开心的不得了。
在听到姜二夫人的“好心”规劝,都不用司徒器出面,司徒夫人就已经足够对付她了。
“为了儿子想,我自然是更要与那老东西和离了”司徒夫人很清楚,他现在要是犹犹豫豫,为了所谓的因为孩子而不和离,那么真正伤害的反而是他的儿子司徒器,她永远不会这么对自己的儿子。“你回去告诉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想要通过我,伤害我儿子,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大嫂,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姜二夫人震惊。
“我儿子现在是异姓王,他为什么会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多得是人抢着巴结他”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私德又算的了什么呢
历史上的名人干的荒唐事多了去了,爬灰、渣男,有驳伦理。
但那影响了他们的身份、地位与名气了吗
没有,统统没有。
他儿子只是支持了爹娘和离,还是处于对阿娘保护的态度,又怎么会影响儿子的名声呢“真觉得我儿子这样做不对的人,才应该反思一下他们的脑子是不是问题还是说,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娘受苦时,也可以为了满嘴所谓的礼教,而置之不顾这样的人还是人吗那就是畜生”
司徒夫人说话是真的不客气。
不,从这一天开始,她不再是司徒夫人了,而是樊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