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九叔万福 > 第100.模范

九叔万福 第100.模范

作者:九月流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2:25:2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建武八年, 山洪冲垮清玄观, 年仅五岁的皇太子意外走失了。杨太后当然知道并不是走失,更不是所谓意外。可是人消失了就好,没了“太子”这两个字日日在耳边折磨,杨太后舒心许多,连笑容也变多了。

她放心地将后宫交到侄女手中,然后等着侄女怀孕,生子, 生下一个带着杨家血脉的皇子。

当宫人来报喜,说皇后娘娘生下一个皇子的时候, 杨太后和杨甫成就已经确定,无论这个孩子聪明还是愚蠢,贪玩还是上进,他都会是下一任皇帝。好在二皇子比他们预料的还要出息些,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慢慢的, 连朝臣也默认了二皇子的地位。

杨太后本来觉得,他们所缺不过一个名衔罢了。前朝后宫都无阻碍,二皇子本人也拿得出手,所谓立太子, 无非找个吉利的日子就能办。

只不过, 他们多少要顾忌皇帝的心情。

杨太后觉得自己对皇帝有恩, 皇帝理应回报他们杨家。皇帝是杨太后一手扶持着登上帝位, 他九五之尊的荣耀, 这些年一呼百应的好日子,都是杨太后一手赐予。杨家对皇帝恩同再造,不然以李桓那低微的出身、平庸的资质,凭什么坐这把龙椅

杨太后觉得这一切都是杨家应得的,只不过皇帝毕竟不是她亲生,天下之主的面子多少要给,所以杨太后并没有过分逼迫皇帝。杨太后原来觉得不急,反正皇帝就这一个选择,除了二皇子,他还能将皇位传给谁没必要为了囊中之物,和皇帝撕破脸,所以这些年皇帝迟迟不提立太子,杨太后就一直等着。

杨太后先前还觉得,皇帝兴许是想磨砺二皇子的心性,毕竟太顺风顺水对一个君王来说不是好事,所以皇帝才迟迟不肯把储君的位置给二皇子。想来杨皇后和二皇子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二皇子读书更加用功,杨皇后对儿子也更加勉励。

杨家自以为已经和皇帝达成共识,于是在他们默认的“心照不宣”中拖了一年又一年。谁能想到,皇帝迟迟不肯放话,并不是为了等二皇子成长,而是另有中意的继承人。

那个走失的,十四年不曾露面的皇长子,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的太子李承璟,还活着。

杨太后打量着眼前已经长得十分高大,完全看不出幼时影子的青年男子,嘴边冷冷扯了扯。呵,并不是十四年不曾露面,而是他一直都在她和甫成认为早就死了的孩子,其实这些年一直生活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还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高中进士,入仕做官,堂而皇之地在杨家和杨甫成眼前晃。

这简直是当着全天下的面在杨家脸上扇了个响亮的巴掌。可笑杨家还不紧不慢等着皇帝册立二皇子,殊不知,这对父子联手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程瑜瑾按赞礼女官的指示行礼后,良久不见太后反应。程瑜瑾眉尖轻轻动了动,察觉到杨太后的目光深深锁着下面,正落在李承璟身上。

程瑜瑾了然,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尤其是一个你以为已经死了的仇人。杨太后此刻的心情程瑜瑾大概能想象到,可是李承璟,又谈何好受呢

被剥夺身份,被迫隐姓埋名,用另一个人的身份活了十四年,他又凭什么忍受这些灾难杨太后视李承璟为眼中钉,李承璟看杨太后和杨甫成,又何尝不是如此。

杨太后许久都没说话,虽然没有口出恶言,可是谁能看不懂这背后的意思。宫殿中的气氛都渐渐不对了,宫人们屏气敛声,低头不敢多看一眼,多听一句。

李承璟十分沉得住气,杨太后不说话,他也不主动打破冷场。程瑜瑾和李承璟都是表面功夫极好的人,他们俩的行礼姿势一点不乱,始终游刃有余,礼貌得体。反而是杨太后故意晾着晚辈,还被两个孙儿辈比下去,有些不上台面。

杨太后最终淡淡开口“你们有心了。起吧。”

李承璟和程瑜瑾不紧不慢地欠身行礼,才慢慢站直,没有露出一点焦急不满之态。这回就连杨太后的嬷嬷看到,都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太子内敛深致,太子妃美丽端方,世人所期盼的明主模样这两人身上都有,就连她们这些杨家自己人看到,都觉得无懈可击,完美之至。这样一来,还有什么理由废太子

直到东宫夫妇二人离开,杨太后脸色都是冰冷的。嬷嬷扶着杨太后回内殿,小心伺候着太后换下衣冠,试探道“太后娘娘,您如今要什么有什么,再没有什么事不顺心,还忧愁什么呢别和您自个儿的身体过不去。”

杨太后冷笑一声,说“哀家原本也觉得诸事顺遂,等二皇子立了储,哀家便再无遗憾。谁能知道,那位不声不响,竟然凭空变出来一个长子呢。他和皇后做了这么多年夫妻,竟然能滴水不漏地瞒这么久。呵,原来是哀家小瞧了我们这位圣上。”

这话嬷嬷不敢接,更不敢劝。她只能等杨太后消消气后,含糊道“皇后娘娘是个有福的,皇后和二殿下最孝敬您,日后必不会让您劳心。”

都已经是皇后呢,还能怎么有福呢杨太后听到这话没有回应,但是态度显然是默认的。过了一会,杨太后沉沉道“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没用,既然太子还活着,流落在外不是办法,总是要找回来的。哀家当初听说太子坠入洪流、下落不明的时候,就觉得不会如此简单,现在人回来了,其实也说不上意外。只不过实在没想到他一直在京城,还在甫成手下做了好几年的官。”

说起这个杨太后就生气,她脸色铁青,顺了好一会气才继续说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哀家本想着将希音指给他,可惜我们杨家这一辈没有姑娘,希音也算是半个杨家人,有了太子妃牵系,太子也不至于和杨家离了心。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早就物色好了人选,哀家这里赐婚的旨意还没准备好,那边皇帝就发了封妃的圣旨。皇帝一出口就落地成钉,哀家还怎么好提希音的事。”

嬷嬷试探着问“太后,那您看今日这位太子妃”

这也是杨太后迷惑的地方,她当了许多年的皇后,后来又成了太后,一双眼睛早就锻炼的毒辣无比。可是程瑜瑾,却让她很迷惑。

这个女子自然是漂亮窈窕的,然而后宫之中美貌并不是稀罕物,性格能耐才是最要紧的。但是也正奇怪在这里,若说程瑜瑾的性格似乎是没有性格。

她的一举一动都太标准了,简直就想世人构想中贤良淑德、聪明能干又端庄美丽的正室夫人。因为一切都太过符合想象,没有一点个人痕迹,反倒让人觉得不敢相信。

杨太后活了这多年,还真没见过这种全人。看不出对方深浅,导致杨太后也不知道该拿对方怎么办。这种感觉,仿佛让杨太后回到先帝在世,她费尽心思和其他妃子斗法的时候。

杨太后自己都觉得荒唐,一个小小的太子妃罢了,怎么会让她想起当初和宿敌交手的感觉她曾经的对手,这些年早就被她杀光了,区区一个程瑜瑾,怎么能翻出浪花来

杨太后摇头笑了笑,觉得自己这几天思虑过重,都疑神疑鬼了。她不以为意,道“不过一个十五岁的黄毛丫头,是人是鬼,又有什么所谓。”

程瑜瑾和李承璟从慈宁宫出来,又去了坤宁宫。皇帝今日也在坤宁宫,他见到李承璟带着妻子来请安,似乎十分感慨,程瑜瑾才刚弯下身就被皇帝叫起“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李承璟他成婚晚,这些年也多有不易,你们既然成了婚,务必好好过日子。”

两人齐齐应声“是。”

皇帝又勉励了几句,大方地送了见面礼。见皇帝如此,杨皇后还怎么说话,只能笑着挑好话讲。

然而杨皇后虽然笑着,脸上的神情却十分勉强,相反,她此刻的心情简直说得上糟糕。

杨皇后看着眼前的太子妃,这个女子年轻,美丽,端庄大方,是所有人想象的太子妃的模样。她穿着仅次于皇后一等的礼服,却比杨皇后更年轻,更鲜活。

杨皇后多年来独霸后宫,没人敢和她争宠,所以杨皇后一直感受不到岁月的流逝,也感受不到真实的评价。其实杨皇后的容貌只是一般,性情手段也十分平常,但是有杨太后和杨甫成撑腰,众人说奉承话都来不及,怎么敢戳她短处

所以这些年杨皇后一直活得舒心而自足,直到这一刻,她看着年轻的太子妃,无比清晰地感受到,她老了。

当年那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已经长成俊美的青年,李承璟在成长,而杨皇后却一直在老去。如今李承璟带来了他的妻子,太子妃的发冠、翟衣、首饰,无一不在提醒杨皇后,太子妃是来取代她的。

太子,储君也。太子妃,自然便是储备着的皇后。

程瑜瑾昨日天不亮就被叫起来,从三更一直折腾到入夜,几乎只合了会儿眼,就又醒来了。今见又没少折腾,顶着六七斤重的发冠,身上还拖着沉重的礼服,尤其是在杨太后和杨皇后面前,她不能露怯。这么一会下来,她就是铁打的人也撑不住了,全靠多年的意志力硬撑。

好在今天她不必再紧绷一整天,见过皇帝之后,皇帝没多过为难他们,很快就让他们散了。杨皇后坐在旁边,脸上笑容微僵,自然也不能说什么。

程瑜瑾和李承璟又去另一处宫殿见宫中的皇子公主,在皇帝皇后之后便不是他们拜人,而是别人拜他们了。因为杨皇后的缘故,宫里这些年人丁算不得兴旺,除了李承璟外,只有一个皇子,两个公主,俱是杨皇后所出。

朝见礼到此已经结束,程瑜瑾来见皇子公主不过是认认脸,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二皇子李承钧上前,说“恭喜皇兄新婚,臣恭祝皇兄、皇嫂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李承钧祝贺,自然由李承璟出面应承“二弟有心了。”

他们两人虽然称呼着兄弟,可是口气都是谨慎疏离的,没有丝毫兄弟的亲近。想来也是,二皇子出生的时候李承璟已经失踪,二皇子根本没见过这个哥哥,更无从谈起兄弟情义。而对于李承璟来说,他满五岁册封太子那年杨皇后怀孕,等六岁辗转回到程家时,刚好听说宫里新诞下一个嫡出皇子,正是李承钧。他本来就险些葬身于杨家之手,不得不放弃身份、顶着他人的名义生存,可是一回京却得知,杨皇后生下了一个皇子。

杨家取代他之心,昭然若揭。

指望李承璟和二皇子手足情深,实在是为难。

李承璟和二皇子的位置非常微妙,他们两人都是嫡出,生母却分别是前后两代皇后,中间还掺杂了上一辈的恩怨和利益。本来,李承钧是众望所归的太子人选,李承钧数年来也以此自居,但是李承璟的出现,无疑将这一切都打碎了。

只要李承璟不死,这个太子,就不会换人。

他们两人一说话,其他人都不敢开口,宫殿里顿时安静下来。李承钧温和地笑着,说“皇兄大婚是全天下的喜事,我朝社稷有望,臣喜不自禁,特意为兄长设了一道小宴,还望皇兄务必赏脸。”

另两位公主和程瑜瑾都没有说话,但眼睛俱悄悄在这两人身上移来移去。两位嫡皇子之间的较量,谁都不敢掺和,但是又提着心观战。两个公主都想知道,她们这位新出现的太子兄长会如何应对

二皇子主动邀约,李承璟若是推辞,倒像是害怕一样。程瑜瑾察觉到李承璟的态度变化,适时开口,表现出一个贤惠大度的太子妃形象“殿下和二皇子手足情深,这是社稷之福。既然殿下和二皇子有约,妾身不方便打扰,便先行告退。”

程瑜瑾这话说的非常贴心,完全是长嫂口吻,然而仔细听立场处处都是东宫。二皇子听到,拱手对程瑜瑾行礼“谢太子妃。太子妃和皇兄才刚刚成婚,臣今日便占了皇兄的时间,倒是臣弟对不住太子妃了。”

“二皇子这是说什么话。”程瑜瑾笑着说,“殿下的喜好便是我的喜好,你们兄弟团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怎么会有异议。”

李承钧忍不住抬头看这位年轻的嫂子。程瑜瑾和他差不多大,当初李承钧听说他那位凭空冒出来的太子哥哥娶了曾经的侄女后,李承钧先是匪夷所思,随后心中鄙夷,觉得这位长兄卧薪尝胆十四年,实际长进并没有多大。正妃这样紧要的位置,他就这样浪费了。

可是现在,李承钧有点明白李承璟为什么娶她了。如果是这样一位美人,李承钧也愿意背负骂名、不顾辈分娶她。何况现在看起来,这位美人并没有把全身的属性点都加在长相上,她的谈吐和进退都很不错。

李承钧的邀约是必然要去的,李承璟先前没说话,是不放心程瑜瑾一个人。既然程瑜瑾主动给台阶,李承璟不再推辞,他朝外面扫了一眼,说“有劳二弟。不过太子妃刚刚进宫,路还不太熟,孤先送她回宫,之后自去赴宴。”

李承钧愣了一下,另两位公主也面有意外,程瑜瑾说“殿下,不必这样麻烦。”

“你的事情更重要。”李承璟口气平淡,但意味十分坚定,“我送你回去。”

程瑜瑾也怔了一下,没想到李承璟在这么多人面前,能毫不避讳地说出“你的事情更重要”这等话。

李承钧有点看不下去了,莫非现在当太子要求已经这么严格了吗不光要勤勉自律,礼贤下士,还要和妻子相敬如宾,家庭和睦,务必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面发展,从各个方面都成为天下士大夫的表率

李承钧原来还觉得不急,现在忍不住想,是不是,他也要赶快娶一门王妃了

程瑜瑾就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离开,李承璟果然如他所说,亲自把她送回慈庆宫,自己换了身常服,就又出门了。

李承璟走后,程瑜瑾悄悄松了口气,大殿里其他伺候的人也是如此。突然从叔侄变成了夫妻,李承璟也从她的九叔变成了太子,程瑜瑾有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太子不在,众人都轻松许多。程瑜瑾让丫鬟将她的发冠取下,褪去一身华服,终于好好歇一歇。杜若进来,低声问“太子妃,午膳已经备好了,您要用膳吗”

如今李承璟出去赴宴,只剩下程瑜瑾一个人用午饭。程瑜瑾昨天被繁琐礼节折腾了一天,夜里因为李承璟,也没比白天少折腾。今天又起了个大早,程瑜瑾精神已经很疲乏,只想赶紧回床上补觉,便点点头,说“传膳吧。”

杜若应诺。一个人用膳也清净,宫人们全都顺着程瑜瑾的喜好伺候,程瑜瑾只吃了七成饱,就放下碗筷,回内殿休息了。

晚上还有晚宴,程瑜瑾不敢睡太多,早就嘱咐了杜若,未时就唤她起来。

没有李承璟闹人,程瑜瑾现在才算好好睡了一觉。她这一觉睡得格外沉,再醒来时,满目昏暗。拔步床里看不出时辰,程瑜瑾又躺了一会,低声喊外面的丫鬟“杜若,水。”

她刚刚睡醒,嗓音慵懒喑哑,语调也是软的。话音刚落,最外面的帐子就被人拉开,程瑜瑾捂着嘴打了个哈欠,撑起胳膊肘想坐起来。

她起到一半,身后扶上一个有力的手掌,将她稳稳撑住。这个力道明显不会是杜若,程瑜瑾惊讶回头,发现李承璟侧坐在床沿上,一手扶着她,另一手将茶盏放在旁边的桌几上。

“醒了”他放下茶盏后空出一只手,十分自然地抚上她的额头,“还头疼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