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九叔万福 > 第113.流长

九叔万福 第113.流长

作者:九月流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2:25:2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气日渐变冷,转眼间, 紫禁城的叶子便黄了。秋风吹过, 落木萧萧, 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疏阔。

又是一个月,京城落了第一场雪。红墙白瓦,宫人肃肃, 静谧又庄严。

程瑜瑾也换上了毛领衣服,光线渐暗,盯着小字看久了,有些眼晕。她放下书歇了歇眼睛, 问“什么时辰了”

“回太子妃,酉时了。”

“酉时了。”程瑜瑾转脸看向窗外,自言自语道, “殿下也该回来了。”

连翘进来点灯,听到这话应道“如今殿下受重用, 回来的也是一日比一日迟。幸好有太子妃照料着, 不然殿下这样辛苦, 岂不是要累瘦了”

程瑜瑾凉凉瞥了她一眼“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杜若在旁边侍奉,听到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翘拍马屁失败一点也不怕,对着杜若做了个鬼脸, 又混若无事人一样凑上来说笑“太子妃, 您看了一下午礼册了, 天黑了盯东西对眼睛不好, 您不妨放下, 松动松动筋骨吧。”

程瑜瑾却摇摇头,说“没剩多少了,明日另有安排,今天一并解决了罢了。”

连翘知道劝不动,也不再多嘴。她快手快脚把东西收拾好,一边办事一边说道“奴婢知道太子妃自来便是极有主意的,奴婢嘴碎,有道理太子妃便听着,没道理您就只当逗个闷。如今谁不知道太子妃极为贤德能干,宫城内外,提起您,没人能说出什么不好来。奴婢听说,宫外夫人们都把您当做教导女儿的标准呢。”

杜若听到这里轻轻接了一句“太子妃未出阁便是京中闺秀模范,如今被夫人们称赞,有什么可稀奇的。”

“那可不一样。”连翘快声快语,说道,“以前高门命妇们都把太子妃当媳妇标准,如今,却当做女儿的标范。这哪能一样”

两个丫鬟一应一合逗她欢心,程瑜瑾不禁轻轻一笑,一下午的沉闷一扫而空“行了,一个比一个会说话,鹦鹉都比不过你们。都消停些吧。”

这两个丫鬟虽然有心哄程瑜瑾高兴,但是她们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这段时间以来,东宫太子和太子妃的名声十分之好,外朝内廷提起来,谁都要称一声东宫仁德。

程瑜瑾和李承璟都是半路冒出来的人,无功无绩,无名无望。李承璟比程瑜瑾好点,早归位半年,可是仅靠半年便取代二皇子十来年的造势,还是太浅薄了。

好在他们俩人都是极其克制理智的人,兼之都长得好看,两人往那里一站,便是众人想象中的储君和储君之妃的模样。因为根基未稳,两人不适合太过张扬,可是东宫每一次露脸,都十分有效。

最开始众人觉得这是他们装出来的,持观望态度,然而成婚半年来,他们的行为始终无丝毫不端之处,两人神仙和神仙之间强强联合的夫妻模式横扫京城社交圈。慢慢的,前朝后宫都接受了这对完美夫妻的设定,东宫的名望也日渐兴隆起来。

程瑜瑾在中秋宴上惊艳露了一手后,杨皇后心生防备,再也没有给程瑜瑾理事的机会。程瑜瑾也不在意,治理后宫本来就不是太子妃的职责,她无事一身轻,落得轻松,何必和杨皇后抢

不过这段时间,李承璟在朝中的进度,比程瑜瑾的顺利许多。李承璟“被找回来”一年,这一年间协理政事无一错处,他并不邀功,但是皇帝问到他时,次次都能提出直切要害的见解。内阁虽然不方便表态,但是除了杨首辅,其余阁老们提到太子,都是满意居多。

而他在工部这半年,上下一清,各项工程进展井井有条,挤压多年的旧卷宗也被梳理妥当。工部尚书对太子最为赞赏,私下里也屡有褒扬。

日久见人心,既然别人不信,他们就一点点证明。东宫从不争功,可是但凡交到东宫手里的,他们都能办好。

李承璟可谓是众人理想中的太子,身为嫡长子,温雅清贵又不失为君果毅,广开言路又不会自无主张。而同时,他又洁身自好,不贪财不恋色,有一门端庄贤惠的太子妃,和皇帝父慈子孝,和二皇子兄友弟恭。身份上名正言顺,德行上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皇帝支持。

这样一个太子,实在无可挑剔。朝臣对于站位,不知不觉间都有了变化。

皇帝当初力排众议,十四年不曾另立太子,等太子回来后直接带在身边听政,皇帝到底向着谁,其实还挺明显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君臣相忌、夺嫡争位是多少朝代祸乱的起源,如今皇帝太子相处和顺,已经是多少臣子盼都盼不来的好事了。杨家诚然势大,但是这天下,终究是姓李的。

话说的再糙一点,杨太后还能活多久,可是太子能活多久更别说太子有皇帝的支持,该向着谁,不是显然的事情么。

臣子们心中默默都有了主意,然而李承璟这个太子近乎完美无缺,却有一处不妥。

他膝下,尚没有孩子。

毕竟太子是储君,为了国家稳定,皇帝要早早立下一任继承人,即太子。同理,太子也要早早为国家准备好下下任皇权的延续。

才半年,就各种人询问程瑜瑾有无怀孕了。程瑜瑾都如此,想必李承璟面对的压力更甚。尤其过分的是这并不是夫妻私事,太子有没有儿子,是可以放在早朝上当做朝廷大事讨论的。

催生孩子真的是全方位无死角,现在程瑜瑾一听到这几个字就头疼。她倒是也想,但是怀孕这种事,又不是她计划计划就能安排好的呀。

程瑜瑾想到再过一个月便是过年,到时候京城宴会一场接着一场,众多年长命妇聚在一堂,她又要被催生孩子了。

真是光想想就头痛。

程瑜瑾不想想这些令人发愁的事,礼单已经看完了,她将笔放好,把一张张将礼单整理好。放到一半,就听到外面传来宫人唱喏声。程瑜瑾起身的功夫,李承璟就已经走进来了。

“殿下。”

李承璟抬了下手,示意她起来。他身上披着厚重的披风,上面还留着雪粒,可见一路风雪萧萧。程瑜瑾上前,亲手拍了拍李承璟肩膀上的雪,解开系带,为他卸下披风,转身交给身后的宫女。

李承璟解开一身沉重,他握住程瑜瑾的手,带着她往里走“门口漏风,你衣服穿得单薄,别往风口站。”

程瑜瑾顺着他的力道走,一边走着,她还用另一只手试了试李承璟手背上的温度“殿下手这样凉,路上遇到了什么人不成,怎么在外面耽搁了这样久”

“嗯。”李承璟点头,“在乾清宫外面遇到了兵部尚书,便多说了两句。”

程瑜瑾了悟,原来是兵部尚书。宫女此时已经换上了热茶,程瑜瑾和李承璟相对坐在紫檀雕荷罗汉床上,程瑜瑾拿了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问“殿下可是有心事”

李承璟轻轻叹气,果然,程瑜瑾最懂他。他进来后仅仅是提了一句,程瑜瑾便猜出来了。

李承璟说“我在想朝中的事。我缺席太长时间了,仅有工部支持,还远远不够。”

这当然是远不够的。六部中吏部最贵,其次户部兵部,工部乃是下下行,被文官视为明升实贬之地。李承璟诚然在工部累积了名望,可是对于整个朝堂来说,还是没有话语权。

内阁在杨甫成的把持之下,李承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他先得从六部入手,再慢慢争取内阁其他阁老的支持。然而六部中吏部是杨甫成的大本营,户部也被杨家人牢牢把持着,礼部无甚紧要,刑部无人,李承璟最好也是唯一的切入口,在兵部。

可是,他是太子,这个身份是依仗,也是桎梏。他身为太子,虽然可以名正言顺参政,但是行动时也有许多顾虑,比如结党营私,比如招兵买马,便是大忌。

因此,如何结交兵部之人,就很犯难。

程瑜瑾放下橘子皮,仔细剔上面的白色橘络。她口气温和,说道“殿下,你不妨换一个角度,迂回从之。”

“怎么说”

“不方便结交臣子,结交他们的夫人,总是可以的吧。”

李承璟挑眉“你是说”

“没错。”程瑜瑾将一瓣橘子剥到自己满意的程度,递给李承璟,说,“宜春侯府虽然这些年不太争气,但是最初,确实是以军功封侯。勋贵和清流不一样,清流以科举取士,公侯却都是靠军功发家。这些年杨首辅大力提拔自己人,架空老牌勋贵,诸多公府侯府之中早就有不满之语。我是勋贵之女,并非出自书香之家,这本身,就已经是表态。”

杨甫成是文臣,靠杨太后发迹,占据了首辅之位,之后许多年也一力栽培自己的学生,在文官中当然一呼百应,但是兵权,却是一丁点都不沾。

科举出身的文人忌惮他,行军打仗的武人,却未必。

而勋贵之家,便是一代代世袭从武。当然,时至今日依然还走祖宗的路子好好去军中历练的勋贵不多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牌勋贵的号召力在军中依然强大,比如靖勇侯府,比如蔡国公府。

程瑜瑾出于私心,勉勉强强挂上宜春侯府。

霍长渊和翟延霖,至今还在军中掌职呢。其他活跃在军中的公侯之子,就更不必说了。程瑜瑾出身勋贵的背景就是天然的优势,一个是素来重文抑武的杨家,一个是祖宗有过命交情的程家之女,勋贵们亲近谁,不言而喻。

实权将军和兵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大可以作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李承璟想结交军中的人,那些勋贵就不想投个从龙之功吗只不过碍于不得结党营私,彼此都不方便出面罢了。然而李承璟和这些臣子们不方便,女眷们来往却没有限制,程瑜瑾作为太子妃,结交几个公侯夫人,完全顺理成章。

更别说,她本身就是宜春侯府大小姐,社交圈本来就在勋贵之中。

李承璟一点就通透,他看向程瑜瑾,眼中十分意外“太子妃一语惊醒梦中人,看来以后,我全仰仗太子妃了。”

“少给我戴高帽,我就不信你自己没想到。”程瑜瑾伸出手良久,见李承璟没有接的意思,疑惑道,“你不吃橘子吗”

李承璟依然老神在在地坐着“送佛送到西,太子妃喂人吃东西就这点诚意”

还要人喂,程瑜瑾才懒得理他,放在碟子上,爱吃不吃。

李承璟叹了口气,认命般自己捡起来“你真的一点情趣都不讲。”

“我一直便是如此,太子今儿才知道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