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九叔万福 > 第135.洗三

九叔万福 第135.洗三

作者:九月流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2:25:2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皇帝在早朝上亲口吩咐了大办, 东宫奉旨大办洗三礼,场面极其盛大。

前来参礼的人众多, 这是太子的嫡长子和嫡长女,皇家第三辈头一个孩子。从未出生起就是京城关注焦点, 等他们一出生, 热度更是爆了。

就算不看这对孩子背后的政治意义, 仅凭他们是龙凤胎,来客就能踏平门槛。无论是有儿子的当家夫人, 还是刚成婚的少奶奶, 都想来沾沾喜气。

众客云集,慈庆宫正殿里衣香鬓影, 满目珠翠。众夫人笑着聚在一起说话, 这时候太监从外面鱼贯而入, 众人都停止了说话,纷纷朝外看去。

两个嬷嬷分别抱了两个襁褓进来,众人一见,立刻道喜。襁褓这些东西都是之前就准备好的, 但是未出生前谁也没料到居然是龙凤胎, 这三日里,尚衣局的女官连夜赶制,特意给两位小主子准备了大红绣金龙、金凤的襁褓,正好应了龙凤胎, 讨个喜头。现在观礼之人仅从襁褓上, 就能认出来哪个是小郡王, 哪个是小郡主。

太子之子为郡王,女儿为郡主,这两个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比在座一大半夫人品级高了。夫人们也是第一次亲眼瞧见龙凤胎,一个个赞不绝口,眼睛里面的稀罕几乎要化为实质。皇家监礼官唱了词后,稳婆口里说着吉祥话,给两个孩子清洗身体。

这对兄妹刚出生时皱巴巴、红通通的,但是过了一天之后,立刻和吹气一样变得干净白胖。现在他们身上虽然还有浅淡的红,但是已经算得上好看了。一众达官贵妇围在两边,看着稳婆给两个孩子藕节一样的小胳膊小腿上撩水,无论生过孩子的没生过孩子的,此刻喜欢的心都要化了。

其实两个孩子身上非常干净,当众洗三不过是取个象征意义。稳婆用温水撩了撩后,就赶紧用干净的白绸布给孩子擦干,重新包上龙凤襁褓。众人赞叹声、祝福声不断,两个稳婆各自抱着一个孩子,笑呵呵听了一会,就将孩子盖头盖住,又往后走去。

此刻后殿里,地龙烧的温暖如春,室内飘着淡淡的奶香,两个嬷嬷抱着孩子进来,给床上的人行礼“太子妃,小主子洗三礼完成了。”

程瑜瑾应了一声,刚有动作,杜若连忙上前接襁褓接过,小心放到程瑜瑾怀里。程瑜瑾现在身体还弱,没办法一次性抱住两个,只能怀里抱一个,床上放一个,看那个都看不够。

“殿下和陛下那里看过了”

“最先去的乾清宫,陛下还亲自抱了两位小主子,给众位大人看过后,才让送到女眷这里来。”

程瑜瑾点头,又问“一路没见着风吧”

“没有,奴婢小心着呢。殿下也特意嘱咐过,从乾清宫一路回来,两边都有太监支了行障,将风兜住了。奴婢又在襁褓外面包了层大红棉被,断不会让两位小主子见了风。”

这就好。程瑜瑾放心了,轻轻去握床上小家伙的手。双胞胎比起寻常胎儿来要偏小,程瑜瑾当初出生就就是如此,然而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觉得稀奇,发生在儿女身上,感觉就立刻不一样了。程瑜瑾自己健健康康长大,但是看到两个小家伙身体弱,就总是担心的不得了。偏巧他们出生在冬天,洗三时免不了要在全朝人面前露面,路上就要格外小心。

程瑜瑾又问了两个孩子的喝奶和睡觉,正在说话,连翘进来说“太子妃,老夫人和大太太来看您了。”

连翘是程家出来的丫鬟,能被她这样称呼的,除了程老夫人和庆福郡主不作他想。程瑜瑾点了下头,道“请。”

程老夫人和庆福郡主进殿。今天小郡王和小郡主洗三宴,众人翘首以盼,最终也只能远远瞅见一面,但是程老夫人作为娘家人有体面,可以直接来慈庆宫内殿探望太子妃。程老夫人和庆福郡主依次坐下,程老夫人问“太子妃,您身体可好产后恢复的怎么样”

“一切都好。”这话确实不虚,程瑜瑾现在衣食无忧,全宫人都把她当菩萨一样供。李承璟对她体贴备至,程瑜瑾只是稍微动动手指头,丫鬟奴婢就立刻上前代劳,皇帝流水一样地发赏赐过来,杨太后和杨皇后见了,也少不得一起赏赐,免得被人说道。

程瑜瑾什么都不需要操心,每日只管看着两个孩子就足够。心情和顺,产后恢复自然是好的。

程老夫人照例询问过后,眼睛觑向庆福郡主。庆福非常上道,立刻也上来嘘寒问暖。程瑜瑾嘴角含笑,将好话一一都应了。

等庆福郡主和太子妃沟通完母女感情后,程老夫人才状若无意解释“今儿老二家的也要来,但是我怕所有人都出门,府里没个主事人,就让她留在侯府里看家了。”

程瑜瑾嘴角弧度不变,说“祖母是当家人,侯府的事自然由祖母来安排。”

程老夫人做这个决定时有些忐忑,太子妃生了龙凤胎,在宫中身价倍翻,京中众人都明白,只要太子不犯谋反这等大错,或者皇帝脑子突然发疯,下一任帝后,必然是太子夫妇了。讨好太子太子妃,和讨好准帝后,这其中份量还是不一样的。

程老夫人十一月跟着提心吊胆了一个月,不光是她,其他程家人都吃斋念佛,连程元贤也不出去乱搞了。初一那天清晨,程老夫人得知太子妃诞下一对龙凤胎,当即念了声佛号,高兴的差点没晕过去。宜春侯府众人高兴极了,府中喜气洋洋,简直比过年还欢快。

今日洗三,程老夫人志满意得地带着儿媳入宫,然而出门前,却因为阮氏的事犯愁。程瑜瑾本人也是双胞胎,但是已经过继给庆福郡主,现在她又生了龙凤胎,如果带阮氏进宫,倒显得宜春侯府故意提点太子妃身世一样。而且,庆福毕竟是郡主,程老夫人为了给大儿媳颜面,就强行拍板,把哭闹不休的阮氏留在侯府里,只带庆福郡主入宫。

程老夫人做决定的时候丝毫不留情面,但是现在见了程瑜瑾,她倒底虚了,小心翼翼试探太子妃的态度。无他,程家有今日全靠程瑜瑾,他们全家都要捧着程瑜瑾,怎么敢惹太子妃丝毫不快。程瑜瑾虽然从小聪明拎得清,但是谁能知道,她对于生母、养母到底是什么态度。

程老夫人小心看了半天,见程瑜瑾并无不快之意,才略略放下心来。其实,现在就算程瑜瑾心里有想法,程老夫人也看不出了。

程瑜瑾入宫一年半,不知道是宫廷磨砺人还是太子教得好,程瑜瑾本来就好的表面功夫又大大精进。如今,程老夫人有多活了四十年的经验,也看不穿只是她孙辈的太子妃了。

程老夫人勉强安心,慢慢说起外面的事来。如今宜春侯府大改曾经不上不下的边缘化地位,一跃成为京城里最热门的权贵。程元贤虽然被人捧得浑身舒畅,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没能耐的纨绔子弟,对仕途毫无兴致,依然专心地吃喝玩乐。某种意义上,十分省心。

一个只花钱,没有丝毫政治野心的准国丈,其实最好不过了。京城众人发现这一点后,竟然奇异地放下心来。

程老夫人唠了会程家家常,不知怎么说起二皇子和窦希音来“太子妃,寿王妃前段时间被圣上禁足,但是自从太后生病,她的禁足不知道怎么解了,又在京城里活动起来。直到您前天传出诞下龙凤胎的消息,她才消停了些。”

这件事程瑜瑾知道,当初窦希音偷看赵太医的药方,得知了程瑜瑾怀的是双胎,进宫撺掇给太后。后来程瑜瑾将计就计,把她们这一切捅到皇帝跟前,皇帝大怒,不敢拿太后怎么样,收拾窦希音一个王妃还不是绰绰有余。窦希音被无限期禁足,被责令在府里学习德行,只不过一个月后,杨太后突然“病重”,杨皇后召全宗室进宫侍疾,窦希音自然也因此放出来了。

除了用不祥内涵程瑜瑾,解除窦希音的禁足,恐怕也是杨太后的目的之一。不过这些事程瑜瑾也不怎么在意,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全京城都知道皇帝不喜寿王妃,大家都知道寿王妃进宫撺掇太后害太子妃,结果被皇帝大怒斥责并禁足,至于之后禁足解不解,倒不要紧了。

一个得人心,一个不得人心,窦希音原本的政治资本基本被她糟蹋完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如今的窦希音,根本不足以作为程瑜瑾的对手,程瑜瑾都懒得再关注她。

就连程老夫人说起窦希音,都带了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寿王妃前段时间上蹿下跳,天天往宫里跑,话里话外说太子妃这一胎是双胎,兆头不祥。如今确实是双胎,只不过是大吉大利的龙凤胎,寿王妃讨了个好大的没脸,如今许多人都暗地里笑她呢,不知道她以后还有没有脸出来走动。”

“无妨。”程瑜瑾说,“她爱怎么说是她的事,和她争什么高下长短。”

程瑜瑾心态特别好,为什么要和傻逼讲道理,打到傻逼没力气说话就好了。

话虽如此,但是程老夫人想到前段时间受的鸟气,总有些意难平。庆福郡主也压低声音,说“那位还不是有人撑腰,才敢如此猖狂。也是陛下太孝顺了,江南赈灾明明是太子的功劳,最后大好的功绩却被其他人抢了去,那可是几个月的辛苦啊。许多夫人和我说起这件事,都为太子抱不平。”

程瑜瑾不搭腔,道“朝中之事我不懂,但是既然是杨首辅举荐的人,圣上和内阁都同意,必然是有道理的。”

庆福郡主撇撇嘴,因为现在殿里都是信得过的人,庆福也不惮于说的更直白些“要我说,还是杨太后手伸太长了。后宫不得干政,杨太后却提拔自己弟弟,扶自己的侄女、表外孙女当皇后皇妃,最后,连太子的功劳,她也要施压抢了去。真是过分,可惜东宫吃了大亏。”

程瑜瑾轻轻笑着,说“不可惜。”

庆福郡主和程老夫人都愣了一下,程瑜瑾笑着将话补全“听从陛下和太后的话,怎么能叫可惜呢”

何况,吃亏的又不是东宫。

李承璟确实将功绩拱手让人,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太子被抢了功劳,名利双收,不需要善后,还稳赚一波同情,就已经足够了。

杨家名义上占了便宜,实则落了下乘。如果赈灾收尾做得好,那是太子之功,如果收尾做的不好,那是杨家尸位素餐,糟蹋太子的心血。

如论如何,吃亏的都不会是东宫。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收获,杨首辅树敌众多,积怨已久,他不得人心是迟早的事,但是这一次,失去的却是太后的人心。

要知道,杨家的立身之本,不是杨皇后,不是二皇子,甚至都不是杨首辅。而是杨太后。

仅此一事,京城所有人都知道太后干政,仗病施压,是非不分。以前杨太后占领着皇太后的高地,礼教和道理天然站在她那一边,某些古板的老儒臣不管事实,盲目追随皇太后。但是现在太后有了污点,以后皇帝和太子若是做出什么,那些文臣儒生都不能再指点谴责了。

杨太后失去人心,德不配位,这分明是东宫赚大了。程瑜瑾笑而不语,这些真正的缘由,程瑜瑾自然不会告诉眼前的程老夫人和庆福郡主。

浩浩荡荡的洗三礼结束了,内阁这群代表了全天下文学水平最高值的臣子,彼此争论良久,郑重地给皇长孙、皇长孙女列了一个名字单。皇帝接到单子定夺很久,又叫李承璟过来商量半天,最终,集众人之力,给这对珍贵又美好的龙凤胎起了名字。

李承璟这辈从承字,取承先启后、中兴国力之意,孩子这辈从明,取得是继往开来、清平盛世的兆头。

最终,哥哥取名为李明乾,妹妹取名为李明月。

众人听到太子嫡长子的名字,又是哗然。

程瑜瑾听到都小小惊讶了一下,她有预料两个孩子的名字必然贵重,但是没想到,竟然贵重到这个地步。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阳。明乾,皇帝和太子给嫡长子定了这个名字,其中期许一目了然。

而姑娘的辈分其实不是“明”字,据说这是李承璟的主意,说两个孩子既然是龙凤胎,便该一视同仁,明月朗朗照九州,所以给女儿从了男孩的辈分,并起名,明月。

丫鬟们听到,全围在程瑜瑾身边逗趣“太子妃,小郡王叫明乾,是太阳,小郡主叫明月,是月亮。一个小太阳一个小月亮,可见以后全是太子妃的贴心小棉袄。”

程瑜瑾笑着把女儿抱起来,点了点李明乾的脑门,说“你就知道吃你妹妹的手,就欺负她爬不动。”

李承璟进来,听到程瑜瑾在说孩子,笑道“怎么了,一进门就听到你在教训儿子。”

“你问他。”程瑜瑾心疼地抱了抱自己的小月亮,说,“他不吃自己的手,非要咬明月的。明月没他力气大,每次都抢不过他。”

李承璟听到笑,走过来看李明乾,果然,这个小子嘴里没东西,扑腾着小胳膊想捞拳头吃。

李承璟把儿子抱起来,说“你看你娘她偏心,从来不喊你名字,却一口一个明月。”

程瑜瑾眼风都不往这两个男人身上扫,李承璟抱了一会,没有引来任何关注,只好叹了口气,如实评价道“他又长胖了,变沉了许多。”

这个程瑜瑾倒赞同“小孩子一天一个样,刚出生时那么小那么皱,现在也变得白白胖胖的了。”

李承璟点头,将李明乾放在程瑜瑾手边。程瑜瑾奇怪地抬头看他,李承璟诚实地说“他太沉了,你来抱他吧。”

“我想抱明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