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代二婚妻 > 第二章

七零年代二婚妻 第二章

作者:洲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2:32: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董佳慧在床上躺了三天,今天感觉没那么绵软无力了就下了床,第一次看清了董家院子的全貌。

五间土坯房,中间朝南是正堂,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院子收拾的挺整齐,有一口老井,一颗石榴树,一颗桃子树,墙角堆着茅草和柴火,另一侧有小块菜地,地里种着白菜、韭菜、青椒、大蒜等蔬菜,菜地旁有个鸡圈,里面有三只母鸡咯咯咯的叫唤。

这是个非常具有农村风貌的院子,这种泥坯房二十一世纪就算农村也很少见,董佳慧小时候跟着父母去革命根据地旅游时见过类似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

早晨吃了早饭董家劳动力都下地去了,大孩子上学,小的带到地头上,家里就剩董佳慧一个人。

“那卢家可真够缺德的,佳慧前脚回来,他们后脚就找了个新媳妇上门,这新媳妇是个厉害的,要接她进门必须先扯证,扯了证卢家再想心思离婚就难了。”

“嗨,这婚哪能说离就离啊,还不是佳慧太老实,在婆家被婆婆治的死死的。卢家新媳妇进门花了多少彩礼”

“因为佳慧的事,他们家名声差了,都说卢婆子太厉害,新媳妇进门要吃苦,卢婆子咬牙给了三十八块钱彩礼钱,还有三十个鸡蛋,五斤豆油。”

“呦,这么大方呢当初佳慧进门就二十块钱的彩礼吧。”

“哎,可怜了佳慧这闺女,陈桂香估摸着也知道卢家新媳妇进门,这两天也忙着给佳慧找人家,可黄花闺女好找,结过婚的总要差一层。”

“可不是,不是穷的打光棍的,就是死了老婆年纪大的,要是旁的原因离了也就算了,又是因为生不出孩子的事,这年头男人娶媳妇不就为了生孩子传宗接代嘛,不能生孩子哪有男人肯要陈桂香还能舍得把闺女嫁给呆的傻的”

“所以说可惜呢,都是看着长大的姑娘,人模样不说,性子是真好。”

“女人家就这样,命好能过上好日子,命孬只能苦一辈子了。”

“行了,咱们就是说几句闲话,难听的话你可别当着董家人的面说,特别是佳慧,她脸嫩,心思重,听不得这些。”

“我知道,这还用你提醒我跟她无冤无仇的,干什么故意在她面前说难听的话,嫌她活的太长了”

董佳慧坐院子里晒太阳,冷不防就听了一耳朵关于原主的八卦,听声音是从东面邻居家的院墙那头传来的。

她穿过来并没有完全继承原主的记忆,只记得一些重要的人和事,零零碎碎的东西想不大起来。

她不是原主,自然不在乎卢成元找没找新媳妇,她只关心自己,穿成董家慧这个弃妇的身份,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娘家不嫁人,真这样哥哥嫂子也容不下她。

可现实就跟刚刚邻居说的那样,一个被休弃的女人,还是个不能生养的,在这个年代能找个什么样的啊

她不是原主,不是这个时代填饱肚子就能满足的土著,她来自二十一世纪,受过高等教育,有理想有追求,对另一半也有自己的审美,她实在无法想象自己嫁给一个没文化,不爱干净,吃饭吧唧嘴,一开口就一嘴臭气的男人,那样还真不如再跳一次河死了算了。

董家慧忧心忡忡的晒着太阳,听到堂屋的自鸣钟敲了十下,董佳慧起身进厨房看能不能帮着做个饭。

小时候父母工作繁忙,每年暑假寒假都会把她送到乡下的外婆家,她经常帮着外婆烧火,所以农村的老灶她是会用的。

董佳慧在厨房转了一圈,找到放米的米缸,还有墙角堆放的红薯。

她来的这几天看董家人做饭总会在米里加些红薯,这年头吃大米饭是只有过年过节跟祭祖的时候才有。

董佳慧用农村自制的葫芦瓢抄了半葫芦大米,又从墙角挑了六个番薯去井边上洗干净,把破损的地方用刀削了,切成块状备用,淘好大米后,把大米跟番薯一同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

准备工作挺顺利,就是点火的时候,因为用不惯这个年代的火柴导致生火费了些时间。

这一通事情下来自鸣钟又敲了一声,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小时。

煮好米饭后,董佳慧又去菜地转了转,从菜地里摘了一颗白菜,掐了半竹篓的韭菜,择好菜后用井水洗净,她也不知道董家平常是怎么做菜,怕自己拿捏不好,就把洗干净的菜放在厨房,等着陈桂香回来做饭。

十一点钟,陈桂香先从地里回来了,生产队上工也是有时间规定的,早八点到中午十二点。

陈桂香回来看到闺女从床上起来了,还给大家做了饭,她既怕闺女身体没好全逞强,又为闺女的贴心懂事感到高兴。

“我还着紧忙慌的回来,你这是做好饭了”

“饭我做好了,菜还没有,我把菜洗干净等着妈回来做。”

陈桂香掀开锅盖,看到锅里混着番薯的白米饭,饭量不多也不好,心里满意的点头。

“挺好,你都弄好了,我炒起来也快。”

她转身从橱柜里拿出了一小碗河虾,这是已经过了油的熟虾,准备炒韭菜的时候放一把进去。

除了虾外,她还拿了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猪油,买了板油回来熬的,满满一陶罐吃的只剩小半罐了。

“大白菜加点猪油炒了香,家里没油渣子,要是有油渣子一块儿炒那才馋人呢。”

猪油的威力董家慧是见识过的,小时候外婆经常做猪油拌面给她吃,她那么小个人儿,每次都能吃一整碗,外婆就喜欢在旁边看着她吃,说看她吃东西什么都变得更香了。

陈桂香炒菜,董家慧烧火,并暗自观察陈桂香炒菜的手法,准备跟着她学,省的自己以后做事露出马脚。

老灶做起饭来非常快,锅烧的热热的,三下两下菜就熟了,喷香的味道在空气中蔓延,煮好饭后,陈桂香又从橱柜里拿了两颗鸡蛋,打散了加了点葱花跟盐巴,直接把碗放饭锅里蒸。

今天这顿饭,菜是自家地里长的,虾是自家用网子从河里捞的。

大宇村前聚水,后靠山,是个非常适宜生存的地方。

古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然大米饭吃不饱,河里的鱼虾,山上的野味,倒是能时不时打个牙祭。

因此这顿饭最值钱的就是那两颗蛋,这年头鸡蛋可以易价,供销社就有专门收鸡蛋的,一个鸡蛋五分钱,是除工分外,农村人自己能做主得到的金钱,因此异常珍贵。

在原主的记忆里,卢家那样的条件,吃碗白米饭,吃碗炒鸡蛋也算是极好的,令村人羡慕不已的生活,当然,卢家即使有白米饭炒鸡蛋,原主这个不受待见的媳妇也吃不进嘴,否则原主怎么可能瘦的皮包骨,在人人吃不饱饭没有瘦子的七十年代也算瘦的。

近十二点的时候,董家人陆陆续续从地里回来,甜妞和小满被老大老三抱着,穿着厚厚的棉衣,脸上两坨高原红,小满像是感冒了,两行青鼻涕挂在鼻子下,一吸一吸的像两条青菜虫子。

“佳慧起来了,身体好些了吗”

问话的是董佳慧的大嫂周银娣,就是董佳慧大哥董爱华的老婆。

周银娣生了大侄子虎子和董家唯一的闺女甜妞,她四方脸,性子很大气,是陈桂香最得意的儿媳妇,家里家外一把手,为人办事也很利落,极有排面,拿得出手。

人齐了就开饭,男人胃口大干活苦,一人一大海碗的米饭跟番薯,女人的碗小些,孩子的碗又更小。

陈桂香拿勺子给甜妞和小满一人挖了一大勺蒸鸡蛋,也给董佳慧挖了一勺。

三勺子挖下来碗里也不剩什么了,陈桂香把碗递给丈夫董大贵,董大贵摇头不要,儿子儿媳自然也不好意思抢剩下来的那点蒸蛋,于是陈桂香把碗里边边角角的刮干净,给了最小的孙子小满。

二儿媳妇刘秀云心里有些不得劲,她的两个儿子锤子和军子都上学去了不在家,也就是说今天的蛋便宜了老大跟老三家的。

自己的孩子没吃上鸡蛋不说,小姑子董佳慧这么大个人竟然还有脸吃,这让刘秀云极为怄气。

其实董佳慧回娘家刘秀云心里是有些想法的,不过是一直把心里的小心思压制住了而已。

刚开始她也觉着离了婚被婆家赶出来的女人很可怜,她是同情小姑子的,后来董佳慧又跳河,奄奄一息的被人抬回来,刘秀云对她的同情到达了顶点。

但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遵循“物极必反,盈满则亏”的规律,这种同情到达顶点后,就开始一点点的往下降。

计较的人她就算暂时装作大方的样子内心里还是计较的,刘秀坐心里想的是,凭什么自己这个整天在地里挣工分的人一口鸡蛋吃不上,董佳慧这个已经嫁过一次的姑子,不仅成天在床上躺着什么也不干,还要好吃好喝的供养着,就是问遍胜利公社十六个生产大队也没这个说法。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支持,大家的评论我都有认真看啊,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超级感动,爱你们,么么么

红包已发,礼轻情意重哈,咱们就当是朋友圈的小留言啦。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大猫、安安 10瓶;一粒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