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代二婚妻 > 第五十九章

七零年代二婚妻 第五十九章

作者:洲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2:32: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家出了三个大学生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甚至连当地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家里络绎不绝来了好些客人,张巧儿一脸乐呵的拿着从供销社称的瓜子水果糖给大家分。

像这种大喜事, 如果在现代,少不了请客吃饭,七十年代各家生活都不富裕,倒是没人提请客摆酒这茬, 但毕竟是个高兴事儿, 吃点瓜子糖让大家高兴高兴也是必要的。

这天赵彩霞带了孩子回了娘家,满面红光,娘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她与有荣焉。

“美香, 真是好样的,谁能想到你这个傻姑娘有天也能考上大学当老师啊。”

这小妮子,整天看上去傻傻的,没想到这次这么给家里长脸, 全公社就一百多个人考上大学, 自己妹子就是其中一个。

美香不好意思的笑着说,“这都是嫂子的功劳, 是嫂子辅导的好。”

人家可说了,之所以能够考上, 多亏了当初流传出去的那几份资料呢, 可惜的是,谁都不知道那是嫂子整理的,说出去多光荣啊。

可嫂子说了, 咱们不图这个名声,反正自己家人收益了就行,现在村里已经有不少得红眼病的,越是自家过得好,越是要低调做人。

赵彩霞拍了拍小妹的头,“我知道是你嫂子的功劳,所以说,妻贤夫祸少,不仅不闹腾,还能越过越好。”

她这个做大姑子的,对佳慧这个弟妹也是非常感激的,不仅把黑蛋英宝两个孩子照顾的好好的,还生了放放这么个精灵的娃,听说高考的事也是弟妹先提出来的。

中午吃完了饭,看到二弟东河在河边,赵彩霞过去找他说话。

“听东林说当初喊你一块儿去考你没答应,你说你要是去了,现在心里痛快的不也有你嘛。”

她也没旁的意思,只是东河年纪不大,又离了婚,她这个做姐姐的也是希望弟弟过的好,考个大学,以后工作也好找些。

不说多好,哪怕跟美香一样上个师范,当个老师也比在家种地上工强啊。

这是她年纪大了,要是再年轻个几岁,连她都心动了呢。

赵东河看着河水没有作声,看到大哥他们都考上了,说没有后悔过也是骗人的,但那种后悔并没有持续很久,他总觉得,人要懂得认命,每个人的命不一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说,就算他一起参加也不是说一定能考上。

年前佳慧带着几个孩子回了一趟娘家,她给爸妈做了两身新衣服,还给甜妞做了一件灯芯绒的背带裙。

“你这么忙,还给我们做什么衣服啊。”

陈桂香脸上笑的高兴,嘴里说的却是另外的话,大嫂周银娣在闺女甜妞身上比划着背带裙,也满意的不得了。

“这种裙子小姑娘穿上真好看,是不是他们城里的孩子都穿这个”

佳慧上个月去县城考试,大嫂当她是看到城里的孩子穿这个才给甜妞做了。

其实佳慧并不是看到别人穿才做,只是想到上辈子,小姑娘穿背带裙背带裤特别好看,再说背带裙做起来省布料,这才给甜妞做了一条。

“配衣服挺好看,我给英宝也做了,过年的时候一块儿穿,站一块儿肯定像两个双胞胎。”

“可不是嘛,英宝个子蹿的真快,现在已经跟甜妞差不多高了。”

两人就差了大半年,长大了身高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时间来不及了,就给甜妞做了个裙子,下次再给几个侄子做。”

“哎呀,男孩子要什么新衣服,穿不了两天就穿坏了,小闺女才得多疼疼呢。”

赵丽娟一直想着二胎生个闺女的,生下来又是男娃,比放放大半年,已经一岁,刚学会走路。

“妈听到你考上大学高兴坏了,差点儿就买了鞭炮去你婆家放。”

“那可不,我闺女这么好这么优秀,放两串鞭炮算啥。”

陈桂香抱着放放不撒手,闺女受了这么多苦,现在可算苦尽甘来,还有了个孩子,这就说明自家闺女啥问题都没有。

想到小岭村的卢家,现在乌烟瘴气一团糟,陈桂香心里想想都解气的不得了。

这个年过的格外热闹,每天吃好喝好,张巧儿感觉这辈子都没今年这么高兴过。

年后,赵家就今后的生活安排开了个家庭会议,现在的情况是,赵东林佳慧跟美香要去省城读大学,是把三个孩子留家里,还是一家子带着孩子去城里住,得尽快拿出个章程来。

“我总觉得去城里花销太大了,还有家里一摊子事,我不大舍得丢下。”

带孩子一起搬到城里住这件事之前已经提过一次,当时张巧儿态度模糊,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到了决定的关键时刻,她是真的不大舍得背井离乡。

老话说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省城再好再繁华,那也不如家里的屋子住着舒服。

婆婆这种想法佳慧能够理解,老人家年纪大了,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心里其实是非常惧怕面对新环境的,而且他们节省了一辈子,去城里处处都要花钱,肯定会非常心疼。

可就这样把孩子放在家里四年她也舍不得啊,那不就成了留守儿童了嘛。

省城离家不过一百多公里,这点距离要是二十一世纪是不算啥,可在七十年代来说,折腾起来真的挺烦,比如县城到镇上的公交,一天就两班,错过时间就没了,从省城到县里,还要倒几班车,真的特别不方便。

“妈,我非常理解你的想法,其实我们离开家心里也很舍不得,但为了这个家的前途,努力考上大学走出去。我的想法是,黑蛋已经大了,可以去省城的小学上学,城里的教育跟咱们农村不一样,孩子会变得更加优秀。我的想法就是,如果孩子长时间离开父母,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这几年咱们多吃点苦花点钱,对孩子而言却能受益一生。”

佳慧有理有据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赵东林率先点头表示了赞同,美香也觉得嫂子说的有道理,上次去县城考试,县城的孩子看起来就比乡下的孩子赶紧懂礼貌,要是去省城,那不是比县城更加繁华嘛。

论口才,是个张巧儿也比不上佳慧,赵满柱跟往常一样,抽着旱烟没说话。

“那东林,你怎么说”

“去城里爸妈肯定跟着辛苦,但我私心里也是想一家人过去,我们考大学是想提升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把孩子丢家里,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如果有这个可能,还是想带着他们。”

这话的意思也是想一家子去的,张巧儿这下没了借口,只好应下。

“那行吧,那咱们得赶紧准备起来,房子得去找吧,还有家什什么的,能带的自己带,到那啥都要花钱,跟个无底洞一样。”

“那咱们先去找房子,说不准能找到家什齐全的,那也不用带多少东西。”

“恩,过几天就去。”

两个学校的开学时间都是三月份,他们得在二月把房子落实下来。

正月十一,赵东林出发去了省城,出发前佳慧跟他说了自己对房子的要求。

首先要干净整洁,离学校近,周边有小学,邻居们也要好相处,有人情味。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居住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咱们家现在有差不多两千块钱,咱们按年租,百十块钱内都能考虑,如果实在好的,一百五以内也行。”

租房的事佳慧非常放心的交给了赵东林,他在部队这么多年,又回村做了两三年村支书,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出众,佳慧相信他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家居住的房子。

赵东林进了省城,先去学校转了转。

吴东大学是老牌的大学,大革命期间荒废了,国家开放高考后,学校进行了修理,杂草什么的都已经清理干净,墙壁也重新粉刷过。

赵东林原本只想看看就走,却在校门口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扫地的老头,他心念一转走了过去。

“老人家,请问您是在这个学校工作的”

老人家行动有些迟缓,带着个眼镜,头发花白,听到赵东林说话,缓缓的转了过来。

“啊你说什么”

老人家不知道是没听清还是听力不大好,赵东林把声音加大了又问了一遍。

“哦,我不是,我就是个看门的。”

一个年迈的老人家,过年期间还在学校里看大门,这种人物设定,不知不觉间就透出了一丝孤独,很让人同情。

“老人家,您是本地人吗我想问问,这附近有没有租房子的”

“哦,你想租房子”

这年头,流动人口不多,很少有出去租房住的。

“是,我跟媳妇考上了大学,想带着孩子一块过来,想在附近租个房子住。”

“考上大学了,哪个大学”

赵东林笑了笑,“就是这所,吴东大学。”

老人家哦了一声,“那不错啊,都考上大学了。”

这是吴东省最好的大学,今年的分数线是285分,能考上就说明了他们是足够的优秀,人中龙凤,何况还是夫妻俩都考上了。

他看赵东林身材挺拔,神采奕奕,感兴趣的问道,“看你的样子,像是当过兵的”

“是,我当了十二年兵。”

“哦”

老人家来了兴趣,这是军人考上大学里

“你是哪个部队的”

“我是部队的,不过我已经退伍两年了,转业回乡当了村支书。”

老人家哈哈笑了两声,当了十二年兵,转业到村里当基层干部,又考上了大学,这一看就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进步的人

老人家对赵东林的印象又升了一格。

作者有话要说 家里有事,来不及多做修改了,先放,稍晚可能会修改一下,但文章内容不会变动。

下一章进城,感谢支持,红包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