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代二婚妻 > 第七章

七零年代二婚妻 第七章

作者:洲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2:32: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哎,听说卢家新娶的媳妇厉害着呢,连卢婆子都斗不过,结婚第二天就在家闹了一场,把卢婆子气的躺在床上叫苦连天的,说不该取这么个母夜叉回来。”

农村消息闭塞,有点上年纪的都不大识字,能把自己大名写明白就算有文化了。

不读书不看报也没电视什么的可消遣,就连录音机黑匣子都没有,除了村头大喇叭里偶尔有村干部读一两篇上头下发的文件,农民们无从获取知识,也没法子谈什么思想进步,只能靠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话来打发时间。

原本小岭村的这种婆婆妈妈的八卦在大宇村没什么市场,哪个村没点婆媳不和鸡毛蒜皮的事啊,还能挨家挨户的去关心这些破事

可小岭村的卢家不同啊,卢家独生子之前娶的是他们大宇村董长贵家的小闺女,几个月前被卢家赶回来了,董家闺女为此还寻了死,现在卢家娶了新媳妇,新媳妇跟卢婆子闹不合,这种熟头熟尾的八卦在大宇村还是很有市场的。

“活该,这卢婆子就是欺软怕硬,之前对佳慧可不是这样,现在可算是找到对头了。”

董家闺女是他们大宇村的,好好一个闺女被小岭村的人给欺负了,这个时候自然该一致对外了,否则以后其他村有样学样的欺负他们大宇村出去的闺女还得了

自从这事之后,大宇村的闺女嫁人可是必领结婚证的,就怕遇到卢家这种没脸没皮不讲道理的。

“恶人自有恶人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折腾出问题来了吧”

“这卢家就是心不正,咱们老百姓哪有离婚休妻这个说法,只要结了婚不管婆娘好坏都得守着过一辈子,不就是没生孩子嘛,这才三年,又不是十年二十年,那头张家媳妇不就是结了好几年婚,以为生不了了,还找人过继了个小闺女,结果怎么着,张家媳妇来年就来怀了。”

“确实是这样,老人都说,生孩子也要看福气的,没福气生不出孩子,张家就是收养了别人不要的小姑娘,积德行善了这才开了怀。”

陈桂香从庙里上完香回来,就听村头一群人聚着不知道在说什么,等她走近一听,原来是卢家的破事,她当即就黑了脸,听了两句卢婆子如今的惨样,冷哼一声就回家了。

谁知她进了家门,家里几个媳妇也在嘀嘀咕咕议论这个。

只听老二家的说完了卢婆子又跟另外两个儿媳说起了佳慧。

“你们发现没,佳慧现在变好看了,刚回来那会儿又黄又瘦的,现在脸皮子白了,脸上也有肉了。”

“可不是,她在卢家过的苦,听说卢婆子不下地,卢家就三口人,家里的活全都落在佳慧一个人头上,有好饭好菜也不舍得给她吃,时间长了可不是又黑又瘦。”

“这么说来佳慧回娘家也挺好的,你看在家里可没人让她下地干活,她在屋子里的缝缝衣服绣绣花样,咱家吃的也好,几个月一养可不就养好了嘛。”

“佳慧小时候长的就挺秀气,你看咱妈长的多齐整,年轻时肯定不差。”

“确实,就他们哥三模样也不差,否则咱也看不上啊。”

说着三妯娌都笑了。

“你可真不害臊,赶上王婆卖瓜了。”

“我都的可都是实话,当初爱国去卫生所买药,我刚好也去,看到一个小伙子浓眉大眼的,一笑一口白牙,我当时就觉得他不错。”

“然后呢你上去找他了”

“那没有,我这点矜持还是有的。我看卫生所的人都认识他,等他走后找人打听,说是大宇村一大队董家三小子,没处对象,我回去赶紧跟家里说了。”

这段往事赵丽娟也是第一次提,刚嫁进来脸皮薄不好意思,后来是没有说这事的契机,今天婆婆不在家,大家闲话家常,话赶话赶上了。

“哎,这事你跟爱国说过没”

赵丽娟抿着嘴笑了笑,“ 说过,刚处对象我就说了,你们猜他咋说的”

周银娣跟刘秀云都是一脸好奇,“咋说的啊”

“他说,他当时也注意到我了,看到一姑娘穿着藕红色小褂,扎着两个麻花辫,笑起来很招人,还总盯着他看。”

两妯娌听后捂着嘴笑,连窗下的陈桂香也笑了。

赵成林办好退伍的手续,告别了对他恩重如山的领导和一起奋斗了十来年的战友离开了部队,一路上,他先坐火车,历时十五小时到达省城,倒了三班车费了五小时才从省城到了县城。

县城没有下乡的公交,好在他运气好,搭到了一辆去邻村的拖拉机,等他下了拖拉机步行到村口,整个路程已经花费了二十多个小时。

上河村依旧是那个上河村,杨柳依依,青草芬芳,田埂交错,村口的大爷慢悠悠的赶着一头水牛。

“二大爷”

赵长林背着行李,热情的跟大爷打了个招呼。

“哦,这是”

大爷眼睛不大好使,已经有些年头了,生产队长照顾他,给他安排了一个轻松的活计,给队里放牛。

“大爷,我是成林啊,小名栓子。”

说着,赵长林从口袋里拿了一包烟出来,分了一支给大爷。

大爷这才恍然大悟,笑着接过烟夹在了耳朵上。

“哦,成林啊,你不是当兵了吗,回来探亲的”

大爷眼睛不好耳朵也有些不大灵光,平时不大跟村里人说闲话,因此他还不知道赵东林离婚的事,甚至连赵东林什么时候结的婚也记不大清了。

“是,大爷,你接着忙,我就先走了。”

“哦,好,好,你忙。”

这会儿村里人都在上工,五月份,正是农忙的时候,除了村口眼睛不大好使的二大爷,还有几个村里不用上学的小娃娃外,赵东林一路上没遇上旁人。

赵家的房子在村子中心地带,不是最靠前的也不是最靠后的,家门前是一条长河,河边长着野草,也有专门辟出的地种了些蔬菜。

推开自己院子外及腰的木门,吱呀一声,那个安静的熟悉的小院再一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院子里很安静,除了几只母鸡咯咯的声音外没有旁的动静。

赵东林放下手中的行李打量着自家的院子,他们家的院子在村里条件算好的,一半土胚一半青砖,一联排的三角,院墙东面还砌了个矮矮的鸡圈跟猪圈。

赵家养了一头母猪,这年头养猪是一项除工分外的额外收入,公社跟大队是鼓励社员养猪的。

计划经济时代,各生产大队都有养猪任务,生猪不允许私自出售,就像粮食一样,要交由国家统一调控分配,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吱呀”一声门响了,赵东林转头看过去,只见他妈张巧儿背着英宝进门了,她手里还拎着个竹筐,框里背着从河边打回来的新鲜猪草。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没回家,他妈看上去老了不止一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背着英宝的关系,她佝偻着背,不复记忆中的年轻矫捷。

“妈。”

赵东林鼻头泛起了酸意,他喊了张巧儿一声,这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退伍回乡,他不仅有子女需要照顾,还有日渐年迈的父母也需要他的照料。

张巧儿进门没注意院子里还有其他人,听到大儿子的声音她还以为自己幻听了,抬头看到一个穿着军装,魁梧高大的年轻人站在院子里,可不就是她大儿子东林吗

“东林你咋回来了”

赵东林没有立刻回答,他走过去接过张巧儿背上的竹筐,把闺女英宝抱到了怀里。

英宝才七个月,本就没到认人的时候,她性子好,平日里谁抱都行,不哭也不闹,此时被亲爹抱在怀里,她只瞪着葡萄似的大眼睛盯着赵东林看,白嫩嫩的小脸又呆又萌,把赵东林看的心都软成了一团。

他没见过英宝,这是他们父女人生中第一次相见。

准确说来,英宝的存在,他发挥的唯一作用就是了一颗种子,剩下的事统统没有参与,不止英宝,对黑蛋也是如此。

这么一想,赵东林就觉得汪梅选择离开并非毫无道理。

旁人家的丈夫日日在家,夫妻两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妻子怀孕生产的时候丈夫陪在身边,能时时刻刻照料到妻子的需求,而他呢,婚后几年陪着她的时间加起来也才二个多月,很多重要的时刻他都缺席了,她有怨恨不满的理由。

“东林啊,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你这是坐了多久的车,饿不饿,我先去给你整点吃的。”

赵东林握着英宝的小手笑了笑,对着张巧儿说,“妈,不用了,我在路上吃了干粮。”

馒头就咸菜,战友让炊事班给他准备的,部队的馒头又大又劲道,一个顶两,这一路上,他吃了十二个馒头,饿是真不觉得饿。

说完,他亲了亲英宝的小脸蛋,把英宝递给了张巧儿,自己提着竹筐去猪圈那头拌猪食喂猪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已发放,留评的宝宝们查收哦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张小英 8瓶;一粒米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