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代二婚妻 > 第九十四章

七零年代二婚妻 第九十四章

作者:洲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2:32: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说起上河村赵家, 整个胜利公社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赵家可不得了, 大儿子在县里当干部,小儿子在省城做生意,大闺女在县里开了个饭馆儿,小闺女呢,是县初中的老师。再说他家的大儿媳, 听说是个什么翻译, 专门迎接外国人的, 见到都是省里的领导,小女婿呢,是个警察, 这一家子,别说在村里,在县城都能横着走。”

“那可不,不过别人羡慕也没用, 人家都是正经考大学考的, 你要是羡慕啊, 不如回家让自己孩子好好学习去。”

这话说的在理, 读书自然是有用的, 自古以来,靠着读书鲤鱼跳龙门的人太多, 是改变阶级的最佳途径。

一九八一年,佳慧跟赵东林毕业,毕业后, 赵东林分配到云县经济改革发展委员会,当初答应钟书记回到公社任职,但一九八零年九月,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胜利公社成了胜利乡镇,上级领导机构就是云县。

这天,赵东林下乡调研,碰到了钟乡长。

“东林,你在县里是管经济的,可得给咱们乡谋点福利啊。”

“乡长,瞧您说的,我就是个普通科员,只能按规章办事。”

顶多调研报告美化一些,细致一些,决策还得上面的领导来做。

钟乡长也是跟他开的玩笑,拍着赵东林的肩说,“你办事我相信,我跟你说,有什么好项目别忘了咱们乡,你岳家的种植业现在发展的很好,水果蔬菜已经供应到省里了,还有畜牧业,咱们整个乡的鸡蛋都被他们承包了。”

谁能想到呢,当初还被村里人骂犯傻的董家,如今真正成了乡里第一大户了,家里人忙不开还雇了工人劳动,为了这事,有人告到乡里,说董家是封建社会残余,是地主老财。

乡里的领导既无奈又好笑,现在经济改革,国家非常支持人民创造财富,董家种的地是有正规承包手续的,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当然,董家也很会做人,逢年过节给乡里的领导们送菜送蛋,过年必有二十斤猪肉,两只鸡。

如此,在不违反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自然不会有哪个领导跟董家过不去。

“我这里倒是有个项目,我在省城认识一个朋友,他叔叔想创办一家服装厂,省城工人工资高,地皮也贵,就问我云县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钟乡长闻弦知雅意,拍了拍赵东林的胳膊,笑着说,“走,中午我做东请你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地,乡里多的是,现在缺的就是正规工厂,除了税收外,还能就业机会,他一定得把这个机会拿下来,而这个机会的关键点就在赵东林身上。

赵东林下午回县里就打了电话给省城的朋友,把这个情况说了。

“可以啊,反正我叔在哪办厂都一样,既然是东林你的老家,就算给你面子也得过去看看。”

“胜利乡交通还是很便利的,卡车从乡里到县城也不过几小时,民风也很淳朴。”

“我懂,人杰地灵嘛,要不然怎么能培养出你们家这么多优秀人才呢。”

赵东林爽朗的笑了,“是,什么时候过来提前通知我一声,我给你安排好,肯定让你宾至如归。”

“哎呦,你看,你就是太客气,其他也别准备什么,就你丈人家的山鸡给我管够,我就爱吃你媳妇做的小鸡炖蘑菇。”

“那这时间得由董女士来安排了,她现在可比我忙多了,我都几天没见到她人影了。”

“我从你这话里可听出来一股深闺怨夫的味道啊,怎么,想媳妇了”

“媳妇嘛肯定是想的,你能不想你媳妇儿”

“我不用想,我跟她天天待一块儿,两人互相嫌弃。”

赵东林笑了,“行了,别在我跟前抱怨,你们两是标准的床头吵架床尾和。”

“行吧,你家董女士什么时候有时间你告诉我,到时候我带着我叔我媳妇一块儿过去。”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放下电话后,赵东林想了想,又给佳慧办公室播了个电话。

“喂,您好。”

熟悉的声音传来,赵东林心里不知不觉变得柔软起来,他解开了脖子上的纽扣,坐姿也放松了下来。

“是我,东林。”

佳慧正在准备一份翻译材料,听到电话里的是赵东林,惊喜的开口道,“恩,你怎么这个点儿给我打电话啦,家里有事”

“没有,就是想你了。”

佳慧握着电话笑了,“你就别骗我啦,我还不知道你,从来都是公私分明,不会再上班时间给我打电话。”

赵东林也笑了,把服装厂的事说给佳慧听。

“这是好事啊,有了服装厂,咱们乡就能活起来了。”

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活”字,像资金一样,得流通起来。如果只是关起门来种地,是发展不了经济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成立那么多污染型企业,又为什么在经济发展到足够饱和的时候,要将这些污染型企业排除出去。

服装厂有一定的污染性,但比什么造纸厂、化工厂还是好一些,另一个,服装厂需要很多工人,这就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老刑说要吃你做的小鸡炖蘑菇,你什么时候能回来一次”

佳慧在省政府担任翻译工作,经常接待外国宾客,省城离云县一百多公里,坐车得两个多小时,赵东林没时间天天去省城,佳慧也没时间天天回来,两人就这样过上了异地而居的生活。

“后天吧,我手上有个材料要赶,后天我肯定能回来一趟,你跟老刑说一声,还有家里也说好。”

“恩,好。你别太辛苦了,注意休息。”

“恩,你放心吧,你也照顾好自己,还有几个孩子,晚上回去多关心关心他们,生活啊学习啊,不能有疏漏的地方。”

“行,董女士下的任务,我一定不折不扣的完成。”

孩子们的学校已经从省城转到了市里,以佳慧现在的工作情况,也没办法照料他们,赵东林在县城工作,两人在县城买了个房子,张巧儿专门在县城照顾孩子们的起居。

“嘴贫,那就先这样,有话等下班再说。”

“好,你挂吧。”

佳慧笑了笑,他就是这样,永远都让她先挂电话。

加下来佳慧加紧完成工作,晚上加班到十点多钟,回家时沈念茹正等着她呢。

“干妈,你怎么还没睡啊”

“你没回来我也不放心,今天怎么这么晚啊”

“我明天下午回去,手头上的事情得赶紧完成。”

沈念茹无奈的叹了口气,“你也要注意身体,别把自己当拼命三娘一样。”

“没有,我这是劳逸结合,明天回去了不就相当于休息了嘛。”

对佳慧来说,工作永远是为生活服务的,赢得社会地位取得经济上的积累,都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品质。

第二天下午,佳慧跟领导请假回云县,刚好赶上最后一班长途客车。

半路上天就阴了下来,一副要下不下的样子,佳慧还挺担心自己淋在半路上,庆幸的是,一直到下车,雨一直没下,直到佳慧走到半路,才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一会儿阴一会儿晴,可把人折磨的够呛。”

佳慧听到声音抬头看,那边走着路边嘀咕的可不就是婆婆张巧儿嘛。

“妈,你这是去哪啊”

张巧儿没准备被人这么一喊,吓了一跳。

“哎呦,佳慧啊,吓得我,差点儿没憋过气去。”

佳慧笑着走过去,“我刚回来,妈你拿着伞去哪啊,今天不是周六嘛。”

“是周六,黑蛋学校里有个什么学习小组补课,今天去学校里,还没回来,我看下雨了,得给他送把伞去。”

“这样啊,那我去吧,我走得快,几分钟就到了。”

他们买的房子离学校近,离县政府也不远,这样的房子不过花了三千多块钱,上下两层,六个房间,以前是一个资本家建的,大运动期间全家走的走散的散,房子就被一个远方侄子继承了。

佳慧打了把伞带了把伞往一中走去,她对这个学校已经很熟悉了,美香已经在这教了三年学,小李饭馆也开在一中附近,黑蛋现在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下学期就升初三了,学习紧张些也是能够理解的。

初二一班在二楼,佳慧走到门口往里看,班里稀稀朗朗的坐着学生,有埋头写作业的,有交头接耳说话的,还有捧着闲书看的。

佳慧敲了敲门,“咚咚咚”的声音响起,那些交头接耳看闲书的同学立刻正襟危坐,以为班主任来了。

“赵卓军。”

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同学们纷纷转头向后看,只见后门站着一个长相温婉美丽的女人,长发披肩,穿着得体的套装,背着黑色的皮质背包,脚上踩着黑色高跟鞋。

“哇哦。”

这也太好看了吧,简直是画报上的电影明星啊。

这会儿的人们还没那么注重打扮,可能大城市接受到的时尚讯息更快更多,小县城的话到底差了一层。

正在给同学讲题的赵卓军听到熟悉的声音诧异的回头,门口站的果然是佳慧。

他起身从座位上站起,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中走向她。

“下雨啦,我给你送伞。”

佳慧笑着把伞递了过去。

“恩,你刚回来中午回去没见到你。”

“是啊,回来休息两天。”说着,佳慧看看手表上的时间,已经四点多钟了。

“你快放学了吧,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赵卓军看着佳慧半湿的头发,推测她肯定半路淋到雨了,他记得三点四十多才开始下雨,也就是说,佳慧这个时间在车站回家的路上。

“我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你赶紧回去吧,别感冒了。”

知道他在关心自己,佳慧心里很高兴。

“恩,我知道,你进去吧,我这就回。”

赵卓军点了点头回座位,班里的同学都在问,“这是谁啊赵卓军的姑姑”

“赵卓军就两个姑姑,一个是开饭馆的,一个是咱们学校的赵老师。”

“那这是谁总不能是他姐吧”

“这是赵卓军他妈。”

“妈骗谁呢,他妈看起来这么年轻,二十多岁”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赵卓军亲妈跟他爸离婚了,这是赵卓军的后妈,赵卓军一直喊她姨。”

“哦,难怪这么年轻呢,不过他后妈对他挺好的,还给他送伞呢。”

“好像是不错,不过谁知道呢,都说后妈不好,好的话赵卓军能不叫她妈。”

本是小声说的话,后来越说声音越大,最后全班差不多都能听到。

赵卓军合上书,看了眼后排的同学,拿起书包跟伞,课也不上了,直接离开了教师。

“哎,你闯祸了,赵卓军生气了。”

说闲话的同学捂着嘴,心里有点儿过意不去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梗着脖子说,“我说的都是实话,那别人也是这么说的,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

“那你还知道什么,赵卓军后妈是干什么的,怎么打扮的那么好看。”

“听说在省政府工作,给外国人当翻译,经常带回来国外的巧克力什么的,一个月工资两百多呢。”

“真的那赵卓军家很有钱啊。”

“他爸也是政府的。”

“是啊,你看他穿的用的都是好的。”

“他后妈看上去挺和蔼的,笑的多亲切啊,不像坏人。”

“对他那么好那赵卓军怎么不叫她妈呢。”

“可能就是不想叫呗,这也没啥吧。”

大家做一言又一语的说,说了十来分钟,班主任真来了,看到他们不认真学习,非常生气。

“怎么回事,让你们来学习的,不是让你们来交头接耳说话的”

所有人都低头看书,没人敢吱声,班主任转了一圈,终于发现哪里不对劲了。

“赵卓军呢”

问了几秒才有个学生冒着老师生气的风险小声回答,“回去了。”

“回去了”

班主任不大相信,赵卓军学习刻苦,从来不做吃到早退的事。

“老师,是赵卓军的后妈,哦不,是赵卓军的妈给他送伞,然后他就走了。”

前后顺序确实是这样,不过中间有那么一点的出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啊,行吧,我看你们也没心思上课了,外面下雨,有伞的可以回去,没伞的等着家里人来接。”

大家一阵兴奋,这时候,就是没伞也不继续待着,跟别人合用一把不就行了。

呼啦啦,没一会儿功夫,班里人都走光了。

赵卓军背着书包打着伞走在路上,尽管年龄小,他已经长到一米七了,少年身材纤细修长,脸上没什么表情,却有着隐藏不了的稚嫩。

他不介意别人说佳慧是他后妈,因为这本身就是事实,就像佳慧也并不介意别人拿婚姻问题攻击她一样,赵卓军介意的是别人说的那句,后妈对他不好他才不叫一声“妈”。

在很多个失眠的深夜,赵卓军曾暗自给自己勇气,想把那一个字喊出来,但天亮后,对上佳慧温和的笑容,他就仿佛被禁言了,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知道自己是个别扭的孩子,换成别的小孩,可能早就坦然改口了,正因为他将这件事看得太重,才无法轻轻松松的说出来。

他不是吝啬开口,而是无法坦然接受那份照顾跟关怀,毕竟,他是个被生母抛弃的孩子,哪里值得什么爱呢

路过拐角口,看到佳慧在卤肉店买菜。

“回来啦”

“是啊,老板,来三斤牛肉。”

“好咧。”

“再来一只烧,给我家大小子当宵夜。”

“好咧,你家大小子上初中了吧”

“是,初二了,学习任务重,得好好补补。”

“那是,真是长身体的时候,是得好好补补。”

老板利索的切好肉放进油纸里,报好捆上递给了佳慧。

“这钱正好,我就不好了,您慢走。”

佳慧拎着两包卤味,踩着高跟鞋婷婷袅袅的离开,身后,赵卓军的眼眶湿润了。

她总是亲切的自豪的叫他“大小子”,“我儿子”或“我家卓军”,她待他视如已出,他又为何停留在那个身份中走不出来呢。

她就是妈妈,也只有她才配得上“母亲”这个称谓。

这天晚上,佳慧把热好的烧鸡送了过来。

“卓军,还没睡啊,我给你热了烧鸡,肚子饿了就吃点儿。”

佳慧把盘子放在书桌上,说完就准备离开了。

“等一下。”

佳慧转头,就见大儿子一脸严肃的看着自己,失笑道,“怎么了这是”

赵卓军心里扑通扑通跳着,他鼓足勇气张开了口。

“妈,谢谢你。我一直都想跟你说一句谢谢。”

虽然谢谢两个字也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我真的想告诉你,我知道你的付出,也心存感激。

佳慧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还当自己幻听了,但她看儿子的表情,知道刚刚听到的那句是真的。

她不自觉红了眼眶,掖着眼角的泪对赵卓军笑了。

“傻儿子,妈妈对孩子好是天经地义的。”

他已经长得比自己高,只是身材单薄,看起来有些瘦小,却已经是个小小少年的样子。

看着他,佳慧有种吾家少年初长成的欣慰。

“看书别看太晚,吃完烧鸡就睡,明天跟我一起去姥姥家。”

赵卓军的眼眶也红了,他重重的点头,明天,他终于能坦然的说,他要去姥姥家了。

佳慧红着眼眶回到卧室,还在台灯下工作的赵东林回头看了她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赶忙放下笔走了过来。

“怎么了,这是哭了”

佳慧摇了摇头,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容。

“不是哭了,是感动的哭了。”

赵东林纳闷,“感动的哭你为什么感动了”

佳慧握着赵东林的手,拨着他的手指把玩,低头缓缓开口说,“刚刚我送宵夜给卓军,他叫了我一声妈,还跟我说谢谢。”

说完,佳慧的眼泪又忍不住留了出来,她伏到赵东林肩上,赵东林了然的抱着她,在她背上轻轻拍着,无声安慰。

“我太高兴了,虽然我不介意他认不认可我,也不在意一个称呼,但我就是很高兴。”

佳慧絮絮叨叨的说着,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赵东林就这样抱着她,一声一声的安慰着,“我知道,我知道。”

她的付出他懂,她的包容他懂,她的感动他也懂。

也正是因为懂,所以才会如此深爱。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这章也不算番外,完全可以当做正文。那些没有交代清楚的内容我在番外里都会写,不管是大篇幅还是一笔带过。

这篇文完结后会开新文,元旦前后,六零之组织给我介绍对象

文案较长,文案一

一九五八年,物理学家瞿瑾铖受邀回国,致力于研究新式武器。

作为工程院集才华与英俊为一身的钻石王老五,眼中没有儿女私情,废寝忘食的做着各项研究工作,让众多女同志芳心暗碎。

某天,领导人参观科研中心后,和颜悦色的对瞿瑾铖说,“瑾铖啊,听说你的个人问题还没有解决”

瞿瑾铖颔首,“科研没有出成果,瑾铖无心儿女情长。”

领导人笑了,“这不对,科研要搞,对象也要找,你已经三十多了,该抓紧了,听说有不少女同志欣赏你,你可不能辜负了这些女同志的拳拳爱慕之心呐。”

张院士笑道,“那可就难喽,爱慕瑾铖的女同志太多,瑾铖非得挑花了眼不可。”

领导人哈哈一笑,“那简单,挑一个最合眼的就行,一起过日子,合了眼缘最重要。”

文案二

褚湘是革命后代,因父母相识于湘江战役而得名。

从小跟奶奶生活在老家,近期才回到父母身边,在工程院小学当老师。

班里有个皮孩子,褚湘收拾了几次后不仅听话了还成了褚湘的忠实小粉丝。

“咱们褚老师懂得可多了。”

“咱们褚老师长得最好看。”

“咱们褚老师唱的歌儿真好听。”

“咱们褚老师还会弹钢琴呢。”

妇女主任刚领了个差事,给瞿同志找对象,每天听小儿子在耳边嗡嗡嗡,好奇心驱使下去学校见了这新来的褚老师,顿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咱们差十二岁呢。”

妇女主任不在意的摆摆手,“十二岁算什么呀,只要谈的来,二十岁都不是问题。”

“瞿同志太优秀了,让我很有压力。”

“不用有压力,等你们结婚了,晚上一个被窝躺着,男人嘛,甭管多优秀,还不都是那样。”

褚湘

组织安排的对象,自己好像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啊。

管他呢,这种禁欲系帅哥可遇不可求,得之我幸,那就大胆的上吧

感兴趣的可以收藏哦

红包已发,感谢支持,爱你们,么么哒感谢在20191218 15:53:0020191219 16:19: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春风十里,不如睡你、松鼠班長、天天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春风十里,不如睡你 20瓶;笙歌凉城空 10瓶;14092789、庭庭 5瓶;暮得雨若 3瓶;随之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