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之最强皇子 > 第125章 李恪的大招,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了解一下

“朕会根据约定,直接赐予武大聪当朝五品官员的官职,具体职位,日后再议。”

这话一出

全场又是死一般的宁静

所有人都睁大了双眼,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傻愣愣地盯着李世民

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阿

获胜者居然居然是武家世子武大聪

这个消息带给人的不仅仅是震撼的感觉了

简直就是惊悚阿

傻子都能考取功名

笨蛋也能当官

低低能儿也可以写出不朽的诗篇和策论

太可怕了

“哈哈哈我赢啦我赢啦”

武大聪肆无忌惮地大笑道“我赢了长孙冲和其他书生,我武大聪要光宗耀祖,也要像阿耶阿爹那样,做大官咯哈哈哈”

发现李恪瞪了自己一眼,兴奋过度的武大聪找到了从天上回归到地面的感觉,赶紧双膝跪地,大声喊道“下官谢陛下赏赐”

全场轰然

这这不是幻听,也不是他们听错了

我的老天呀

获胜者真的是武大聪

这这怎么可能呀

长孙冲顿时急红了双眼,几个健步冲到了大殿上,跪在李世民的面前,愤懑不平道“陛下”

“小人所作文章和诗词,不敢说是多么惊世之作,也不敢说有多少文采或价值,但是”

“但是再差也绝对不可能要比某些人的差吧还望陛下明察”

“陛下”长孙无忌此时也是火冒三丈,自己的儿子再怎么的不济,也绝对不可能输给一个傻子吧,所以他完全没有什么老臣的风度,也不再顾忌君臣之礼,毫不客气地当着群臣和李恪的面,质疑道“微臣不服”

“犬子自幼不敢说饱读诗书,却也苦读十余年就算是生病、节庆假日也未敢有半点松懈”

“就算他在诗词、策论方面真的没有任何天赋,学习那么久了,都是在做无用功,但也要比武家世子要好得许多吧”

“在场的大臣们有谁不清楚,武大聪天资愚笨,苦读了十余年的唐律疏议,却迟迟未能考取功名,甚至连细则都无法做得出来,更别说策论和作诗了还望殿下不要偏袒”

长孙无忌的话引得群臣附议不断。

在场的官员们也别管是不是太子党的啦

武大聪这个苦学无术的肥宅、低能儿、弱智,都能够写得出绝佳的策论和诗篇

骗鬼吧

完完全全颠覆了所有人的世界观呀

太阳从西边出来,你武大聪也是个肥宅、弱智,不管跟国子监的谁相比,文采水平都是天差地别才对

你现在堂而皇之地告诉我,武大聪在策论、诗篇方面赢了。

呵呵

这件事就跟后世人听说华夏的男子国足赢得了世界杯一样,实在太荒谬了

那对方的守门员得往自家球门踢进多少球呀

“陛下”

高士廉也快要疯了,他自恃为国舅,是开国功臣,直接甩李世民脸色,怒道“校阅取士之事,乃是关乎江山社稷之事,绝对不能儿戏,还望陛下三思,千万不要掺杂着个人的情绪“

“毕竟,殿下亲自任免的五品官员,说大不大,而说小可绝对不小呀”

随后,更是有人躲在群臣中间,大声呼喊。

“黑幕绝对又黑幕”

“有舞弊呀这里面肯定是有舞弊存在的”

“天下不公天下不公啊”

“大胆”

李世民起身、甩袖怒道“尔等都认为,朕公然徇私舞弊,串谋考官,作出不公正的判断哼好啊朕在你们心中,就是如此不堪、昏庸至极么”

见群臣纷纷低垂着头,没有一人再敢言语,李世民又呵斥道“来人将五份考卷,分别张贴到大殿之外,长安城的城楼外,以及东、西两市的闹市中央”

“朕就要将其公示出去,让天下人评评,到底是武大聪的文章、诗篇绝妙,还是那些歪瓜裂枣,滥竽充数的文字,能入得了天下读书人的法眼”

李世民的话非常明确了。

武大聪所作的文章、诗篇,能得到全天底下人的认可。

但是谁信呀

真有着可能吗

很快

小宦官们将五人的考卷,张贴到了大殿之外。

群臣们随即蜂拥而至,亟不可待地想要知道,武大聪到底是创作出了什么惊世之作,从而创造了奇迹,力挽狂澜、夺得五品的官职

众人先是将武大聪的考卷,草草地看了一遍,心中的怒火不自觉地消了一大半

再看第二遍时,众人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心脏猛地一抽,后脊椎骨竟在发凉

天天呀

能做出如此诗篇者,绝对是惊为天人

惊为天人呀

在众人错愕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时,长孙冲好不容易挤入人群中,来到公示的考卷前。

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先看了自己的考卷

字迹工整、立意准确、意境深远、品行高雅

简直完美阿

根本就是无懈可击的佳作

怎么就失败了呢

黑幕 绝对是黑幕

他到现在都没想要看武大聪的考卷一眼,只是陶醉于自己的考卷上,就笃定了李世民的判决,不公,一定是想要借此打击太子党呀

党争 又是党争

要不是党争,武大聪这头肥宅、蛀虫,怎么可能会赢我

长孙冲握紧了双拳,愤怒地看了眼武大聪的试卷

第一眼他的心脏就快要停止心跳。

第二眼长孙冲被彻彻底底地震惊了

再一个个字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长孙冲直接眼前一黑,脚一软,跌倒在地,脑子嗡嗡直响。

他就算再无知、再无理取闹,也有一定的真才实学。

在仔细地看完武大聪的考卷后,长孙冲就不得不抛开一切偏见,放下深入骨髓的傲慢

最后,他不得不承认,武大聪所写的策论、诗篇,定然是传世之作

自己这次输在他手上,绝对不冤。

没有黑幕

没有舞弊

没有不公

长孙冲此时是输得心服口服,再看自己之前视为珍宝的文章,竟是如此刺眼

一气之下,长孙冲便当众将自己的考卷撕碎

大殿内。

李世民再次如获至宝地捧着武大聪的考卷,仔细品读优美的诗词、深刻的策论。

心中的怒火顿时消了一大半。

最后,李世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朗盛读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李世民越念越欣喜,越念声音也越大,越念越是能品出其中的深意

嘿嘿

李恪这次是放大招了

唐宋八大家,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了解一下

想当年

苏轼就是凭着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在科举考试上灭了程颢、曾巩、曾布、吕惠卿和章惇

这几个大神可绝非泛泛之辈,他们在之后的科举中,成功避开了苏轼,从而高中了状元,各个都当上大官,乃至是宋朝的宰相,权极一时

李恪将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如此的传世佳作,交给武大聪,让他用来跟长孙冲对比,还真是杀鸡取卵,小题大做了

别说是长孙冲了,就算是他亲爹长孙冲,舅公高士廉来比,也是随随便便甩他们好几十条街

至于以“潼关”为题的诗篇,那就更简单了

形神合一、意境深远,又结合“民生”。

最经典的惊世之作,莫过于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了

李世民饱含深情,念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末了。

李世民又念了好几遍,“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王,百姓苦真是妙哉,妙哉阿”

“唉没想到朕在有生之年,竟然还能读到如此经典的诗句实属人生的一大快事”

尽管,李世民心中非常清楚,能做出如此精妙绝伦的诗篇之人,绝对是自己的三儿子李恪无疑。

那武大聪顶多只是一个搬运工罢了

但是,谁他丫的不是抄的呢

长孙冲不都是抄他师父、大儒们的诗篇,只是做了些许的修改嘛。

至于策论

长孙冲的文章,单看还算顺眼,但跟刑赏忠厚之至论比起来算个什么东西

就在李世民美滋滋地捧着策论和和诗篇,耐心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沉浸在思考和反思中时,大殿外突然响起一阵躁动。

“快让你们大唐的皇帝出来”一道粗狂的声音从大殿外传来。

“对快让李世民出来“另一人吼道”我们今天必须要讨要一个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