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之最强皇子 > 第82章 皇室败家子!大唐第一大工业区!

韩德林不再掩饰内心的喜悦,大笑道“尤其是五个设都督府的大州听说他们是被优越的俸禄给深深地吸引住了,故而出现了岭南各州百姓从四面八方用来的现象啊”

“好啊”李恪淡淡地笑道。

人的名、树的影。

岭南道的百姓们还没亲眼见过三皇子李恪为何人,就能信任自己,为了讨口饭吃积极响应号召赶来桂州,这绝对利于往后对岭南道的统一阿

“不过,殿下”

韩德林突然面露不安,“这次招工的人数那么多,我们有必要像监管采盐工人那般,严格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又限制他们的出行吗”

李恪听了韩德林的话,才注意到这个问题。

物以稀为贵。

在大唐,食盐可是百姓的必需品,又是奢侈品。

所以,从盐矿中能够采取食盐这件事情和技术,必须要严格的保密。

若泄露了半点风声,难免会有人专研出其中方法,一来争夺现有市场,二来被朝廷那群人抓到话柄

不得已,李恪只能将目前招到的两千三百余名采盐工人严格限制人身自由。

每个人每天必须按质按量完成固定的计划,而且在三年内,不允许出城或离职,每个月只能回家探亲五天。

其余时间,不能请假、不能擅自脱离军队。

一系列的军事化管理,配合丰厚的俸禄,数千名工人虽然有点怨言,但是一人辛苦、全家享福的工作,谁不愿牟足了劲干阿。

“算了”李恪微笑道“本王相信,只有本王的工厂,才能工人们有成就感”

李恪想到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可以安排杨三喜和门生们拟定出具体的提成制度,鼓励工人们多干多得,心甘情愿地加班,心甘情愿地完成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

毕竟,时间不等人阿

李恪很清楚朝廷的太子党们对付自己时,接连地吃瘪,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必然会在短期内有所收敛,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只待自己羽翼丰满,再以莫须有的罪名致自己于死地

但是,他们固化的思维断然难以想到,要是自己的发展速度,以及造成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他们预期的话呢

李恪便是要在敌人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假象时,乘机迅猛地发展

是夜。

李恪命令韩德林,将招来的三千余名工匠,紧急集合到桂中与桂西交界的一片空旷的郊区上,宣布要在这块土地建造水泥厂、钢铁厂以及砖头厂的设想。

建厂的工序倒不复杂,只需要有成品的水泥、砖瓦等材料就好,但李恪想要尽快将工厂建设好、尽快开工,这就必须要找有一定工匠基础的人才能完成。

至于厂址的选择,李恪根据黄道子李淳风的图纸,做了仔细研究,斟酌了良久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一块依山傍水,土地也尚未开发,又远离居民区的荒地,做为工业区

为了防止山贼、盗寇或间谍的破坏,李恪跟韩德林商议后,决定将此地设为军事管理区即军事禁区,不限制工人们的人身自由,但有严格的工作时间,以及提成、奖赏机制。

工匠们最初知道自己要在这里长期工作时,心里都不太乐意,毕竟这里荒郊野岭的,山贼、猛兽经常出没,安全恐怕难以得到保障,再者,远离城市,上下班会很不方便。

李恪在前世打过工,自然知道工人们的疾苦和担忧,所以很快便告知他们,这里会有军队驻扎,工人们会有固定的工作时间。

最主要的,加班还会有额外的奖赏,超额完成任务也会有提成,数千名工匠们眼冒金光,面露欣喜之色,激动得高呼岭南王殿下万岁,称赞李恪是千古贤王。

在一片赞誉声中,李恪微笑道“好事不宜迟本王已经令人将第一批建厂材料送来,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材料源源不断地送来,各位工匠师傅可以马上动工,从现在起便算入工时,以支付工钱”

远近闻名的三皇子殿下亲自喊话、鼓劲,数千名长期生活在底层的工匠们自然倍感荣幸,浑身热血,迫切地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时间过得很快,十二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而至。

在这些天里,李恪每天收购、运输至工业区的建筑材料都要超过十吨,动用了一个军区6000名将士,以及1万名附近的百姓。

近2万人的齐心努力,用时八天,耗费了近十万两白银,才好不容易将五个大厂房和三个玻璃厂制作完成。

同时,新招入2万名工人,薪酬方面又是一笔很大开支。

看到支出表,杨三喜欲哭无泪。

之前,李恪见杨三善虽人近中年,思维古板、学识有限,但对数字方面稍有天赋,所以,将借贷平衡法倾囊相授。

这借贷平衡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直到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

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的,所以过程最简便、最容易被古人的思维接受。

借贷平衡法一问世,便在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也是最科学的记账方法。

杨三喜也不辜负李恪的期待,没几天就掌握其中要领,想要核算各种账目起来,变得轻松了许多。

他甚至推算到,不用再等两个月,只需等到月末,抄家、买卖和收税所得的近百万两白银、十几万贯铜钱,将被李恪这皇室败家子挥霍一空。

原因无他李恪又要在州建工厂了

唐朝的州便是后世越南以北的部分地区,与桂西交界,同样处于亚热带季风区,所以丛林、山区众多,疟疾、猛兽和部族乱战较为严重。

虽然大唐的疆土,但由于地区偏远,交通闭塞,气候多变,灾害极多,不宜人居住,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所以朝廷对州的发展从不上心,只是安置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大都督府,以防止南蛮的叛乱或入侵,常年驻兵不到3000人。

当李恪提出要在州办厂,马周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