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之最强皇子 > 第94章 中秋晚宴,歌舞升平,舞文弄墨!

跟李泰想的一样。

李承乾得知李恪已经赶回长安,还跟李世民私下见面,竟然提拔了一个突厥人,当即气炸了

长安,大明宫,东宫太子府。

“本王乃是当今太子,是储君,比那个李恪插在哪里”

李承乾忍无可忍,当着宦官的面,砸破好几个瓦罐,“那阿史那之前就是本,向父皇推荐做左骁卫大将军的他却是不识好歹,不拜本王门下,活该不受重用”

近期,李承乾一直被李恪压制。

朝中的许多大臣和武将,有要捧李恪、贬太子的倾向。

李承乾更是有把柄,正握在李恪手中

想到这些,李承乾脑壳就大,“对本王爱答不理就算了,他还恬不知耻地找到了李恪,愿做他的门生,不可理喻,不可理喻”

“殿下稍安勿躁”

宦官还没来得及多劝几句,李承乾便不顾长孙无忌的嘱托,冲出东宫、跑到紫宸殿,找到李世民,“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点头微笑,他看得出自己的长子是想来挑事的,倒也不生气,像一个长者,语气平和道“今天你三弟恪儿从岭南道归来、共度中秋佳节,不提国事、政务,只聊家常。”

“是,父皇。”

李承乾在李世民的面前根本不敢造次,谦逊得像一只小绵羊一般,很是温顺,抬起头,对李恪笑道“三弟,士别三日,别来无恙啊”

“喔,不。”李恪冷笑“皇兄相比于某些人来说,本王自认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你”

李承乾不好发作,只是瞪了李恪一眼,就像变色龙那般,和颜悦色道“呵呵,去过岭南后,人果然就不一样说话和走路的方式都不一样了。能见识到全新的三弟,为兄也很开心啊。”

脸上笑嘻嘻,心里却在骂妈卖批

京师救灾一事,让自己在皇帝和全天下面前丢脸,数十万吨的粮食大摇大摆地从岭南道运往京师,公然挑战太子

你是想要引起了朝廷百官的动荡,撼动储君的地位

太子可是国本,你一个三皇子,莫非是想要动国本

要是有一把剑,李承乾真想当着李世民的面,跟李恪斗个高下。

看到李承乾如豺狼一般的眼神,李恪当然猜到对方的心思。

广州的行刺,赵佑的兵变,还有桂州的匪军,哪一件事李承乾能脱得了关系

你贵为太子,心胸狭窄、锱铢必较,不夺走你太子、储君之位,我李恪还能活

不过,李恪倒也不急着对付李承乾。

作为穿越者,还带着系统

李恪自然有一百种方法来还夺命之仇,定叫李承乾悔生不如死、后悔为人

李承乾也还算有点修养,即使把李恪恨得咬牙切齿,却始终没在李世民眼前表露出来。

然而,等到辞别李世民,在走回东宫的路上,李承乾还是没忍住,找到李恪,阴笑道“三弟大哥这里有句话,还必须要劝你,人贵有自知之明”

“吾乃当今太子有些东西、有些事情,不该是你的,你最好老老实实地看着、别乱动若不然,该是你的东西,本王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让你失去若是触犯了本王逆鳞,连你这条小命,本王也敢夺走”

是个人都听得出李承乾的话充满了威胁,暗藏杀机,而李恪却不以为然,微笑道“是嘛,不知大哥是否听说过曹操。”

“啊”

李承乾还以为李恪会用强势的态度回应自己,却没想到他竟没头没脑地蹦出这么一句,“当然一代枭雄也”

思索了一会,李承乾笑道“你跟本王提他,莫非是想夸赞本王有雄才大略,是治国安邦的大才呵呵,三弟啊,你拍马屁的功夫还真不如你花钱那么高超啊”

“呵呵,我想,是大哥自作多情了吧。”

李恪冷笑,“我想说的是曹操的三儿子作过的五言诗。”

“诗”李承乾更加迷糊了,“你到底是想说什么啊”

李恪冷笑“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恪倒不是想逞口舌之快,反而是深谙隐忍之道,“就算大哥不念及手足之情,也应该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说完,李恪加快了步伐,向自己的府上走去。

李承乾听了李恪的话,心中还真就起了怜悯之心。

想到自己对李恪咄咄逼人、不依不饶,对方却明明抓住自己把柄,迟迟没有向父皇禀报,今日又说出这一番话来。

由此看来,李恪应该是很看重手足之情

也就是这一瞬间,李承乾决定放缓对李恪及其周围人的监控,收回了自己的眼线,再次一心一意地监视李世民的动态

实际上,李恪说这些根本不是示弱,完全是缓兵之计。

长安不比岭南,是天子的地盘。

宫中更是天子的耳目,太子的走狗。

要是言出有失,必然会遭来弹劾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更何况,李恪深谙虎毒不食子。

然而皇室贵族虽没老虎,却各个是城府极深的人

人有时会连野兽都不如。

虎不食子,人却会

想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有番作为,李恪认为自己必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李恪一脸严肃地走在警卫森严的宫内,心中却乐道“今晚的戏,一定要比人间的歌舞、天上的月亮要好看的多”

是夜。 华灯初上。

每逢佳节,长安城都热闹非凡。

大明宫,玄武门的梨园内。

礼部从民间请来的歌舞伎们,从傍晚开始就为前来与皇室共度佳节的文武百官们,卖力地表演。

在璀璨星空下,群臣歌舞升平、酒肉余香,好不热闹。

李恪有意提拔马周,特意让他与自己共赴长安。

同时,也方便为今日的计划做好准备。

宴会进行到一半,百官们吃饱喝足的同时也看过了很多支舞蹈。

玩得兴致正浓时,李世民果然像往常那样,为了展现出自己与群臣不一样,将早就安排好的桌子、笔墨纸砚摆放好。

随后,李世民乘着些许醉意,拿起笔,佯装即兴作诗,写下,“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李恪瞄到这里,就大概知道李世民在写中秋玄武门宴群臣,这是在后世有记载的。

全诗共十六句八十字,记叙了宴会上群臣毕集,九夷咸至的盛大场面,表达了克己复礼、求贤安邦的强烈愿望。

还是房玄龄、杜如梅帮润的色。

李恪当然没有揭穿,大唐皇帝不要面子的哦

只见李世民在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下,“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李世民把毛笔一抬起,便听到四周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百官们看得见的也好,看不见的也罢,反正都对着李世民的方向,赞不绝口。

“陛下真是好文采啊”

“陛下才高八斗、文韬武略实在是大唐的幸事啊”

“陛下虽日理万机,却能随心所欲地做出如此流传千古的诗篇,如此高度,恐怕就算是圣人也难以企及”

百官们越夸越兴奋,越吹越虚,反正夸赞君王不费钱、不费力,两个嘴唇一张、一合,怕的就是不能把天给吹破阿。

“好了好了,莫要再拿仙人、圣人折煞朕了”

李世民大笑,“诸位又有哪位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才人佳子呢到你们给朕露两手了”

闻言,众人当中最得意的,莫过于四皇子李泰了,只见他在人群中嘴角微翘,心中暗喜道“说道吟诗作赋,太子李承乾,岭南王李恪,都算些什么东西该是本王表演的时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