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成了一条锦鲤 > 第0361章 旋风横扫 誉满两都

我成了一条锦鲤 第0361章 旋风横扫 誉满两都

作者:丹尼尔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5: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第二场公演开始,陆陆续续能够看到很多戏剧圈儿内的朋友来看演出。季铭这里基本上倒是没有收到要票的请求,可能是人艺在京城地界上根深树茂,各种关系线条太多,大家拐着弯儿都能找上来。

季铭熟悉一点的,像国话的一些同事,合作过雷雨的贾平、孙纯,以及“被插刀教”教主,辛博青、苏大强,皇帝专业户国强老师等等,人艺这边也是大将云集除了两座话剧重镇之外,还有一些季铭的朋友,尤其是在话剧舞台上活跃过的,比如黄三石、何老师、徐光头、雷大头等等。

狗仔们最近很大的一个狗食盆,就是首都剧院和国家大剧院门口。

哎,谁谁谁又来了。

那个光头,像不像徐铮不是nnd,死秃头。

哎呦呦,是张成跟李澜啧啧,你们他俩就真没搞上现在好像都不太有联系了,娱乐圈啊,真是薄情。

“不得了啊,一台话剧,惊动了半个京城。”狗仔一号,简称狗大,狗大是某平台的合作狗仔,就是也不算人家的编内人员,但拿到料就固定给这一个平台,对方呢会时不时给他消息,甚至一些内部行程都会透露给他,偶尔拿个独家什么的,钱依旧按照市场价算。

这就比较稳,狗大旁边的小狗仔就是那天在饭店门口偶遇季铭的牛狗,目前还没有混到那个高度,只是个散养货。上次拍到季铭吃饭的日常照,还是通过狗大卖给了某平台当然中间免不了被吃掉一口。但大平台,结钱快,也大气,咬掉一口也还比小平台给的多,牛狗就坚定了跟着狗大混的想法。

“你上回要是真拍到什么,等个这个时候,这个热度,而且全是正面,你搞一个疑似分手,疑似跟陌生年轻女子共餐之类的,绝对爆,够你小子买个几平米了。”狗大为牛狗可惜啊。

牛狗也觉得自己错过了人生巅峰“没办法,人家是同学聚餐,隔老远,他那几个同学又特别来事儿。季铭就站在边上笑,一句话不说,我装起胆子刺了一句,人家一点也不介意,也没办法了,本来还想说闹点动静出来,搞一个什么疑似喝醉,和记者冲突之类的,也没成。”

狗大调整了一下腿,有点麻“季铭你以为是什么简单人物”

“哥您知道的肯定多,您给说说”

“注意到了么最近季铭有了个新头衔,全国消防安全宣传大使。”

“那还能看不见啊,他自己抖音、微博都发了。”

“傻了吧这种大使,你以为是随随便便的你往前看看,都是些什么人物,赵濮,央视主持人,形象特好是吧雷珈,知名歌唱家,体制内的。人都得给你查的清清楚楚,说明了什么,说明季铭至少他没有被查出任何确凿黑料来,而且上头对他有一定信心。”狗大一脸我是一只有经验的狗仔“所以这种人,小料自动自发就有人帮他处理了,大料也得看上面人的权衡。”

说的跟真的一样。

不够牛狗很相信啊。

“而且你看看这些人物,甭看都是些老骨头生面孔,那在娱乐圈里头说得上话的,还是这帮人。那帮明星,一天天的几千万,几个亿,好像牛哔上天了,人家来一道限薪令,还不是乖乖的谁在背后推动,上头咨询的谁就是来的这帮人,一个国话,一个人艺,还有这个协会,那个小组,才是真正的圈子,季铭现在,人家就使劲往里头钻呢,一钻进去,以后什么京圈的资源,统统不在话下,那谁你知道吧”

唾沫横飞啊。

牛狗一脸崇拜,觉得自己深深地涨了见识。

两个人在六月的京城大路边,头顶上的太阳,从雾蒙蒙的空气照下来,落在他们的头发丝儿之间,竟有点像名种犬了。

“这阵势是越来记越吓人了。”宋怡看着台下的那几位,心里噗噗跳,真觉得自己赚到了,她从影视圈回流人艺之后,一直是不尴不尬的,这回争取来末代皇帝,也算耗费掉了之前的大部分人情,如果不成,以后就更难了谁想到呢,天降大饼,虽说外头现在喊的都是季铭的名字,说的也都是季铭的表演,连版本都是季铭版,但那又怎么样呢她宋怡还不是靠着这戏站的稳稳的了

人不要总想着去比,踏踏实实看自己是不是得到了,得到了就该庆幸、感激,有点数。

“是啊,你说不是没票了么,这帮人哪里搞来的票”汪雷同志比较可爱,问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可爱。

宋怡都不想搭理他。

这些人想要票,还能没有么首演这几场,都得有准备啊。

一场演出下来,照旧满堂喝彩,季铭表演的稳定性,那是出了名的,坊间传言别让季铭站上去,站上去人家不会再下来,别让季铭超过去,超过去你就得一直吃屁。

散场之后,照旧得去拜访一下。

“今儿还是来了几个老派人物的。”韩明求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季铭身边跟他嘀咕了一句。

季铭眨眨眼“什么老派人物”

“喏,那位作家,你不认识”

“刘振云老师”

韩明求点点头“你要是打算在娱乐圈里钻一钻,殷勤一点,他们有所谓的京圈,这位就是其中的大拿。”

哧。

季铭笑了笑,他还真没有混圈的计划,包括徐铮,有人说他是徐铮圈里的,但两个人就合作了一个药神,还是客串的,其他的更多是私人交情,另外有人说他是话剧圈的,他是话剧演员不错,也认识很多话剧领域的老师,但圈子这回事依旧说不上,比如一些圈内老师本子,他照推无误的。

我是锦鲤罩着的,老天爷那一圈的。

“得,还挺清高。”

“我说韩老师,您今儿可有点”季铭欠欠的“难道是被我出众的表现,强劲的实力给征服了认识到您之前的成见是大大有错”

“”

是这么回事,你也不能说出来啊。

一台戏真的排下来,很多成见,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韩明求早就不叨咕他了,今天凑过来,算是正式和解,季铭也就混不吝地接下来,算是抹掉之前那点点不愉快。

季铭很快就上去认老师了,都是老师,全是老前辈,这个那个的,要么是台上的前辈,要么是台下的各种头头,人脉就是这么铺下去的,有个脸熟,以后说不准哪里人家说一句话,就能帮你天大的忙比如审片的时候,比如评奖的时候。

首都剧场三场首演下来,末代皇帝正式出圈。

京城日报京城青年报这些京城市民喜欢订阅的报纸,都开始给末代皇帝做整版报道了,全是溢美之词。市民朋友闲得慌的,就想去看看,电话打去一问,没票。

那不行啊。

加场

a、b组混着,有些明显是被骗了,冲着a组的名声来的,结果看了个b组的,回头觉得也不咋地,也没那么玄乎啊,这些报纸啊,一天天的,呜哇呜哇,只知道瞎吹。

但是a组确实也还是加场了,而且他们演员的年龄比较比较小一点,就孙太监韩明求稍微大一点,但这个老头身体挺好,会养生,跟院里保证没问题。

剧场门口长长的派对队伍,弯曲地跟蛇一样全是来看末代皇帝的。

在中国,看话剧火不火,质量高不高,别看其他的,就看那几座大剧院门口的排队队伍像首都剧场,现场买票的全是持人艺会员卡的,这意味着都是话剧的基本盘,平时京城那么记多的话剧,就靠这帮人撑着,谁能指望一个两个季铭呢

这帮人话剧老饕认可的戏,那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好戏了。

末代皇帝,甚至比杨力新、濮中昕、雷珈他们那一轮的茶馆还要受追捧茶馆啊,什么概念,这是人艺的镇馆之宝,长盛不衰的,何况还是这么一批顶级卡斯,都在这个点上被末代皇帝压下去一筹。

末代皇帝豆瓣专页上,几天后有这么一条评论

“之前慕名去看了末代皇帝,评价看分数就行。我主要想说的是,这戏在剧迷那里,都把杨力新版茶馆给盖过去了,好不好的,应该都有数了吧更何况,讲的直接一点,末代皇帝这戏,最大的看点,还真就是季铭的表演说他一个人顶了一个茶馆,可能有点偏颇,但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

就是这么牛哔,季铭,以后说话剧的腕儿,他就得算一个了。”

这一类的评价,随着公演场次增加,渐渐多了起来。某乎那条“话剧史上”的顶赞下面,也开始涌现出好些支持者了,而且都是真看过的。问题下面新的回答,也是多了许多认同的声音。

“一个周冲够季铭自称一辈子的话剧演员,一个溥仪够季铭拿一个无愧于心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名衔。”

“看了戏的不叫好,那是你不懂戏。”

“往后数新中国以来的话剧角色,有季铭的溥仪一席之地。”

“去之前绝想不到,竟见证了一道话剧史的新印记。”

各种卖弄文采的断语,比比皆是。

别小看它们,大部分人是从众的,很多人叫好,然后很多人还拿牛哔哄哄的词汇来形容,最后就是留下了一个印象是真牛哔,非常牛哔。

当末代皇帝移师魔都的时候。

沪上老牌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在头版给出“旋风来沪,人艺话剧末代皇帝今晚沪上大剧院首演”,小标题“公演引万人轰动,被誉为近年最佳”,外加季铭的大头照就是那张逆光照。

最早是文化报的记者,用了这张图。

后来可能大家都觉得这张图特别有意味,发新闻的时候,都在用它,搞得好像它现在就跟末代皇帝绑住了一样,甚至成为一个o式的的东西。

社会文化版给了一整版的空间。

从人艺谈到季铭,从电影谈到话剧,从名家评论到网友争鸣,最后还有编者按“编者认为多年来,还未有一台话剧能够引发这么大的反响,也未有一台话剧可以在大众中有这么高的热度,当然,它的艺术性也得到诸多肯定所以沪上的戏迷朋友,一定不能够错过,因票务紧张,请特别关注相关剧院是否有新的加场信息。”

它们用了“旋风”这个词。

一台话剧,和“旋风”放在一块,可能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儿了。

顾锐看着季铭,一脸感慨。

“不要那样的看着我我,我的脸会像个红苹果。”

“你小子怎么这么能折腾啊跟个不坐窝的兔子一样,跑欧洲去搞得沸反盈天,回国来这才多久,又搞出这么大动静”顾锐说的咬牙切齿“这回我们中心的领导真说了,你得找时间来合作一次。要不你看你排了国话的,演了人艺的,瞅瞅人说的,周冲怎么怎么,话剧圈来了个新人,站稳了脚跟,然后又是溥仪怎么怎么,在话剧史上留名啧啧,接着你不得来我们中心演一个怎么着也得搞到世界话剧圈来了个中国人吧”

季铭翻了个白眼,他还真没有这方面的念头。

去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他是有兴趣的,完全不同的一个氛围,很能够刺激他的创作欲,但是搞什么世界影响力,就很虚了。

“记行啊,您说了算。”

“一点也不真诚。”顾锐点了点他“哎呀,来之前我们几个人还说的,你头一回演雷雨的时候来我们中心,谁能想到短短时间,就是这么个光景了。”

“您还感慨起来了,什么光景啊我们顾大导升职了呗,是这意思”

“哈哈哈,没有没有。”

“您笑的可真恶心。”

“去你的。”

顾锐真的升职了,现在也算是沪上话剧艺术中心的中层了,而且带出来的新戏反响也不错,京城那边动静不大,沪上的票房还是非常可观的很多戏会这样的,人艺国话来沪上水土不服,沪上的戏北上也是不受待见。

这就是文化基因的不同。

顾锐从侧台看了一眼观众席,已经坐的满满当当了,各个年龄层的都有“要是每场话剧都能有这个年龄分布,也不用担心以后没人看了。”

季铭打算说点啥,就听到顾锐呦了一声“他老人家怎么都来了”

“谁啊”

他还真不清楚,这些东西也轮不到他来接待。

“马立人马老先生啊。”

季铭“啊”了一声,这位是他拿白玉兰时候的评审主席,而且这位当初也是给了他很高评价的,季铭在沪上话剧圈的口碑,可以说有相当部分是靠这位老先生的几句话。

他得赶紧过去。

顾锐吊在后头,马立人在退休前就是他单位的,现在也还有名誉职务呢。

“您来了啊”

“哈哈,如雷贯耳啊,怎么能不来”马老先生精气神极好,爽朗大笑“我看雷雨的时候就想你得再演一个大戏,能好好发挥,全方位的发挥,后来看你去拍电影了,就想着这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没想到今天就能看到了,不错不错。”

季铭受宠若惊,这位还一直关注他呢“都是老师们给我机会,我就尽力演好。”

马老先生点了点他“说得好,咱们演员,就是这四个字;尽力演好。尽力了,还能演不好么演不好的,那都是没把力气、心思都用上的。能做到这四个字,我就信你这台戏一定不会差。”

“哎呀,我有点紧张了。”

“哈哈,你千万别紧张,今天人可多着呢,你要是出篓子,那可就有意思了。”老先生还挺嗨皮的,他自己是几十年的舞台成精,一点儿也不觉得登台有什么紧张,什么环境,就是练好了,排好了,心里有数了,上台就是。

季铭点头。

“行,去准备吧,好好演。”

季铭确实好好演了,对于这位一贯肯定他的老人家,他是有理由多出一份力的。沪上对北派话剧的认可,肯定没法跟京津地区比的。但末代皇帝并不是典型的人艺话剧,它还有原来电影的一些视角和叙事,这一口又是跟沪上是比较吻合的。

当年的亚太中心,十里洋场,百年商埠,是非常开放的。

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高的期待,高的热度,高的表演,高的回响竟让一台话剧,成为了普通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话题。

加场无法避免。

甚至有一天两台的时候,上下午各一台。

季铭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沪上各种媒介上,与之相伴的,全是“旋风”“大排长龙”“高度赞誉”“强烈追捧”这样的词汇。季铭完全没有想到,他会通过话剧在一线城市夯实了自己的国民度。

互联网国民度和全民国民度之间有巨大鸿沟。

季铭从网上走到网下的机会之突兀,速度之快,简直让无数同行羡慕互联网时代以来,真正的国民巨星似乎已经很难再出现,但从季铭身上,他们看到了那么一丝迹象。记

“啊你是季铭啊演皇帝的呀,来来来,坐坐,侬咋晓得我这里快点快点,上点茶税。”

顾锐带着季铭钻弄堂铺子时,竟然被一眼认出。

他无奈摇头“当年冬皇和梅兰芳在沪上联袂登台,估计也就是你这个热度了。”

噗,扯。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