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奉旨撒娇 > 第50章 第 50 章

奉旨撒娇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不是风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5:52 来源:就爱谈小说

皇家人赏赐差不多是这个理,若是给后妃花精力赏了什么玩物,即便后妃本人不喜欢,也一定要拉出来在皇帝眼前遛一遛,再谢一遍恩。遛完了也就好像完成了功课一样,给夫子看过了就行,回头就揉成一团压箱底。

他特意向老太监打听了玉旻的行程,免得自己穿帮。玉旻不在的时候,他就尽量和这只破坏力十足的毛团子斗智斗勇,培养感情,顺便一次又一次地从猫爪子底下救出他的小刺猬。几天下来之后,他怕倒也不是很怕了,还能够在这只猫走过来求抱抱的时候礼貌性地摸摸它的头。

他跟礼官商量“趁旻哥哥还没过来,我排演一下,到时候我就把它抱过去给旻哥哥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再抱回来给你,你帮我把它带回去好好养着,可以吗”

礼官搓了搓手“来罢,明大人。”

结果出师不利明慎趁猫一个不注意,鼓足勇气把它叉着抱了起来,飞快地就要往礼官怀里送,结果他小跑了还没一半路程,眼睁睁就看着猫不耐烦起来,几次偏头试图咬他,爪子一扑,立刻吓得他一松手往后倒退过去。

他被吓到了,猫也被吓到了,最后毛茸茸的小家伙歪头瞅了瞅这个人类,似乎觉着好玩似的,又原地转了个圈儿,嗷呜叫着扑过来。大殿里兵荒马乱,礼官擦着汗叫道“大人,大人别躲了,你越躲它越要扑你”明慎跑起来哪管这些,绕着大殿窜了半天,最后跨下庭前台阶,又绕着庭院进行了漫长的跑圈运动。

那猫越追越起劲,硬是咬着明慎不放,众人冷汗直冒,外边一群大男人鸡飞狗跳地帮着他抓猫,都无功而返。明慎慌不择路,余光中好似是瞥见了一道熟悉的影子,立刻大叫着扑了过去“旻哥哥”而后被男人一把抓了过去,护在怀里抱好,问他“怎么了,阿慎”

明慎扒着他不放“猫,不是,它追我,我我我”他这才冷静下来,赶紧要给他道歉“我,旻哥哥,不,陛下,参见陛下。”

他说“没事了。”

玉旻没让他行礼,仍然是揽着他的腰,把他完完全全地护在怀里的姿势。那橘猫看见明慎不跑了,它也不跑了,慢条斯理地蹭过来在他脚边躺下,又挪了挪,居然冲他翻开了肚皮,妩媚地叫了几声,还用小脑瓜去蹭他的腿。

明慎“”

玉旻问道“怕猫以前不曾听你说过。”

明慎生怕他又心血来潮地把猫也料理了,于是硬着头皮道“也不是很也不是很怕,是臣在和它玩一个抓阿慎的游戏,小猫喜欢玩,臣也顺便跑步锻炼身体。臣承蒙陛下厚爱,感念陛下的恩情,多亏了有这只御赐之猫,臣也得以放松开来活动筋骨。”

玉旻看着他没说话。

明慎推了推他,小心翼翼地把玉旻搂着自己腰的手拿回去,而后弯腰把猫抱起来,顺水推舟地问道“陛下要摸摸它吗”

玉旻瞥了瞥他,倒是没说什么,伸出手在小猫头顶放了放。小猫挣扎起来,明慎又吓得把它往旁边一丢,让小家伙轻快地落了地,摇头晃脑地去扑院中红梅上的残雪。

年轻的君王眼中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笑意“皇后,这几天都在跟猫玩么”

他说着又伸出手,同明慎五指相扣,握得紧紧的不曾放开。明慎乖乖地被他握着,和他一起往殿内走“养猫,养刺猬,给我哥写了几封信陛下,我想问一问,什么时候需要我去御史台上任呢”

“等今年春闱放榜,你同新科进士一并去报道。你是童子科状元考进来的,然则朕已废除童子科,礼部会替你造一份新卷宗出来。”玉旻问他,“阿慎,你想当一回真正的状元郎么若是你想,朕便让你当状元郎。”

明慎赶紧摇头“我不用,旻哥哥,我可以自己去考试的,考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在家的时候,我哥也监督我读书学课”说到这里,他想起来问,“旻哥哥,你怎么过来了”

玉旻道“哦,朕听程一多说你打听了朕的行程,于是特意改变行程过来看看你在干什么。”

明慎“”

玉旻又问他“你还没告诉朕,你怕猫是怎么回事。”

明慎道“没什么,就是偶尔觉得这种小动物会很凶,和程爷爷怕尖的东西是差不多的。”

玉旻打量了他几眼,带着他落座。这种案几本是一人一张放在榻上,窄小低矮,也能加在桌台上免人跪坐之苦,若是两人谈事,也一定是各坐各的,或是面对面。明慎此刻被玉旻拉了并排坐着,手脚都伸展不开,只能和玉旻挤在一起。

玉旻给他分配任务“磨墨。”

明慎就老老实实的给他磨墨。太监送上来半人高的奏本,玉旻挨个看下去,朱笔披复,一言不发。大殿内一片安静,明慎给他磨了墨,又找人询问了玉旻现在喜欢哪种香料,在他寝宫的熏香炉子里加了龙脑和苏合。

玉旻的左手仍然握着他的右手,出了些薄汗也不松开。明慎忍了一会儿后,把手抽出来用袖子擦了擦,而后顶着玉旻审视探寻的眼光,同样给他擦了擦,再把自己的右手塞回他的手心。

玉旻方才收回视线。

片刻后,明慎刚有点困意,正准备跟玉旻请个假去午睡的时候,玉旻又给他丢了一堆奏折,头也不抬地说“皇后,替朕把这些折子里的请安折子分出来,有要事陈的拿来给朕,若只是无要事的请安折,你便用朱笔写个安字。这些人一年到头要上三百封请安折子,朕看得头疼。”

明慎不敢动,玉旻就把朱笔塞到他手里“你是朕的皇后,应当为朕分忧。”

明慎只好打起精神来看。玉旻丢给他的这一堆应当是已经粗粗分好的部分,本本都是请安折,明慎注意到当中有个叫卜瑜的人,问得比一般人更勤,态度也更亲近。

他去江南后的当年玉旻就行了冠礼,玉旻的生母青阳氏送来了另一个伴读,与玉旻同岁,明慎这时候想起来,发现似乎正是姓卜。从卜瑜的折子里看,这个伴读现下也被玉旻弄去了御史台,不久之后还会去翰林院,前程无量。

明慎规规矩矩地写了一个安字上去,而后递给玉旻,接着往下看了起来。

没多大一会儿,他又翻到一本奏折,看得心惊肉跳。

这本奏折明面上请安折,内里却字字珠玑,毫不客气地批驳玉旻为生父提尊荣、接妹妹玉玟回宫,并封其为品阶最高的昭安公主的做法。那感觉很奇怪,几乎已经不是下臣对圣上的口吻,而是居高临下的态度,狂得很。

这封奏折来自如今的长宁殿首席大学士张念景,太上皇在朝时的得力宰相,改朝换代,他仍然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此人在民间有贤相之称,据说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

明慎把这本奏折也递了过去。玉旻接过来扫了几眼,半句话都没说,只是捏起旁边的细白瓷茶杯往旁边狠狠一摔

哗啦一声惊天动地,角落里的刺猬在笼子里扑腾了几下,缩成一团。

大殿里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见,众人噤若寒蝉。

玉旻淡淡地道“无事,你们都退下罢。”

众人恨不得贴着墙根走。明慎也准备起身,玉旻拉着他的手又紧了紧“你陪朕。事情还没做完呢,就想跑”

明慎声音软软的,给他解释“我去给您换一个手炉,这个凉了。”

他鼓捣了一会儿后,抱回来两个手炉,他和玉旻一人一个。回来时,玉旻嗅见了他衣襟上的龙脑香气,低声道“把熏笼撤了罢,你身体差,就不用那些寒凉的香料了。”

明慎弯起眼睛笑“旻哥哥,这是从曝衣楼里拿来的。我以前听程爷爷讲过那里,觉得熏衣服很好玩,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一看,前几天顺便就去走了走。”

玉旻想了想“那你也不要随便出去跑,外面冷,你”

明慎打岔“旻哥哥,你刚刚生气了吗”

玉旻伸手摸摸他的头“没有。”

明慎道“不要生气,旻哥哥,等我去了御史台,我可以天天帮你骂那些不听话的人。”

玉旻笑了“那你可是不太称职,所谓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若是被人知道了你这样,恐怕骂你的折子便会堆成山。”

明慎沉默了一会儿,小声问道“那卜卜瑜大人,是不是会比我更公正呢当年陛下您把我往江南一丢,选了他在您身边,是不是他比我更好。他会上奏骂你吗,旻哥哥”

玉旻偏头看了看他。

明慎这副样子和两年前如出一辙,听闻自己要被送去江南,抓着他的袖子红了眼睛,眼泪擦了又掉出来,努力憋住了,问他“你不要我了吗,旻哥哥”只有小孩子才记得那是怎么一回事,那年明慎才十五,十年间都跟他一并幽囚在这深宫大院里,觉得玉旻就是他的神,惟有顽劣孩童才会如此天真地站在某一边,提前封死自己未来的路。

是他把他手把手教成这样的。玉旻此刻再来看他,却突然发现他的阿慎长大了,十七岁,轮廓有了少年和青年之间的美,早些时候那种令人心悸的、逼人的狂热和依赖已经消失不见,可是他仍然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从无动摇。

玉旻道“他很有才能。”

明慎拎着奏本一角,安静地垂下头“哦。”略有不忿的样子,但是涵养很好地只表现出来了一点点。

玉旻问他“批完了吗看你这样子,仿佛不太高兴”

明慎垂头丧气地承认了“有一丢丢,但不是一大丢丢,而是很小的一丢丢。您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平常人家侧室生了孩子,正房的孩子也会不高兴的。”

“亲哥哥”玉旻咬着字重复了一遍。明慎茫然地抬起头来看他,还没反应过来时,便见到玉旻倾身前来,几乎与他额头碰额头,眸色黑得仿佛能将人吸进去。紧跟着,明慎感到自己整个人悬空,被玉旻稳稳地拦腰抱了起来,一阵天旋地转后,他被摔去了床榻里。

玉旻居高临下地俯身看他“你现在是不是还不知道,朕在这张床上对你做什么都是可以的,皇后”

在明慎上了几天班后,第二个想法便是吵。

御史群臣牢记一个“谏”字,再记着一个“勉”字,个个桌案前都奉了怒目圆睁的獬豸像,上面镌刻“清明公正”四个大字。玉旻治下,官员虽论资排辈的多,但也不忌讳小官跳出来大声疾呼,就地上演群雄舌战,一天吵不完就第二天再吵,一直吵不完便去朝上和玉旻吵。

明慎这个跟人急眼了都不会骂的,只能干瞪眼。上朝时,他按品阶只能站在大堆京官中的角落,虽然他的身量跟同龄人比起来并不差,但他前头是比他高几分的卜瑜,卜瑜前头的前头还有个大个子尚书,他这个南边来的、今年刚满十七的小矮子终于接受了自己还不够高的事实。

第一次去朝会时,他连玉旻的头顶都没能看到,只能听见他的声音。周围大臣都站得肃穆工整,他也不敢踮脚,听了半天,越听越头皮发麻朝中人现在分了两拨,就玉旻分封玉玟为昭安公主、生母青阳氏为皇太后的事情争论不休,张念景及其党派抓住一个“有违祖制”大做文章,说玉旻的生母当年连个嫔也不是;另一拨人则追溯过往,认为玉旻是让帝禅位前钦定的太子,他的生母和妹妹迟早也要分封,并不是坏了规矩。

两边人吵起来,逻辑精妙,措辞激烈,但最后车轱辘来车轱辘去,总是吵不出什么。玉旻显然也懒得听废话,只说敕封一事“从长计议”,接下来准卜瑜陈说废除童子科之举。

明慎此前已经听玉旻说过这件事,这时候宣布,自然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卜瑜刚奏完,底下立刻躁动了起来这次也同样分了好几批人,年长的、京中世家受荫的人各自惴惴不安起来,出身寒门的年轻官员们更多的却是面露喜色。

童子科来源已久,起初是各地乡绅推举“神童”,内定入仕名额,后来发展到京官世家一手包揽,将自己的后代全部推为神童,以此确保小辈也有了金饭碗。

卜瑜这一提议,相当于直接废除了这些人赖以为继的保障。

这下朝会的矛头立刻被转移到了童子科一事上,吵了一早上没吵出结果,玉旻的态度没人摸得清,后来日头高挂,他便挥挥手散朝了。

散朝前,他特别将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叫去了庭前,加以褒彰。明慎本来还眼巴巴地指望着玉旻能当众表扬一下他,不过想一想,他二甲二十七名实在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高不成低不就,本应不入帝王法眼,他是有点天真了。

一直到散朝后,明慎还有点恍惚。

卜瑜跟他一起走,看他一路走神的模样,笑道“吓到了陛下自从登基以来上朝,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吵来吵去没个尽头。”

明慎道“陛下跟我想的有点不一样,虽然还是一样的凶,可是我也不知道是哪里不一样。”

卜瑜笑了“您想的皇上,应当是运筹帷幄杀伐果决,在朝堂前说一不二,是这样吗”

明慎想了想“好像是。”卜瑜这么一说他就懂了“我知道了,旻哥哥现在在那个位置上,因为是君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因为大家都觉得皇上是不会犯错的,即便有了错,也不能收回,不然大家就会怀疑君主的能力。不能太过果决,让人觉着他不听意见,也不能摇摆不定,让大家觉着他没有主见。要做到这些,还要平衡各个党派,还要达成自己真正想要的事当皇帝真是太难了,我想过旻哥哥会很辛苦,没想到他这么辛苦。”

卜瑜笑了“您原本想象的也不是不存在,只是如今根基已经坏完了,用烂摊子来形容也不为过。陛下在尽力校正如今的风气,你也看到了,废除童子科,这是第一步。如若你早几年来京便会知道,陛下做起事来,也的确是杀伐果决的。”

明慎好奇起来“知道什么”

卜瑜瞅了他一眼“不告诉你。”说完后往他头顶一拍,道“回御史台罢,明大人,晚上腾出空来。陛下嘱咐微臣为您在宫外选定一处住宅,微臣看了三处地方,有些拿不定主意,陛下便出资将这三个地方都买下了。您晚间要随微臣去看看吗”

明慎愣了“啊”

卜瑜道“您今晚拍个板,当下便能住进去。往后您想住宫里住宫里,想住家中便住家中。”

明慎赶紧道“不是,为什么是三所住宅”

卜瑜道“陛下的意思是未来令兄婚娶,会择地分家,故而备用两所宅邸,彼此相对;后来陛下又想到把您幼年的故居收回、修缮,于是就成了三所,想必明大人一直以来也想把原来的老宅邸买回来罢”

明慎道“可我”

卜瑜继续道“陛下还说了,如果您要推诿,就让您亲自去和他说。这些钱在陛下眼中不值一提,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帝后同尊,自然也都是您的,所以不必多虑。”

明慎彻底没话说了。

他跟着卜瑜转了转,转了半晚上还没转完旧居。这是明氏一族的伤心地,玉旻命人重新修缮,打点得焕然一新,却保留了许多老旧的痕迹比如明慎跟他提过的莲花台,他父亲曾抱着他,用低哑的声音给他讲故事。他母亲便在旁边为他们打扇。

明慎的样貌随母,清秀动人,活色生香,性子也随母,犟得很,但有点没心没肺;霍冰长相随父,狭长凤眼一眯,便是倾倒众生的好容颜,透着一点精明相。明慎已经快记不清他父亲长什么样子了,只记得当年小小的他被抱在怀里时,他瞥见的父亲的眼尾,不知道是妆没卸干净还是怎样,微微发红,像是贴住了一片桃花,很好看。

后来听说霍冰长得像他父亲,他就自动认为霍冰和他爹长得一模一样了,将那个画面层层描绘出来,就是霍冰抱着还是个小崽子的他,跟他讲故事。

这也是为什么短短两年间,他迅速跟霍冰亲近了的原因。

他立刻就要给霍冰写信,卜瑜却又给了他一个惊喜“明大人,令兄明日便能进京了,我们提前通知了他。”

明慎高兴得手足无措,反复找卜瑜确认了“真的吗我哥真的明天就到”

卜瑜含笑确认了。明慎欢呼一声,又立刻要动身去找玉旻,看了看天色才冷静下来“好晚了,我今日便先不打扰旻哥哥,我明天去罢。”

过了一会热,他又纠结了起来“最近旻哥哥好像特别忙,我现在找他好像也不好唉,还是不找了,写封谢恩折子上去好了,免得耽误旻哥哥的时间。”

卜瑜瞥瞥他,没说话,只是笑着告退了。

当晚,明慎便歇在他自己原来的家中。只是府邸空无一人,新来的家丁他也不熟,空荡荡的一个大房子住起来有点怕人,明慎做了个被猫抓的噩梦,醒来时已经到了凌晨。

玉旻定的规矩是逢三、六、九日上朝,差不多是上一天休息两天的时候,不上朝的时间里,京官们便各自去岗位上工作。

明慎起身后直奔御史台,先是写了一封折子感谢玉旻给他安置宅邸,拎着折子等了半天,内阁过来接帖的人迟迟未到,只好开始埋头工作。

也是这个时候,明慎才感知到他和玉旻的距离有多远和他去上朝时望不见玉旻一样,这是君与臣的距离。

他小声嘀咕“总有一天我会和旻哥哥很近的,说不定可以入阁呢。”

卜瑜打他身边过,也小声告诉他“明大人,您是皇后了,正月初三与陛下成的婚,您还记得吗”

明慎“”

清吏司最近正在统计上一年的京察结果,明慎这个半路插队的自然说不上话。他的顶头上司卜瑜,便给他分配了另一个任务清吏票拟,也就是初步提出对奏本的处理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