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奉旨撒娇 > 第 9 章

奉旨撒娇 第 9 章

作者:不是风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5:5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明慎“夫君”两个字说完,整个人都是懵的,看玉旻的神色,好像是所有的答案中,他恰好选了最差的那一个。年轻的君王忽而从他身旁起身,慌乱似的斥了他一声:“胡闹。”那微微发颤的情状好似心脏骤停,接着猛如擂鼓。玉旻姿势有些奇怪地微微躬起身,别到一边不去看他,低头理好衣襟鞋袜,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明慎翻身把自己埋进被子里,臊得面红耳赤。小猫跳上来,拿爪子扒他的头,想钻进被窝跟他一起玩,明慎也不肯出来。等他冷静后再一看,玉旻早走了有半柱香时间。

他这回僭越的举动似乎是让玉旻生了气,但明慎左思右想,觉着自己虽然有错,但是错得并不十分严重,只是相比较玉旻那种气定神闲的学习状态,他这只小菜鸟显得有些丢脸罢了。

对于这一点,他哥早在江南时就曾今慈爱地问过他:“我愚蠢的小明明哟,说起来你这么傻的家伙,玉旻都能留你十年,看样子他心性好,想必能成为一代明君的。”

“可是旻哥哥的心性一点都不好,他脾气很差。”明慎心想。

那之后的几天,玉旻一直都没有过来。听老太监和礼官说,最近似乎是前朝正逢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明慎隐隐意识到这件事或许跟他那天看见的奏折有关系。

他提笔给霍冰写信,想要告诉他哥哥他一切都好——除了“我已经和我的君主成了亲”这一点。没想到的是他的信还没送过去,霍冰的信却已经先到了。

“吾弟阿慎,见字如面……如今朝局不稳,张念景乃三朝老相,实有呼风唤雨之能。新帝根基尚浅,母家无势,必有破旧立新之举……汝应全力支持。”霍冰写得很潦草,大意还是最近三朝元老要和玉旻斗了,玉旻要立威,张念景也不愿被玉旻这样弄下去,想要保全以往的地位。霍冰要他明哲保身,若是能寻到机会回江南便好,如若不能,那就顺着玉旻的意思做,总不会太差。

明慎也不知道霍冰背着他打听到了什么,当年他以为他不在的那两年是玉旻着手布局的关键时刻,可霍冰听了他说了以前的故事之后,告诉他,玉旻这个人“远非你所见的这样”,手段“精妙狠绝”,“有君相”“指不定背着你做了好些事情”。唯一不确定的是他阴戾孤僻的性情,遇见玉旻这种的,便是当真伴君如伴虎。

他回信告诉霍冰说自己会站在玉旻这一边,又写:“我会注意的,不过我想陛下不是很需要我,另一个伴读卜大人很有才能,我做的只是一些微小的工作。”

明慎这孩子傻,不知道宫里寄出的书信都要由三司把关过一道内容,还有胆子跟霍冰大谈站队问题。他前脚写完信,礼官后脚就把内容告诉了玉旻,按律汇报。

“卜瑜?他老是提他干什么?”玉旻大略听完了礼官告的状,道,“当皇后也不是什么微小的工作,你给朕把他叫过来。霍冰这个人一天到晚胡说八道,还说朕的坏话,他脑子里就听得进去他的话,朕说的话权当耳旁风。”

礼官道:“明大人刚刚才睡下,那我立刻叫他过来。”

“算了。让他睡,注意看看有没有发烧,每天的驱寒汤药必不可少。”玉旻道。“另外,把那只猫送去关禁闭,再把宫中所有野猫都赶走,禁止外臣上供波斯猫。”

礼官哭笑不得,一一记下:“是。”

他拿出前几天卜瑜的请安奏折看了看,没瞧出什么来,又把明慎的信封好。

那青藤造的信纸边缘被明慎撕得歪歪扭扭,有一点软化后卷曲的迹象。这是明慎以前跟他学来的粗野坏习惯:冷宫里没有浆糊,有时候连细绳都找不到,他们卷信纸封的同时用唾沫沾湿一点边角,卷起来之后能封得更细密严实。

青藤纸尝起来是甜的,黄麻纸是苦的。

只是这样转念一想,玉旻却突然想到了那个场景——不是两年前的,而是现在的明慎,长成半个青年的人写好后将毛笔咔哒一声搁在黄玉笔山上,而后伸出舌头往信封边缘小小地舔上一口,那点红润的舌头和嘴巴在灯下泛着水光,就好像……就好像那天他在明慎的寝宫,看着明慎认认真真地学做吕字那样。

猫儿似的突然扑过来吻一口,将他清甜的气息印上他的唇舌。

他捏着那信封,好似被烫到了一般,却又迟迟不放手。

旁边礼官的话也变得有些遥远:“还有就是您废除童子科之举,往年童子科入仕的人要如何呢?这一点卜瑜大人之前也提过了,说是童子科进来的人多死记硬背应试而无真才实学,建议在朝的所有童子科中举的官员重新考察科举,直接从乡试开始考,若是三试无一通过,便打发回乡。”

礼官瞧着他神色,偷偷补了一句:“明大人也是童子科考上来的,当年明家对二子都十分在意,指望着两位大人飞黄腾达。不过明大人考上了,霍大人却没有。”

“童子科中举的官员不用降为童生,从春闱开始考,过了直接来见朕。”玉旻道,“让霍冰进宫罢,阿慎应当十分想念他。”

玉旻手指抚上自己的唇,仿佛那里还存留着灼人温度和甜香。

春闱在即,玉旻变得更忙了。

明慎一直没见到他,他知道以他现在这个尴尬的身份,不用考就能去御史台报道,要算得上是走后门。但是他整天闷在殿里轻易不能出去,除了给刺猬喂食、被猫追着满院子跑以外,也给自己找了点事做,认认真真的备考起半月之后的春闱来。

在江南的两年里,霍冰迅速地教会了明慎在宫中的十年里不会的一切,他的教育方法是嘲讽式的:“不过是被丢回江南,又不是杀你的头,你这样要死要活的是要怎样?离了他是不是就不能活?我们明家不收破烂,你这样下去,兴许姓玉的往后下江南,你卖身去画舫跳舞,他能多看你一眼。”

如果说玉旻是教会明慎生存方式的那个人,那么霍冰就是真正带他走出去,眼观这个世界的人,让他清醒了不少。玉旻仍然是明慎眼里的神,未曾破灭,但明慎开始看清他与玉旻之间的鸿沟:君与臣的差距,善谋与天真的差距,在江南的那两年,他头一次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非只由一个冷宫组成,它是五光十色的,虽然不比巍峨堂皇、朱红富丽的宫室与高墙,不过他更适合那里。

明慎按照记忆,整理出霍冰逼着他念书时的见解,请老太监帮他找齐了相关书目,开始没日没夜的温书。

霍冰也好似提前知道他会这样做一般,第二封信紧跟着就到了,附带厚厚的一大箱子纸,都是备考春闱所需要的功课,还有明慎两年里的功课本。

明慎十分高兴,写了一封倾情吹捧他哥的感谢信寄过去,捏着小刺猬的短尾巴盖了个章,又让神官帮忙抓住猫,往信纸上按了一个猫爪印——那猫到底还是没被送去禁闭,明慎好说歹说把它救了下来。

印着猫爪子和刺猬尾巴的书信送了出去,玉旻知悉后评价道:“幼稚。”

明慎自然不知情。

冬天里最冷的那几天开始过去,冬雪渐渐消融,绽开满院的红梅。当中明慎一次都没见到玉旻,秘密立后这样事实,也让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短短十五天,他足不出户,每天被猫追着跑,身体倒是好了许多,只发了两次烧,还有空在额角贴一枚薄荷帖,抱着书本温书。

这家伙念字时声音很软,有点奶味儿,用他牙牙学语时的习惯一个一个指下去,遇到重点时,就聚精会神的反复读起来,听得外头的礼官都忍不住笑。半个多月的时间,他完全没想起玉旻来,反而还拜托了礼官,问了翰林院几位德高望重的学士一些问题,反复钻研,再将自己搞来的一手资料原样寄给他哥。

如此持续半个月后,玉旻率先沉不住气跑过来了,也不说他要干什么,就在明慎写策论的时候过来,跟他挤一张桌子,问安折子照旧丢给明慎来写。

明慎惦记着他没写完的策论,写完就飞快地往旁边一丢,不偏不倚刚好砸到玉旻的怀里。

玉旻捏着那本奏折瞅明慎,明慎却一点反应没有,而是兴致勃勃地继续研究他的那些经世治国之道,头也不抬。玉旻就把奏折放了回去,自己批完了奏本,而后对明慎道:“我走了。”

明慎这才回过神来:“旻哥哥,你是不是最近很忙?”

玉旻道:“也不是太忙,跟那帮老头子吵架罢了。”

明慎“哦”了一声,又问他:“那你能吵过他们吗?”

玉旻想了想:“能。”

明慎又道:“哦。”

玉旻拍了拍他的头:“朕走了。”

明慎恋恋不舍地丢下笔,起身送玉旻出门。

他隐约觉得玉旻好像有点不高兴,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只能找他说话:“旻哥哥,我准备了一下春闱,最近感觉自己的进步还是非常大的,你有没有空帮我看一看我写的策论呀?一会儿我写完了送给你。”

玉旻道:“再说。”

明慎有点失望,但是没说什么,把他送到了门边。庭院中一片滴翠绿草蓬勃长了起来,玉旻背对他穿过清冷开阔的庭院,明慎这才想起来,两个人谁也没提十五天前那次不太成功的尝试。

他摸了摸自己的嘴,脸颊发烫,同时还有一点微微的疑惑:如果玉旻那样信奉神灵,那么为什么整整十五天都没来见他呢?

这点疑惑他转瞬就忘了,他觉得玉旻大约是还在生他放肆无礼的气。

二月十六,他换回了从江南来京时那套朴素的棉服,裹了一层披风,看起来像个球——绕了一个大圈,从宫里坐到宫外,又从宫外绕到国子监门口,坐着低调的小轿子,摇摇晃晃地去了考场中。

考场戒备森严,人人面上都带着冷气。明慎没考过春闱,不免有些紧张。没想到他第一关搜身就出了岔子——搜他身的玉林卫扣了他给自己准备的一堆红枣胶参和两个小手炉,嗤笑道:“这位少爷,您是来考春闱的呢,还是来享福的呢?手炉容易藏私,那几个枣儿我看也不像是能吃饱的,这些东西就放在这吧,啊。”

明慎看了看旁边人,一位老大爷老远带的烧饼都被掰碎了检查是否有夹带,可怜巴巴的,只是好声好气地商量:“大人,我身体不大好,红枣是吊命补气用的,可否通融一下?”

玉林尉道:“身体不好的来考试干什么?有病就回家治病。”但还是把红枣给他了。

明慎见到还能收回其中一样,有点高兴,抱着自己的包裹往里走。另一边,玉林尉把这事禀报给了负责此事的官员,那大官穿着一身翰林学士服,立在另一边的暖棚下,背着手一言不发的听完了:“身体不好就派几个人加看,御医候着,注意别出问题。”

话音刚落,另一边又有人来了,低声道:“大人!宫中有令,说是要关照一下,这次来考的有个姓明……”

那年轻官员一言不发地听他说完,皱起眉:“这个人已经进考场了么?”

那传话的人擦着汗,随处看了看,眼前一亮:“就是那个长得标致的小郎,说是身体不好的,连程公公都来了,说是要亲自照看。”

他面无表情:“我知道是谁了,让他们去办罢。”

那人道:“还请大人多担待,这是宫里送过来的,劳烦大人转交给明公子,考场封死了,咱们不能进,这些天还要多多烦请大人。”

官员道:“无妨,既然是为陛下办事,臣自然尽力完成。”

明慎刚刚找到位置坐下,便见到一个身材颀长、相貌俊俏的考官走了过来,伸手把一个半人高的叠箱不轻不重地放在了他眼前。

明慎:“?”

他已经坐了下来,隔板上好,也难以站立,对方却制止了他起身行礼的行为,只是用他微微眯起的桃花眼打量了一下:“明家幼子,明慎,是你罢?”

明慎点头如小鸡啄米。

男人道:“我姓卜,名为卜瑜。若是你关心陛下,应当听闻过我的名字。”

卜瑜。

这个名字他不可能不记得,这就是玉旻的母舅家在他及冠时送来的另一伴读,刚好插在了他离开玉旻的那两年中,全力扶持玉旻,助他登上了皇位。

好比他明慎是一颗小白菜,陪着另一颗大白菜长了十年,眼看着就能收获一兜碧绿苍翠的白菜,小白菜和大白菜一起被送去菜市口,可却被人横插一脚,告知:你身边的不是什么大白菜,而是蓬莱仙草,能守候在仙草身边的只有醴泉,靠你自己收集的那点儿小露水是不顶用的。

说嫉妒也算不上,明慎一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很笨的家伙,远远不如他亲哥。

但要说不难受,那也不是真的。

卜瑜瞥了瞥他:“陛下身边不需要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少爷,你这样的若是去了朝中,也会带累陛下风评,没有金刚钻便别揽这个锔瓷活,若你只想当个宠臣,我上书给陛下,等他立后了推举你当个男妃罢了。”

明慎一下子就明白了卜瑜的意思,有点生气,他认真地道:“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的。”

卜瑜看了看他,未置可否:“听说你身体不好,我早晚会各送你一回药粥,你仔细着喝,若是泼洒在了卷宗上,没人会给你换考卷。”

明慎道:“我不会的,我也不需要喝药,我的身体很好。”

卜瑜道:“哦。”

明慎继续认真道:“我会比你当年考得更好的!你当年春闱多少名?”

卜瑜慢悠悠地瞥了他一眼:“会试第一,殿试第一。”

明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