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蒸汽大明 > 终章

蒸汽大明 终章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3:30:45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许多宾客昨夜都没能回去,直接睡在这边的客房里,到了中午,大家该吐的吐,该醒的醒,胖虎又做了好些面条和清淡的小菜,大多宾客都吃完回去了。

俞星城本来想要出来送客,但奈何炽寰情绪起伏,她也抽不开身。

但她已经远远听到了外头,肖潼、铃眉和杨椿楼帮着张罗送客的声音,看来大家都料想她这个新娘第二天早上会下不来床。

可俞星城下不来床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身。而是因为现在躺平在那儿,被残酷的世界打击到的炽寰。

不过她瞧得出来,炽寰并不只是在乎修为,可能更多的就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她和发情期。

俞星城裹上一件小衣,两臂还是白莹莹的露在外头,她盘腿坐在床上“你还在乎修为啊,天底下灵力都衰退成这样了,你这不也是隐退了,难道还要去打架吗”

炽寰哀怨道“只有低级的妖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本能。”

俞星城拿脚蹬他“恭喜你变得跟我一样低级了。再说,我压根也没觉得你昨儿像个什么禁欲千年的大妖怪。你都喘的跟个抽风机似的了。”

炽寰翻身起来,要去捉她手腕“你敢笑话我”

俞星城笑起来“我觉得很好啊。若是新婚燕尔,你却对此毫无兴趣,我会觉得很难过的。”她甚至觉得,自己醉酒后有点迷迷糊糊的卖力,怕也是想试探他是否真的是个情爱上的呆子。

但显然他也不是。

炽寰后知后觉,俞星城大概是喜欢他这样“堕落”的,他也忍不住开心了几分“真的我倒也没有那么在乎修为,我就怕你不喜欢我发、发情期的样子。”

当时,俞星城真的想过,如果炽寰是那种行走的xx机器,无时无刻发情的禽兽,她到底要怎么自处。

但炽寰惶恐不已,怕被她讨厌的所谓“发情期”,其实也并不夸张看起来也不过像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似的。

至少在成婚后放假的头两三天,她还是逐渐坦率的去享受这份浓情蜜意。炽寰发觉自己不被讨厌,甚至俞星城很喜欢,开始扼腕叹息了“早知道我一见到你,就应该开始破除禁制”

俞星城“你要不是有个纯情的阶段,我大概也会觉得你是个禽兽。”

总之,炽寰慢慢也想通了,俞星城也察觉到他大概不是惶恐于自己修为消失,而只是自认为大妖怪还重回发情期,是件丢人且会被她讨厌的事情。

俞星城身边的友人,似乎都因为这场婚姻,多了几分喜气。朝廷上似乎也有传言,说那位俞大人不仅没入宫,还找了个富家小少爷入赘女户,刚刚成婚,日子过得滋润呢。

朝堂上有了些对她的八卦,俞星城料想到过几日去上朝,大概要有些眼神和流言,她也不在乎。

随着入秋,今年夏季难得没有洪水干旱,即将是个近十几年都少见的丰收之年,南北都洋溢着几分舒心的气氛。

但俞星城没想到,就在她休完婚假准备上朝的前一天夜里,杨椿楼托人从医局递来了条子,让她速速进宫。

俞星城收到那条子的时候,铃眉正打算和厉哥一同出发回桐乡,只看到俞星城在门口扫了一眼纸条,身子往后一趔趄,却又脸色苍白的撑住,轻声道“铃眉,家中可有白绸”

铃眉“有些盖家具和库房摆件用的白布,怎么了难道是”

肖潼也赶来,俞星城将手中的条子递给二人。

肖潼半晌道“皇上他竟然驾崩了这是太子殿下要你入宫作伴”

俞星城冷静的凝望了一会儿地面,轻声道“这几天宫内都需要重臣把控局面。我估计几天不会回来了。你们先赶紧去买灯笼吧,白布也预备着,明儿天亮之后,消息应该就传来了。”

她说罢,只回屋披了一件藕荷色的常服,戴上黑纱官帽,与炽寰说了几句话,便朝宫内去了。

果然是像俞星城所说的。

第二天,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了大明。

许多让人难以预料的传言与情绪,在如今这个报纸发达、人群流动的大明,开始涌动。

有人认为小燕王刚当上太子没多久皇帝就死了,一定是他谋害了皇帝,甚至言之凿凿的分析了许多假消息来论证他的想法。

有人则哭天抢地,觉得皇帝死了,蛮夷之子要继位当大明朝的皇帝,未来三十年肯定会屠杀汉人,甚至鼓动着要建立红莲教,去匡扶汉室。

还有人则觉得皇帝本来就是个狗东西,他性情多变,口出狂言,完全不是道德上的楷模,死了才能清本正源,给大明儒士以痛斥怒骂他的机会。

有些三年前逃脱清算的江南士绅子女,开始编排各种各样的故事,从说他马上风而死,到暗示他从官场向宫廷敛财,死也死在玉床金席上。

有些则是皇帝的先进思想的支持者,引援各国现今皇帝做对比,写出一篇篇华丽辞藻称赞“最好的时代不会结束,更好的时代即将来临”。

在这样的变化中,人们的面目总是千奇百怪,但又像是海上的风浪,总有浪头一会儿朝这儿,一会儿朝那儿。

俞星城在宫中陪着小燕王,她知道这些消息,她过许许多多的报纸。

她现在正陷入一个很微妙的小风波中。

就是皇帝的谥号。

按理来说应该有小燕王这位继任者来定,但臣子却觉得他给予的评价过高,不愿意附议。

皇帝的谥号,代表是人世间对他功过、能力与心性的评价,他自己虽然不在意,但如果他的功过他的人生被人否定,那么小燕王就很难继承他的遗志而不受抨击。

但在民间的口碑中,当今皇帝绝对不算是好的。

或许是儒家仍是社会习俗最难以撼动的基石,更多的人还愿意用“礼貌”“勤勉”“谦逊”“仁慈”这样评价道德的品质,去评价一个皇帝的功过。

皇帝许多小事的荒唐、易变、暴躁与狠绝,在民众眼中总是会被放大的。

到这时,皇帝已经入梓宫停在宫中,准备几日后的移驾与入陵,小燕王还在据理力争,绝不能接受在他的谥号里出现“惠”这样表示平庸的字眼。

在小燕王团团转的时候,俞星城却在灯烛旁,看了一样坐在书桌旁边的江道之,道“根本不是这个问题。皇上不在乎名,不在乎谥号,却在乎你是否能得到支持。你是为了让别人认可你之后要做的改革,才需要给皇上正名的。对吧。”

小燕王转脸“是。可他在位三十五年,这些流言已经太久了”

“但在本朝,只因死者为大,拔高一个死人,可比拔高一个活人容易的多。”俞星城道“更何况,他在世时,有确确实实的功绩。你更应该做的是,为他写一篇感情充沛的崇敬的短传记,而后刊登在大明朝南北各家报纸上。”

江道之也有些吃惊“皇帝御笔,发在报纸这种东西上”

确实,报纸在如今,看似还是一个廉价、低俗充斥着本地广告与白文故事的玩意儿。哪怕如今随着戏曲发达,私塾官塾遍地,识字率高了不少,报纸上更有将近一半的内容,都是类似的口语与简化字。

但很多地方都有听报纸的习惯了,这在当今大明,可是传播最广的手段之一。

小燕王道“你说得对。我之后要做的举措,处处关系到百姓,自然应该先与他们有沟通。报纸当年一直被富家士绅占据,造成了多少麻烦,你我也知道,这三年官报发展的还算不错,不若当真刊登一篇文章,来为皇上正名。甚至我认为,这片悼文应该还有一个更白话的版本。”

江道之似乎有点犹豫。

俞星城觉得,江道之虽然嘴上总是溜须拍马,但他真心敬佩皇帝的理想与行事手段,皇帝驾崩后,江道之整个人似乎也消瘦沉默了不少。他大概是真心想要替皇帝正名。

江道之“殿下怕是不怎么会写白话。白话的我来润色罢。我是个俗人,才能写的出俗文。”

小燕王点头“原文我自己来写。”

大殓之后,梓宫已经在乾清宫停了一阵子了,小燕王经常去守灵,但呆在那里最多的还是宁祯长公主。这对兄妹相互扶持多年,未曾离心过,都见证着彼此夺取权力,丧失爱人,这会儿皇帝走了,宁祯长公主似乎也一夜老了许多。

她那张有些不对称的温柔圆脸上,几乎再也没了半分笑容。

大殓七日后,距离入陵还需要一小段时间,梓宫将移至景山附近的宫殿。在这一日移驾时,大升轝将梓宫运送出紫禁城,诸位皇子宗室与群臣、宫妃将夹道哀送,特别是宫妃与太子,将跪地默送。

在那日大升轝离宫之前,阁老也将诵读皇帝遗诏。

只是这篇遗诏其实并不是皇帝亲手所写,而是由江道之、俞星城与其他阁臣共同撰写,来以皇帝自己的口气说一些自我评价和祈愿。

但实际上,皇帝临终前七八日写下的遗诏,则是在前几日,小燕王提出要为皇帝正名时,宁祯长公主才亲手拿出来,当着几位近臣与小燕王的面诵读的。

那篇遗诏,可比如今这对外公开的遗诏辛辣与温情的多。

他似乎是分段多次写的,有些逼急潦草的甚至像是他深夜爬起来秉灯夜烛写成。

上来先说的是宁祯长公主。

“我是想再给你寻一门亲事的。我知道你是受爱情滋养的女人,但你也知道,现在再能找到的哪里还是爱人,都是心怀鬼胎的狗东西。等略儿做了皇帝,你便离开京师,去别的地方鬼混也不错。到时候因为你远离了权力,可能也就远离了狗男人,你还是很美的,这个年纪说不定也能再寻到知心人。”

这话说的实在柔软,也不像个自知死期将至的人的口气。

又说小燕王“我与他说了太多话,他似乎有些恐慌了,他太怕自己比不上我了。可我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连世界什么模样还没见过呢。他不会比我差的。但我已经不想教导他了,他是在信任与历练中成长的,我是在怀疑与提防中长大的,我们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人。我也不知道,哪一类人更适合成为皇帝。”

他对于小燕王的描述就这样短短几句。

反而有大段写给江道之的。

俞星城这才知道,江道之本来是郑皇后曾信过的骗人道士,靠着花言巧语混到宫中,而后才与皇帝有所接触的。她才知道江道之曾经受令毒害过皇帝,但他斡旋其中,最后反而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江道之悲观且有点疯癫的嘲讽着所有掌权者,更瞧不起紫禁城,他只想骗出几年富贵清闲,妻妾成群的日子就跑。却没想到反而和皇帝越走越近

他们是有过一段很值得说的过往,但那都是皇帝曾经的故事了。

江道之被皇帝选择,正是因为他除了一点对人世间污浊的恨和嘲笑以外,已然无欲无求。他不在乎名与财,但他在乎权力、在乎皇帝的遗志。怪不得皇帝会让他任内相阁老,因他确实如他那济公般的打扮一样,成为笑话人间却又最硬最尖锐的一颗铜豌豆。

他大概也是少数不会在俞星城背后捅刀的阁老了。

而皇帝说起俞星城,不长不短。

只是说“她眼睛放的很远。不只是看到了遥远的那边大洋,更是看到了遥远的百年之后。她有一点说的很对,曾经外政不过是内务解决之余的再有余力做的事情,如若没有战争,外政便不会动大明的根基。但未来不会这样了。外政或许会决定内务的轻重缓急了,无形或有形的战争随时都在预备着了。”

“至少以我来看,我未曾见过他人有她那样的视野。重要的是她看得见远方的海岸线,也看得见脚下一个个人,但偏偏,她有意不去理会那些不远不近的地方。那些最容易藏污纳垢的,最容易交融着目的和利益的地方。”

“我不知她会做些什么在你们看来荒唐惊奇的决定,我不知道她会说出哪些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战略,但我只是希望,能见到遗诏的你们,都多与她谈谈,多了解了解,她那鬓角还有毛茸茸胎发的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你们会像我一样被她说服的。”

俞星城当时听到这遗诏的时候,也有几分感动。

他没有用多少辞藻去夸赞她,只是劝别人听她说说话。

不如说这是更大的信任。

而皇帝没有说什么大赦天下,没有评价自己这些年的功过,只最后说道“怕是略儿会想要为我正名。但绝不要将我描绘的太好,更不要让天下认同我,捧高我,否则他之后会被拿来与我比较,路会更难走。如果怕我的名声,会给一些他想要继承的来自于我的政令带来负面的影响,便稍微正面的描述我一些,但不要否定我的缺陷。”

“我必须要成为一个负面更多的皇帝,才能让他少受磋磨和道德上的指责。”

他这样的真实遗诏,与此刻梓宫移驾时,由江道之诵读的“美化版官方遗诏”,同时响在俞星城心里,她以为自己对皇帝没有太多感情,但却心里有一种老友逝世般的难受。

在梓宫移驾之后十几日,本来修建的就很简朴的陵宫准备就绪,皇帝的梓宫即将入陵。京师已经停歇了二十余日的全部酒肆娱乐,全部都要开始缓慢的营业了。

而俞星城送入陵之后,也知道,自己出航的行程因为皇帝的驾崩耽搁了太久,她甚至都没打算参加小燕王的登基大典,而准备低调快速的在这个时期离开大明。

大明如今可以说是占据大半亚洲,称霸太平洋西岸的大国,皇权的交接带来的震动,怕是不会比当年英王乔三死亡要少。

俞星城这次出航离开大明,并不是想要像当年一样立威,而是要做许多隐秘的事情,所以这次没再有庞大的舰队,没再有欢送的群臣和隆重的典礼,甚至小燕王犹豫许久,还是没有去往天津卫送她。

同行的熟人确实是不少的,毕竟有过出航经验的还是这次的优先选择。

温骁,裘百湖,谭庐,戚雨信。还有温嘉序与肖潼。

不过肖潼作为西洋华侨商会的联络人,可能会在中途离开。

当然还有许多年轻的官员和水师将领,有一位钟曾筠的三儿子,不知道钟曾筠都从哪儿知道俞星城大喜,托他三儿子带来了贺礼。

这航海显得有点寒酸,但这种寒酸反而是自信的证明。

大明一路再次从淡马锡到印度到苏伊士河,到处都是大明巡逻的舰队,通行的商船,她再也不用怕被袭击,再也不用带上那么多宝船与战船,依然能一路平稳。

俞星城知道,当她驶入红海之后,才到了需要大批宝船傍身、去到别人家地盘的时候,但那时候,再随时抽调鲸鹏与宝船,也完全来得及。

而这次,不比当初俞星城只是船上三把手,她此次统领全船队,从航海长到水师将领,都只受她一人指挥。

从这之后到每一个国家要做的举动,外交的方阵,甚至应对国与国冲突时的战略,几乎都要由她一人来决断了。

俞星城站在宝船甲板上的最上层,望着远处的海平面。

天津卫就在不远的身后,锅炉发出更加轰鸣却也更高速的响动,她仰头瞧见鲸鹏从大沽口山崖附近起飞,钢铁飞翼微微转动,大量白色蒸汽化入松软的云团,鲸鹏似乎跟上了船队离港的速度,在湛蓝的天空中编队成型。

甲板上,水手们穿着箭袖短衣的军装,都强制修剪了更适合船上生活的短发,在哨声中收起沉重巨大的船帆,只依靠着汽船飞转的铁质螺旋桨,向前逆风航行。

她把新皇即将登基,一切不安未定却又欣欣向荣的大明甩在了身后。她知道,那里建设起了无数的工程学府,无数的官塾私学,还有文官缩至当年一半而六科扩招的新科举。

她知道,还有太多生活如千年前一样的农民,有剥削的工厂,有穷苦的底层,有许多的心怀鬼胎,有许多的利用规则,不公欺压。

但她知道那里会有许多孩子诞生后都有着或好用或不好用的灵根,或许会去学些字而后进厂做工,或许会读书好去银行去各地财户部,甚至早早学了英文立志做海贸声音。

而远处呢,还有着群龙无首的印度,有战乱频发的苏伊士河两岸,有被即将惨烈瓜分的奥斯曼古国,有陈腐却也激荡革命的地中海北岸,有拼搏敢干即将出人头地的合众国。

有不敢得意,不能自满的险恶形势。

有流动的,多变的未来。

她只是深吸了一口海风,听见某个大妖怪的脚步声,他挤过来,手也扶着栏杆“哎呀,我这次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跟你站在一块儿了不用再穿裙子,不用再扮丫鬟了”

俞星城转头看着炽寰笑了笑“你以前不是最喜欢爬桅杆吗这艘船比以往的都要大,都要高,你不上去看看”

炽寰仰了仰下巴“这儿已经够高了。我怕你觉得高处不胜寒。”

他说着伸长手臂揽住俞星城。

其实他皮肤凉凉的,反而阳光更暖和。

俞星城一身官服却也不甚在意的偏头,用脑袋撞了撞他的下巴,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笑道

“高处只有阳光,怎么会寒呢。”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啦

歇几天就开始写番外,与此同时也会修前文的一些错字或口口,但是工程量比较大,不一定都修的完。

关于番外,大家有什么想要看的,也可以在评论区提一下,我作为参考,但不一定会写。

但我可能会写俞星城的欧洲、美国游记,以及写温骁线番外。

然后就是一些唠叨

这篇文既是突破,也是重复吧。突破了我之前写的古代穿越长篇的一些限制,但还是有很多自我重复的地方。不过我写的是又爽又痛苦的。

爽是爽在,融合了太多我一直想写的东西,我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天马行空的写各个国家,把我的幻想,我爱的各种元素,都融入进来。不怎么朋克的蒸汽朋克、万国博览会、基督教与大死亡、印度神与阶级、克苏鲁与人造飞行器对峙,这些都是我很痴迷的。

痛苦是在于,连载期间正处于我生活的一个比较浮动的阶段,很难保证稳定的更新,被生活折腾的经常写到一半累的很想去睡觉。

虽然我中途说过想要尽快完结,但其实我并没有砍大纲,我是把我想写的几乎都写完了,才决定完结的。

所以我在这方面没有缺憾,有的缺憾只是我自己文字水平不够,对长文剧情的把握里不够造成的各种失误。这篇文有我喜欢的地方,却也有很多我不满意的地方,努力练习,希望下一本能改掉这些问题吧。

我也知道,真的有很多读者,从这篇文刚开始连载没多久,就真的一直在追更支持我,我非常感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这本文我真的连载不到一百多万字。如果没有人喜欢我写的这些略显冷门的内容,我或许也没有信心去各种查资料,去全情投入,去挤出时间写更新。

真的感谢你们

最后,我也要不要脸一点。

也希望如果大家很喜欢,也帮我安利一下,或者说跟朋友推荐一下。

以后大家能看到其他你喜欢的却成绩一般的作者,也像你们陪伴我鼓励我一样,多去鼓励鼓励他们

谢谢大家啦

番外再见

以及下一本没有意外,会是旺夫不如旺自己,一篇言情比较重的文。

文案

疯批女大佬vs病娇男妈妈

男主算计感情,女主馋他身子

言昳人有多美,嘴就有多臭

准确来说,她是某本书中福气包旺夫女主的恶毒姐姐

为了衬托天真软萌好命的福气包妹妹,

她就是要强爱折腾却运气差,嫉妒成狂下场凄惨的反例

在她年近三十,丈夫战死,困苦落魄

而旺夫妹妹即将成为皇后的结局到来时

她忽然清醒了,想起来了

“等等,这本书我看过。”

不但如此,言昳看了一眼生了五个孩子的福气包妹妹,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设定了

“我有貌有房死老公,你生儿育女进深宫咱俩到底谁更凄惨”

言昳还发现自己可以通过童年日记,多次穿越回小时候,改变自己在原著的命运。

她合上了日记没必要,三十岁的寡妇一样也能东山再起。

直到过几天,传言中战死在外的丈夫山光远,活着回来了。

更何况这个丈夫好像还是被弃掉的原著男三,福气包妹妹曾经的裙下之臣。

快乐生活里混进了老鼠屎。

拒做接盘侠的言昳忍不住打开日记,尝试回到过去

当她重回童年,想要向命运的不公挑衅,金手指光环的福气包妹妹却哭道“你什么都要跟我抢,就是想要过得比我好吗”

言昳嗤笑“谁要跟男人养的宠物狗比谁过得好我要做的是,把你最依仗的那几个男主子,也都踩在脚下。”

回到小时候,山光远这个原著男三时不时会欺负旺夫妹妹

想到他日后黑化病娇,因为对原著女主过于心狠手辣,被喷人设崩塌,最后被读者集体辱骂出局

言昳就想翻了个白眼神经病离我远一点。

一转角,却偷听到妹妹泫然若泣“山光远,你为什么这么对我”

山光远“因为言昳讨厌你。”

言昳

山光远微笑“所以你如果不能离她远一点,我可能会弄死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