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 第2章 重生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第2章 重生

作者:写离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3:58: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宜秋回到了十五岁。

前一刻她还在尉迟越的灵堂上挤兑何淑妃,不防一个脚滑,额角磕在棺材角上。

她只觉一阵剧痛袭来,两眼一黑,便回到了沈家,她出阁前的闺房。

沈宜秋很快弄清楚自己的处境,此时是承光十一年,她尚未选为太子妃。

沈宜秋躺在床上,怔怔地瞪着帐顶上熟悉又陌生的小团花,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把她噎死。

她如履薄冰地熬了十年,好不容易熬出头成了太后,眼看着就能大权在握,临到头竟因为脚滑前功尽弃

莫不是尉迟越英年早逝不甘心,变了厉鬼来害她吧

沈宜暗暗思忖,随即又觉不至于,他们结发十年,虽说相看两厌,也没什么深仇大恨。

何况他死后自己也算仁至义尽,不眠不休好几日,帮他把太子扶上了御座。

不过是挤兑他心肝两句,尉迟越还不至于如此小心眼。

沈宜秋思及太子,不由想到她本可以垂帘听政、坐拥江山,又是一阵胸闷气短,险些再死一次。

正懊恼着,只听门帘一阵轻响,她的婢女素娥绕过列女屏风,走到她床前禀道“小娘子,海棠姊姊来传话,说老夫人请你过青槐院去。”

沈宜秋听说是祖母传唤,只得坐起身。

素娥把帐幔撩起,婢子们鱼贯而入。打水的,端盆的、捧衣的十来个人一排站定,很是唬人。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沈家毕竟是钟鸣鼎食的世家,虽说只剩个空架子,百年世家的排场却不能丢。

祖母出身旧姓华族,看不惯时下浮薄风气,沈宜秋便挑了件樱桃花色方胜缬的半旧春衫,下着青碧罗裙,双鬟髻上插一对素金折股钗,别的钗钿一概全无。

梳洗停当,沈宜秋披上素纱披帛,带着两个婢子出了门。

青槐院是个两进院落,有两重厅堂,四面围以回廊。

沈老夫人所居寝堂面阔五间、进深九架,庑殿顶上铺着碧绿琉璃瓦,朱柱粉壁,檐牙高啄,十分宏丽。

此宅是沈宜秋高祖所建,据说单这几间屋便花费了二十万贯。

即便在宫中,这样侈丽的屋宇也不多见。

这个时辰,沈老夫人照例在西边耳室的小佛堂里诵经。

沈宜秋一进屋,一股夹杂着些许朽木气息的沉檀香扑面而来。

氤氲香雾中,沈老夫人一身绛紫色小团窠织锦衣裳,跪于佛龛前诵经。

沈老夫人在她出阁六年后亡故,如今乍见久违的亲人,想起前世的种种,沈宜秋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沈宜秋的父母在她四五岁上相继去世,她是在祖母膝下长大的。

沈老夫人为人严苛,又不喜沈宜秋母亲,对她也是恨屋及乌。

上辈子的沈宜秋不明白,总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出众,祖母就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然而她为沈家鞠躬尽瘁多年,到头来只换得祖母一句冷冷的“无用”。

沈老夫人听到动静,却并不回头,半阖双目,将一卷华严经诵完,方才叫婢女扶她起身。

她转过头打量了孙女眼,见她装束素淡雅洁,眉头略松“七娘来了,坐罢。”

祖孙俩相对而坐,沈老夫人吩咐婢女煮茶的当儿,沈宜秋则静静地打量许久未见的祖母。

沈老夫人崔氏年逾花甲,大约是不苟言笑的缘故,显得比一般人年轻,只是内眼角下弯得越发厉害,仿佛猛禽的喙,给她冷峻的面容又添了几分刻深。

以前对上这双眼睛,沈宜秋总是不由自主地发怵,不过今非昔比,她早已不是那仰人鼻息的小孤女,而曾经在她眼中无所不能的祖母,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个寻常老妇人罢了。

沈老夫人见孙女气定神闲,眼里没了往日的敬畏,不禁微微蹙眉“不日便是上汜,皇后在曲江行宫设宴,你随我同去。”

张皇后在曲江池畔设宴,名为赏花,其实是为太子尉迟越选妃。

上辈子她就是在宴会上被皇后相中,不久后便选为太子正妃,嫁入东宫。

经历过一回,沈宜秋自是一清二楚。

她出身高门世族,家族却已式微,有门望,无实权,父亲还有个为国尽忠捐躯的好名声。

出身清贵,又没有势力,实在是上佳之选,皇后选中她一点也不奇怪。

只不过张皇后并非尉迟越生母,母子间不甚亲厚,尉迟越对嫡母心存芥蒂,自然也不待见皇后替他选的正妃。

重活一世,还要将老路再走一遍吗

沈宜秋回想那十年的种种,从心底生出股倦意来。

太累了,真的太累了,提心吊胆地熬上十年,万一熬成太后又死了呢

沈宜秋不禁打了个哆嗦,还是离尉迟越远点,没准还能寿终正寝。

她看了眼后墙的直棂窗,窗外花影摇曳,春光正好。

她忽然生出种别样的希冀,一旦打定主意和尉迟越一别两宽,云也淡了,天也高了,阳光也更灿烂了。

沈老夫人见孙女心不在焉,索性把话挑明“此次赴宴的不乏都中名门贵媛,你须得谨言慎行,切勿堕了父祖的声名。”

沈宜秋低下头“孙女谨记祖母教诲。”嘴角却不由一撇。

她大伯成日斗鸡走狗、放鹰游猎,二伯养了十八房小妾,舞女乐伎更是数不过来。

余下那些叔伯堂兄弟们一个个奢侈成性、不学无术。

沈老夫人拿这些不肖子孙没辙,却来为难她一个刚及笄的小女子,真是好生没意思。

沈宜秋心里如此想,面上却不显,这些年她在宫中与尉迟越打交道,最擅长的就是阳奉阴违。

沈老夫人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劝,若是明火执仗地违拗她,一座孝道的大山压下来,沈宜秋便毫无招架之力。

不过要逃避花宴,法子却有不少。

沈老夫人见孙女仍是往日那娴静驯顺的模样,方才缓颊道“规矩不能错,不过也无须太板正,衣饰也可略鲜亮些,总要有些少年人的鲜活气方好。”

说罢她向婢女海棠使了个眼色,海棠转身进了内室,不一会儿捧了个金银平脱、嵌螺钿的紫檀木匣子来。

沈老夫人把接过匣子,打开搁在身前几案上。只见大光明织锦垫子上摆着一对女仙纹金插梳,并一对缠枝石榴花树金钗。

沈老夫人轻抚了一下匣中的钗子,眉目柔和了一瞬“这是我当年的嫁妆,款式早已过时了,你拿去,着人重新打个时新花样,觐见中宫打扮不可太素净。”

沈宜秋拜辞“这是祖母心爱之物,孙女不敢受。”

沈老夫人嗤笑声“给你就收着罢,不过一些死物,你是沈家女儿,切莫学那些鼠目寸光的小户女子。”

沈宜秋目光闪烁,这“鼠目寸光的小户女子”无疑是指她母亲。

她的母亲邵氏出身寒门,沈老夫人大约是觉得自家贵族血脉叫她玷污了,三不五时就要耳提面命一番,以免孙女血脉里的穷酸气作祟。

既然祖母如此说,沈宜秋也就不再推辞,大大方方地收了下来。

交待完正事,沈老夫人照例有一番长篇大论的训示,要旨不外乎妇德、女则那些陈词滥调。

沈宜秋当年将祖母的话奉为圭臬,如今听来只觉陈腐可笑,只听了两句便开始走神。

她看着垂眉敛目,一脸歉恭,实则正饶有兴致地望着青砖地上的影子。

影子里有一双雀儿在打架,沈宜秋暗暗替那只落了下风的鼓劲助威。

沈老夫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篇,两只鸟也分出了胜负,沈宜秋那只果然反败为胜,她顿觉心里一阵雀跃。

“你以为如何”沈老夫人问道。

沈宜秋压根没听见祖母问什么,不过此题只有一个正解。

她深深拜下,偷偷打了个呵欠“孙女谨遵祖母教诲。”

沈老夫人满意地点点头“我也乏了,你且回房去罢,别忘了我的话。”

出了青槐院,沈宜秋伸了伸跪得酸麻的腿脚,正要左拐往自己院子走,忽然瞥见墙角有一片绣白蝶的浅葱色裙角。

她略一回想,便想起那是二房堂姊沈四娘的裙子。

这堂姊掐尖要强,自诩哪哪儿都出众,凡事都要和她比出个高低。

沈宜秋眼珠子一转,立即心生一计。

她轻咳两声,故意对婢女素娥道“这回皇后娘娘设宴,定是打着替太子殿下选妃的主意,若是有幸选入东宫,看这府里还有谁敢刁难我 。”

素娥素来机灵,虽不明白主人用意,却也顺着附和“是啊,往后四娘子、八娘子他们见了小娘子,还得跪下行礼呐”

沈宜秋得意地笑了两声,随即又道“这几日饮食上着紧些,莫要出了岔子,你去厨房叮嘱声,我一吃杏仁便满身起疹子,见不得风,误了大事便不好了。”

说完这番话,沈宜秋便带着素娥翩然离去。

真是一磕睡就有人送枕头,以她对沈四娘的了解,这花宴是肯定去不成了。

东宫长寿院书斋,尉迟越正望着窗前的丛竹发怔。

没几日就是上巳了,上辈子他初见沈氏,就是在曲江池畔的上巳花宴。

当时嫡母一眼相中沈宜秋,他却不喜她木讷呆板,回去后还郁闷了一场。

若不是重生前看见沈氏为他殉情,这辈子他一定不会娶她。

然而天意弄人,偏偏叫他看见了那一幕

这几日只要一闭上眼,他眼前就是刺目的鲜血,还有沈宜秋那张惨白惨白的脸,像个百折不挠的债主,时刻提醒着他背上的情债。

尉迟越捏了捏眉心,终究还是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这女子为了他连命都不要,其情可悯,他姑且大度些,还是将太子妃之位给她吧,横竖上辈子也是她的,换个人倒也横生枝节。

权当行善积德,成全她一片痴心了。

打定了主意,压在尉迟越头的巨石总算移开了。

他悠然呷了一口茶汤,拿起案头一卷水经注,无奈地摇摇头,嘴角漾起一点笑意,真是没辙,谁叫他这么重情重义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