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 第25章 异梦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第25章 异梦

作者:写离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3:58: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两人乘车到得东宫门口, 尉迟越命舆人停下,自己下了车,走到太子妃的厌翟车前,撩开车帷道“你先回宫, 孤还有些政务要处理, 需前往太极宫一趟。”

沈宜秋一怔,尉迟越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想去哪儿便去哪儿,为何要向她交代行踪

且他脸色虽郁郁, 却并无恼怒之意。沈宜秋有些拿不准了,她按捺住心中的惊疑,平静淡然地行个礼“妾恭送殿下。”

礼数周到, 可他们既成夫妻, 如此未免生分疏离, 尉迟越脸上郁色更重。

沈宜秋心里一松,果然还是恼的。不过他素来以国事为重,有政务要处理,自然会将私怨放一放。

这么一想, 她便将那点不安抛诸脑后了。

与太子妃道别后, 尉迟越径直前往太极宫殿的安仁殿此处是他日常处理政事的地方,离三省六部官廨、翰林院及政事堂都不远, 召见朝臣议政也方便。

前几日他忙于大婚的斋醮、典仪,分身乏术, 朝政难以兼顾, 积压了许多奏报要过目, 还要召宰相们议一议山东旱、蝗灾情。

到得殿中,积压的奏表已分门别类放好。尉迟越先吩咐内侍去召朝臣来议政,自己先将山东来的奏报快速浏览了一遍。

重活一世,并非所有事都与上辈子相同,譬如今夏的大旱和蝗灾,便是上辈子未曾有的。

不过大燕幅员辽阔,水旱灾害时有发生,也不足为怪。

只是他如今以储君之身监国,大事还需他阿耶首肯,他当了六年皇帝,再回头做太子,难免有处处掣肘之感。

他皱了皱眉,随手捞起一分奏疏,却是将作监呈上来的万年宫舆图,心里越发烦躁了。

皇帝嫌终南山的翠微宫又小又旧,要重修前朝的仁寿宫,改称万年宫,当作避暑行宫。

今上不管事,但知道伸手要钱,上下嘴皮子一碰,户部和太府寺的钱便流水似地哗哗往外淌。

正烦心着,朝臣们陆陆续续到了,一番见礼后,众人坐定。

尉迟越往群臣中扫了一眼,没见卢思茂,诧异道“卢公何在”

户部侍郎郭平微露难色“回禀殿下,卢公昨夜不慎闪了腰”

尉迟越心道老胳膊老腿的跳胡旋舞,这下可好了。

又扫一眼,发现御史中丞周宣也不知去向,这回不用他问,郭平主动道“周御史昨夜多饮了几杯”

尉迟越一听便知道了,这是“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后遗症。

再一看群臣或多或少都有些脸皮浮肿、神思恍惚,脸色不由一沉。

群臣纷纷暗暗叫屈,谁都以为太子憋到十八才娶媳妇,如今新婚燕尔、夫妇绸缪,少说也得三日不能理政,故此昨夜筵席上都尽情欢歌畅饮。

谁知道小年轻龙精虎猛,第二日便召他们议政,真是猝不及防。

臣僚们纷纷道“太子殿下心怀万民,大婚翌日便忙于朝政,仆等钦佩之至。”钦佩是钦佩,也不知皇嗣有没有着落了。

尉迟越疲惫不堪,捏了捏眉心,开门见山道“山东诸州大旱,今岁必定欠收,须得未雨绸缪,不知诸公有何高见”

长安城人口繁庶,京郊土地大多成了权贵的庄园,粮食供应需要仰仗山东诸州,如今山东大旱,长安就有断粮的危险。

群臣开始七嘴八舌,有说按往年的成例,将朝廷并百官迁去洛阳,度过粮荒再迁回来,有说疏浚漕路,从江南运粮。

尉迟越听他们争了半晌,也没有什么万全之策,他只得道“迁往洛阳劳民伤财,疏浚漕路非一日之功,不能解燃眉之急。依孤之见,河东诸州连岁丰稔,谷贱伤农,不如出含嘉仓中粮食,运至京都,再于河东诸州行和籴之法。”

所谓和籴,便是要朝廷出钱帛,从农户手中买余粮。

户部侍郎一听便开始哭穷,有人提议增收税赋,尉迟越一口否决“税赋繁重,民户已无担石之储,只可减,不可增。山东诸州至少给复一年。”

户部侍郎继续哭穷,又要买粮,山东又要免税一年,还要给皇帝造离宫,他又不是耍百戏的,能凭空变出钱来么

尉迟越也知道户部的难处,沉吟片刻道“玉华离宫之事,孤去与圣人商量,再从东宫内库中出帛五十万端,以解燃眉之急。”

太子从自己囊中掏钱,众臣自然称颂不止。

尉迟越哪里有心思听他们歌功颂德,才娶了媳妇,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过几日把账册拿给她,都不知道要如何交代。

不过他还是一脸端肃,冠冕堂皇道“孤受万民给养,这是分所应当。”

众臣都道太子殿下贤德。

尉迟越不经意瞥了一眼帘外,只见有宫人在廊下点灯,他这才发现天色已向晚,再一看更漏,已近戌时,心道糟糕,一忙起来便忘了时辰,也没遣个黄门去东宫说一声。

沈氏多半还在等他回去用夕食,她那么能吃,想必这会儿已经很饿了。

尉迟越匆匆与群臣道了声失陪,也不耐烦乘舆,叫内侍牵了匹马来,便翻身上马,急急忙忙往回赶。

还好太极宫离东宫近,他的马又快,片刻便到了长寿院。

尉迟越大步流星地走进院中,便见几个典膳所的宫人捧着食案、提着食盒、端着残羹冷炙,从屋里鱼贯而出。

他不由怔立当地,原来太子妃并未等他用夕食,甚至都没有遣人来问一声。

微凉的晚风灌满他的袍袖,吹入他的衣襟,令他心口发凉。

宫人见了他纷纷行礼问安,他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这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从蓬莱宫中回来,错过了午膳,一直到此时粒米未进,已经饥肠辘辘。

他正要折返回去,便见沈宜秋从回廊后侧绕出来。

沈宜秋以为尉迟越憋着火,想必不会委曲自己,今日多半宿在前院了。她乐得逍遥自在,从蓬莱宫回来便沐浴更衣,与女史摆了两局棋,然后叫人去典膳所传了几样爱吃的菜肴,就着甜酒吃了。

一不小心吃得有些撑,此刻正在廊上走动消食,谁知一个拐弯,正好对上尉迟越,倒把她唬了一跳。

这行径她有些看不懂,不过她还是定了定神,若无其事地上前行礼“妾拜见殿下。”

尉迟越扶了她一下道;“不用多礼。太子妃用过夕食了么”

沈宜秋看了一眼正捧着盘碗往外走的宫人,心道这不是明知故问么,不过她还是答道“有劳殿下垂问,妾已用过了。”

想了想又投桃报李地问了一句“殿下用过了么”

尉迟越本想据实回答,可沈氏本就心重,他说不曾用过,倒有些兴师问罪的意思,难保她不会多想,便点点头道“孤在安仁殿与群臣用过了。”

罢了罢了,少吃两顿也不会死,就当体验民生疾苦了。他总将民生多艰挂在嘴上,可日日锦衣玉食,何曾尝过饥馁的滋味

这回定要好好将这滋味牢记在心,如此才能感同身受,时时提醒自己不忘民瘼。

太子妃此举虽不是有意,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沈宜秋见他神色如常,并没有半分愠怒,甚至微有些许自得,心下越发狐疑。

既不是来找她算账,难不成今夜要留宿她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尉迟越仿佛听见了她的心声,接口道“晚来风凉,早些回殿中歇息吧。”得早些安置,睡着了便不会觉着饿了。

沈宜秋脸色一白,看了看天色,这么早便要就寝,今晚看来是逃不过一场劫难了。

罢了罢了,躲得一时,躲不过一世。一咬牙,一闭眼,忍一忍也就过了。

两人各自盘算着,一前一后回到殿中。

尉迟越去殿后沐浴更衣,沈宜秋坐在妆镜前,由宫人和婢女替她解发髻。她从镜中看见素娥和湘娥眉眼间尽是喜色,不由苦笑。

素娥和湘娥却是喜滋滋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早晨收拾衾被,知道昨夜无事发生,心里暗暗焦急,方才见太子早早归来,与太子妃相携入室,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太子娶妃,同时封了两位良娣,按照祖制,大婚前三日太子和太子妃同宿,过了这三日,除了每月朔望,其余日子便由着太子选了。

他们娘子又没有家里仰仗,若是一开始没站稳脚跟,往后这宫里人越来越多,日子便不好过了。

已经白白浪费一夜,剩下两夜,能一举成孕便好了。

沈宜秋由着他们替自己梳顺头发,接着脱下衣衫,换上轻软的薄绢寝衣,然后叫宫人们熄了灯烛退至殿外,只留了墙边几盏铜雁灯。

帐幄中一片幽暗,只有些微光从织物的纹理中透入。

换完衣裳,尉迟越恰好也从殿后走出来,他刚沐浴完,换了宽大的寝衣,微湿的头发披散下来,赤足踩着厚厚的丝绸地衣走过来,低下头道“太子妃也安置吧。”声音比平日软一些轻一些,许是因着周遭的幽暗,越发显得暧昧不明。

沈宜秋咬了咬牙,事已至此,也只能想方设法让自己舒坦些了,越是紧张,一会儿吃的苦头越大,倒是让自己松弛下来,还容易捱一些。

尉迟越却是饿得头晕眼花,方才在热汤中一泡,更是有些心慌,此时仍旧胸闷气短,说话也是有气无力。

两人先后上了床,并排躺下,盖好衾被。

沈宜秋把双手平放在小腹上,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尽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然而上辈子最后三四年两人便没有同过房,便是朔望日他来她寝殿,也是在侧殿中睡,眼下又同床共枕,要放松谈何容易。

尉迟越却是另一般忐忑,沈宜秋与他并排躺在床上,两人离得很近,他几乎能透过两层薄绢感觉到她的体温。

随着她的每一次呼吸,莫可名状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萦绕在他鼻端,似花非花,似蜜非蜜,却让他想起清晨带露采下的梨子,咬一口细嫩的果肉,清甜汁液在唇舌间迸溅

尉迟越喉结一动,可耻地咽了一口唾沫,越发饿了。

更可耻的是,他奔波了一整日,饿得腹中抽搐,身上有一处却还不甚安分,连他也不禁有些佩服自己。

沈宜秋忐忑不安地等了半晌,身旁的男人却只是仰面躺着,并无进一步的动作,她不禁有些恼火,自己洗干净脖子,伸长了给他砍,那刀却迟迟不落下来,实是莫大的折磨。

此刻尉迟越也在挣扎他明媒正娶的新妇就在身旁躺着,他本来无需多问,只要将她腰间带子一抽便可。

可是刚抬起手,他便迟疑了,今日她在仙居殿受了委屈,眼下正满腔哀怨,他拉她行此事,纵然她只能依礼顺从,却也太不体谅人。

想到此处,尉迟越的手轻轻落在沈宜秋的小臂上,顺着她的手腕摸索到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握了握,清了清嗓子道“阿沈,母妃有时就是今日委屈你。”

这话若是换了平日,他是决计说不出口的,此时黑灯瞎火,免去了几分尴尬,倒是脱口而出了。

说完这句话,他便感到沈宜秋的身体一僵。

想来她不曾料到他如此体贴,定然十分动容,也不知会不会背过身去,躲在被子偷偷抹眼泪。

尉迟越心里溢出些许柔情,拍拍她的手“睡吧。”那种事不急于一时,不妨忍上几日,待她安顿下来再说。

沈宜秋仿佛被雷劈了,怔怔地望着黑黢黢的帐顶,百思不得其解。

她和郭贤妃针锋相对,尉迟越非但没有怪她,还反过来安慰她究竟是哪里出了岔子

她的一只手还在男人手里捏着,手心已经汗涔涔的。

她深吸了一口气,不能自乱阵脚。

她心绪稍平,默默将这两日的经历逐一分析,总算恍然大悟,是她自作聪明,忘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她驱逐郭贤妃的人,将她得罪狠了,导致今日郭贤妃一再难为她。

尉迟越一向厌恶人家恃强凌弱、仗势欺人,见她被婆母刻薄,反倒可怜起她来,连昨夜的事都不与她计较了。

真是弄巧成拙了。不过沈宜秋并不气馁,讨他喜欢不易,让他厌弃却是易如反掌。

如此过了两夜,两人相安无事。

翌日早晨,两人坐在堂中相对用朝食,尉迟越忽然道“孤听闻民间有三朝回门之礼,你想不想回家看看”

沈家并无沈宜秋牵挂之人,她正想摇头,蓦地改了主意,上辈子尉迟越这么不待见她,沈家人可谓功不可没。

他既然提起,正好顺水推舟,让他见识一下她亲人们的嘴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