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 第29章 省亲(二合一)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第29章 省亲(二合一)

作者:写离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3:58: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太子受了太子妃的激励, 这几日越发变本加厉地勤勉起来。格格党小说

这次山东大旱, 京都粮廪捉襟见肘, 和籴只能解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幸而去岁风调雨顺,还支应得过来,天灾发生在此时, 却是与他示警,江南至京都的漕运该好好整顿一番。

他前日着工部和户部商议献策,至今也没有可行的方案。

此外还有遣使与吐蕃议和的事宜;江南盗铸钱币、恶滥的问题。

由此又想到, 钱荒愈演愈烈,钱贵物贱,百姓纳税以钱计,这样一来, 实际缴纳的粮帛比应天年间高出一倍不止, 可更改税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对了,差点忘了他还有个不省心的阿耶,吵着闹着要建避暑行宫, 不知怎的突然又要派遣花鸟使去各地采选美人充实后宫。

尉迟越捏了捏眉心,少不得还得亲自去一趟华清宫,当面劝谏一二。

正盘算着,有内侍捧了一摞书卷进来“启禀殿下, 这是昨日收到的行卷。”

是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进士明经科举的时候。

本朝科举试卷不糊名, 公侯高官可向主试官举荐,往往还未下科场,状元便已定下。

各地的举子一入夏便陆陆续续入京,将自己的得意诗文制成卷轴,上京都各路达官贵人门前投献,以便得到贵人赏识,一朝平步青云。

径直上东宫门前行卷的虽然不多,可太子总揽朝政,自然有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门路将文卷塞到他眼前。

平日他再忙也要抽空看上几眼,不过最近实是分身乏术。

正要命黄门暂且收起来,忽然想起前日听来遇喜提过一嘴,承恩殿的黄门这几日似乎从市坊搜罗了一些往年的旧行卷,供太子妃闲暇时观览。

他完全懂得,理账是极枯燥乏味的事,很需要调剂一二,这些举子为了引人瞩目,在行卷中花样百出,不但有诗赋,还有许多荒诞不经的传奇故事,堪可娱目娱心。

他想了想,沈氏虽无出众才情,毕竟知书识礼,想来好坏还是能分清的,倒不如把这些卷子交予她阅览筛选一遍,将好的挑出来。

他打定了主意便道“将这些送到承恩殿去,让太子妃替孤筛选一遍。”

内侍微露迟疑之色,尉迟越一哂“无妨。”

科举是国之大事,虽然只是替他审阅行卷,却也有瓜田李下之嫌。

不过尉迟越向来不以为然,自己庸懦无能没有主见,才会格外敏感,成天担心后宫女子干政。

他是由巾帼不让须眉的张皇后手把手教出来的,上辈子他对张后心存提防,说到底忌惮的还是张家手中的北门禁军。

对嫡母本人,他既敬且佩,张皇后出身将门,于军国事上多有见解。便是监国多年,边事防务上他还是习惯与嫡母商讨,有时得她点拨一二,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上辈子死时,他也是深憾嫡母已不在世,若有她掌舵,定然可保社稷平安、万民无虞。

沈氏的才干打理后宫算得游刃有余,可前朝之事却不能放心托付于她。

太子殿下宵衣旰食,忙得焦头烂额,太子妃也是废寝忘食,忙得不亦乐乎。

前日搜罗来的传奇集子都叫她看了个遍。

好在又到一年进士明经科举之时,每日有许多新的行卷被达官贵人的门房、奴婢卖到书肆。

隔几日她便遣个识文墨的黄门前去搜罗一番,每次都能有所斩获。

不过她也不是镇日不务正业,百忙之中抽空看了看尉迟越的家底,田产不少,仓廪却空了一大半,她不用看帐簿,便知太子又拿私产去补贴国用了。

饶是她与尉迟越两看相厌,她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难得的贤明君主。

这一日,她囤积的书卷又将告罄,正要叫黄门再去一趟市坊,便有两名长寿院的内侍,各抱了一大摞书卷来。

得知是尉迟越的吩咐,她不由诧异,举贤任能事关国祚,后宫干政不是最犯忌讳的事么难不成因为沈家不行,所以没了这重顾虑

她不明白尉迟越此举何意,但既然太子有令,那她也只好奉命行事,横竖还省下一笔买卷子的钱。

待那两个传话的内侍一走,她便饶有兴味地看起来。

连看了几个卷子,水平参差不齐,她一边看,一边将卷子分作上、中、下三摞,以青笔勾出佳句,略作点评,一晌午便判了五六卷。

用过午膳,她小憩了一会儿,起来用了点茶汤和菓子,回到案前,又抽出一卷,刚一展开,差点没叫菓子噎了个半死。

卷头上赫然写着“河阳宁彦昭”,正是宁十一郎的郡望和名讳。

沈宜秋连忙喝了一口枣茶,把梗在喉咙口的面食压下去。

她捧着茶杯,指尖敲敲杯壁,莫非尉迟越是在试探她

可根据她对尉迟越的了解,他不像是这么无聊又小肚鸡肠的人啊。

沈宜秋蹙着眉冥思苦想一番,忽然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尉迟越此时才十八岁,勉强算个少年人,心性与前世那秉政多年的深沉帝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血气方刚的年纪,知道自己明媒正娶的太子妃曾经与人议过亲,心有芥蒂倒也情有可原。

不过此事倒是叫人为难。

她低下头,看着秀雅而不失遒劲的字迹,不禁犯难起来。

宁十一上辈子便是进士科榜首,文采自不必言,起首便是一篇大赋,真是字字珠玑、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她都忍不住想用青笔将全篇都勾出来。后面的几首律诗、绝句、乐府,也都是可圈可点。

要她违心地判个中下,实是做不出来,但判了上等,不知太子会如何。

她倒不介意得罪尉迟越,但万一因此连累宁十一仕途坎坷,却是她的罪过。

她虽觉尉迟越公私分明,但此事关乎尊严,便有些拿不准了。

沈宜秋盘算了片刻,决定来个拖字诀,先按兵不动拖上几日,待摸清楚太子的意图再作计较。

当天傍晚,尉迟越从大堆的奏疏中抬起头,忽然想起自己连日来忙于朝政,已有四五日不曾去陪太子妃用晚膳,不禁心生惭愧,打定了主意这一世要对她好一些,可一忙起来仍旧顾首不顾尾。

想到此处,他放下手头的奏书,对内侍道“去承恩殿。”

沈宜秋料想尉迟越用行卷试探她,不出两日定然要来看她反应,便将判好的卷子放在案头,其余的叫宫人收起来,却把账簿摊得到处都是,以备尉迟越突然驾到。

果然,当日黄昏他便急不可耐地来了。

沈宜秋定了定神,将太子迎入殿内,一边命人传膳,一边叫宫人奉茶。

她一边若无其事地喝茶,一边从杯沿上悄悄打量太子的神色,只见他一脸疲惫,眼下有淡淡青影,可见这几日政务繁重。

百忙之中还要抽空前来,看来对此事颇为在意。

太子饮了两口茶,环顾四周,只见四处都是摊开的账簿,心中不禁一暖,顿觉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在他为了朝政夜以继日的时候,太子妃也在孜孜不倦,常言道夫妇同心,其利断金,真是诚不我欺。

他不由温声道“太子妃这几日还在忙着理帐么身体为重,不必一蹴而就。”

顿了顿又道“今日我叫人拿来的行卷,你看完了么”

沈宜秋心道果然,这就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来了,好在她早有准备,理直气壮道“判了六卷,内宫事务还未理清头绪,余下的只能留待日后慢慢看来。”

尉迟越见晚膳还未送来,闲着也是闲着,便道“你判完的与我瞧瞧。”

沈宜秋便遣宫人去取。

片刻后取了来,卷轴上已挂好了不同颜色的木签,朱色的是上等,绿色的是中等,白色的则是下等。

尉迟越依次展开看了几眼,只见判定公允,点评一阵见血,切中要害,不禁大为惊讶。

他料想太子妃可以胜任,却不想她做得如此出色,上辈子他总以为沈氏寡言又木讷,竟从未发觉她有此等内秀之才。仔细想来,他们上一世虽为夫妻,却是相敬如宾,连一次促膝长谈都不曾有过,自己对她又有多少了解呢。

他忍不住赞叹“太子妃心中有丘壑。”心里打定了主意,日后再收到行卷,便让内侍直接送到承恩殿来,她眼光独到,此事可以放心交予她。

沈宜秋被他夸得莫名其妙,只得道“殿下谬赞。”

这时典膳所的宫人到了,沈宜秋命人将卷子收起,和太子一起用了晚膳。

尉迟越本来就是硬挤出时间来陪太子妃用膳,用完膳便起身道“孤还要回太极宫,太子妃切莫辛劳,早些歇息。”今日工部侍郎呈了漕运方案上来,他还未及细看。

太子妃起身相送。走到宫门口,尉迟越忽然停住脚步,转过身道“这几日朝中事务繁多,再过两日孤陪你省亲,届时可以住上两日。”

沈宜秋回到殿中,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尉迟越从头至尾神色如常,末了还提省亲的事,她非但没能弄清楚尉迟越的意图,反而更迷茫了。

相安无事地过了两日,便到了回沈家省亲的日子。

太子妃省亲自有制度,尉迟越务求省俭,大刀阔斧地砍去了许多无谓的繁文缛节,只是太子夫妇驾幸,金吾静路,沈府诸人迎接,该有的排场、礼数亦是省无可省。

太子妃的懒觉也睡不成了,大清早便得起床梳妆更衣。

按制度太子妃省亲该着钿钗襢衣,太子行事低调,改成常服,但也不能太寒酸,梳妆打扮颇费了宫人们一番功夫。

沈宜秋有大婚之日的前车之鉴,再不愿将一张脸涂得浓墨重彩。

于是手巧的宫人只用眉墨将她柳眉略勾深一些,唇上薄薄施一层胭脂,又在脸颊上轻扫了一些真珠加山花研成的细粉,额间贴上宝钿,两腮点上小小的面靥。

她平日因着随时要上榻躺一会儿,懒得施朱涂粉,总是素着一张脸,此刻淡扫蛾眉,轻红着脸,便觉分外明艳照人,连承恩殿的宫人都忍不住悄悄多看几眼。

尉迟越见了暗暗长出一口气,虽不如平日净头净面的好看,至少不像大婚那日,涂抹得连人都认不出来。

他见沈宜秋神采奕奕,嘴角含笑,心中有些愧意。

太子妃和母家极为亲密,尤其是对祖母言听计从。

上一世,他有心抬举沈家,见沈二郎颇有干才,便将他调入户部。

沈二郎也果然勤谨,七年中考绩优异,他便放心委任他为益州刺史,谁知他在任上大肆敛财,欺上瞒下,以至于胆敢隐瞒灾情不报。

事发后按律该治他死罪,然而沈氏脱簪自请下堂,在他殿外跪了两个时辰,只求换她二伯一命。

那是他一辈子最难熬的两个时辰。

沈宜秋那时候才小产不满三个月,他于心不忍,可又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饱受煎熬,最终还是网开一面留了沈二郎一命。

明知道沈氏也为难,明知他自己该负识人不明的责任,他还是不免迁怒于她,后来着实冷落了她一段时日。

想起这些往事,他心里便有些发堵,好在重活一世,他可以修正上辈子的错误。

沈二郎这样的蠹虫,他是不会再给半点机会的,也省得太子妃左右为难。

沈宜秋不知太子心中所想,却与他不谋而合。

她这回顺水推舟带尉迟越回沈家省亲,只盼他明察秋毫,早日识清沈家人的嘴脸,别再提拔她二伯这种蠹政害民之辈。

若是她二伯隐藏得好,这回哪怕顶着后宫干政的罪名,她也要劝住尉迟越。

两人各自怀揣着满腹心事,分别坐上金辂车与厌翟车,带上侍从,浩浩荡荡往沈府去了。

连日来,沈家众人为了接驾事宜忙得脚不沾地。

虽然沈七娘是个白眼狼,但才出嫁几日便由太子陪着省亲,于沈家是莫大的荣耀,朝野中都在暗暗传着,沈家怕是要靠女儿起来了。

八字还没有一撇,沈府的男子便已做起了权戚的美梦,各自盘算着,如何才能借此机会崭露头角,博得太子的赏识。

接驾前一天夜里,沈老夫人将三个儿子叫到青槐院中前头四个儿子是沈老夫人生的,五房、六房、七房都是庶出,这等大事自然没资格参与。

沈老夫人看了儿子们一眼“明日太子光降,切记克己复礼,谨言慎行,切莫失了我沈氏的体统。”

这样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几个儿子从小听到大,耳朵里早已生了茧子,心中笑母亲迂阔,口中只是唯唯。

沈老夫人又看向最器重的二子,四个嫡出的儿子中,她私心里最偏爱二子。

三子虽出息,却是天生反骨,大事上全都与她对着干。长子庸懦,四子荒唐,唯有这个二子,才气胆识都不缺,只是少个一展宏图的机会。

如今便是个好机会。

孙女不愿帮扶母家,可她依旧姓沈,此次省亲,便是太子要抬举沈家的表示。

她欣慰地看了一眼最钟爱的儿子“二郎,诸般事宜,还需你多费些心思。”

沈二郎道“儿子知晓。”

兄弟三人出了青槐院,沈四郎道“阿娘说来说去便是那一套,什么礼数、体面,早就不中用了。”

沈大郎轻斥道“不可出言不逊”

顿了顿又道,“不过四弟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阿娘囿于内宅,年事也高了,时迁事易。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若还是高标自持,难免曲高和寡。”

沈二郎道“阿兄此言差矣,无论时世如何变迁,礼与道,仍是我等安生立命之本。”

话是这么说,他已经作了万全的准备,派人搜罗了珍宝与美人,明日但看太子喜欢什么,便可见机行事,投其所好。

虽然朝野上下都说太子克己复礼、洁身自好,但这种谀词是当不得真的,又不是圣人,怎会无癖,他三弟号称君子,还不是一见绝色的邵氏便神魂颠倒,不惜与家里闹翻,求了三年五载,非弄上手不可。

人同此心,事同此理。

翌日,沈家男子早早分列于屏门外,翘首盼望太子的车驾到来。

巳牌时分,只听隆隆车马之声由远及近,忽见街衢尽头扬尘滚滚,太子的卤簿总算被他们盼来了。

为首的是一队披甲执锐的侍卫,接着是十数名俊俏黄门骑马引导,后面便是太子、太子妃以及随从的车驾,总有五六十人这已经是省得不能再省了。

不一时,车驾到了沈府门前,沈家人纷纷下拜行礼,将太子和太子妃的车驾迎入屏门内。

车一停稳,便有十数名宫人上前,打繖扇的,举步障的,捧几案的,执瓶炉的,不一而足。沈宜秋扶着素娥的手下了车,又坐上步辇,在众人的簇拥下,向院内行去。

行至二门内,便见沈老夫人为首的一众女眷跪拜于庭中,沈宜秋依礼下辇搀扶了一下祖母,动作是十足的敷衍,沈老夫人积怒未消,又添新怨。

可原先的祖孙,如今已成君臣,想想她给沈氏一门带来的切实好处,便咬牙忍了。

沈宜秋只扶起了祖母一人,气定神闲地受了其他人的大礼,然后才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多礼。”

其他人便罢了,几个与她素来不合的堂姊妹却是叫一口气憋得脸色铁青。

礼毕后,众人打量沈七娘,只见她一头浓云般的乌发绾作宝髻,上插金梳,簪花树金钗,明珠宝钿如繁星点缀其间。

她上着朱色蹙金绣孔雀纹广绣襦衫,下系松针绿十二破蜀锦裙,披帛结绶,真珠腰衱系出不堪一握的纤腰。

脚下一双重台履镶珠嵌宝,随着她款款而行,满身的珠翠、金绣熠熠生辉。

最令人艳羡的还不是盛装华服,却是她身旁的男子。

尉迟越身着绛纱袍,腰系玉梁珠宝钿带,头戴远游冠,他身量颀长,气度端重,姿容俊雅,端坐辇上,煌煌不似凡尘间人。

与沈家众人见过礼,尉迟越被延入外院正堂,沈宜秋则被女眷簇拥着入了内院。

沈四娘跟在队伍后面,抬眼往人群中一扫,一下子便认出三堂姊,单看背影,便知道她有多落寞了。

沈四娘一勾嘴角,走到沈三娘身边,抚了抚她的胳膊,轻叹一声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七妹入宫这几日,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一般,这通身的气度。”

沈三娘不说话,只轻轻“嗯”了一声。

沈四娘又道“真是像做梦一样,前几日还是平起平坐的姊妹,如今却有天渊之别,都说七妹命格不好,依我看,这哪是不好,这是将全家的好都集于一身了。”

沈三娘依旧不吭声,沈四娘倾身过去,小声在她耳边道“阿姊,那日你从曲江池回来,说太子殿下俊美无俦,我原以为你夸大其词,今日见了才知不是虚言。”

沈三娘脸涨得通红,眼眶中已经隐隐有泪珠打转,沈四娘瞥她一眼,嘴角隐隐现出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