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 第67章 初雪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第67章 初雪

作者:写离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3:58: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想起进士科举, 沈宜秋不由想起宁十一郎那轴惊才绝艳的行卷,免不得有几分不安。

尉迟越虽称赞过宁十一才华横溢, 但毕竟有议亲之事在先,他当真会毫无芥蒂么

沈宜秋记得礼部侍郎和宁老尚书有龃龉,本要将其孙儿黜落,是中书门下复核时改了判卷结果中书门下复核只是走个过场,其实是太子爱才心切, 这才力排众议, 不惜给礼部侍郎难堪,点了宁十一为状元。

若是他对宁十一心存芥蒂,什么都不用做, 只需袖手旁观,宁十一便会落榜。或者他惜才,将他置于榜末,既全了礼部侍郎的体面,又足以让宁家感恩戴德。

沈宜秋虽与尉迟越夫妻多年,知道他爱才如命, 但究竟结果如何, 却全系于他一念之间。

沈宜秋发了一会儿怔, 终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早知如此, 她当初就不该答应与宁十一相看,如今再怎么愧悔,也是无能为力了。

这时尉迟越已冒雪到了太极宫, 东宫距太极宫不过咫尺之遥,从承恩殿出来,过丽正殿,往西行,穿过武德路门,径直往前,穿过朱明门,便是太极殿。

他不耐烦坐车,便是寒冬腊月也骑马来回,又哪里会将这点雪放在眼里。

宫人内侍已连夜将夹道上的积雪清扫干净,马蹄踏在湿漉漉的青砖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雪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尉迟越不觉想起上辈子,每年初雪,沈宜秋都会去后园中赏雪,起初她总是遣任相邀,不过这段时间总是朝务最繁忙的时候,他哪里有心思赏雪,每年都是叫人送些狐裘貂鼠之类到承恩殿,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待哪一年冗事少些,便去陪她赏一次雪。

然而年年都事多事之秋,如是两三回,沈宜秋便不再邀他了。

后来何婉蕙入了宫,她平日也不见多体弱,但每年长安落第一场雪,她总要卧病几日,他若不去探视,她便默默垂泪,他也只能来回奔波于前朝和后宫之间。

如今想来,沈宜秋从来没有邀宠献媚之举,想必是初雪于她而言有别样的意义。

他当真忙到一两个时辰都抽不出么尉迟越胸中发堵,说到底还是因她愿意迁就包容罢了。

不知今日她会不会邀他去赏雪正好前日五郎送了几坛好酒来,可以开一坛温了与她对酌。

他盘算着,一时又不太确定,虽说近来她对着他不再如以前那般拘谨,脸上也有了笑影子,但她心里有没有他,她心里还有没有宁十一,却是不得而知。

他一边骑着马一边胡思乱想,不觉已到得朱明门外,朝会的时辰还未到,群臣在东西上阁门外等候,尉迟越掸了掸落在肩头的雪,解了狐裘扔给来遇喜,走进太极殿的东朵殿。

他饮了杯热茶,将昨夜刚送到的奏疏看了两封,眼见时辰差不多了,便对来遇喜道“若是承恩殿有人来,立即来禀告孤。”

说罢便移步正殿。

不一会儿,群臣自东西阁鱼贯而入,尉迟越扫了一眼,不见礼部侍郎今日是进士科礼部试的日子,几位考官半个月前便锁入院中不得出外走动。

想起进士科举,不免又想起宁彦昭,他回忆了一下,上辈子这一年进士科举中并无才华卓著、可与宁十一匹敌之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他在举试中定然出类拔萃。

虽然想好要点他为状元,尉迟越心中的酸苦并未减少半分,等宁彦昭入了翰林院,那张俊脸便要日日在他面前晃悠,真是想想便闹心。

正思忖着,朝臣们已经按班列站定。

尉迟越收回思绪,捏了捏眉心,朝一旁的黄门点了点头,朝会正式开始。

朔望朝的仪式完毕之后,群臣自东西阁门退出太极殿,一干股肱近臣随太子前往延英殿议事。

这一日要议的事务颇多,最要紧的一桩是遣使与吐蕃议和,吐蕃内乱,又接连被燕军重创,勉力支撑了数月,终于送出国书求和。

上至君王,下至臣僚,都着实松了一口气,十几万兵马压在西北,军饷吃紧,若是再打下去,恐怕国库都要打空了。

尉迟越道“此次吐蕃以赞普长子艾雪勒为议和使,此子阴险诡诈,狼子野心,使者之任须慎之又慎,诸位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众臣便开始七嘴八舌地商议推举,一直从辰时议到午时,人选却迟迟定不下来,推举出的人不是年资、分量不够,便是对边事了解不足。

最后还是兵部老尚书权亚之自告奋勇道“臣愿效全马之劳。”方才一锤定音,由他出任专使,过了上元便启程前往凉州与吐蕃谈判。

老尚书什么都合适,就是年纪大了些,这两年身子骨又不甚旺健,本已鲜少过问朝事,只在家中含饴弄孙,今日太子召他前来,其意不必明言,但他不开口,没人好意思提。

尉迟越虽解了燃眉之急,心中却有些愧疚,老尚书以如此高龄千里迢迢赶赴边关,实在是无可奈何。

当年梁王谋逆案闹得腥风血雨,几乎半个朝堂都牵扯进去,梁王一党被诛杀殆尽,无数能臣俊杰就此命丧黄泉,其中有多少冤假错案自不必说,如宁家这样扫到边的更是不计其数,以至于如今朝中多庸碌之辈他能让宁家孙辈入翰林,但若要复用宁老尚书,却是犯了今上的大忌。

最要紧的一桩事定下,尉迟越心中略松,着翰林学士草拟国书,又与群臣商议了一会儿,便即宣布退朝。

走出延英殿,外头雪已霁,太阳破云而出,映照得殿庭宛如冰壶。来遇喜捧着狐裘跟上来“殿下,可要传午膳”

尉迟越心中虽已明白,仍不免问道“承恩殿没遣人来”

来遇喜暗暗叹息,小心答道“启禀殿下,老奴未曾见到有人来。”

他顿了顿道“殿下政务繁忙,娘子向来贤惠识大体,又体贴殿下,定是怕打搅殿下。”

尉迟越不置一词,向千秋殿的方向走去他往日若因政务繁忙宿在太极宫,便下榻千秋殿,来遇喜忙跟了上去。

尉迟越走进书房坐下,命内侍烹茶,来遇喜往香炉里填了香丸,又从小黄门手中接过茶炉,燃炭生火,添水煮茶,忙得胖脸上出了一层汗他是太子最信重的大黄门,这些琐事原不必他亲历亲为,皆因他看出太子殿下心绪不佳,这才越发殷勤小心。

尉迟越叫小黄门取来未及阅览的奏疏,批了两封,放下朱笔,问来遇喜“太子妃今日在忙什么”

他知道来遇喜行事缜密,早晨他提了承恩殿,他一定会遣人去打探,以便他随时问询。

来遇喜果然道“启禀殿下,娘子今日邀了两位良娣在后苑中喝茶赏雪。”

尉迟越垂下眼帘,“嗯”了一声,便又默不作声了。

来遇喜赔着小心道“娘子未必知道殿下今日有暇,殿下若是有兴致”

尉迟越心中微动,抬起眼

随即蹙了蹙眉道“不必了,用罢午膳孤还要召见学士。”沈宜秋与两位良娣在一起远比对着他更开怀畅意,他此时赶过去,大约只会坏了她的兴致。

他揉了揉额角,对来遇喜道“叫人去和娘子说一声,孤今日朝务繁冗,晚膳便在太极宫用了,她若是无聊,便叫两位良娣陪她吧。”

他顿了顿又道“前日五郎叫人送了几坛波斯三勒浆来,你送一坛过去。”

来遇喜领了命便要去办。

退到门边,太子又将他叫住“太子妃有胃疾,让两位良娣看着些,别叫她多喝。”

想了想又道“再叫人去蓬莱宫传陶奉御,替娘子请个平安脉。”

来遇喜走后,尉迟越屏退了左右,自己执起茶壶,往越瓷杯中注了杯酽茶,又站起身走到门前,半卷起湘帘。

他坐在案前,一杯接一杯地饮着苦涩的茶汤,看着庭中的青松、红梅与白雪。

今岁的初雪,他只能独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