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 第7章 相看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第7章 相看

作者:写离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3:58: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四月初八佛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邵家的马车一早便到了沈府门前。

沈老夫人虽然还是对孙女不理不睬,却派了青槐院里主事的孙嬷嬷随她同往。

沈宜秋向车上的舅母岳氏行了礼,上了为她准备的马车。

车帷一掀开,里面却已坐了个红衣少女。

那少女身量高挑,面容俏丽,圆圆的鼻头微微往上翘,两颊还点缀着几颗细小的雀斑,反倒增添了她的娇俏可人,却是她表姊邵芸。

沈宜秋不由笑起来“阿姊也来啦”一边说一边探身。

邵芸把她一把拖进车里,没等她坐稳,就在她脸颊上掐了一把“好你个没良心的,给你下了多少封帖子,总是推脱搪塞”

沈宜秋告罪求饶“好阿姊,我知错了”

邵芸又掐又揉,把她折腾得鬓乱钗斜,总算消了气,在她鼻尖上摁了一下,埋怨道“你家老夫人也是,一个烧火丫头,也当个金疙瘩似的藏着掖着。”

沈宜秋拢拢头发“阿兄呢怎么不见他”

邵芸咧嘴一笑,露出尖尖的虎牙“他呀,可别提了上回登你们沈家的门,差点被你家老夫人生吞了,哪敢再进来,在坊门外等着呢。”

表姊说起来轻描淡写,沈宜秋却很是过意不去。

对那生得一表人才的邵家表兄,沈老夫人一向视若洪水猛兽。

他们表兄妹多说一句话,老太太就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模样,生怕他们邵家把沈宜秋拐回去“亲上加亲”。

沈老夫人见不得沈宜秋和邵家多来往,这位适龄的表兄是主因之一。

出了坊门,表兄邵泽果然已经等着了。

十七八岁的少年郎,手脚长得无处安放,高高坐在黑色突厥马上,英朗的眉宇间没有一丝阴霾。

沈宜秋掀开车帷探出头去,脆生生地叫了声“表兄”。

邵泽倒叫这声“表兄”唬了一跳,尴尬地摸摸后脑勺,愣愣笑道“阿阿妹这向可好”

孙嬷嬷在车后走着,见状如临大敌,憋着嗓子拼命咳嗽。

沈宜秋只当没听见,若无其事地和表兄聊了几句,待马车缓缓地行至金光春明门大街,这才放下车帷。

邵芸叹了口气“如今可好了,你赶紧把亲事定下来,也省得你们老夫人防贼似地防着我们家,咱们姊妹也好多见几回”说着说着,眼眶便红了。

沈宜秋攒住表姊的手“阿姊放心,往后你给我下帖子,我就是爬墙也要来赴会。”

邵芸叫她逗得噗嗤笑出声来,倒不好意思再感伤了“啊呀,头发都乱了,我替你梳一梳。”

她说着便从怀里掏出把银背黄杨木梳子,替沈宜秋重新梳了发髻。

一边道“怎么穿得这样素净,你们老夫人也是,花一样的年纪,成日叫你穿得像个烧火丫头,十分的样貌也叫她折腾得只剩九分半了。啊呀呀,那宁家小郎怕不是要把眼珠子掉出来”

沈宜秋忍不住笑起来“那可怪不得我。”

邵芸在她脸上轻掐了一把“这是哪家的小女郎,好厚的脸皮”

姊妹俩有程子未见,见了面有说不完的话,邵芸尤其能说,叽叽喳喳说了一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圣寿寺的门口。

时人崇尚释道,四月初八,城中士庶几乎倾巢而出,万人空巷。街上人摩肩、车挂轊。

城内的兴善、慈恩等大寺人山人海,别说相看,恐怕一掉进人堆就找不见了,因此两家人特地选了城南郭外十多里的圣寿寺,图的就是个清静。

邵家和沈宜秋一行人到得圣寿寺山门外,宁家的车马刚巧也到了。

宁老尚书毕竟是正三品,宁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沈宜秋的舅父邵安任从六品的户部度支员外郎,虽说在冠盖如云的京都不算什么,他却是实打实的进士科出身,前途不可限量。

寺主不敢怠慢,一早便屏退了闲杂人等,亲自带领一队知客僧出来迎接。

宁家人在外从来谨言慎行,加上眼下这境况,行事越发慎重。

沈宜秋将车帷挑开一条缝朝外望。

宁家总共也就四五辆马车,十来匹马,并十数仆役随从。

马车罩着青油布,十分不起眼,以他们的门第而言,可以算得上朴素了。

其中有三四个骑马的少年郎,都穿着式样差不多的白色缭绫春衫,其中一个骑青骢马的最为引人注目。

此人眉目隽秀,肌肤白皙,且举止闲雅而洒脱,果真是君子如玉,无愧“玉郎”两字。

美人谁都喜欢,沈宜秋也不能免俗,当即生出几分好感。对着这样一张赏心悦目的脸,吃睡大约都能香一些。

她随即转念一想,又觉未必,好不好相处还得看性情。

尉迟越生得不比宁十一差,单论相貌说不定还略胜一筹,但沈宜秋对着那张脸只觉糟心。

一想到尉迟越,她顿时没了看美人的兴致,悻悻地放下车帷。

马上的宁十一郎若有所感,不经意地望过来,只见青锦车帷一动,什么也没看真切,可惊鸿一瞥之下,他的呼吸却微微一窒。

“如何如何”邵芸兴奋地搓着沈宜秋的袖子,“可曾看到你将来的夫婿”

沈宜秋扶额“阿姊别乱说,八字没一撇的事。”

邵芸只不怀好意地看着她,掩嘴吃吃地笑。

两家约好了相看,众人俱是心知肚明,但也不能直奔主题,须得按部就班。

仆人张起行障,两家的主母下车相互见礼,叙了寒温。

接着小辈们下车行礼,又叙过年齿,这才有说有笑地一同往寺里走去。

圣寿寺并非什么名蓝大刹,地方不大,只有两进院落,带一个后花园,回廊两旁附建两排僧院。

正殿五间七架,不甚轩敞。

两家主仆和一众僧人往那儿一站,几乎就没有插脚的地方。

众人分男女在两边站定,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沈宜秋隔着帷帽打量宁十一,却见他目不斜视,一派正人君子的模样。

待行香完毕,男女宾客分别在两个禅院中休息。

一进屋,岳氏便向沈宜秋招手“七娘快过来,给宁家二夫人见礼。”

沈宜秋依言上前行礼。

宁二夫人四十来岁的年纪,体态微丰,眉眼与宁十一郎十分相似,是个风韵犹存的美人。

不等沈宜秋跪下,她便笑容可掬地扶住她的胳膊“七娘不必多礼,我们家不讲究这些。”

宁二夫人说话细声细气,温柔似水,对沈宜秋显是十分满意,拉着她的手絮絮地问了好些话,却注意着分寸,并不叫人心生厌烦。

沈宜秋一一答了,宁二夫人叫婢女取了见面礼来,是一些时新的衣裳料子,并一盒子宁府的合香,这是邵芸和沈宜秋都有份的。

此外,她又从腰间解下一枚螭虎穿花白玉佩给沈宜秋。

只消一眼就能看出,那块玉质地温润无暇,雕工精湛,显然价值不菲。

沈宜秋赶忙辞谢,宁二夫人坚决将玉佩塞进她手里“这玉佩是祖上传下的,伴了我许多年。物件不值当什么,不过是个意头,你别嫌弃是旧物才好。”

她说得诚挚恳切,沈宜秋只得收下。

吃了杯茶,宁二夫人又对岳氏道“园后的小径通到山麓,沿途有一片桃林,倒还可观。咱们姊妹在这里吃吃茶,说会儿话,不必把孩子们拘在这里,让他们去玩罢。”

说罢又对婢女吩咐道“十一郎呢叫他陪着女公子们一起去。”

这就是给他们制造独处的机会了。

孙嬷嬷一看,这还得了,正要跟出去,却被岳氏叫住“嬷嬷也去前边吃碗茶,山路崎岖,你年事高,腿脚不便,让素娥他们跟着便是了。”

孙嬷嬷只得作罢,岳氏虽不是她主人,但毕竟尊卑有别,她在外不能叫人说沈家的奴仆没规矩。

小辈们道了失陪,结伴往后山行去。

宁十一奉了母亲之命,缀在后头,尽心尽责地充当护花使者。

沈宜秋一边走一边欣赏山间的景致。

此处的气候比城中多一分寒意,城中的桃花早谢了,这里的桃林仍旧云蒸霞蔚,落英随溪涧而下,烂漫如锦,隔岸云白峰青,层层掩映。

虽不是什么胜景,却也悦目怡心。

沈宜秋两世为人,不是在深宅就是在深宫。虽说禁苑也有泉石可观,但毕竟少了这分闲适悠然的心境。

这一片无名的山野桃林,却叫她看得出了神。

回过神时,其他人走得只剩远处的背影,只有她和宁十一郎被远远抛在后面。

沈宜秋第一次与尉迟越之外的外男独处,虽说比别人多活了一世,也还是有些不自在,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

她随即自嘲地一笑,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他们男未婚女未嫁,光明正大地相看,有什么好心虚的

尉迟越已是上辈子的事,而这一世,不论从前、如今,还是往后,他们都不会有半点瓜葛。

想到这里,沈宜秋不由挺了挺腰板,大大方方地伸手摘下帷帽,对宁十一郎浅浅一笑,福了一福。

宁十一郎不由一怔。

隔着轻纱虽也看得出沈七娘容色出众,他还是被她明艳的相貌灼了一下眼。

他曾读过许多写美人的诗句,此时似乎都有了着落,但又都不足以描摹出这近在咫尺,又如隔云端的美。

比之吹弹可破的肌肤,宜喜宜嗔的樱唇,灵动清澈的凤目,修长眼角浅浅的红晕,更令他纳罕的却是沈七娘那莫可名状的神情。

她的面容出奇平静,并非强装出的镇定,也不是故作通透世故,更不是自恃身份的端庄矜持,就像这山间悄悄开、静静谢的桃花,与山风流云一般,无情而动人。

倒也不是出尘脱俗,却与山下的滚滚红尘若即若离,似乎隔着一层薄雾。

一个十五岁的小娘子,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会有这样一副神情呢

宁十一郎暗自沉吟时,沈宜秋也在大大方方地看他。

有的美人宜远观,有的美人宜近赏,宁十一却是远近皆宜,五官姿容无可挑剔,真是好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

两人忙着凝神打量彼此,谁也不曾留意,一水之隔的小树林里,有一双眼睛正一瞬不瞬地盯着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浴池上赶着去见老婆我就是小狗

浴池汪汪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