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末世穿六零 > 第41章第 41 章

末世穿六零 第41章第 41 章

作者:湖涂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4:10:57 来源:就爱谈小说

马小柱把东西拿出来给马兰看。

这次送的东西还真不少, 光是粮食就三四十斤了。而且还是新出的小麦呢。这可是好东西,大伙儿自家都舍不得吃的。

除了这些粮食之外,还有一些从山里采摘的山货,都晒干了。也是能吃的。

他拿出来,边解释道,“大队长说啦,这次没有小博,咱们大队也不能多收粮食。而且小博还是为了咱们大队做的化肥,这情分咱可不能忘了。必须得给他送点粮食。大队长还说你们可别嫌少了,今年粮食这还是第一茬呢, 之前只有一半的田地用了化肥, 春麦产量又不高,分到大家手里的也不多。以后等在分了粮食, 咱就再给送。”

马兰没想到家乡还给送粮食来了。

老家过的那么苦,孩子们都吃不饱肚子, 还惦记着给小博送粮食。

“大家也太客气了。”

宋楚高兴道,“所以这是给咱小博哥送的礼物吗他们感谢小博哥”

“对啊。”马小柱笑道。

宋楚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江博, “小博哥, 你听到了吗,大家都很感激你, 还给你送东西啦。你可真棒。”

江博有些迷茫,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做。

他做这个事情只是为了楚楚, 又不是为了他们。而且县里给他发工资了, 和这些人也没关系。而且他们自己都没粮食吃, 每次回去都看到他们吃野菜,还给他送宝贵的粮食

这有些不符合他以前生存的规律。

江博自己没啥反映,倒是苏宝刚他们好奇的问宋楚咋回事。

宋楚就骄傲的吹江博,“咱小博哥为了让大伙儿吃饱饭,研究化肥种地,现在我外婆家那边的土地长出了好多好多的粮食,大伙儿能吃饱肚子了,就感激咱们小博哥了。”

“小三儿这么厉害”苏宝刚震惊了。

其他人也震惊了。

他们虽然小,倒是也知道粮食很不容易。特别是前年的时候,县里商品粮都供应不足,还挨饿过呢。

所以听到江博能让粮食长好多出来,就觉得太厉害了。

“我就说我们三哥最厉害了。就比楚楚姐姐差一点点而已。”苏宝明吹捧道。

苏宝亮道和苏宝芳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真是小马屁精。鄙视完了之后,苏宝亮道,“我们小博好歹也是咱家学历最高的人,必须厉害。”

苏宝芳道,“三哥不愧是咱们智者的人设。三哥你太厉害了”

苏宝明也给了他们一个白眼。

宋楚和江博道,“小博哥你看,他们比我还会夸人,你开不开心”

江博“”

马兰也不管几个孩子,让马大柱和马小柱进屋里一起吃饭,她再去做点吃的。

马小柱也还是第一次来这边,看到自家姐姐住的房子这么宽敞,家里吃的也好,觉得城里生活果然好啊。

不过他这辈子是不可能来城里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种地吧。

吃饭的时候,马小柱又问江博,那化肥是咋做的啊,为啥粮食能吃那么好呢。他要问清楚了,回去好和队里人吹。

江博进了屋里,将几本化学书拿了出来。

“学这个就知道了。”反正这书留在这里也没用,给其他人学习吧。

马小柱兴奋的接过来准备学学,结果一翻开,顿时苦着一张脸。看不懂啊看不懂。

再看江博的时候,他眼里带着崇拜的光芒。之前只说小博厉害,具体咋厉害,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在看这些书,他就知道了。连这种书都看得懂,本事太大了。

下午马兰就去将新麦子拿去脱壳磨成粉,给宋楚他们做了一顿手擀面。

新粮食吃起来就有一种清香的感觉。

宋楚用小碗吃了两碗,连面水都喝干净了。她觉得这大概就是幸福的味道。

晚上躺在床上,江博拿着蒲扇给她扇扇子,宋楚则用小手拍着钻进蚊帐里的蚊子,边拍蚊子边道,“小博哥,你看你做的好事没白费呢,给大家带来幸福,大家也都惦记你的好。这里人真好,是不是”

江博没吭声,但是觉得这里人确实和末世不一样。

楚楚没接触多少人,但是他是接触过的。也亲眼看到过的。在实验室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研究药物的专家研发出了一款让普通人具备战斗力的药剂,虽然会有后遗症,却可以帮助许多普通人保命。但是在这个科学家身体出现状况,大脑痴呆之后,被实验室的人毫不留情的扔了出去。那科学家没能活两天。因为外面的那些普通人怨恨他研发出的药剂让人身体出现后遗症,任由他自身自灭,闯入了丧尸群。

也因为这件事情,他下定决心,要带楚楚离开那个危险的世界。他担心自己没用之后,楚楚也会被人赶出去,经历那些事情。

“小博哥,你咋不开心了”

江博看着她,“开心。”楚楚在这里很开心,这里的人好像也比模式要好。

“小博哥,以后我们一起努力啊。我一定要争取在暑假将书写完。”

“嗯。”江博偷偷揉了揉自己的手指头,想着以后还是要给楚楚做一台打字机,她喜欢写作,就用打字机写就好了。写字太辛苦了

“小博哥,好热啊。想吃冰激凌了。”宋楚喊道。

江博“”在这之前,还是要先做点冰块吧。

第二天,江博就去了一趟化肥实验室,弄了一些做肥料的硝石回来了。

然后倒了一些在放了水的盆和桶里面。过了一会儿,在孩子们的见证下,大热天里,水结冰了。

“哇哇哇”

几个孩子惊叫不已。

江博“”

苏宝刚道,“为啥会结冰”小三会法术吗

宋楚道,“小博哥啥都会。他是无所不能的小博哥。”

江博“多看书。”

苏宝刚捂脸,”为什么我看的书从来没有这么有意思的东西”

其他孩子也盯着那冰块,觉得好神奇啊。知识的力量太伟大了。

倒是宋楚很淡定,将装了红糖水的水杯放在冰面上面凉着。大家也有样学样。

这大热天里,能够喝一碗冰冰的凉水是最舒服的。

而且因为身边放着冰块,感觉凉快多了。

他们觉得江博真是一个神奇的人。

这会儿,神奇的小博哥的名字,已经传到了首都去了。

云山地区将化肥的事儿汇报到了省里,省里知道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又汇报到了首都。这事儿一下子就引起了农业部的重视。

他们之前还一直从国外买粮食,每一年都要花好多的外汇。后来他们就算了一笔账,觉得买粮食不如买一条化肥生产链。这才咬牙进口了两条线回来了。

但是因为数量太少,所以一直没能够将化肥普及全国。

没想到这东西,他们国内也能搞啊。

农业部的同志开始还有些怀疑的,担心又是浮夸风。

但是看着汇报上来的技术资料,以及那些数据,以及下面社员们的反馈之后,就不得不相信这事儿了。

不得不说,吕县长做的事儿还是相当周到的,当初做试验田的时候,他就安排了农业局的技术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做好了对比报告,以及不同时间段,农作物的省长情况。

这些就很具有参考价值了。

农业部的领导们赶紧开了个会,针对这个化肥的处理情况做了一些研究。

国家不是也有化肥厂吗,还是从国外进口的生产链呢,正好请化肥厂那边懂这个技术员来看看,这化肥到底好不好。这个生产链是否合格。

这些资料直接送到了化肥厂那边去了。

那边厂里的几个高级技术员对送过来的肥料以及生产链技术进行研究。

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化肥确实符合国内的土壤情况。比起他们从国外进口的化肥生产链还要合适。

而且这生产链架构简单,国内有这个条件生产。

“做出这个生产链的专家不得了啊。我觉得他肯定是个把知识掌握的特别透彻的一个人。”

农业部的领导就问道,“这怎么说”

“按道理说,科学方面很受到材料方面的影响。可他竟然能够克服这个困难。他没有改变材料,但是改变了化肥。能够在已有的条件下生产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这就像是解一道数学题一样,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厉害的人,总有无数种解题方法。

农业部的领导若有所思道,“看来这还不是偶然事件,应该是个人才。既然他对农业方面有这样的造诣,我看应该给他更好的职位。”

既然化肥事件处理好了,这事儿自然是要继续往上报的。

得知国家搞出了自己的化肥生产链之后,并且经过试验,对农作物有了很大的帮助之后,连大领导都很高兴,粮食问题是领导们最关心的事情。老百姓吃饱肚子,是每一个领导都揪心的事情。

大领导一高兴还给提了字,“华国英才,利国利民。”

这个字是提在汇报文件上面的。

这种大事儿自然是要上报纸的。很快,全国报纸上就出现了一篇化肥生产链的文章,并且还有大领导提的字。

平安县这边收到报纸的时间要慢点。不过吕县长提前从内刊上面看到了这个消息。

当干部的就是消息灵通,这种消息整个平安县,吕县长第一个看到的。

看到消息的时候,吕县长一下子脖子脸都红了。手抖抖了抖。激动的在办公室里面转圈圈,还让李秘书将这文件印几份,贴在办公室里面。

“贴在我的办公室,我要天天看。给我这玻璃下面也压一张,我要一低头就能看到。”

李秘书觉得自己领导太疯狂了。

这大领导夸的华国英才也不是他老人家啊,夸的是人家苏江博同志。

当然,这事儿他做起来还是很积极的,很快就完成了这个任务。吕县长办公室里面全都是这文件。

绝对能够让进来的人一眼就看到。

中午下班,吕县长又高兴的拿着文件去了苏家这边。

马兰他们正在吃饭,看到吕县长上门,也没多惊讶了,毕竟他们现在对县长上门这事儿已经见怪不怪了。

吕县长激动的扬了扬手里的文件,“看到没,大领导表扬小博了。”

“”

这下子马兰和苏志峰都不淡定了。

马兰赶紧接过文件和苏志峰一起看了起来。还真一眼看到了那篇报道。这位置算是头条了吧。

还有大领导那加粗了字体的题字。

马兰激动的嘴唇发抖,“这,这是夸我们家小博”

“是啊,就是夸我们家小博的,”吕县长骄傲道。

李秘书“”

好在大伙儿这会儿也顾不上其他的了,所以也没注意到吕县长的自恋。

宋楚道,“妈妈,大领导是谁”

“他是让我们重新站起来的人。”马兰道。

马兰出生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建立,而且外面还在打仗。她是真正体验过了一次战乱时期的华国的。抗日,内战,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知道,那时候真的太艰辛了。心里对伟人的感激也不再是如同上辈子一样只是嘴里说说,而是从内心深处的感激伟人。

看到大领导夸小博,马兰激动坏了,“这还有没有,我要贴起来,我们家墙壁上都要贴,我还要保存。”

苏志峰道,“我觉得我办公桌也能贴一张。”

宋楚高兴道,“我和小博哥的房间也要贴,我们要天天看。”

李秘书“”这是要印多少份啊

好在这文件还是不用印的,因为第二天报纸就到了平安县了。

这报纸是全国报,看到这报纸的人自然很多。各个单位都看到了。那些定了报纸的人家也看到了。

一些公社的领导也给社员们读了报纸,让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苏江博的老专家搞出了化肥,以后庄稼能长更多了。

马兰和苏志峰的单位的同志们都看到了,愣是让两人在单位里面热热闹闹的说了一整天话。

下午又接到了苏校长这边的电话,让他们去家里吃饭。

苏校长看到这报纸之后,在家里乐了一整天。白天就带着报纸在家里附近和老朋友聊天,给他们读报纸。

在一众老友羡慕嫉妒的眼神中,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回家就让老太太买菜,要摆酒。

让全家人都聚在家里吃团圆饭。

晚上一家人齐聚一堂的时候,苏校长还给他们读了一遍报纸上的文章。读完之后,激动的眼睛都红了。举着杯子和家里人碰杯。“咱老苏家,光荣了。”

苏家人也是一脸高兴。特别是苏志峰,觉得自豪极了。作为一个父亲,他比苏校长还要激动,可他极力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不想在自己儿子面前表现的不够稳重。

他还给苏校长敬了一杯酒,“爸,我得感谢你,感谢您当初对小博的栽培。”

苏校长脸红了,“这话就别提了。都是小博自己出息。”

当初哪里栽培啊,除了给小博读了几本书,让他识字了之外,这孩子压根就让他有表现的机会。

不过这会儿想起之前那些事儿,还真像是昨天一样啊。

“必须得感谢您。”苏志峰道。

宋楚在江博耳边小声道,“咱是得谢谢爷爷。”甭管他们是不是自己学的,当初爷爷教导的时候,是真用心了。还大老远的把小博哥带去s市见世面呢。

江博耳朵被热气吹暖呼呼的,红着脸,站起来用自己装着红糖水的杯子给爷爷碰杯,“谢谢爷爷。”

这下子苏校长就不客气了,心里乐开了花了,眼睛都笑眯了。

难得他往日里总是板着的一张脸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可让老苏家儿子媳妇们惊呆了。

觉得这老爷子平时板着脸也挺辛苦的。

马兰笑着道,“看爸多偏心啊,这孙子和儿子在他心里就是不一样。”

苏志峰感慨道,“我早就知道我爸不待见我了。当初念书那会儿老是教训我。”

苏老太笑着道,“谁让我们小博争气呢谁敢不服气”

苏志强和苏志国也笑了。

苏志国道,“那必须服气,我爸最公正了。”

苏志强道,“咱承认,咱是不如小博。咱服气了。”

大嫂徐美丽嚷嚷道,“哎呀妈,我早就服气了。我就知道马兰会教孩子。瞅瞅这儿子闺女都教的多好啊。”

二嫂冯姗也微微笑了一下,“是啊。”

这次她是一点端着自己身份的想法也没了。之前还想着让自己儿子闺女争气,也给自己长脸。心里虽然感激马兰,但是多少也带着点儿别苗头的想法。

可这会儿是真的一点想法也没了。这差距太大了。她自己而言知道,自家孩子是咋样也追不上的。

这次是真服气了。

几个孩子一脸羡慕的看着江博。

好羡慕小三儿三哥啊。他简直就是个活在大人夸奖中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饭后几个孩子围着江博。苏宝刚道,“小三儿,我太羡慕你,你让我这个当大哥的太没面子了。”

苏宝亮一本正经道,“小博啊,你让我这个当二哥的成功的感受到了楚楚说过的压力山大这个词儿。太贴切了。”

苏宝芳和苏宝明捂着嘴笑。

他们是最没有压力的。毕竟有这么个哥,他们觉得特别骄傲,特有安全感。走出去了,在小伙伴面前都特有面子。

宋楚对他们的感受深有体会,毕竟她也是过来人。于是贴心的安慰他们,“你们别气馁,咱虽然不如小博哥厉害,但是咱也有自己的特长。以后咱们一起写书”

江博就不乐意了。觉得这些人应该忙一些才好。

“我抽空给你们总结点学习资料。虽然智商一般,但是也有些帮助。考大学没问题的。”

孩子们“”重点到底是智商一般,还是考大学没问题

宋楚捂着脸,小博哥啊,你帮人就算了,干啥要说人家智商一般呢。可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有一颗坚强的心。

闹了一整天,大伙儿也都累了。晚上回到家里,马兰和苏志峰分别给孩子冲了澡换上干净衣服,让他们去睡觉。

等孩子睡了,马兰则将报纸宝贝的叠放好,放在了自己放钱的盒子里面。

苏志峰躺在床上笑道,“干啥啊,要当传家宝了”

“这可比传家宝更宝贝。以后有大用处的。”马兰道。这以后是可以当护身符的,万一以后十年的时候,自家有点啥,拿出来没准有用呢。

当然,这里是没人能够理解她的想法的。

马兰准备明天去来单位再去搞几份回来保险一些。到时候整个屋子都贴着。

第二天,马兰就在单位里面收集报纸了。

大伙儿知道她儿子上报纸的事儿,也挺配合,帮着在别的办公室找,找到了就给她。

马兰正宝贝的将报纸叠好,放在包里,厂委办公室的厂长助理就过来了,请马兰去一趟厂长办公室。

高厂长正严肃端坐在办公室里面。

如今县里已经在建设化肥厂了。生产链更是开始大力生产。

高厂长觉得机械厂肯定是要起来了。有了化肥生产链,以后闻名全国是肯定的。

这可是国内第一家高化肥生产链的厂里。能不出名吗

作为钢厂的厂长,高厂长也有自己的野望。

别看他现在作为钢厂厂长,好像很了不起。可和其他大型钢厂比起来,他就不值一提了。也就是在平安县这一亩三分地这边有些地位而已。

高厂长想发展壮大平安钢厂了。

以前是苦于没有机会啊,现在有一丁点机会就在眼前了,高厂长心里就惦记上了。连大领导都夸的人,那能力是不用怀疑了。

哪怕之前高厂长有一丁点犹豫,现在也坚定的认为,苏顾问有那个能力搞出更好的钢材了。

只他不知道,该怎么和那个苏顾问说。

听说脾气不大好,吕县长的面子都不给呢。上次好像还闹的不大愉快。

高厂长思索再三,想起了小娃娃他妈,马兰同志。

马兰同志是厂里的好同志啊,好同志是会为厂里考虑的。

高厂长一早就把马兰请过来了。

等马兰到了办公室的时候,得到了高厂长热情的招待。

马兰 “”感觉有些慌。

毕竟是自己的直系领导,和吕县长不一样。她可以不怕县长,但是不能不怕自己老板。

“小马啊,你们家苏江博同志的事儿,我也听说了,我真是替你骄傲啊。”

马兰顿时抿了抿嘴,喊她小马,喊她儿子同志这种平等称呼,让她这个当妈的咋想

马兰笑道,“是孩子自己出息吗。”

高厂长笑着点头,“确实出息啊。是咱们县里的人才。你看他都做了多少事儿了。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马兰点头。

“小马啊,你本人也是个好同志,工作认真,积极努力。你的表现,我是看在眼里的。”

马兰听到这话就激动了,她这阵子的努力果然没白费。加班加点,出谋划策,果然还是有人看到的。

她就说了,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往上面爬。

高厂长又道,“你知道吗,钢材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因为材料,限制了我们多少技术的发展”

马兰还真不知道,她立马表态,“我们钢厂的工人都很努力,我们工会一定会鼓励工人好好炼钢的。”

高厂长“”

他这拐弯效果不大好。

干脆直说了,“是这样的,上次你们家苏江博同志不是说过,要给我们厂里改善钢材吗,不知道,他啥时候有时间过来瞅瞅”

马兰“”搞半天,还是因为她儿子啊

这艰巨的任务,马兰还是没接下来。毕竟她也不知道自己儿子最近忙啥,是不是有时间。

所以只能表示会和儿子谈,但是没拍着心口应下来。

她儿子现在是个有大出息的人,她这个没出息的妈没脸给儿子做决定。

中午,马兰带着酸溜溜的复杂心情回到了家里。还没来得及和自己儿子谈钢厂的事儿呢。

吕县长又上门来了。

马兰叹气,咋都惦记着她儿子呢

吕县长这次是来报信的,神色有些严峻。

马兰担心道,“有啥不好的事儿吗”

苏志峰也一脸严肃的看着吕县长。

“这事儿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吕县长叹气,“首都农业部那边想让小博去首都农业部,去那边专门研究化肥,搞农业。”

“”

江博头也不抬,说了一声,“不去。”然后低头吃饭。

宋楚道,“我们小博哥在这里也能搞农业的。”

马兰和苏志峰松了口气。

马兰道,“能推了吗,他去那么远,我们真不放心。”

她是坚决反对儿子进入职场的。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这时代的同志普遍比较朴实,可也不会一点竞争都没有。她儿子这么小,又单纯,真不放心。

苏志峰道,“吕县长肯定有办法吧。”

吕县长一脸尽在掌握中的样子,“我想到了两种结果。小博如果同意去,那就算了。可他不同意去,我就直接将这事儿汇报给省里研究所,让高所长去说去。农业部重要,可搞技术研究,也重要啊。是不是”

马兰觉得这吕县长真会踢皮球,高人啊。不愧是能当县长的人。

因为这事儿,马兰倒是没马上和自己儿子谈钢厂的事儿。

毕竟要是农业部的事儿不解决,她儿子这未来发展还不确定,可能会有些麻烦。她不想给儿子添麻烦。至于高厂长那边,她就敷衍说儿子最近忙化肥的事儿,还要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