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无论魏晋 > 第247章 卧薪尝胆

无论魏晋 第247章 卧薪尝胆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4:11: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用成汉太子杀鸡儆猴之后, 无论南北西东哪方的使者, 都变得乖巧安静, 再也没有搞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了。

当然,因为没有什么严重后果,所以这些家伙按规定劳役处罚后, 便北方也没为难他们。

而之后的修法会议上, 大家的认真和专注都有了显著提升,很多人提出的议题也不是那种用来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比如南方的郗鉴有试探性地提出“保留偏远地区为封国”的制度, 理由是如今天下大乱, 偏远如藩属之国,当怀之抚之,而非讨之伐之。

至于偏远是有多偏远,这个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连凉州的大马们也很快在关税、田租、力役这些重点话题里提到他们的困难,尤其是河西走廊良田极少, 唯一富饶产粮的河湟一带又被吐谷浑骚扰, 万万不可拿中原的要求找他们这些边地啊。

吵吵嚷嚷中,时间很快便到了二月, 这个时间,因为魏瑾允许了一个扶余人为矿工提的意见, 并将这个消息发现到邸报上,一时间, 整个蓟城的工人都轰动了, 各种意见雪花一样飞来, 其它各地的使者被挤得连预约上台的机会都没有。

而庶民们当然也不是一团和气,他们甚至出现为了一个上台机会相互下黑手的事情。

为此,市政的压力居高不下,崔涞为此向渤海公几番暗示,询问这个会议到底还要开多久啊

可能是他的诚心打动了女神,渤海公终于松口,在三月初一时,修法盛会便截至。

崔涞按捺住心中欢喜,令人将这消息放在邸报的头条,同时一下班去向妹妹告知这条好消息,上次见她,她可被这大会折腾得不轻呢。

然而,当他告知崔鸢这个消息时,妹妹却显得不是那么开心。

“哎,大兄,你觉得王家如何”崔鸢穿着绒毛斗篷幽幽问,她捧着脸,一副少女娇俏的模样。

“嗯”崔涞眯起了眼睛。

“你觉得王悦如何”崔鸢觉得那小少年很有前途。

“你大他七岁。”崔涞嘶了一口气。

“你想什么呢,我在说提拔他会不会影响到南方的王家。”崔鸢冷淡横了他一眼。

“那你这一脸情思的神态给谁看呢”崔涞不悦道。

“我今天看到卫夫、咳,卫玠了,唉,君子如玉,可以有主,恨不相逢未嫁时”崔鸢拿着手中的精致镂空的木折扇,“如今他换了马车,我都不能给他掷些美物了。”

崔涞根本无法理解,感慨道“唉,他能活到现在还没被你们砸死,也真是邀天之幸了。”

再看妹妹根本不想理他的模样,崔涞摇头离开。

他上了马车,从暗格里拿出行头,便直奔了城中的大剧场,准备上台活动一番筋骨。

然而,等他到了剧场门口时,却发现平日门庭若市的剧场外清冷无比,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经过,他走进一看,发现剧场门上挂着今日歇业的牌子。

什么情况,他怎么不知道

但还没进去,他便被一个在剧场里扫地的工人发现,对方的眼眸顿时闪闪发光“唉,小崔你来了,快快过来,大家都在等你呢”

崔涞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周围的几个熟人一起连拖带拽,拉进了后台。

“小崔来了,大家快让开”

等崔涞有些莫名地坐下时,面前已经被人重重地放上了笔墨纸砚。

剧院的人非常激动,每个人都踊跃地发现意见,要求他写上去,比如他们希望渤海公把学校的标准再放宽一些,他们愿意为此接受更高的税;他们希望异人们上台的时间能少一些,自己上台的时间更多一点;如果渤海公可以让异人教他们更多歌舞和表演,他们就能去渤海郡的港城开一个分院

还有人虽然城里有户,但依然想在周围也能分到田,因为冬季的粮食价格上涨,他们会为此付出更多的钱;以及如果渤海公不应该让扶余人来蓟城,他们有很多老乡都想在蓟城住下。

崔涞写得手酸,周围数十人的噪音让头更晕,不由问起为什么不找剧院里的异人来写

剧院的表演者们纷纷叫苦,说他们早上一听说大会快结束,就拉着异人们写条陈,结果他们就写了半个时辰不到,就逃得逃,睡的睡,根本靠不住,所以只能等小崔你来了。

崔涞甚是无奈,但他毕竟已经是上位者,哪怕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会为这点小事束手。

“这样的下去不行,你们分成四个小队,商量一下都要说什么,然后一个队一队排队来我这里,否则到天明也写不完。”

员工们都同意了,小队商讨之后,他们思路更清晰,也不再重复发表,只花了半个时辰,便写得差不多,但这时,又来了一只队伍。

“听说你们这里有识字的可以写条陈”一群臂膀在厚棉衣里也显得非常健壮的大汉涌过来,有一两个人手里甚至还拿着铁锤,“我们这些打铁的也要写。”

崔涞“”

三月很快便至,各种条例建议也爆发一样涌向魏瑾,就算被整理精简过,也有很多看起来有用,但完全没有可行的条例,需要她一条条亲自甄别批准。

这样当然不可能完全正确,但每一部法典再小心,也是有试错成本的。

但好在,她是修法,不是立法,所以还在承担范围之内。

三月时,单秘书将她批准的法典整理成一部初稿,这部调整过的法典里,确定了北方的土地性质、地租政策、刑法标准,但对的民法的涉猎并不多如家产纠纷、婚姻纠纷这些事情,虽然有涉猎,但基本并不多,因为这些事情如今还是家庭内部矛盾,政府插手,不仅得不到别人的支持,而且还会让受害者处境更艰难,只能用时间潜移默化去慢慢改变。

法条太多,没有公示在邸报上,但很快就会印刷出来,送到自地州郡,做为将来的行事标准、。

玩家们当然是一条不少地把这些条文放在网上,云玩家们也拿出找茬的热情,观察这些和以前到底有什么不同。

先前那位得到内测号的大佬指出,这部法典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法理上剥夺了贵族的特权,废除了从汉武帝开始的“赀选”,即有钱人可以通过给钱买官;废除可以通过付钱赎买“十恶”之罪外的赎罪权。别的不提,至少从法律的角度禁止了人生权的买卖。

还有就是土地政策,也就是说,年满十二岁的人,都有资格分得土地,但是,是基本的土地,男丁和女子在满十二岁后,都可以用比较少的租子到土地,超过额度,地租就是正常范围,如果再超过一百亩,租税就会更多。

差不多类似于阶梯电价计费那种,应该是用来抑制土地兼并,至于有用没用,拭目以待要知道土地国有不是咱们独有政策,萨珊波斯和唐朝都搞过,只是人口增长和阶级固化,在两百年后这制度就名存实亡了。

不过这需要大量有知识的人手,每年清查土地,不然以现在魏晋的消息传播速度,实行起来就更难,瞒报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没有少过。

至于女玩家们期待的女子分地,还没有正式进行,预计是是从316年也就是明年开始,满十二岁女子,可以分水田一亩或者旱地两亩,又或者生地刚刚开垦的地五亩,这个数量肯定是比男丁少的,但农耕文明,男人的作用比女子大是不争的事实,强行平均不现实,只能说等耕作工具发展了,才有可能达到均分的标准,至于用年龄满了来分,是因为古代的孩子夭折率高,而满十二岁后,基本可以算成年人了,十八岁分就太晚了,会饿死人的。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打小闹了,比如商法、比如船税法、征调、军律之类的,也不是什么重点,还有女子十六岁前可嫁人不能生子之类的,这条我觉得实行起来问题很大,基本在城里因为女工需要留下挣钱可以推行,但是在乡里,这条不会有人遵守的,所以还是要发展生产力啊。

差不多就是这些。

总得来说,是一次很不彻底、充满了封建残余,甚至没有立宪的法典,不过我们不能奢求太多,因为生产力在那里摆着,再怎么说,也不可能一下子实现社会迁越,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还是要现实一点。

但是女神也说了,修法并不是这么一次,可能在接下来,比如十年后,还会再修一次,或者变成一种惯例,以后每十年一次,我相信在女神的治下,会越来越好的。

以及,最重的事情,我想说上一万遍。

刚刚收到消息,我的号已经转正了,我是正式玩家了谢谢大家,我上线去了。

突如其来的炫耀让玩家们大为光火。

纷纷怒骂这个玩家不干人事,但又无可奈何。

这时,修法活动的结算也随之而来,绝大部分试玩账号的嗷嗷惨号时,他们的账号被无情地收回,无论怎么登录,都只能收到暂时停用提示。

于是官网又一次爆炸,大家都惨叫说狗策划拔d无情,不当人子,当然,狗策划还是无情地任骂任怨,没有一点回应的意思。

而魏瑾在看过他们的态度后,便淡然将事放在一边。

她有更重要的事情。

新年后,又有一波学生毕业了,这一波是当年迁都蓟城时扩招时的成果,人数是先前上党那些毕业生的三倍。

浅显些说,就是填补徐州、豫州、荆州郡县,的基层官吏,都已经有了。

如果再过上一年,那么,整个南边的郡县,也有了。

当然,这些人的学业并不怎么扎实,但比古代大多不识字吏员可靠谱多了,后边就要他们将来一边干基层一边充实自己了。

反正每年的考试,是不能少的。

成绩优秀的,可以回学校继续深造,然后提拔。

不堪造就的,她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好学生替代他们

想到这,魏瑾不禁感慨道“卧薪尝胆十年,我的根基终于扎好了。”

单秘书转头看她一眼,仿佛在说,你好意思说这叫卧薪尝胆

王浚石勒还有后边的南朝成汉们,会哭的。

魏瑾回以微笑“难道不是”

单秘书摇头笑道“罢了,无论是不是,那些受害者们,也没办法反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