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无论魏晋 > 第256章 千头万绪

无论魏晋 第256章 千头万绪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4:11: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晋室投降禅位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 在极短的时间里传遍了大江南北。

蜀中和关中的胡人们一时瑟瑟发抖, 不知如何是好。

建邺城里,玩家们愉悦地宛如吃到鸡的狐狸,在城中四处溜达打卡,北方军卒在城中巡逻, 按规矩先把所有在城里想要趁机作乱,混水摸鱼的游侠们一一送去修路。

南方的士卒肯定是会被遣散的,这种没有怎么训练没有什么装备的农民军魏瑾完全没有兴趣养着, 付出一些遣散费后,低层的士卒们便欢天喜地地回家, 至于没处可去的流民军们,则被分派拉去搞基建。

数十万大军的消耗给才定都四年的建邺城注入了充分的流动性, 贵族们的庄园经济还在期, 他们正在观望, 意图等着北方军离开, 再继续用积蓄在此地深耕。

魏瑾还没在建邺的宫廷里把屁股坐热, 就已经有优秀的玩家主动上奏, 准备对城中的平民窟下手, 来一番城市大改建,像幽州蓟城一样搞出一个新城区,修缮地下排水设施,改变这里一到下雨半个城市都成鱼塘的困境。

魏瑾允了这件小事, 但要他们先做好前期规划, 做好安置, 别搞出什么强拆之类麻烦。

她还要继续坐阵建邺,只拿下都城不算完,还要去周围的郡城让各地的守备县吏招降,只有扬州、江州的大小郡守们也投降献书,才算勉强平定。

而在这段时间,她都要坐阵于此。

建邺城的外城横跨秦淮河,有浮桥联通,鼎鼎有名的乌衣港便在附近。

从投降之日开始,城中百官便闭门不出,偶尔出门串连,也都是遮头盖面,仿佛地下工作。

一座船坊之上,正举行一场小小聚会。

“陛、晋王如何了”周伯仁问。

晋王禅位后,按理应该被封为公卿,以示新帝宽仁,但这女帝好像并没有这个意思,接了之后,便当没这事了。

王导无奈道“晋王如今迁出王宫,暂居在宛城。”

宛城是建邺王宫东边的庭园,也是驻军和粮食所在,当然,如今那里都被女帝征用了。

“这,怕是要步吴王后尘啊,北方不以官爵而分贵贱,礼仪崩塌,也不知是福是祸,另外,”周伯仁有些无奈道,“她可有说请封国号,封选百官之事”

“并未,她一入宫中,便操心起了国事,”王导皱眉道,“称帝祭天之事,需得定都,她如今还未定都,自然不急。”

“以女身称帝,如此恒古未有之事,却让你我遇见。”周伯仁灌了一口酒,忍不住笑道,“罢了,我家贫人稀,以后之事,还要看你了。”

“女帝崛起至今,手下皆是年轻人,你我怕是难了,还是闲居山野,了此余身吧。”

“话虽如此,你那家财万贯,还会剩下多少。”

“再如何,也好过洛阳陷落之时,那时,世家公卿,未必有小民幸运。”王导还想起另外的事,“如今有不少大族,都派出手下儿郎,送去女帝门下,你可知晓”

周伯仁怔了一下,皱眉道“连卫玠那等美人,都被那单夫人挡了,这些敷粉儿郎,如何能近其身”

“你说得,倒也有理。”旁边的戴渊正色道,“但他们也私下里议论了,单夫人随女帝起于微末,自是正妻担当,然他随女帝已是有近十年,未得一子嗣,为储位,也应该再立一妃才是。”

自古后宫之争也是世家争夺的重点,虽然这次换成了女帝,但这种根基之争绝不能让,再者说了,女帝身边又不是入后宫中不问外务,看那单谦之,说是北方的第二人也不为过。

周伯仁摸着胡子,点头道“有理,子嗣之事,乃是国本,切不可轻忽。”

王导不由苦笑道“如今不过刚刚禅位,诸家便已接受此事了么”

还接受的,仿佛挺自然谁还记得他们前两天还是司马睿的臣子

戴渊笑道“不接又如何,别的不提,且说这十年来,帝位换了几次”

无论以前如何,晋王都已经是失败者,成王败寇,仅此而已。

城中官署停滞,俸禄自然便也无从下发,那些家有庄园的大官还好,下层的小吏们生活便立刻难以为继起来。

好在北方在行政方面颇有建树,很快便又招集起这些基层的官衙小吏,开始统计户口、职业,建档分析,这些生活于底层的油滑小人物们极为看菜下碟,几乎是立刻就改换了门庭,开口闭口都是想继续在北方混个编制。

这些小事当然要靠魏瑾的手下来甄选一批,现在将就用着。

而城中的居民颇有些不习惯地发现,这些北方女帝的手下们并没有太多的盘剥克扣,连平时趾高气扬的酷吏们,如今都一个个夹着尾巴做人。

坊市的米粮本来因为打仗价格甚高,北方军却不知从哪里调来略贵但完全在他们接受之内的粮米,让他们困苦的生活,一下变得不那么难了。

还有一船船从长江口运来的雪花盐,把盐价也压了下去。

有不长眼的世家想要贪一笔,专门派人去买这些便宜的米粮,想继续囤货居奇,却被那位叫王虎的将军发现,全被拉到菜市口,典名了正刑。

那种大快人心的感觉,一下打开了建邺城的民心,再没有比看到欺压他们的恶人被斩更让人畅快沸腾的事情了。

一时间,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们似乎也显得没那么高贵了。

小民们并不蠢,相反,为了生活,他们有一套独有的生存智慧。

于是

“要我说,能把那侍中张闿也斩了便好了。”有几个小民故意在衙邸之前,有官吏经过时大声聊天,“那张闿把左右邻居的房都占了,驱逐了人,还把一条街都当成自己的都门,进出都得经过他家同意,简直罪大恶极”

“就是,还有那雷尚书,依仗着王家之势,让娘家随意占田”

“不错,还有那纪家”

经过的官员正好是一位沉迷当官,正在向封疆大吏努力的玩家毕竟不是谁都能像几座大山那么秀的,闻此言,瞬间微笑转头“外边风尘大,不如进来详谈”

几个小民吓了一跳,正想求饶,但对面拿出几枚银币。

在建邺,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没等北方反应,几乎是第二天,侍中张闿不但拆去了建起的都门,还把左右邻居的房屋尽数归还,甚至还主动付钱打点了受害者。

而其它有过大动作的贵族们也纷纷开始扫尾,能补偿的尽量补偿,当然,该抹平的事情,也都要自己抹平,反正极尽全力,不想被抓到一点大辫子,小的就办法了,他们都不记得得罪过哪些人。

当然,更聪明一点的,如王氏家族,已经准备迁回老家避避风头。

魏瑾则开始调整建邺周围的田租、要求贵族世家的庄园们按田缴税,他们在田亩商会账上做的那点手脚,在后世的会计专业的玩家们看来,粗漏得仿佛过家家一样。

古代的田税是一年一缴纳,今年秋天刚到,晋朝还来及征收,这次,便正好落到她手上了。

该补的税,一分也不能少。

她的大军也是要吃饭的。

而效果也是立杆见影,一边是失去朝上的失势,没有了吃国家的油水,一边是家里财产的大规模流出,许多世家立刻维持不了庞大的奴仆数量,又因为如今废了身契,无法将这些人转卖,于是建邺城中瞬间出现了大量的失业奴仆。

不止如此,很多被圈山占泽而掳来的山蛮奴隶,也乘机逃脱主家,来到北方官邸军营前,想求庇护,最好是能赚点小钱做路资,回到家乡。

这时,魏瑾放出去招降的将士们也纷纷回馈起好消息。

扬州就不说了,周家和沈家当带路党当的很开心,有他们在,扬州九郡也是踊跃争先,开启了一波投降潮,基本没有哪个郡城有抵抗的意思。

而江州有点麻烦先前的水军统帅王舒逃亡到那边,据南昌自守,看起来是想再挣扎一番的样子。

魏瑾手下的将领们为谁去灭他几乎要打起来,毕竟这可能是最后的一波大功劳了。

最后是徐策靠着水军勉强获得了这次追击的机会。

大量失业劳动力有了,扬州也空出来,差不多是时候了,该放玩家出来混一波了。

以玩家们的力量,应该能搞出一点大事,就不知道那大山会不会再来座。

而这时,玩家们还在讨论国号的事情。

除了一两提出要当地球球长,建议立国号为“球”的搞事玩家之外,大多人都提出了各种意见,其中“华”的票数遥遥领先,大华是没在历史上出过的,比较顺口。

而次一级的是“魏”,一是因为“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魏瑾的姓氏。

然后是昭、周、燕、赵、明、乾、启等各有道理的名字,还有提出很多立国号是根据封地来的,以前上党是古黎国,可以叫黎等等,各自都有理,让魏瑾有些选择困难。

她还问起夫人哪个字最好,单夫人则高昂着头,傲气地表示让他这种大能选封国号,会对国运有加持,那是要付钱的。

魏瑾不悦,准备随机一个算了。

就在这时,苍秀儿带着诡异的表情求见,说有几个世家听说您身边没有侍者,所以给你选了些机灵的,得你亲自去挑选。

魏瑾困惑地眨了眨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