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六零喜当妈后我选择离婚 > 第66章 【第066章】

六零喜当妈后我选择离婚 第66章 【第066章】

作者:雨落窗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4:11: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六十六章

穿越六年多来,骆琦很少生病,于是这次生病便来势汹汹。大半夜的,陆敬军着急坏了,家里常备着的药也没有十分有效的退烧针。

这个年代药品也是十分紧缺的,梁兰香被东屋的动静吵醒,知道骆琦发烧后她哎哟一声,立马将锅里的温水打了出来,兑了点白酒拧了毛巾放在骆琦的额头,紧接着她又指挥陆敬军给骆琦盖被子。

身子底下是热炕,身上是两床厚厚的被子,不一会儿的功夫骆琦就热出了一身汗,黏糊糊的实在是不舒服。

梁兰香伸手进去摸摸骆琦的后背“出汗了,额头也不烫了,烧退了。渴不渴我给你倒了凉白开,里面放了点盐。”

出了那么多汗,骆琦确实渴得很,她点点头,陆敬军立马就把放凉的凉白开拿了过来了。

骆琦喝水润了喉,没看见两个孩子,沙哑着声音问“念秦和贝贝呢”

梁兰香道“贝贝被你吵醒了,念秦陪她在西屋玩呢。兄妹两个在玩躲猫猫,高兴着呢。”

骆琦点点头“妈,我难受得很,再睡一会儿,这大晚上的,你也去休息吧。”

陆敬军也立马道“晓琪说得对,妈你快去休息吧,我看着她就行。”

骆琦也不是不懂事的小孩,这会儿烧也退了,女婿在这儿看着她也没什么不放心的“那行。敬军你多看些点她,半夜要是还烧你就用酒兑温水给她降降温。”

“明天早上你再去医院打一针。”

陆敬军乖乖巧巧的点了头。梁兰香回西屋了,陆敬军又给骆琦倒了一杯水放在炕头的柜子上,摸了下骆琦的额头,给骆琦掖了掖被角“三点了,快睡吧。”

刚刚发烧的时候没觉得多热,这会儿烧退了,骆琦就觉得热得不行“太热了,咱撤了一床被子吧,这炕也热,我感觉我现在就在火笼里似的,你给我翻个面再撒点辣椒粉都可以直接吃了。”

陆敬军心里的担忧被骆琦这一句话给冲散,炕确实热,他只盖着一床不算厚的被子都热得不行,于是他给骆琦撤了床被子,骆琦再偷偷将脚露在外面,总算感觉活过来了一些。

陆敬军看在眼里,没舍得苛责,只是很温柔地将骆琦搂在怀里,温柔地道“快睡。”

骆琦在陆敬军的颈窝蹭了蹭,睁着眼睛没有一点睡意“敬军,我今天收到周镇长辗转寄来的信,他说李老师和庄老师被下放了。”

陆敬军闭着的眼睛猛地睁开了。骆琦拜了李老师为师后每个月都要上县城去两回,李老师作为师傅是十分尽责的,每次见面,她都会先抽查骆琦的词汇量完成的情况查遗补漏,又会根据骆琦本人的实际情况给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贝贝出生时g风波已经初见端倪,李老师深知以自己的问题迟早会出问题,于是贝贝的百天宴他们夫妻都没来参加,却也给贝贝准备了一副银手镯。打那之后她便刻意减少与骆琦的见面,沟通基本靠通信,今年翻了年,李老师更是连信也不回了。

李老师被清算,骆琦早就有预感,只是那一天没有到眼前,骆琦便心怀侥幸。

陆敬军像哄贝贝一样地拍着她的肩膀“李老师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骆琦低低地嗯了一声,现在李老师和庄老师音讯全无,骆琦知道自己干着急也没有用,除了等她没有一点办法。

第二天骆琦给厂里打电话请了假,在家踏踏实实地休息了一天。许是穿越后身体素质强壮,骆琦再也没有发烧,只是精神依旧不好。睡了一晚,再醒来依旧生龙活虎、

念秦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班的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h小兵,每日里走街串巷的ng,别提多热闹了,但骆琦不允许念秦去,陆敬军对闹革命这事儿也十分的不赞同,没办法,念秦只好每日都待在家。骆琦并没有因为他不上学而搁置他的学业。

小学的课程并不难,骆琦找厂里读完了小学的家长们要了书,每天下班回家亲自教导念秦,四岁的还一直没上幼儿园在家疯玩的贝贝也被抓来听课。

贝贝一直是被梁兰香带着的,隔辈带出来的孩子总是要娇气一些,陆贝贝就是娇气包中的佼佼者,偏偏她又是捡着骆琦和陆敬军的优点长出来的孩子,胖胖的带着婴儿肥的脸蛋,红润的嘴巴,小巧的鼻子还有一双水汪汪黑得像葡萄一样的大眼睛,每当受了委屈,她那双大眼睛就能在两秒钟之内憋出眼泪,而后要掉不掉的看着你,萌得让你舍不得苛责她。

贝贝是个好动的孩子,让她安静地读书简直要了她的命,于是她被骆琦教训了一通,而后含着眼泪可怜巴巴地跟着骆琦数数。那副小模样可怜极了,除了冷下心肠的骆琦,家里其他三人都心疼不已。

陆敬军最疼贝贝,最先受不了她这幅模样,但妻子早就和他沟通过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她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不能插嘴。陆敬军忘了会儿天花板,咳嗽了一声,站起来往外走。

梁兰香也心疼得很,但叫她念书也是为了她好,总不能做个小文盲吧于是梁兰香也出去了,屋里就剩下母子三人。

念秦在做骆琦布置给他的作业,装作十分忙碌的样子,一眼都不敢看贝贝。

陆贝贝觉得自己被全家人抛弃了,但在妈妈面前她又不敢不听话,于是眼泪都掉下来了,渐渐地念书的声音也没有了,只剩下抽抽搭搭地哭声。

陆敬军和梁兰香在院子里蹲着,心都碎了。

梁兰香摘着菜,忍不住朝陆敬军抱怨“这晓琪也太严格了,你看贝贝都哭了。”

陆敬军走过去蹲着帮忙,道“贝贝是该学点东西了,念秦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会背古诗了,她啥也不会。”

这些年来,这支部队的人员调动十分大,当年家属院的熟人到如今还在的除了林嫂子一家三口也没别人了。骆琦也成功的混成了一个老军嫂,如今走在家属院里,谁见了她都得叫她一声嫂子。

家属院当年办的托儿所也早在两年前就不开了,倒是在军区大院最边上的公社小学里开了一家,家属院里的军嫂们也并不十分愿意把孩子送过去,而公社里的孩子们都是散养着长大的,也不会有人将孩子送去里面,托儿所开了不到半年也就倒闭了。而陆贝贝上学的事儿也就这么耽误了下来。梁兰香回家的日子也就遥遥无期。

陆敬军的这话梁兰香就十分不愿意听了“当年念秦会背古诗是因为他上过托儿所,咱们家贝贝可一天学没上过呐。等贝贝上学了,指定也像念秦这么聪明。”

念秦的学习成绩很好,每个学期都是班上第一名。东屋上他的奖状就挂了两排,梁兰香坚信贝贝以后读书也不会差。

对于梁兰香的这句话,陆敬军简直不能更认同了“妈你说得对。妈,这顿饭我来做吧,你歇会儿。”

来家属院带孩子后梁兰香除了捣鼓院子里这一块巴掌大的菜地外啥体力活儿都不用干。在贝贝会跑会跳后唯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儿就是做家务了。一听陆敬军要抢走她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机会,梁兰香和陆敬军因夸赞贝贝而短暂达成的友好共识在这一刻消失殆尽,她眉眼一耷拉“不用你,你去干你的活儿去,我自己做就行。”

陆敬军心血来潮想做一顿饭的初衷只是想让梁兰香轻松一天,梁兰香不让他做,熟知梁兰香品行的陆敬军也不抢,摘好了菜从善如流地便去了营区巡查。

三年的时间,陆敬军并未升迁,至今还是个营长,但他们团的副团长已经年过五十,最多再过两年就要转业了,而陆敬军是最热门副团长人选。团长也有意无意地暗示过陆敬军。

陆敬军也只跟骆琦透过口风。

1965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进了十二月,就下了好几次雪,次次都厚的很,骆琦他们二厂的效益在这一年跌了很多,一厂那边的单子也少了好多。但厂里效益不好并不能影响到骆琦他们。每个月他们的工资都是按时发的。

而自打去年开始,骆琦就再也没有给报社写过文章。她并不是是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最敏感的时候,是写错一句话都会被定罪的时候,骆琦唯一能求的就是稳。

66年的一月份,陆敬军驻地的后山上的山坳里关进了一群人,据说那都是上海那边来的知识分子,都是那边大学里的教授,是有名的臭老九。

骆琦听了陆敬军的话,久久的没有说话。

周末那一天天晴,骆琦借口去镇上买东西,却在半道时转了方向,从山的另一边绕到那个山坳处。

她在半山腰,看着那个原本就不大的山坳里面盖了两排小小的泥巴房。泥巴房的附近都是新开垦的土地,一群文质彬彬的人扛着锄头在挖,而在他们的附近,站着许多个带着红袖章的人。

骆琦坐在半山腰上看了好久好久。

看着那些知识分子下工了,看着他们分到了硬邦邦的馒头和清得没有一粒米的粥。

骆琦忽然想起了她读大学的时候的一个教授。那个教授已经八十多岁了,是她们大学的特聘教授,每周给他们上两次公开课,教的是近代史,语言风趣幽默,会结合当时的历史以及民生讲课,但在讲60年到76年这段历史时他总是用最简短的语言去说那些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后来学校里面有留言称那个教授有很多好友、同伴因熬不过那十年,死在了下放的农场里。他的那些同伴有最早留学国外的人,也有在各自领域里有很高成就的人。

来到这个世界,骆琦没多少上进心,但她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她和陆敬军两口子每个月的口粮都够吃,而她空间的那些大米便一直都放着,只是偶尔她才会取出来加个餐。穿越一年多来,她空间里的大米一袋50斤的都没有吃完。

骆琦等到傍晚,带着红袖章的卫兵们扔下鞭子三两成群的回去吃饭了,只留下一两个人值夜。这两个人相信臭老九们翻不出什么风浪,于是回了值夜的小房子里。

他们的小房子离知识分子住的地方有些距离。

山里的夜很凉,知识分子们只带了几身换洗的衣服就来了,革委会给他们发了棉被,但那些棉被又重又黑,根本不保暖,他们来了一个星期,在开荒的时候便有意识的捡了一些干柴回来,到了夜里,他们便聚集在一起烤火。们对于他们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管。

他们今夜如同往常一样在烤火,忽然门外传来敲门声,众人心里一紧,互相对视了很久,他们人中年轻一些的那个站起来去打开门,门外没有人,但在门的边上却有一个巨大的包裹。

年轻的教授左右看了看,没见到人,眼瞅着值班室里的走了出来,年轻的教授下意识地拿起了地上的包裹,顺带将门关上。

他拿着有些重量的包裹去到火堆边“小沈,是什么人”

小沈教授摇摇头“没看见人,只看见这个包裹。”小沈教授打开包裹,露出里面白花花的大米以及一封信,信是用英文写的,字迹娟秀,一看就知道是女人的笔迹。

待小沈读完了整封信,他泪眼朦胧的把信递给离他最近的文学系秦教授。秦教授读完又一个个的传下去,等最后一个人读完,直接放进了火堆里,火迅速将纸张焚烧,有人低泣声传出来。秦教授抹了一把脸,对小沈教授道“小沈,抓两把米到这个铜罐里煮一煮,给大家暖暖身子。”

小沈哎了一声。

秦教授看了一眼围坐在火堆边的教授们“同志们,打起精神来,困难只是暂时的,咱们的黎明总会到来的。”

在这个山坳里劳改的知识分子有十个,年纪最小的是小沈,但他今年也有37了,年纪最大的是秦教授,今年50,秦教授品行好,在学校时大家就都服他,他发话,大家便都响应了。

百米粥煮得不多,一人只能分一半碗,但这一半碗百米粥,却成了他们这一生里最好吃的美味,也成了他们这一生最难忘的回忆。

骆琦在给他们送了米后边从后山回了家,陆敬军在营地门口接的她,再次见面,两两对望,谁也没有说话,安静地回了家,梁兰香带着两个孩子在西屋玩,陆敬军把骆琦沾了泥土的鞋拿到外面去刷干净,回来对骆琦说道“那事儿太危险了,以后这种事情,让我来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