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快穿之最佳男配 > 我不是网红(05)

快穿之最佳男配 我不是网红(05)

作者:传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4:14: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直播卖菜, 卖瓜,还在继续,但供应的量是越来越少,粉丝们虽然理解, 可一个个急的哇啦哇啦的喊。

没办法, 真是纯天然的,但种的也少。每天开播的时候才有的买,稍稍迟那么一点点,就售罄。气人不太气人了。

常常抢不到, 可越是这样,越是勾的他们费尽心思的抢。

现在已经不是比有钱没钱的时候,是比手速,比警醒度。有位主妇感叹

以前上网玩游戏收菜都没有这么累。

忙完双抢 , 一家人总算松了一口气。双抢是赶时间的,这段时间, 收割, 晒谷子,插晚稻要一口气全弄完。迟了, 可能一年一分钱也挣不到。

罕见的, 一家三口,全都在八点以后才起床。农村, 春秋一般六点以后就有人起床,夏天,五点就有人起床, 冬日,是迟一点。可七点以后一定有人已经起床开始新的一天的忙碌。

往日潘家是村里起的最早的人家,没有之一。今天,一家三口全部睡到自然醒伸伸懒腰,才起床。

昨晚,君越给父母转了两万块钱。原本是打算把大头全转给父母,他留一万五就有了,学费,加上生活费足够。

可父母死活不愿意,说他挣的钱,应该都归他。

最后他死活要转,父母才点头,说是不能超过两万。

父母是打算拿两万块钱中的一万五去还债,今年潘母接连两次生病,东借一点西借一点,一共欠了一万四千多块钱,大头是借的君越三姨家的钱,一共八千。

现在还钱一般都是手机上转,可潘父潘母想着还是上门去还,就是手机转也得上门,一家买些礼物。

城里人不稀罕别的礼品,他们就想着给那几家一家送一只鸡,自己的鸡蛋味道好,鸡蛋也卖的贵。

夫妻俩就想着到别人家买鸡,在村里找那知根知底的人买几只母鸡,再一家一百个土鸡蛋。

离县城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潘家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都在县城和市里住。

潘父的大哥一家也在十年前搬去了县城。

休息的第一天,君越吃过早饭,上山割猪草。

附近的山里,有猪草的地方都让他摸的清清楚楚,好些个地方都是轮流割,一茬一茬的长,到冬天都有的割。

村里就没有别人家养猪是煮猪草喂的,那都是几十年前没办法的办法。

别人家养猪最多养一头,好些人家都不养猪。现在是农民也没有以前的农民勤快,养猪都是喂家里的剩饭剩菜还有油糠,绝对没有像潘家为了节约成本喂猪草。

喂猪草累人啊,早上就要去割,割回来还要洗干净,然后再剁,再和一些剩饭剩菜油糠一起煮。

君越家里也有会买油糠,煮猪食的时候也会在专门煮猪食的土灶大锅中加油糠,可还是以猪草为主。

上山,君越穿的是长裤,只要上山他都习惯穿长裤。割完猪草下山,直接来到河里洗猪草。

压了又压,扎扎实实一担猪草。

一个人在河里洗猪草,边上陪他的都是一些伯娘婶子们。

“潘家的小越是个懂事伢子,大学生,天天跟着他爸下地做事。”

“嗯咯,小越长的好,随他妈,瞧瞧,瞧瞧,干了一个月的活,天天晒太阳,皮肤一点也没黑,还是白瘦白瘦。”

“以后啊,小越样貌好,不愁没房子没车找不到老婆。”

“你们一个个闲的,看看伢子都让你们说的脸红,洗完猪草都不敢上岸。”

在码头洗衣服的女人中年岁最大的梅伯娘碎口身边的女人们,让她们别说了。

“好了,好了不说了。”她们也没有什么恶意。

在乡下农村,有两三个地方是情报收集站,一个是那种村里人都特别喜欢去的人家或者公共场所。另外一个就是码头,那地方是女人们扎堆的地方。

挑着湿哒哒的猪草,回到家里,父母在,剁猪草,煮猪食都不用他。

休息了会儿,打开直播,开始今天的任务直播。

他不是天天都直播,今天直播,带大家看看村里的山水,看看那绿草如茵的河边两岸草坪。

看看上次就有人好奇的石桥,虽然没啥名气,可几百年前的乡绅是花了好些银子修建的,石墩石桥到现在都是结结实实的。

上面还能过一辆大卡车。

但在不远处村里人集资镇里拨款建了一座新大桥,能同时过两辆载的满满的大卡车。

新大桥是村里出去的几位有钱人出大头牵线修建的,建造大桥的施工队也是村里出去的建筑大佬,材料都是实打实的好,一点也没有黑心。

石桥现在只过行人,连自信车都不许在上面过,两边都有硕大的字提醒行人。

上午的时间,举着自拍杆满村子的转悠,没有卖家里的菜,瓜,只是预告了一下,三天后,开始售卖你从未吃过的可口大米,售价一斤二十五元。

有十斤一袋的,有三十斤一袋,五十斤一袋,一百斤一袋几种规格。

什么,想零卖五斤,三斤一袋的 ,没有。

不接受预定,全凭自己手速是否快,能抢到。

直播间的粉丝们沸腾了,都知道主播买东西的原则,普通农家大米不会卖那么贵。

主播早就说了,家里的鸡蛋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土鸡蛋,价格随大流。

一种是他家养的鸡的鸡蛋,价格贵。

别的也是,别的辣椒,茄子,豆角等蔬菜,他们愿意买普通农家的也行,价格也就比市场上的稍稍贵一些,但不离谱。

只是那些普通的农家蔬菜很少有人光顾,都是买潘家的蔬菜,鸡蛋。有人把潘家菜送去检测过,没毛病,没激素没添加什么故意改善口感。反而检测出来各种有益的元素 ,但不是离奇,也不会吃几口就长寿但长期吃肯定是能延年益寿。

这点事大家都知道,农家蔬菜不打药不施化肥长期吃也能延年益寿,至少比吃大棚蔬菜比吃反季节蔬菜,比吃大面积种植的应季蔬菜要长寿。

大面积种植的应季蔬菜,很难做到一点农药都不打一点化肥也不施。只是他们打的农药化肥都是顶顶好的,各种有害残留很少很少的那种。就这样的,大部分都算有机蔬菜。

不少人都不信别人拿着潘家的蔬菜鸡蛋都有检测,还有的顾客本来就是干食品检测工作的。

不少人在弹幕上在君越的微博下证明,潘家的菜才是真正的有机蔬菜,纯天然。

转悠到中午,才回家,他本人出了一身的汗,全身。

明天去县城,后天去市里,要还钱。

君越定的包装到货,下午跑了一趟镇上,去到快递点,拿了包装袋,还有封口机。

夕阳西下,一天又忙完了。

每周直播一天卖货,一天直播摘菜摘瓜,装米上秤打包。

每一个步骤都在粉丝的眼睛下进行,一切都在阳光下。

做事的时候,是潘母举着自拍杆,对着儿子和丈夫。

一家人忙忙碌碌,因为米打了就拖回来,当着网友们直播包装。卖了一天大米,但包装好一袋袋上秤称好,包装好写上地址名字。足足忙碌了一个星期。

又是一个星期,陆续有不少地方的粉丝都收到了潘家大米。

包装袋是专门定制的,上面有潘家农产品五个大字,还有君越家的那块菜园和稻田的照片。

潘家农产品已经被君越注册,包装袋上的图片是君越自己拍自己做的。

帝都,一户人家

今天,快递送到家。有三大袋,一袋一百斤的大米,一袋蔬菜和甜瓜,一袋西瓜。

陆红霞忙开了,她退休以后,迷上了看直播。

一个月前,无意中点进了一个户外直播的视频,鬼死神差的看了一会儿。看了一会儿以后,就迷上了。天天看公告还关注了人家主播的微博。

她一直没抢到,前段时间,预告大米以后,她就想着,这次无论如何要抢到。

天天守着时间过,那天一直播,她就进去,然后照着事先列好的单子,快速下单。

虽然价格是贵了一些,可她还是没有犹豫,为啥,她有研究过,看那些好评不是托干的。

她想着上当受骗也就一次,万一味道真如那些老粉说的那么好,以后啊,她就天天守微博,看看主播的下次直播公告。

家里条件虽然不是大富翁,但天天吃这样的大米,瓜,蔬菜也是吃的起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帝都离南湖省有些远,蔬菜到家用最快的快递也需要两天的时间。

没有刚摘下来时的那么新鲜。

收拾好三大袋快递,累的腰的直不起来,也到了中午。

她站直身体,扶着老腰,移到水槽边,打开水龙头,冲洗着手中不大的甜瓜。

她记得主播给她和当天一起包装的买家都送了一个小甜瓜。

这个甜瓜是自己买的甜瓜中最小的,想来应该是主播送的。

“嘎吱嘎吱”苹果大小的甜瓜,轻咬一口就咬到了瓜瓤,陆红霞学着主播教的,连瓜瓤一起吃下去,还真好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