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千岁千岁千千岁 > 第八十九章

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八十九章

作者:江枫愁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4:23:06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瑞被抄了家。

没有明旨, 甚至许多人都不明白怎么王瑞突然就倒了。

动荡的环境之下,皇帝不能大肆查办内阁首辅,否则会引起极大的恐慌。

他让慕良亲自将查出的证据送去王瑞面前。江苏布政使衙门里多出来的十万两经彻查, 发现是兰沁禾和九王爷凑出来的私款。兰沁禾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其中七万两都是九王爷在江苏的银铺支的。

于皇帝而言, 兰沁禾拿自己的钱补贴衙门, 更是让人敬佩感慨, 同时也愈加反衬了王瑞的小人之心。

慕良在王瑞看完所有证据后,开口道, “万岁爷说了,您到底是西朝的两朝元老,又是他的教书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父的有天大的不是,儿子也不能逼迫如斯。”

他笑着, “京师里的这栋王宅您可以照旧住着, 每月给您拨三品大员的俸禄。只是您也上了年纪, 好好在府里静养,不要再为俗事劳累了。万岁爷天般的仁慈, 您老莫要辜负啊。”

王瑞坐在椅子上,他一言不发,末了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和之前“天降祥瑞”时的痛哭流涕不同, 安静得反常。

“慕公公辛苦了。”老人脸上的肌肉牵动了一下,“喝碗茶再走吧。”

到了这一步,慕良也乐得给王瑞最后的颜面。他欠着身,道了句谢,便捧了侍女递上来的茶喝了。

“好了,宫里还有事,我就不多留了,您自个儿保重身子,莫要再操劳了。”

“我送送公公。”王瑞撑着两边的扶手起来,执意陪着慕良走出去。

出了门,他忽然又站住了身形,细细地打量了几番慕良。

“阁老”慕良疑惑。

王瑞垂下了眼睑,淡淡地笑了声,“慕公公啊,我和你干爹也是一辈子的老交情了。”

慕良的干爹,前任司礼监掌印林公公。

他用怀念的口吻娓娓道,“当时我独自前往北京科考,殿试面圣的时候太紧张,浑身都是汗。林公公见了,便悄悄走到我跟前,递了给了我一块帕子,他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我面前,直到我擦完了汗才走开,还笑着跟我说了声别怕。”

“那时候的林公公连个禀笔都不是,只是个五品的小太监,跟平喜公公一样,个儿不高,但是随和。”

慕良听着,他不明白王瑞想说什么。

王瑞抬眸,那双苍老但是并不浑浊的老眼看向了慕良,“他是个好人,你不该杀了他。”

慕良脸上的笑意少了,他冷硬了语气,“林公公一腔忠义,他是思念先帝爷过恸才病逝的,死了也是清清白白。咱家给阁老一份面子,您不要逼我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王瑞笑了笑,“慕公公何必动怒呢。”他叹了口气,扶着门前的柱子,“宫中事忙,公公回去吧。”

慕良瞥了他一眼,坐上了门口的蟒轿。

王瑞的意思他明白,只是他和王瑞不一样,从来没有奢望过什么善果,他是个没有根的人,从不在乎什么后代子孙,这辈子做的恶孽他都认,报应天谴自当承受。

王瑞的老家抄没了,庄子、商铺、田地全部收归国库,秋闱的钱有了着落,甚至两年的军需也都有了着落,殷姮松了一大口气,有了喘息,同时继任了次辅。

然而荣光万丈的背后,又是一潭死水。

万清成了首辅,她成了第二个王瑞,而殷姮则又成了第二个万清。朝堂政党更迭交替,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倭寇大举之时,太后不会有所动作,可等缓过劲来,她也将一如从前那样,开始控制两党的平衡。

很难猜测,王瑞没有被关进诏狱、甚至没有定罪,是不是太后的主意。除了稳定人心以外,她将王瑞这个随时会炸的爆竹留在京城、留在了万清殷姮面前,以儆效尤。

暂且不管这里面的波谲云诡,起码国库有了王家的填充,两年内可以稍作喘息。

在解决了王瑞之后,殷姮收到了兰沁禾的回信,信中兰沁禾委婉地提到江苏战况危及,将士日益艰难,倭患一时恐难肃清,希望朝廷能够为江苏增添锐器。

殷姮看完忍不住失笑,沁禾从前对待身外之物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再金贵的首饰她也能随意赏赐给丫鬟。如今在江苏当了半年官,都学会趁火打劫了。

她回了信,允了兰沁禾的请求,批了兵部购买新式战船的票拟,由慕良批红。

倒王一事几乎全是兰家出力,特别是沁禾和慕良,殷姮这个时候不能推脱。

想到慕良,她又一阵沉默。

殷姮相信兰沁禾不是为了权利才和慕良私通,那她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过了夏,天气凉了起来。殷姮回想起去年的秋天,兰沁禾因为给林公公探病,第一次碰见了慕良。

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殷姮垂眸,千般的复杂情绪咽进了腹中。不管到底其中实情如何,这件事情她不能对外泄露一丝一毫。

兰沁禾在江苏稳定了下来,战事艰难,好在将士们英勇用命,省里的武将们也极力维护着治安。

江苏的王党官员被拔走了大半,剩下的也因为王瑞的倒台而纷纷转变了态度,她办起事来少了许多阻绊,轻松了很多。

不管前路如何,起码现在的局势清明了许多,一切都在渐渐好起来。

之后的日子过得较为平静,兰沁禾在江苏巡抚兼布政使的职位上坐满了三年。

这三年里她政绩出色,竭力稳定江苏的局面,于是在倭寇肃清的第三个月、明宣九年的秋天,兰沁禾被调入了京师,封内阁大学士,兼兵部侍郎。

江苏布政使是从二品的封疆大吏,兵部侍郎却是正三品的官职。这是一道明贬实升的旨意,更别提从今往后她就将进入内阁,成为第五位内阁阁员。

九月二十,受诏的兰沁禾回京师了。

北京的城门大开,正午时分,一辆藏青色的官车徐徐驶入,自安定门入城,沿顺天府东行,过鼓楼、过海子桥、过北安门,穿内宫监与司设、尚衣监,驶至玄武门改换轿撵,再过顺贞门东行至乾清宫外。

终,轿停,来人始出。

蓝呢轿落地,轿帘掀起,一只黑锦祥云官靴首先踏了出来,继而有乌纱帽探出,等两只官靴一并站定在地,来人方露全貌。

那是名年轻的女子,头顶乌纱,身穿三品大员的孔雀绯袍,襟口、袖口、两袖上覆着西朝华丽的官纹,腰佩金鈒花带,面施淡妆,眉间自含善气。

三年过去,兰沁禾身上有了不大不小的变化,昔日西宁郡主与王侯嬉戏时的浮躁少了,眼角眉梢都压了些许沉稳,一对杏眸里的迷茫褪去,只余睿智与波澜不惊。

江苏的三年对兰沁禾而言非同寻常,这三年是她人生的转折点,从无所事事的风流雅士变成了能稳定一省民生的天子之臣,三年的历练,让她身上多了万清的影子。

跨过两道高高的门槛,眼前的是乾清宫巍峨的壮景,明黄的琉璃瓦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屋脊兽面目狰狞,为所有进宫殿的人布下了敬畏之心。

兰沁禾目光微微下移,那洁白的石阶上立着一人,身形削瘦,两颊微陷,肤色苍白,细长的黑眸下泛着青色。

兰沁禾一阵恍惚,自她明宣六年年初离开,到现在已有三年零九个月。

久别了,这座北京城。

她轻轻扬唇,抬眸对上了台阶上那人的眼睛。久别了,公公。

作者有话要说 凌翕死了,王瑞倒了,万清老了。

王万之争要开始变成殷兰了。

唉,生生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