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七十年代炮灰女配 > 第 41 章

七十年代炮灰女配 第 41 章

作者:轻非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9: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这个大部分人, 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 粮食收成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吃不吃得饱,有没有一些盈余的粮食可以卖钱。

所以,粮食亩产量比周边其他生产大队高, 一直是双车大队全生产大队的骄傲。

因着连续几年,双车生产大队的粮食亩产量, 每年都比周边生产大队高,且每个季度的粮食亩产量都有所增加,整个大队的社员走到哪里,背都挺得直直的。

除此外, 还带来了其他的好处, 比如双车大队的小伙子去其他生产大队说亲, 人姑娘家见双车大队的粮食年年收成好, 一点不担心姑娘嫁过来饿肚子,在同等条件下,人家都会选择双车大队的小伙子。

娶进来的如此,嫁出去的也不遑多让。

双车大队同等条件的姑娘和周边其他生产大队的姑娘比, 人家也更愿意娶双车大队的姑娘。大家都想着双车大队的庄稼, 也不见买化肥施,粮食却能年年增产,肯定跟侍弄庄稼的手段有关。

于是, 大家想着娶个双车大队的姑娘回家,指不定能从她口中打探到粮食增产的奥秘所在, 然后给本大生产队也带来粮食增产的好处。

可以说,自打双车大队的粮食收成一年好过一年开始,这双车大队无论小姑娘还是大伙子都极为枪手。

粮食增产,单是带来的适龄青年婚配问题,已经如此明显,更不用说粮食增产给每个社员每年多带来的粮食和金钱。

如今,这粮食一下缩产这么多,对所有社员来说,那无亚于天塌了似的。

"咱们明明照着原先的法子侍弄庄稼,为什么一下少收成了这么多?"

"对啊,谁都没有偷懒,为什么庄稼少了这么多?"

"咱们大队总共有873亩的水田,按一亩减产50斤算就好,这晚稻的收成就少了43650斤。按一斤一毛三的价格算,咱们这足足算了5670多块钱,这些钱分到有参加劳作的社员手上,每人手上将近可以多分到10块钱。"

"10块钱我们可以多买十几斤的肉,可以多买上百个鸡蛋,可以多买两件新衣衫穿。"

"……"

搁现代人眼里,十块钱哪怕路上看到,都不一定会弯腰去捡。

可在这个大米一斤才一毛多、肉一斤才七毛八的年代,很多人家一年到头手上的余钱估计也就二三十块钱,那这十块钱就显得相当的多。

双车大队的社员已经习惯,每年年底拿到瞒产带来的好处,如今这收成突然减少,意味着晚稻的瞒产泡汤了,大家的荷包少收入了。

谁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纷纷向大队长方福生讨伐。

"大队长,双枪活动后的忆苦大会上,你可是说得响亮,只要我们跟着你好好干,今年一定再次带着大家过个丰收年。现在丰收我没看到,减少收成却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眼前。"

"大家都是照着你的指示做的,收成变少也是你指示不当造成的,你得给我们交代。"

"对,大队长必须给我们交代。"

"……"

之前水稻抽穗的时候,有经验的人就看出有问题了,当时很多人找方福生说了。方福生却是打着包票说,他们以往怎么种的庄稼,今次还是怎么种,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结果现在一亩的产量,就给减少了五十多斤,他是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缘由。

看看一个个神态激动的样子,方福生感觉他的好日子,也许要到尽头了。

但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习惯了当大队长的威风生活,无论如何他都不允许这样的生活被破坏。

于是,他尝试着解释,"大家都是一辈子侍弄庄稼的人,应该很清楚,影响庄稼收成的因素很多。这次的减产,指不定是老天爷见咱们年年收成好到几乎要忘了所有,特意警醒我们,要我们往后脚踏实地,不能再干隐瞒私产的勾当。"

隐瞒私产的事,自打上次被叶梓提出来后,方福生心里就有些后怕。正好今年的早稻大丰收,方福生就想着干一票大的,从今往后就金盆洗手,老老实实按照国家的政策走。

之前一直苦于找不到办法,让社员接受往后再不瞒产的事。

没想到晚稻竟然减产,方福生就想着趁机提出不再瞒产的事。

可惜他忘了一个道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在过去的几年中,社员们已经彻底尝到瞒产的甜头,如今哪里愿意照着他说的做。

于是,一听说他再不瞒产,大家顿时不干了。

"反正咱们每年的亩产量都是少报的,只要这次如实把减产多少斤报上去,咱们仍然能瞒下一些粮食,私下买卖。"

"说得有道理,反正减产不是我们愿意的,且过去这么多年,咱们大队的粮食产量一直稳居第一,偶尔一次减产,上头肯定能理解的。"

"对,只要如实上报减产的亩产量,咱们以前瞒报的那些粮食产量,还是能进入我们的口袋。"

"……"

按照社员说的的确可以,但如果照他们说的做,今年晚稻他们生产大队一定倒数第一。从排名第一到倒数第一,他这个生产大队长,会有什么样的待遇,方福生已经能想到。

所以,他决不允许这样做。

"今年早稻最低的亩产量有510斤多点,照咱们以往报的亩产量扣除这季晚稻减产的五十多斤将近六十斤,那咱们大队今年的晚稻亩产量,将是整个龙县最低的。从排名第一到倒数第一名,你们觉得上头的领导会相信?"

龙县粮食的亩产量基本在560-580斤之间徘徊,而他们大队的粮食亩产量上半年的早稻已经高达650。但他们每个季度报上去的亩产量,每次都比其他生产大队只高一两斤,其他的都被他们昧下来私吞了。

早稻收成相对比晚稻差点,上半年其他大队的亩产量基本都是560斤多点,他们为了拿第一名的亩产量,上报的是570斤的亩产量,一下昧下了80斤的亩产量。

晚稻收成会比早稻多个十来斤,也就是说上半年早稻亩产量最低的。晚稻亩产量也能上报520多斤。而他们因为减产50多斤将近60斤,要照着这个上报,那他们的亩产量就变成510多斤,妥妥的垫底。

相反若是按照他们的真实产量上报,他们不仅没减产,还比早稻增产了将近30斤。

明明有这个弹性空间在,方福生自然不乐意这样做。

可他不愿意压根没卵用。

"大队长要是不愿意这样干,可别怪我们把你和那农业站的万站长干的勾搭,举报上去。"

"你要照着你想的做,也不是不行。不过,社员今年减少的收入得由你掏腰包补上,毕竟这些年你跟万站长昧下的好处,都进了你自个儿的腰包。"

"说的有道理,只要不让我们少收入,你要怎么办随你自己。"

要做到瞒产私卖且不被发现,单靠方福生一个人的力量肯定做不到,这点双车大队的社员都清楚。所以,在他跟万站长勾搭办坏事的时候,双车大队的人虽然知道被他们两人攫取了一部分利益,也没人说什么。

毕竟,他们每年都有钱到他们手上。

他们已经习惯了晚稻收成后,收到昧下粮食私卖的钱,今年的钱极可能到不了手上,他们自然想尽一切他们能想到的办法,想要这份钱。

方福生相信这些人说的是真的,今年该给社员的钱要是不能按时按照大家预计的,准时交到大家手上,他以往做的那些事都可能被举报。

但一下减产这么多,真要他掏钱,五千多块钱,就算他有这个钱,他也不愿意拿出来。

于是,他只能打商量,"今儿个大家劳累了一天先回去吃饭,关于你们说的这件事,我会好好想想,等晚稻收成后,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怎么样?"

早上一开始收割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这季晚稻的亩产量肯定不理想,所以下工后除了要回家做饭的,其他人都等着看亩产量,谁都不愿意回家。

一天忙碌的工作大家的确累了,此刻腹中又空空的,且天色已经很晚,再纠缠下去明天没精力下地干活了。

但大家对减产的事,又不放心,于是当即就说,"等到晚稻收成后才给答复太迟了,后天,我们要你后天就给我们确切的答复。到时候答案要是不满意,我们就是拼着不收晚稻也要到县城去举报你。"

方福生跟社员的关系,本就建立在他能给大家带来利益的基础上,经过上次忆苦大会那一出,他在社员心中的地位以及变得岌岌可危,这次的事情若处理不好,社员们不仅能把他拉下台,还能送他进监狱。

毕竟隐瞒私产的事,本就不是小事。

之前叶梓找方福生说瞒产的事时,他说自己不怕这是被举报,因为法不责众,瞒产的事不是他一人做下的,而是整个生产大队一起犯的错,且好处也是给整个生产大队的。

可他又很清楚,带头的人是他,如果大队的社员要跟他对干,那他绝对没好果子吃。

只是当初他深信自己能社员们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他不认为社员会为难他。

可如今才半年的时间不到,这些社员就拿这件事来威胁他。

方福生心里是气愤的。

过去这么多年,他带来好处的时候,不见得这些社员多么感激他。如今不过是一个晚稻没收成好,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刁难他,简直是岂有此理。

要不是知道现在直接跟这些人对干起来,他讨不到好处,方福生都想直接问问他们,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可惜心里再恨,脸上也不能表现出来,"好,诚如你们说的,后天我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有了方福生这句话,大家才散去。

混迹在人群中看了一场好戏的叶梓和慕东辰,也随着人流离开了生产大队,往慕家的方向走去。

10月底六点多,天色几乎全部暗下来,不过两人对回家的路很熟悉,所以天黑并不妨碍他们走路。

从生产大队出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两人谁也没开口,直到过了知青点,周边再没房子再没人的时候,叶梓才颇为兴奋的开口,"看到方福生被人围攻,简直不要太爽。"

大概是对这里慢慢有了归属,同时对这具身体慢慢有了感情,原先对方福生害死原主的事没多大感觉的她,慢慢有了几分恨意。

原主帮他的儿子考取重点大学,这个男人不感激也就算了,竟然设计把原主害死,不让他受到该有的报应,叶梓觉得对不住她现在住的这具身体。

所以,她决定好好利用这次机会,以及方福生过去犯的错误,最起码把人给送进监狱,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天黑看不到叶梓的表情,但从她的语气中,慕东辰猜都能猜到她此刻一定是满脸带笑的样子,他心情不由也跟着很好,"以往的方福生总是高高在上的,以为大家都得听他的。从今往后,我倒是要看看,他还怎么威风?!"

要问慕东辰恨不恨方福生?

那答案肯定是恨的。

只是这种恨意并不深,没有非要去报的那种程度。

不过,如果能看到方福生倒下,那绝对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要方福生按照社员们说的那样,照实把减产的是如实上报,继续昧下那些以往少报的粮食,他绝对不会同意。不同意,要平息社员们的情绪,他就只能把减少的粮食给补上,保证社员今年拿到的钱不比往年少。五千多块钱,我可不认为他舍得拿出来。"

"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已经可以预见。"

"我们只要适时的扇扇风、点点火,就能让他们闹得更加不可开交。"

晚稻的粮食虽然减产,但因着土壤肥力几年下来已经被养得很好,所以其实他们大队的粮食亩产量还是比其他大队的高。

但是早就习惯亩产量一季比一季高的社员,压根不会满足这样的亩产量。

尤其,方福生还要按照实际把亩产量往上报,半点好处都不给社员留。

大家哪里会满足。

"这会儿大家关注点都在亩产量的事上,暂时不会有人找亩产量减少的原因。等他们把亩产量的事情解决后,就该是为你表功了。"

这个男人这么多年来,遭受着大家的不公待遇,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她要那些曾经轻看他,轻看他工作的人,往后对这个男人刮目相看,甚至还要他们上赶着上门讨好,才不枉他几年下来默默无闻的掏粪。

以前慕东辰并不在意,自己在社员心目中是何种形象。

可如今他跟叶梓处对象,他不想叶梓跟着他一起遭受社员们的白眼,他希望自己过去付出的努力,能让社员们都知道。

让他们清楚,双车大队粮食年年增产是他的功劳,要这些人往后再不要轻瞧了他。

甚至他还希望,这件事能引起上头的注意,最好能给他一点表彰。

这样等晚稻收割完,他要上叶家提亲,也能好看点。

从跟叶父的交谈中,他知道叶父对他的踏实肯干,还是很推崇的。但过日子,有时候不是光踏实肯干就能过得好,适当的荣誉,能让生活更加的美好。

所以,慕东辰会想着若是能得到表彰,订婚的时候,无论叶梓还是叶家那边都能好看点。

"这次的事,是该好好安排一下。"

上辈子的叶梓虽然爹不疼娘不爱的,但她自己也没想过去改变那样的状况,一直被动接受着。她觉得反正没有他们,她的日子也能过下去,没必要去惹人嫌。

说好听点,她这是过得佛系,说难听点,她这是缺少进取心,对生活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追求意识。

穿越到这里后,上辈子的为人处世方式,其实还是影响着她。之前无论是方福生刁难她,故意安排她去掏粪,还是程悠然几次三番的挑衅,她都没记挂在心。

因为她觉得浪费时间在这种不相干的人身上,就跟浪费生命一样,不值当。

但是她很明白,人缺少上进心,很容易得过且过。

她觉得应该改改自己的性子,要更加积极去争取一些东西。

慕东辰之前的想法,跟叶梓差不多,不过,渐渐的,他也发现什么都不计较,什么都无所谓,太过消极。

也开始有积极挽回自己形象,积极为两人以后的生活争取一些东西的想法。

同样有意识的两人,此刻同时的想法,就是利用这次晚稻减产的事情,先帮慕东辰刷一波好感度,最好再利用这次机会,让县里头某些人看到他的价值所在,从而给他带来一些名和利的东西。

两人回到家,慕奶奶第一关心的就是叶梓稻芒过敏的事,"奶奶已经给你烧好金银花的水,你赶紧先去泡泡澡,再来吃饭。"

叶梓自打下乡后,无论之前的掏粪工作,还是现在的喂猪工作,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社员们都看在眼里。慕奶奶和慕东辰本来说,这次的晚稻收成,她请假好了,不要参加。

叶梓却是坚持要参加。

她的想法很简单,七月份那么热的天气,又是过敏又是长痱子,她都能坚持下来,没道理这会儿秋高气爽,她反倒坚持不下来。

两祖孙拗不过她,只能由着她来,不过,缓解她过敏的各种草药,他们给准备得很充足。

虽然天气比较凉快,过敏没七月份那会儿严重,但叶梓身上的确很不舒服,能第一时间泡泡澡,叶梓自然求之不得。

她回房拿衣服,慕东辰帮她把水提到浴室间给调好水温。

见叶梓拿着换洗的衣服过来,他叮嘱了一句,"这会儿天气凉,水凉得快,需要加温水记得叫我。"

叶梓知道慕东辰这话很是单纯,也没不好意思,"我知道,你也先去冲澡。"

男人洗澡没女人这么麻烦,况且慕东辰心里还惦记着给叶梓加水的事,就洗得更快了。

他刚穿完衣服出来,叶梓正好叫加温水,慕东辰就给提了半桶热水到浴室间。

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叶梓让他把水放到浴室间门口,她自己加就可以。

慕东辰也不想再经历一次上次那样的场面,照叶梓说的话做了。

慕东辰在浴室间门口站了一会儿,听到叶梓安全把水倒进浴桶里,就说,"我去厨房帮奶奶,有事叫我。"

慕奶奶很早就把饭菜做好,然后把饭菜都放在蒸笼上,放到窝里温着。

慕东辰帮忙把饭菜端出来,又给三人盛好饭,叶梓正好也到厨房。

三人这才坐下来开始吃饭。

虽然向东三人离开的时候留了钱,但他们的饭菜除了油比往常多,其他的并没多少变化。主食还是细粮粗粮各半,菜则主要是青菜加吵鸡蛋,非常的素。

早餐午餐吃完,叶梓和慕东辰都赶着时间去上工,晚餐便是三人聊天的最佳时间。每次晚餐,三人都是边吃边聊,慕奶奶首先关心起晚稻的收成,"这季晚稻收成,比不上早稻吧?"

"一亩收成足足少了五十来斤,社员们听到这样的收成,闹着要大队长给他们一个交代。大队长刚刚费了好多唇舌,才暂时安抚住人。后天,他要是给不了大家满意的条件,接下来他的日子不会好过。"

慕奶奶一点不意外这样的情况,"明明咱们生产大队的田地,跟周边生产大队差不多,他也没比别的生产大队多做什么,粮食却年年增产,一看就不正常。可他从来没想过找出原因,而是一个劲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捞。"

"这次我倒要看看,他怎么解决这次的问题。"

这么多年下来,慕奶奶放任事情自由发展,可不是真的就甘心任人欺负他们这孤婆寡孙的,她只是一直在等待,等待能为孙子讨回公道的机会。

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不把过去大队里亏欠他们的,统统讨回来,就枉费她这么多年的隐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