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七十年代炮灰女配 > 第 48 章

七十年代炮灰女配 第 48 章

作者:轻非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9: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轰走程悠然, 慕奶奶把事情始末说给叶梓两人听, 顺便跟叶梓解释道, "如果你现在跟东子不是对象的关系,那她住过来没关系。但你们现在处对象,家里再来这么个年轻姑娘, 不合适。"

两个小年轻这才刚处对象不久,在一起的时候, 肯定忍不住想亲近。

有她这个老太婆在,已经妨碍两人亲近,再来个外人,两个小年轻更不用想亲近了。

"再有这姑娘一看就不是安分的, 让她住家里来, 谁知道她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还有一点慕奶奶没说, 那就是她不信方家那边, 真就这样任由程悠然跟方程远分开。

往后这姑娘有的是麻烦,慕奶奶不想无辜沾惹上。

叶梓点头赞同慕奶奶的想法,"昨儿个我跟东子回家时,她拦住了我们, 说的也是这件事。"

"东子明确告诉她, 慕家不会再让外人进来。我以为她应该死心了,昨儿个回来就没跟您说,没想到她竟然趁他们不在家, 找到慕奶奶跟前来。"

叶梓实在想不明白,程悠然为什么非要来慕家住。

"她自己都说, 不是白住慕家,会给钱的。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是人家愿意她去住的,真不明白她为什么就盯着慕家不放。"

总不能是她炮灰女配的属性,把人吸引到慕家来的吧?!

其实她穿越到现在,剧情已经偏离原书好多,如果不是程悠然时不时来她面前晃上一圈,她几乎都要忘了,自己正身处一本小说中呢。

对这点慕奶奶倒是清楚,"整个生产大队,住所条件能跟方家比的,也就慕家了。那程知青从小过着大小姐的生活,无论吃的住的,肯定都很好。"

"如今在这里吃的匮乏,在住的方面她不愿意住太差,情有可原。"

慕奶奶这一说,叶梓觉得有道理,"那她岂不是会再上门?"

"反正只要咱们不松口,她上几次门都没用,就是烦了点。"

慕奶奶说了事情始末后,又对叶梓解释道,"你的性子好,又不因为慕家的情况,远离我们,且身上半点没城里姑娘的骄纵,奶奶打一开始就喜欢你。"

"也曾经想过撮合你和东子,但想到东子的出身问题可能影响到你们的下一代,奶奶就歇了这个心思,所以从来没在你跟前提起过这事。"

最主要她知道,若叶梓没这方面的想法,慕东辰一定不愿意照她说的做。

她担心不仅没促成两个年轻人,还把好好地气氛给搞坏,那样谁都不舒服。

"没想到最后你们两人自己走到一起了。"

要她开口撮合连个年轻人,她开不了那个口。

可两个年轻人自己有这个意思,哪怕她担心将来两人孩子出身的问题,也做不到劝两个分开的话。所以,在两人处对象的事上,慕奶奶终究还是偏向自己的孙子。

叶梓知道慕奶奶特意说这些,是担心她因为程悠然的事多想,不由宽慰道,"正所谓心里想什么,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程知青做事,考虑的第一要素便是对自己有没有利。在她看来任何人做一件事情,皆从利益出发。"

"所以她对您说出那些话,一点都不奇怪,奶奶不用放心上。而且日子是我自己过的,谁对我好,我门儿清着。不会因为这么个不相干的人,随便几句话就心里不痛快。"

慕奶奶是她穿来这个世界,第一个给她温暖的人。

也是她两辈子记忆里,第一次真心实意关心她的人。

叶梓对她有着超乎任何人的信赖感。

而且在日常相处中,慕奶奶待她如何,没人比她清楚。

她要是为着一个不相干的人,怀疑慕奶奶对她的心意,那她就是脑子不清楚。

程悠然找上门,还对慕奶奶胡说八道的事,慕东辰非常的生气。

他本来以为自己的话已经说得够清楚,没想到这个人竟跟听不懂人话一样,不仅来骚扰他的家人,还企图挑拨叶梓和慕奶奶的关系。

他要是再不做点什么,那女人还以为他还跟以前一样,任人拿捏,"回头我会跟吴队长说这件事,彻底断了程同志来慕家的想法。"

以前他的话没任何分量,说了也没人听。

如今他再不是过去那个籍籍无名的掏粪工,而是县里评出的先进个人,又能叫大队的粮食增产,且县里重视他。

如今在大队里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只要他跟大队长说一句,不希望再有知青来慕家住,那无论程悠然,还是往后再来的女知青,肯定不会分到慕家来。

慕东辰说这话的时候,无论语气还是神情,瞧着都跟往常没什么不一样。

但叶梓却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不虞和愠怒。

她知道这就是一个人的气势。

不久前这男人还是个沉默寡言,默默无闻的挑粪工,短短时间,就能养出这样的气势。

叶梓相信,假以时日这男人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得的霸总。

程悠然的话题结束,慕奶奶开始问他们今天回叶家的事。

叶梓知道慕奶奶现在心中最挂念的就是慕东辰的婚事,便把自己父母的态度,尤其叶母的态度说给慕奶奶听,然后又道,"我爸妈说想来看看我下乡的地方,顾念东子哥很快就要到县城上班,他们明天就过来。"

说是来看叶梓下乡的地方,其实是想来看看慕家的情况。

慕奶奶也有过女儿,很清楚,父母对女儿婚事的担心。

对叶父叶母要上门的事,很是理解。

"你爸妈他们是真心疼爱你。"说着慕奶奶拉着叶梓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重男轻女的现象虽然叫咱们为女子的心里不舒服,但从某种程度来说,生儿子的确比生女儿好。"

"怎么说?"上辈子没人会跟她说这些话,她自己又没经历过结婚生子,叶梓不懂慕奶奶话里的意思。

"你想啊,生儿子将来长大了,是往家里娶媳妇的,不用担心儿子去别人家受别人家的气。而闺女将来长大了,那是嫁到别人家去的,别人一家子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就儿媳妇是个外人,有个什么事情都不好说。"

自古以来婆媳问题就是老大难,婆婆磋磨媳妇的事情,实在不是什么罕见的事。而岳父和丈母娘苛责女婿的,也是少见。

所以从慕奶奶讲的这方面看,生男的确比生女来得好。

"而且世人对男人总比对女人宽松,一对男女有不正当的关系,无论男人主动还是女人主动,最后受谴责的肯定是女人,男人顶多被说上几句就能翻篇。"

慕奶奶正是很明白这些,所以在叶梓和慕东辰的关系中,她才总是耳提面命孙子在婚前一定不能胡来。也总是告诉叶梓,姑娘家要懂得自我保护,不要轻易被男人几句话哄得团团转。

叶梓之前没往深处想,如今经慕奶奶这么一说,她更加知道慕奶奶对她的好了。

慕奶奶想到这话题,有让叶梓一定要生男孩的想嫌疑,赶紧补充道,"当然奶奶说这些,只是单纯想告诉你,奶奶懂得做女人的不容易,并没有要你将来一定要生出儿子。"

"生男生女这种事不是咱们能决定的,得看老天爷。"

慕东辰觉得眼下说孩子的话题不合适,正要开口接话,却听叶梓完全没在意这样的话题, "虽然生儿子比较省心,但生闺女她贴心啊。所以,儿子有儿子的好处,女儿也有女儿的好处。只要孩子健康,男女都好。"

"也对。就像东子虽然关心我,可从来不会坐下来跟我聊天,你来慕家之前,我一听说的话十根手指头都数得过来,而且每天讲得最多的都是‘吃饭’、‘睡觉’、‘休息’等简单的词语。"

"面对这么个闷葫芦,这么多年下来说话的总和,估计都没你在这段时间说的多。"

最主要是一些女人的话题,跟慕东辰完全没办法聊。

被嫌弃的慕东辰,表示自己很无辜,他也想多开口,可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所以每次就是叫吃饭,叫休息,叫睡觉。

叶梓见他一脸郁卒的样子,觉得非常好玩,不过这种时候笑出来有些太不厚道。

叶梓只好忍着笑意,"以前东子的话的确有点少,现在好多了。"

"的确好多了。"处对象了,要还跟以前一样,半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谁愿意嫁他。

叶梓在跟前,慕奶奶多少顾念孙子的面子,没继续嫌弃他,而是问起明天叶父叶母上门,他们都买了些什么东西。

"东子说上次给向爷爷他们饯别时,做的那几道菜,味道不错。我也觉得可以,我们就备了一样的食材,做跟上次相同的几道菜就行。"

上次那几道菜的味道的确不错,且有鱼有肉,荤素搭配也均衡,用来招待叶父叶母的确可以,"那明天一早,我就抓只鸡来杀。"

家里养的几只鸡都有好些年头,下蛋能力没以前那么好了,慕奶奶早先就说今年把它们都杀了,明年开春再买几只小鸡仔回来养。

第二天,她跟慕东辰吃完早餐,准备上工的时候,慕奶奶也起床了。

吃过早餐后,她就开始杀鸡招呼叶父叶母。

昨天叶父叶母说他们大概九点出门,骑自行车从县城到双车大队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到双车大队大概十点左右。

九点四十五分,慕东辰骑自行车把叶梓送回家,然后又骑着自行车去接叶父叶母。

骑行车骑出大队没多远,就碰到叶父叶母。

一番招呼后,慕东辰在前,叶父在后,两辆自行车一起朝慕家过去。

双车大队有条小溪流,溪流旁边是一条公路,两岸都有人住。两辆自行车沿着溪流边上的公路一路走,不用经过别人家的家门口,直直到慕家。

公路旁边有一些田,稻子都收割好,如今田里头晒着被扎成一扎一扎的稻草,远远看着跟一个个人站在田里一样。更远处的山坡上,似乎种着橘子树,枝头上还能看到个别几个橘子。

叶父叶母被下放到龙县前,都是城里人,来龙县这么多年,他们也没去周边的生产大队看过,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乡下。

眼睛看得到的,平坦的稻田不少,算是个不错的地方。

从生产大队口到慕家,七八分钟的时间。

虽然已经从叶梓嘴里得知,慕家的房子很气派,但亲眼所见,比从叶梓嘴里听来的,更加直观多了。

四合院式的建筑,看着古朴大气,很有年代质感。

果然如叶梓所说的,单就她住的西厢房,几比叶家六口人住的房子还大。

单从住的方面来说,慕家的确比叶家好太多。

自行车到家门口的时候,慕东辰就按了自行车铃,听到声音的叶梓扶着慕奶奶一起出来。

叶母看着闺女扶着的老太太,六十多岁的年纪,头发斑白,穿着旧款式的衣衫,精神头看起来很足,慈眉善目的,是个不错的老太太。

自家闺女跟她走一起,一举一动间,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叶母不由抬步朝他们走过去,直到双方距离两步,才各自站定。

叶母脸上也挂起笑意,对着慕奶奶道,"大娘好,今天我跟梓儿她爸过来叨扰了。"

叶母今年三十八岁,但由于过去几年日子过得不轻松,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了些。五官跟叶梓很相似,叫人一眼就能看出两人是母女。身上穿的是草绿色旧军装,虽然颜色洗得有些发白,但穿在身上还是很有感觉。

脸上的笑容很和善,跟慕奶奶想象的差不多,"哪里的话,你们愿意来家里看看,我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是叨扰。就是家里这么些年都没好好打理,瞧着有些不像样。"

这样的房子要还是不像样,那他们住的你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梓儿一直说,她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的,我还以为她这是宽慰我们才说的。如今亲眼看到她住的地方,的确比在家里住得好。"

"是你们把闺女教得好,让她看事情都往好的方面看,才觉得这里事事好。"

他们家除了住的像样点,吃的大概是整个生产大队最差的,可叶梓从来没说过一句什么话。再说她刚下乡那会儿被分去掏粪,这事搁其他知青身上,就算不闹起来,起码也得抱怨上几句。

可叶梓从来没抱怨过,甚至觉得这活虽然脏了点,但不用跟人虚以委蛇挺好的。

有人夸奖自家闺女,叶母心里自然高兴,"我跟她爸的情况,想来您多少也知道一些。几个孩子的未来,我们能帮衬上的不多。所以,我们从小就告诉他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得自己争取。"

他们两夫妻自己的经历,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指望别人还不如指望自己。

所以,在教育孩子上,两人始终坚持给他们,灌输要自强的道理。

从叶梓下乡后的表现,足以见得他们这样教孩子是对的。

慕家出事后,慕奶奶也知道将来孙子能靠的只有他自己,"我也是这样教东子的。这些年下来,他当真没辜负我这样的教养,有了如今的成绩。"

女人一旦聊起孩子的话题,关系立马拉近一大截。

尤其两个女人,对教育孩子的想法,理念颇为相同。

于是,两个女人很快有了共同话题,"合则咱们教孩子的方式一样,莫怪东子第一次上门,梓儿他爸就对这孩子赞赏有加。"

叶母知道自己第一次对慕东辰的态度,慕奶奶一定知道,顺嘴解释了一句,"梓儿今年才十六岁,我是真没想过,她这么早就会处对象的,还连个招呼都没打,就直接把人带回家,弄得我好些时间都反应不过来。"

"还是梓儿他爸一直跟我说,闺女迟早要嫁人,能找个好对象不容易。且早把人带回家,早把两孩子的事情定下来,总比瞒着我们偷偷处对象的好。"

"我想着也是这个理儿,也就不纠结孩子还小的事了。"

叶母的话很实在,慕奶奶相信她真的是这样想的,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两孩子相处已经有段时间,脾性各方面都很合拍,对未来也有共同的想法。我就想着能把两孩子的事情早些定下来,他们一起进进出出的,别人就没道理说闲话。"

流言可怕起来,足以毁掉一个人,叶母当然也明白,两个小年轻既然处对象,且处得不错,还是把关系定下来的更好,"所以碰上这种大事,还是需要有长辈把把手,不然由着两个小年轻乱来,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情来。"

一旁站着的叶父,本来还想等两个女人歇了话题,再开口。

结果两个女人就这样,站着聊了这么久,他觉得自己再不开口,估计他们还得继续往下来,赶紧走到叶母身边,跟慕奶奶打招呼,"大娘好,我是梓儿的爸爸。"

叶父的声音,总算让两个女人察觉到他们把周边的人都忽略了。

赶紧歇了话头,慕奶奶这才看向叶母身边的男人。

叶父貌不算出众,但身上儒雅的气质叫人看着就舒服。

慕奶奶这下知道,叶梓长相像叶母,而气质则更像儒雅的爸爸。

果然竟挑父母好的长,莫怪小丫头这么讨人喜欢,"你们先到堂屋坐着喝茶休息下,我跟小梓去厨房忙,咱们晚些时候聊。"

按理这种时候应该叫亲戚来帮忙才是,可是慕家早就没啥亲戚。

跟大队里的人,也几乎没往来,慕奶奶跟慕东辰商量后,觉得与其叫不熟的人来凑热,不如自己忙活,反正厨房的事,无论她还是叶梓都能干。

见家里冷冷清清的,叶母也猜到了,都有类似的经历,叶母也不觉得慕家这样是不重视他们。以其叫些不熟悉的人来充数,不如就自己几个人轻轻松松的好。

而且既然心里已经接受这门亲事,那再端着态度也没意思。

她干脆地说道,"东子带你伯父去休息,你们爷们在一起说你们的,我跟着去厨房,和你奶奶还有梓儿聊我们女人的话题。"

明明想去厨房帮忙,叶母却说去那边聊天,这是不让慕奶奶反对的意思。

也的确听说她要跟着一起聊天,慕奶奶就不好说拒绝的话,"那东子你带小梓爸爸去堂屋,那边我灌了开水,还放了之前晒干的菊花,你先泡一杯给小梓爸妈喝。"

厨房的锅里还炖着汤、煮着菜,慕奶奶也没耽搁太久,叮嘱完慕东辰,又跟叶父说了两句,就领着叶梓和叶母一起回了厨房。

一进厨房慕奶奶就让叶母到餐桌前的椅子坐着,自己则赶紧去烧火,叶梓也继续去准备她的菜。

看着敞亮的厨房,叶母再次觉得这才像人住的地方,不像他们现在住的那个房子,全家人都在的时候,一起在房间里,都感觉空间不够用。

这会儿后锅再炖汤,大锅再焖鸡肉,从锅里冒出来的味道非常的好闻。

叶家常年烧煤,煤炭的火再旺,也比不得柴火烧出来的,鲜少有这样满屋飘香的时候。

人都是现实的动物,虽然理解慕家的遭遇不是他们愿意的,但也紧紧只是理解。要是他家情况差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叶母哪怕不反对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也不愿意她这么早就把亲事定下来。

相反,眼下慕家这房子,彻底打消了叶母心里的疑虑。

慕东辰现在有先进个人的称号,又有正儿八经的工作,听丈夫说虽然没上高中,却是几个月时间就跟闺女把高中课程学完,将来有机会高考,能跟着闺女一起参加。

再有家里这房子住,这门亲事真真是没什么好挑的了。

这一趟,果然没白来。

看着灶前忙活的一老一少,叶母也撸起袖子准备帮忙。

恰好此时,慕东辰端着一杯茶水过来,"伯母,您先喝杯菊花茶。"

十一月的天气有些干燥,一路过来,嘴唇都干了,叶母也没客气,接过茶就喝。

把叶母的茶水递给她,慕东辰没立马离开厨房,而是端着另一手上拿着的搪瓷杯走到叶梓跟前,把杯沿递到叶梓跟前,喂她喝水。

叶梓话都没说一句,直接喝了几口,"可以了,你忙去吧。"然后叶母就看到慕东辰,乖乖离开了厨房。

从慕东辰无比熟练的动作,以及叶梓无比自然喝水的情况,再看烧火的慕奶奶,仿佛没看到两个小年轻的动作一样,想来是对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

叶母突然有种,被强塞了一口糖的感觉,感觉好甜。

慕东辰看着不是个热络的人,叶母还担心闺女跟她生活,会冷冰冰的,没什么温情呢。

现在看来,怕不是她想的那样。

叶母觉得自己应该多了解了解,慕东辰这个未来女婿。

于是,她走到正在撕杂菇的慕奶奶身边,一边帮着撕杂菇,一边问起两个孩子的事,"老太太,能不能跟我说说,两个是孩子怎么走到一起的?"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慕奶奶大概说了叶梓来慕家后,跟慕东辰相处的一个情况,然后才说,"有一天两人回来很迟,我不放心他们去半路接人,两人就说他们在处对象,然后就顺利在一起了。"

这些话叶梓自己跟叶母说过,叶母担心她是为了给慕东辰加分,特意那样说的。如今听慕奶奶也这样说,她相信真的是自家闺女先追的人家小伙子。

心里暗骂这臭丫头,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没见她正眼瞧过哪个小伙子,当初她还为这丫头担心着,怕她一辈子谁也瞧不上,谁也不想嫁呢。

结果短短几个月时间,人姑娘自己就处上了对象。

要不是确定这闺女还是那个闺女,她都要怀疑,是不是被人掉包了呢。

担心慕奶奶觉得闺女的作风太过大胆,叶母虽然心里埋汰自家闺女,但还是解释道,"这丫头以前都不正眼瞧小伙子,我一度担心她将来会不想嫁人。没想到碰到东子,竟是如此主动,让您见笑了。"

"不瞒你说,在两个小年轻自己走到一起前,我想过撮合他们。但想到我们家的情况,担心你们做家人不同意,也担心他们将来的孩子出身问题,最后忍着没给说出口。"

"所以他们能走在一起,最高兴的就是我了,没什么见笑不见笑的。"

双方都是真心想结这门亲事,接下来的事情聊起来就简单多了。

慕家这边没什么亲戚,叶家那边同样没啥亲戚,就是跟邻居关系也是一般般。

按叶父的意思是回头慕奶奶找个好一点的日子,跟慕东辰一起到叶家一趟,就算是把事情定下来了。

慕奶奶和慕东辰却是坚持在叶家那边,办个两三桌酒席,让街坊邻居知道叶家闺女定亲的事。

定亲在女方家里办酒席是龙县的婚嫁习俗,叶父叶母是想着他们不是龙县人,也没有特别亲近的人要宴请,酒席的事情就算了。

不过,慕家坚持要办,他们自然也乐意。

毕竟谁家嫁闺女都希望,能体体面面的。

商量完办酒席的事,慕奶奶又说到时候上门的人除了她和慕东辰外,顶多再一个大队长,其他的就没了。

最后慕奶奶提到聘礼的事,自行车是现成的就不算,会先再给叶梓买个手表。至于缝纫机和收音机,等结婚的时候再买。就是这三转一响,虽然说是聘礼,其实最后都留在婆家,真正给女方家里的就只有聘金。

无论慕奶奶还是慕东辰都对这门亲事非常满意,所以聘金给安排了两百块钱。

这年代,两百块钱的聘金,绝对算高的。

叶父叶母没推辞这个钱,不过他们说,缝纫机不用慕家买,他们会买一台给叶梓陪嫁。

这个年代一台缝纫机一百三四十,加上工业票,两百块钱差不多刚够买一台缝纫机。

也就是他们给的这聘金,叶父叶母换个方式还给他们,并没收作自己所有。

很多疼闺女的人家都这样做,慕东辰倒也没反对,反正将来叶家有需要,他们多帮衬着点就是。订婚结婚的事,只要大家都高兴就好。

都不是没事找事的人,一顿饭的时间,就把订婚的事商量好了。

至于订婚的具体日子,慕奶奶早先就请人给算了几个,当场就拿出来,让叶父叶母从中挑一个。

叶父挑了一个最近的日子,就在两天后。

于是,订婚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饭后,叶梓带着叶父叶母去看她养的兔子。

先前生的十五只兔子,都一个半月了,已经半大了,叶梓给分成三笼关,一笼关五只。笼子不大,五只看着就有些拥挤,一眼看过去,都是白色毛茸茸的。

叶梓没说这兔子是打算养来卖的,只说自己馋肉,而兔子长得最快,才试着养养看的。

叶梓还说等回头兔子养肥了,会拿几只回家,今年过年家里能好好吃顿肉。

家里一年到头的确吃不上几顿肉,过年虽然有肉吃,但也只是尝尝肉味,要吃到过瘾,压根不可能。

叶父叶母年纪一把了,能填饱肚子就好,有没有肉吃并没多大关系。但几个孩子还在长身体的年龄,有条件多给他们吃点肉,自然最好。

不过,这兔子明显不是她一个人养的,叶母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你平日里要上工,这兔子说是你养的,我看更多应该是人慕老太太的功劳,你惦记家里,我跟你爸都知道。但拿兔子回家的事,如果东子和老太太没提,你不准自己开口,知道吗?"

闺女如果没跟慕东辰处对象,那她有帮着养还好开口点。可如今处对象了,闺女吃住都在人家家里,已经跟人家的人差不多了。

哪个婆家都不喜欢,一门心思惦记娘家的媳妇儿。

叶母不希望在这些事上,消磨慕老太太对闺女的感情。

不得不说叶母是真心疼爱原主这个闺女,就是这种时候,还不忘那样做,会不会影响她在慕家两祖孙心里的地位。

遇到这样一门心思为女儿考虑的家人,是她的福分,"妈放心,我会处理好跟他们的关系,不会出现你担心的情况。"

慕家也好,叶家也好,都没什么亲戚,尤其慕家这边,仅剩慕奶奶两祖孙,叶家这边好歹有几个兄弟姐妹。

她想慕奶奶很乐意跟叶家打好关系,这样将来慕东辰也能有些相帮衬的家里人。

很多事用不着她开口,慕奶奶就先开口了。

就比如家里还剩的那只鸡,慕奶奶已经抓起来装好,等着一会儿给叶父叶母带回去,给几个弟妹补身子呢。

叶梓很清楚,只要叶家继续这样知情趣下去,只要她不是只顾娘家人不顾慕家这边,两家应该能保持不错的关系。

叶父叶母还要骑一个小时自行车才能到家,看完兔子两人便准备回家。

慕奶奶把早早就准备好的地瓜、干杂菇、中午卤的猪下水以及一只活鸡,一并让慕东辰给绑到自行车后面,一个电焊的,专门搁东西的架子上。

看到扑腾着的活鸡,叶父叶母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今天中午吃了一顿这么丰盛的就够了,又带了这么多猪下水,够吃上两天了,这鸡您留着回头给东子补身子。"

猪下水是他们买肉的时候,卖肉的送的,一整副有起码有二三十斤。看着慕奶奶给装的,起码有将近二十斤,够几个小孩子吃上两天了。

"笼子里的兔子,再个把月就能吃了,家里不怕没肉吃。叶梓几个弟妹今天都没过来,这鸡是给他们吃的,你们不准跟大娘客气。"

叶父叶母都是明事理的人,对孙子这个女婿没半点挑拣,对慕家的情况也没半点嫌弃,还竟为他们家考虑,这样好的亲家,慕奶奶非常满意,自然想着多跟他们往来。

老太太的热情,叶父叶母推脱不了,最后只能接受了这些东西,叶母拉着慕奶奶的手,一脸不好意思,"这又是吃又是带的,真真是没拿自己当外人。"

"往后可不就是一家人了。"

叶母直点头,然后又亲亲热热地说道,"那到日子那天,我们就在家里,等着大娘的到来了。"

"我提前一天让东子过去一趟,到时候有哪些东西要买,需要买多少,你们尽管让他去买。"

订婚宴请酒的酒席,自然是男方这边张罗的,刚要给钱叶父叶母不肯拿,就折中让慕东辰去置办这些东西。

送走叶父叶母,慕东辰拎着慕奶奶准备好的东西,前往新任大队长的家里。

去女方家里提亲,起码得有一个男性长辈,两祖孙商量后,便想着请新任大队长帮着走一趟。因为这新任大队长,早先跟慕东辰的父亲有些交情。过去些年,虽然明面上没跟他们往来,但逢年过节的,还是会偷着给他们送点东西。

算是大队里少有的,跟他们关系还算可以的人。

之前慕家那样的情况,吴队长尚且跟他们家有往来,如今慕东辰的光景这般好,这样的事吴队长自然更加乐意帮忙,当即表示没问题。

叶梓父母来慕家的事,很快在大队里传开,大家都知道两人就要定亲,纷纷有人恭喜他们,两人都笑着接受了。

当中叶梓还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之前关于她怀孕流言的始作俑者。

告诉她的是大队里的大嘴巴李月娥。

照李月娥的话说,大家起初对她晕倒的事都没什么想法,是程悠然在很多人面前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才开始流出她怀孕的传言。

听了李月娥的话,叶梓有种果然,女主角和炮灰女配天生就是气场不和。

当初流言正盛的时候,叶梓都没愤怒过,现在事情过了那么久,更没啥好愤怒的。

而且如果不是当初的流言,她跟慕东辰怕是不会这么早把婚事定下来。

从这一方面来说,她还得感谢感谢程悠然。

李月娥告诉她这件事,是想从她脸上看到愤怒,然后她好帮着一起讨伐程悠然,达到跟叶梓示好的目的。结果叶梓的反应淡淡的,使得她后面的戏都唱不下去,只能讪讪离开。

晚上叶梓随口把这件事跟慕东辰说了。

虽然那个流言,加快了他跟叶梓定亲,他心里很高兴。

但那样的流言对一个未婚女子来说,太毒了,慕东辰非常不痛快,"截至目前她对你做的所有事情,我可以不追究。往后她再敢犯到你头上,她怎么做,我就几倍还给她。"

叶梓非常赞成慕东辰的话,"找个时间我会跟她把话讲透。"

叶梓其实挺想不明白程悠然的,明明他们两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也没什么仇恨,程悠然却总喜欢招惹她。

最后叶梓只能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女主和女炮灰自带的属性作的祟。

程悠然的事只是个小插曲,两人也就随口说说就抛之脑后,暂时不管这件事。

第二天就是订婚的前一天,慕东辰依约定去县城置办东西。

叶梓之前说要亲自告诉乔欣定亲的事,于是也跟着进城了。

这天两人不仅帮着买东西,还跟叶父叶母一起拟了第二天的菜单,整整忙活了一天,回到双车大队已经是晚上了。

吃过晚饭,洗刷好,慕东辰拉着叶梓到堂屋。

把她按坐在椅子上,然后小心翼翼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女士手表,拉起她的左手腕,就把手表往她手上套,"手表买回来了,我给你带上。"

这年头的手表,没什么款式而言,说是女士手表,也就型号小了点,表带细了点,其他跟男士手表并没两样。

但这样一块手表在这个年代结婚时拥有一块,不亚于四十年后价值几万块的钻石戒指,那是妥妥有面子的事。

且她真的觉得自己需要一块手表,不然除了上工下工的哨声,她压根不知道确切时间,做什么都用估摸的。

摸着手腕上的手表,叶梓笑着说,"三转一响齐活了,我算得上这个年代派头的人之一了吧?"

缝纫机的事,叶父叶母已经托人买了,自行车、手表有了,收音机乔欣给送了一个。

这个年代大家梦寐以求的结婚四大件,她竟然全都拥有了,这可是她之前完全不敢想的事。

低头在叶梓的手背轻轻落下一个吻,慕东辰低沉着声音许诺道,"这些不全是我挣来的,算不得是我给你的派头。不过,等咱们结婚,我一定给你办得更派头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