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福运娇娘 > 第183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福运娇娘 第183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作者:安碧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00: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许成瞧着瘫坐在地上的祁家七叔公, 脸上露出了不忍,可是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他生的圆胖, 脸也是肉肉的, 瞧上去是个心善慈悲的佛爷模样,可是能做官的有几个是好相与的?更何况是做七品知县, 往好了说是父母青天,往坏了说那就是每天面对鸡毛蒜皮,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见的多了。

只有当官以后才知道,书本上的世界都是美化过的,活生生的人世间才是各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许成看来, 这祁家的事情, 归根结底不过是脸面二字。

若是祁家三个郎君没有如今的成就, 这一大把年纪的七叔公只怕也找不到他们头上,如今不过是觉得祁家有出息了, 七叔公认为祁家要顾忌着脸面而对他们多容忍些, 这才给了这些人勇气到人家眼前瞎折腾。

结果是祁家二郎确实是要脸的人,人家的脸是自己挣来的,是皇上给的!

皇上说他们是好人家,他们就是好人家,谁说个不字就是和皇上叫板。

这份脸面可比什么都来得大,再说这本就是祁家占理的事情,如今背后还有天家撑腰,这场骂架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祁昀则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正眼瞧七叔公等人,从他让铁子去找知州大人的时候, 就已经料定现在的结果。

和缓的处理方法不是没有,但是祁昀懒得拖了。

他早晚是要回京的,在回去前,把家里的事情掰扯清楚也算是祁昀尽了孝道。

上次撕破脸皮,怎奈这家人的脸皮撕掉一层还有一层,层层叠叠无穷尽,那就彻底别要了,这次彻底的把关系断个干净利落,省得以后还来找事。

这会儿祁昀连个眼神都没有给七叔公,只管看向了许成,拱手道:“许大人,如今天寒地冻,还请到府内吃口热茶暖身,也好再商讨一番架桥之事。”

许成也有了笑,道:“如此也好,难为二郎有心。”而后许成回头低声对着衙役道,“本官有事要同祁家二郎商议,你先去给知州大人报个信。”

祁昀能听到这话,可他故作不知,只管站到了祁父和祁昭身后,把手放在揣手用的袖套里,拿着手炉,神色安然。

祁父也心领神会,笑着同许成说着客气话儿,一道进门。

祁昭则是看了看自家二弟,心想着二弟果然和以前一样,这脑子天赐一般的好用,拍了拍祁昀的肩膀,而后祁昭却走向了还在噤若寒蝉的众人面前,道:“既然事情已了,你们自去吧,我们府上不供吃食。”

这话说的像是打发叫花子似的,可在祁昭心里,这群想给自家扣帽子祸害三郎的东西连叫花子都不如。

人家叫花子还会打快板唱吉祥歌呢,他们只怕除了坐吃山空,旁的什么都不会。

而后祁昭也不多看,给小厮们使了个眼色,就带着祁昀回去了。

祁二郎看了看自家大哥,只觉得他比起以前单纯的方正纯善,如今还多了些威严正气。

此番变化是极好的,做哥哥的能端正严肃些,做弟弟的心里踏实,祁昀乐见其成,乖乖地跟在了祁昭身后进了门。

祁家小厮也没有和他们多做纠缠,推搡了几下让他们走远些,也就回去了。

大门关闭时,“砰”的一声格外响亮。

七叔公已经有些恍惚了,连自己怎么回到马车上的都不知道。

周围都是乱糟糟的声音,这些小辈们又哭又闹的希望七叔公想办法把两个孩子救出来,那两个孩子身上缠着人命,犯下的确实是不可饶恕的罪过,真的判下来,轻则发配重则砍头,他们怎么舍得!

七叔公却是闭上了眼睛,一言不发。

半晌才挤出来一句:“走吧,如今……只怕是神仙难救了。”

铁子一直趴在门板上,待外头没了声音,才小跑着回了前厅,对着祁昀点点头。

祁二郎见状,便挥挥手让铁子先退出去,而后他便同许成细细说起架桥之事。

此事不单单是祁昀想要给祁家博得名声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

一则造福乡邻,二则于祁家有莫大的好处。

祁昭的庄子和祁昀的酒铺已经连在了一起,这边产粮,那边酿酒,兄弟二人都能从中得利。

只是如今祁昀的酒铺越做越大,水路运输用的也越来越多,他便想要在河边新建一处口岸也好方便自家。

但这事儿不能直说,也不好寻什么门路,毕竟自家如今无论是生意还是官运都过于顺畅,不知道是多少人的靶子,想要做这事儿就只能从小处着手。

这修桥铺路可都是利在千秋的事情,做成了也算是许成的政绩,县官舒心了,未来自然有自家的好处。

现在祁昀只说修桥之事,旁的一概没有提及。

叶娇寻常便不参与祁昀的生意,这会儿便同方氏一起回了后院,准备一下过年的应用之物,再看看孩子们都醒了没有。

几个孩子都是正有趣的时候,凑在一处便是讨人喜欢,若是他们醒了,正好在一处玩玩。

哪怕是捏捏抱抱都自有一番乐趣。

回去时,果然瞧见龙凤胎正穿着圆鼓鼓的衣裳坐在地上抓着球玩,一旁的旭宝正拽着石头,同他说着之乎者也,如果忽略石头脸上的茫然,那么这幅景象还是格外和乐的。

石头虽说想要念书考取功名,可到底不是旭宝那般以读书为乐的脾性,好不容易做完了学堂的功课,看到旭宝以后本想着一起玩耍,结果还要陪着旭宝背书,对小石头来说确实是有些折磨了。

龙凤胎却很喜欢石头哥哥,每次石头哥哥一来,自家哥哥就能放过他们,真真是好事。

在叶娇和方氏进门后,石头以为自己见到救星,谁知道方氏兜头就是一句:“难得孩子们这般用功,石头,来,背段书听听。”

石头:……

一时间,他竟是分不出到底是陪着旭宝之乎者也惨一点,还是被自家娘亲拉出来表演惨一点。

旭宝立刻抬起头,站在那里挺起小胸脯:“旭宝也想背!伯娘,让旭宝背。”

方氏立马笑着点头,摸了摸旭宝的脑瓜顶道:“好好好,旭宝真聪明,伯娘想听着呢。”

旭宝张嘴便背,吐字清楚,声音流畅,让一旁的石头叹为观止,对旭宝更亲近了些。

旁的不说,光冲着旭宝弟弟今日替自己上阵的份儿上,他以后就要对旭宝好一点,更好一点。

等背完了一段,正巧小素端了点心和水果进门,叶娇便让大的两个洗干净手自己去吃,她和方氏一起拿着碗勺喂龙凤胎。

方氏瞧了瞧那边正捧着个大苹果啃的旭宝,眼睛里掩饰不住的惊叹,而后方氏坐到了叶娇身边,低声道:“这孩子当真聪明,这么点点小就能背《大学》,还能理解其中之意,确实是读书的好苗子。”

叶娇惯常是不太过问孩子读书上的事,闻言便道:“是不是好苗子我不知道,只想着以后他能和石头搭伴就好了,”而后小人参声音顿了顿,“旭宝脑袋大,记得东西多些也正常。”

方氏一愣,马上就弯起嘴角,瞧着叶娇笑的说不出话。

旭宝并不知道自家娘亲在背后说他大头,想来他也不会知道自己差点就叫了这个名字,这会儿小家伙只管安静的啃苹果,吃的格外专注。

而后,方氏便说起了另一桩事情:“既然弟妹回来了,那过阵子有几个茶会,我们一道去吧。”

叶娇点了点头,道:“好。”

以前在家里时,这种茶会叶娇就去过不少,如今再去也是轻车熟路。

方氏则是拿着勺子给如意喂奶糊糊,一边用帕子帮小如意擦嘴角一边对着叶娇道:“还有知州夫人送来的请帖,只是之前说是今日茶会,却不知道为何刚刚使人来说改了日子,待定下来了后我与弟妹同去。”

叶娇点点头,并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却不知,这次茶会改日子便是因为祁家刚刚出的事情。

这会儿的知州衙门里已经是乱糟糟一团,知州魏大人微微皱眉,道:“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书吏忙上前来报:“多是城内的商户,说要状告祁家欠债不还,坑蒙拐骗,还有……”

魏大人却是直接坐直了身子,道:“祁家?哪个祁家?”

书吏一愣,而后道:“城西的那个祁家啊。”

“不是城外的祁家?”

“不是,他们告的是之前有两个人被抓进来的那个祁家。”

魏大人松了口气,眉间的褶皱也松开不少:“这便好了,若是牵扯到城外的那个祁家,只怕事情会麻烦的多。”

书吏连连点头,哪怕魏大人不说明,他也明白其中的区别。

城外的祁家可是头号富户,家里还有人在京城为官,很难招惹。好在这户人家寻常都是格外循规蹈矩,并不会招惹是非,自然不会让衙门里为难。

如今的事情和祁家没有关系是最好的,至于城里的那户,自己作孽不可活罢了。

魏大人神色安定了些,道:“既然如此,谁递了状子接下便是,该给知县去审的就交到许大人那里,好好安抚告状的百姓和商户,莫要生出事端。”

书吏应了一声,明白自家大人的意思便是要公事公办,不会徇私,这自然是最容易办的,书吏的心里也就安定了许多。

魏大人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到桌前拿起了桌上摆放着的信纸翻看,而后就丢到一旁。

因着书吏一直在衙门里做事,而且是跟在知州大人身边,自然知道那里头写的是有关于沈大姑娘的事情,可一时间他也不知道作何反应。

等了会儿,见魏大人依然不言语,书吏才道:“大人,那沈家姑娘一入宫就杳无音信,现在的消息便是她被宫中的事端连累,犯了错事,生死不知,可要跟沈家通一通……”

“收声。”魏大人瞪了书吏一眼,见书吏闭紧嘴巴,他这才缓缓的呼出一口气。

虽说是外放为官,可是魏大人在京城里还是有自己的人脉在的。

正因为这点人脉,在当初京城中放话出来要遴选美人填充后宫时,魏大人并没有举荐自家适龄女子,而是默许了沈家掺了一脚,最后送上去的也是沈大姑娘。

魏大人知道入宫不是什么好事,这才允许旁人动手脚。

但是魏大人没想到的是,那沈大姑娘居然没有回来,而是死心塌地的留在宫里,着实是傻到底了。

如今出了事,魏大人并不意外,但是他却不愿意让手底下人议论。

原因无它,只因为魏大人很清楚那皇宫里闹出来的大事究竟是什么。

皇后产子,废王离京,只要有些消息的都很难不把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

如今又听说沈大姑娘因为宫中事生死不知,想来无论与哪件事有关,都是极麻烦的,沉默不言才是好的。

终究路是人走出来的,沈家想要力争上游,魏大人为了他们机会,无论初衷如何,到底是随了他们的心意,至于如今的下场,那都是各人的选择,各有各命。

其中内情魏大人也没有宣之于口,而是道:“以后莫要再提,至于沈家如何与本官无关,相关种种只当做不知便是了。”

书吏也知“难得糊涂”,应了一声后不再多言。

这时候,外面有人报:“大人,门外有许大人派来的差役想要求见大人。”

魏大人以为是公事,便对着书吏道:“你去瞧瞧,本官乏了,若不是大事便不用回禀了。”

书吏赶忙出门,不多时又小跑着回来,对着魏大人道:“那差役说,许大人让他带了话儿,说是祁家又得了御赐匾额,下午便要挂上去。”

原本准备去后堂休息的魏大人立刻坐直了身子:“赐的什么字?”

“说是,昊天罔极。”

魏大人把这四个字在心里琢磨来琢磨去,越琢磨越觉得祁家简在帝心。

得到御赐金匾的人家不少,但是能得了两块还都是极为端方意思的金匾,这可不是寻常人家能做到的。

为官者,揣测上意乃是基本。

退一步讲,无论皇上是否真的有心祁家,多走动一些总没有坏处,不奉承,却不能得罪。

于是魏大人立刻起身,道:“去,把本官的常服拿来,你随本官去祁家道喜。”

魏大人来时,祁家已经是一派热闹。

得了御赐之物,这是多大的脸面!

况且这金匾是皇帝御笔,有印的,寻常百姓见了那可都是要跪下来磕个头以表尊敬,谁人能不羡慕祁家?

之前还有人酸,觉得祁家二郎三郎进京以后就不顾家里了,连那块“志行高洁”的金匾都带走,摆明了不想让老家人沾光。

可现在,人家祁家有两块金匾,京城里撂一个,家里来一个,两边都不耽误。

羡慕的人有,嫉妒的人也有,可是无论作何心情,面上都要和和气气的,上赶着来祝贺,指望着也能沾沾喜气,能有些好处。

而气在心里的人也有,沈家算一个,城内祁家算一个,只是他们气不气的也没人在乎,在祁家如今的荣光之下,偶有阴影只怕也不会有谁多看两眼的。

让叶娇意外的是,她收了份贺礼,落款是叶宝。

对于叶二郎一家人,叶娇已经记不大清楚了,或许还能记起叶二郎和叶二嫂的模样,可是叶娇对他们的孩子叶宝却格外模糊。

上次见只是个孩子,算算年岁,想来如今也是个十二岁的少年郎了。

叶宝并没有上门,只让同村人带了贺礼过来,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点心,瞧着不精致,却是份心意。

叶娇在听祁昀说起这事儿的时候先是愣住,而后道:“相公,这是什么意思?”

祁昀瞧了瞧叶娇,道:“大抵是示好,听说他在学堂里读书也不错。”

他问过了送东西来的人,说是叶二郎欠了赌债以后就杳无音信,叶二嫂搬了家,倒是叶宝还在学堂里念书,格外刻苦,想来是到了明事理知是非的年纪了。

对于这家人,祁昀从来都没放在心上,这会儿也只是和叶娇略提了提罢了。

叶娇则是依靠着祁昀,想了想,道:“这是好事。”

小人参虽说做人时间算不得长,但是心思却是一直清明如镜的,当娘之后也越发明白养育孩子的不易。

每个孩子都是白纸一张,什么都是爹娘教导出来的。

往好了教,那就是好孩子,往坏了教,那就能长歪了。

叶宝在年纪小的时候欺负过叶娇,大多是跟着爹娘有样学样,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展现出来的恶意往往都是大人的恶意,他们学来了,却会因为不知后果而做的更加极端。

如今上了学堂,还能掰正过来,这本身就很不容易。

懂事些,以后的路想来也会好走些。

只是叶娇却从没想过要重新来往,她虽不算记仇,却也不是什么都能宽恕的菩萨娘娘。

左右和谁相交那是叶娇自己的事情,乐意如何就如何,再说,世上好孩子那么多,要是个个她都要过去认识一下,怕不是要累死。

祁昀则是轻轻的摸了摸自家娘子的背脊,问道:“娇娘想什么呢?”

叶娇昂头看他,一本正经的道:“读书能改变人生,读书真好。”

祁昀没想到叶娇最后得出来的是这个结论,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对,便笑着点头,把这事儿揭过不再提起。

等金匾带来的热闹过去已经是三日后了,祁家也要开始准备采买过年要用的东西,还要发放管事和掌柜的腊钱。

因着月儿还小,方氏总要抽出时间来照顾她,账面上的事情就有些做不周全,叶娇少不得要在旁边帮忙。

而祁昀也要跟家里的掌柜管事们见见面,说说铺面上的情形。

该敲打的敲打,该鼓励的鼓励,祁昀每天也是从早忙到晚,难得这天天黑后抽出了个空余时间,他便去了祁父和柳氏的院子里。

去的时候,祁父和柳氏正摆了宵夜准备吃,听说祁昀要来,他们也没有让人撤桌,到底是一家人,本就没那么多顾忌,就这么让祁昀进门了。

祁昀进来后看了看他们,便先道:“孩儿不孝,扰了爹娘休息。”

祁父笑着道:“不碍事,二郎且坐,可有什么紧要事?”若不是紧要的,祁昀必然不会这么晚了还要过来说。

柳氏则是招呼着祁昀坐到自己身边,扭头对着刘婆子道:“去加双碗筷。”

祁昀并不觉得肚饿,但是既然柳氏说了,他便坐到了柳氏身边,吃了两口点心后就撂了筷子,眼睛看向了自家爹娘,缓声道:“因着白日事忙,也就只能晚上来说了,”而后声音顿了顿,“不知爹娘可知道,京城中有个孟家?”

祁父脸上有些茫然,他虽然是一家之主,可是这里距离京城有千里之遥,京城里有什么人家他自然不知。

哪怕偶尔听人说起来过京城的事情,但对于外边的人来说,那京城就像是另一处天地似的,富丽堂皇,繁花锦绣,可里面有什么人家却不知了,更何况寻常百姓谁回去专门打听千里之外的事情呢?

顶多是记下帝王名讳,给孩子起名的时候避字,旁的多是一问三不知。

倒是柳氏转着佛珠的手停了停,看着祁昀道:“可是出了皇后娘娘的孟家?我记得,似乎他家老爷还是当朝宰相,这孟家虽是外戚,却也是最是金贵的人家了。”

祁昀没想到自家娘亲能知道这些,有些惊讶,却没有多问,而是点了点头,道:“是,就是那个孟家。”

祁父依然不知道孟家是谁,但是听着出了皇后还出了宰相,想来就是个顶顶好的高门大户,有些感慨道:“这般人家世上也没有几个,京城果然是金贵人多。”

柳氏心里知道自家二郎不会平白的提起这户人家,如今说起来自有他的用处,想到这里,柳氏便伸手拽了拽祁父的袖子,祁父立刻不再说话,只管慈爱的看着祁昀,示意他接着说。

而后便听祁昀道:“我这次回来,除了要陪爹娘过年,还有桩事情要当面和爹娘商量。”

柳氏笑了笑,道:“二郎说吧。”

祁昀抬眼,看了看他们,这才缓声道:“皇上想给三郎指婚,咱家怕是马上就要跟孟家结为亲家了,还请爹娘早早准备三媒六聘才好。”

柳氏:……

祁父:……

此话一出,柳氏愣住,而祁父则是被吓了一跳,先是起身,又马上坐了回去,只有手里的碗直直的掉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