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九零年代富二代 > 第9章 009

九零年代富二代 第9章 009

作者:沈桑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0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方季康对自家线缆的质量肯定是有信心的,这几个月他们几个技术人员就没有停止过研发,方季康也从来不用别的事情烦他们,只让他们安心搞研发,电线的输电速度和稳定性上比以往的都提升不少。

于丽英也带两个孩子去市里住上几天,现在厂里有货车,一家人可以不用坐大巴车去了,也舒服多了。

方季康做了老板也需要办置些行当撑场面,于丽英到商场买了套上档次的西装,家里如今花哨紧张,他们在乡下基本上不花钱,到了市里却是处处要花钱。

工厂里就算赚了的也是要先投入运营,再还工厂债务,然后还有工人的工资,工人们已经同意这一年下调工资,工厂度过难关以后,追加工资,这是方季康打下的包票。

于丽英不住在市里了,和娘家的走动也渐渐变少,回市里也先是走动走动亲戚关系,做生意讲究人脉指不定哪天就需要求人了。

于丽英最近一直想找点事情做做,她不能一直总在家里带孩子,她也深切感受到没有钱受到的限制,工厂的情况她也清楚,在一年内自家不可能多钱,他们也不能坐吃山空,两个孩子得花钱。

她和于丽凤说起的时候,于丽凤问她要不要跟着她开服装店,于丽英觉得镇上不适合开这种服装店,广州货都比较潮流,小镇上还是比较保守的,再则镇上消费也比较少,愿意花这么多钱买衣服的毕竟少数。

于丽英自己做护士的,想想要不要做个赤脚大夫,平时也能照顾两个孩子,家里老人有个病她也能治一治。

路过书店的时候,正好去买几本书,于丽英让方如初自己去挑几本书,她到医学这一块,把方知浓放地上,道“你站这儿乖乖的别乱走,妈妈一会儿就好。”

方知浓乖乖地点点头,于丽英找书,她也在底下这两排找书,方知浓觉得做赤脚大夫还不如开个药店轻松,而且药品的利润是很高的,她记得这个执业药师制度是九十年代初提出的,以后开药店都是要这个证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也不知道现在允不允许经营药店,至少她走在马路上就没看到过药店。

她看到一本关于药剂的书,扫了一眼,还真是执业药剂师考核重点,就拿出来仰起头朝于丽英招呼“书书”

于丽英敷衍地拿过那本书“嗯书书,妈妈知道。”

她扫了一眼,是一本关于药剂师的书,上面写着1992年执业药剂师,这个制度是今年刚推出的,于丽英听她在医院药房的同事抱怨说,以后可能要有这个证才能上岗。其实药房的工作非常轻松,比做护士轻松多了。

她有些犹豫要不要把书放回去,想了想又还是拿在手上,方知浓佯装不知却一直偷偷观察,看到于丽英拿着去付款了,有些小高兴。

方如初拿了几本小儿漫画,被于丽英换成了练字本和算数书,他这么聪明的小脑瓜也该用在正经事上了。

他其实也没那么想买书,那也是看那本漫画书好玩才拿的,换成练字本和算数书他也不知道,回去等着他的大概是每个小孩子的噩梦吧。

于丽英想想还是去问问以前的同事们,他们在医院里的消息肯定是比她知道的多。

“那个执业药剂师制度也是今年刚颁布,十月份考,八月份报名,第一年大家还都不敢下场,打算看今年的情况,报明年的。”

这么说也有道理,但于丽英想快点找个营生,他们夫妻俩的存款可能也撑不下明年那个时候,于丽英原本是想报个成校,培训一下,然后在家里做个赤脚大夫,给乡里人看看病也能有个进账。

夜里她就有些辗转反侧犹豫不决,方季康道“你培训归培训,报名也先报上,这个证考了也不亏,也不相互影响,考上药师了对你做医生也有帮助。”

这么说也对,第二天于丽英就报了个成校,她本就是护士中专毕业的,懂点医学知识,做赤脚大夫只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病症,怎么诊断怎么开药。

于丽英报的是暑期班,七月份开始,为期一个月,正好方如初也放暑假了。

方季康这些日子一直请一些负责人吃饭,生意上送礼请吃饭是必要的,中国此时还是比较奉行酒桌文化的,他顺利搭上了一个负责人,也还不能说完全打包票,但负责人的意向已经有些动摇了。

方季康道“刘哥,我也知道你这事儿不好做,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上面交给你,今年咱们市第一年作为县级市,肯定事情要做的漂亮点,市政工程,你知道现在除了修路,什么最要紧吗输电啊,现在啥东西不要电,电风扇,电冰箱,电话机,路上得要路灯吧,你别看电这种东西不明显,这东西用的时候才会愈发明显。

刘哥我跟你说,我去过深圳经济特区,咱们市也在筹办经济特区吧。我特地去看过深圳的电力,他们的电力呢,是一个系统,不像咱们,乱扯一根线,按一个灯泡就好了。电力也是有网络的,只有合理的布局,电力系统才会稳定。以前的电线因为传输、电压不稳定,电灯泡一会儿暗一会儿亮,我们厂新研发的电缆就是改进了这个毛病,而且输送电力的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上面要是不好说,您保管请他们到我们厂里去看一看我们厂里的线缆都是卖到广州深圳去的,我和我深圳的同学也合作了一个居民房工程,电线就是我们厂里的。”

在九十年代,广州深圳就是全国经济的前沿,这两年虽然常有人说这是资本主义卷土重来,但今年南方谈话之后,改革的浪潮就汹涌袭来,县升为县级市也不无这个原因。

一听都卖到了广州深圳,瞬间都觉得高大上了,刘负责人模棱两可地说“行,我回去和上面说一说,老弟,这事儿我也不敢打包票,上面也重视着呢。”

重视好啊,越重视对他们就越有利,方季康对自家的电缆质量还是很自信的。

回家的时候,于丽英算了一下他们在市里用掉的钱,足足有一千,光是送礼就送了好几百,家里头原本也就留了几千块的余钱,如今当真所剩无几。

方季康几个创始人都是不固定给自己发工资的,有两个创始人还是刚毕业的小年轻,没什么钱,如果真要是没了,肯定要预支一下。

做赤脚大夫前期需要买点常用药品、点滴等,家里总要有点应急的钱,孩子下半年要交学费,说不定还突然会有些什么事情,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这一年以来,夫妻俩的压力也骤升。

“深圳电机厂的单子结完账,我从厂里结点工资。”方季康内心沉重,现在工厂还在还外债阶段,除去工厂正常经营的钱,多一点就要去还债,这几个月以来已经还了两万,工厂制定的目标是到年底还掉五万元,预计明年以后就可以开始盈利了,压力也会小一些。

回镇上没多久,刘负责人就打电话来告诉他们,总负责人想看一下他们的成品展示,让他们送一点样品过来。

方季康大为振奋,相信只要拿下这一次的工程,他就不怕市里的场面打不开,立即和两个技术创始人商量如何展示才能最好地发挥自家线缆的优势。

于丽英回去后和公婆商量了一下,公公婆婆都是聪明人,活了半辈子经验肯定也比她多,有时候她就比较听公婆的。于丽凤总说她婆婆是个厉害人,其实说起来厉不厉害和好不好没什么关系,于丽凤的婆婆人瞧着不错,可于丽凤没少吃苦头吧。

她婆婆虽然厉害,那厉害是用在别处,又不用在自家人身上。

方主任大为赞成“又能照顾自家人又体面的,我看不错,卫生院总归不是自家的,多少受限制,倒不如做个赤脚医生。”

说出来也是做医生的,多体面,而且又能照顾到家里人,生个小病也不用去医院,还受人尊敬。从这个年代择偶标准甚至到后世,先是老师,再则是护士。

“你刚好做了这么多年的护士,做个赤脚医生也算是符合,乡里头有个小病小痛的找你就方便一些。”

既然公婆都比较支持,于丽英也就决定在乡里开个小诊所做个赤脚医生,她是卫校中专毕业,工作也有八年了,再参加个专门的培训规划,就可以到县级政府的卫生部门登记注册,审核通过就可以拿到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六月以后天气就愈发热了起来,方知浓的穿着也清凉了起来,小孩子火气旺,她身上肉嘟嘟的,更加热一些,沈老师退休后没事情,除了看看书做家务,就喜欢给方知浓做衣服,买点真丝料子,做了一套吊带的衣裤,除去大红色以及花团锦簇的图案,方知浓表示一切都很满意。

她白白胖胖的,胳膊一节一节,大眼睛肉乎乎的脸,穿上红色的小吊带,活像是年画上的小娃娃,谁见了都忍不住要逗她几下,沈老师这个不爱出去闲聊八卦的,都没能忍住抱她出去转悠一圈。

“这谁家的小福娃娃啊”

方知浓露出两个小梨涡,奶声奶气地说“方季康家的”

大人们哄笑“还知道她爸的名字咧。”

有时候于丽英带她去厂里,不知道要轮几回才能回她手里。

方季康请总负责人看过展示之后,顺利敲下了市政工程的一条主干道的电线,之前去其他几个市拉生意的人也带回了几个好消息。

工厂的运营正式进入轨道,方季康也顺势健全一下工厂的办事部门,成立营销部门,专门跑业务,统一订制了新的员工服,把精神面貌提升上去。

六月份是方主任的生日,几个子女凑一道聚一聚,家里头突然来了四个男孩子真是吵翻了天,再对比那唯一一个闺女,几个妈妈们别说有多羡慕了。

“还是养个闺女好,养个儿子有什么好的,大了还得给他娶媳妇带孩子,媳妇还不知道是不是个好的,闺女怎么都比儿子贴心。”刘翠如抱着方知浓就不想撒手,除了于丽英和沈老师,方知浓也是和她最亲。

方小琴捏着方知浓的小肉手,也羡慕地说“看我妈,有个孙女以后,张口闭口就是浓浓了,真还别说,对我们兄妹四个,还有凯文他们,都没有对浓浓这么疼。”

沈老师也不否认,正给方知浓织着毛衣,眼含笑意“你们那时候要是有浓浓这么乖,我能不疼你一个女孩子,比男孩子还皮,小时候晒的那个叫黑,别人都以为我生了四个儿子。”

大家都哄笑,方小琴最小,大家知道的糗事也最多,上头几个哥哥也毫不留情地嘲笑,弄得方小琴脸部温度都上升了。

有小孩子在,家里头就是会热闹一点,方知浓也丝毫不介意做这个开心果。

“季康,最近你厂里怎么样”方仲伟问道。

方季康也权当他是在关心他,也是往好的方面说“最近生意稳定了点,没之前那么一阵忙一阵闲了,也还好。”

“那就好,有时候想想你,你哥都愁得睡不着觉。”刘翠如说道。

方伯勇眼睛一瞪“我哪里睡不着了”

“夜里老叹气的是谁”

方季康对大哥一直是比较尊敬的,他出生的时候大哥已经上学了,基本上他就是大哥带大的,心里头还是有些感动的。

方主任眉眼含笑,显然很高兴子女即便结了婚还这么亲近。

邓霞说道“爸,你认识小四桥那边的李伟吗听说他在小四桥那边的店铺要卖掉。”

“有点交情,怎么了”

“小霞现在这个店面太小了,转不开身,正好租期也到了,我们准备买个店面,做个百货店。”方仲伟言简意赅道。

方主任没想太多,点点头“那挺好的,那店铺位置不错。”

邓霞接话道“听说李伟要卖五千左右呢。”

这个价格当真是挺高的了,不过那个位置的确好,菜市场对面,人来人往的人多。

“听说李伟欠了赌债,要还债呢。”

“不然你说他们家开这个店一年入账也不少。”

邓霞说道“不然也不会卖了,我看贵是贵了点,但就那边合适点。就是,我和仲伟现在手里头也有点紧,季康你阿能搭转一点”

方季康要是再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个傻子了,于丽英里头堵得慌。

方主任沉声问道“你们还差多少”

“二哥,你们要真差这几千块,找我我也给的起。”方小琴这暴脾气,说话瞬间就不客气了。

宋爱国打圆场道“哎,这做生意费本钱。”

邓霞也委屈上,细数道“谁家不用钱啊,我和仲伟又不是公职,家里头收入也不稳定,之前借给季康一万,我这开店进货压货都是钱。我们也是想问问能不能搭转点。”

方仲伟呵斥道“好了,你别说了你这越说越不像话。”

方季康的视线从邓霞的脸上扫过,落在方仲伟脸上,淡笑着说道“哥,没事,一会儿我让丽英拿五千给你们,暂时也只能先还你们五千,嫂子说的也对,家家户户都要用钱。”

“用不着五千。”方仲伟干巴巴地说道。

“没事,正好有。”方季康铁了心要还他们钱。

于丽英愤懑,刚想说话,被方季康拽住了手,咬咬牙道“我吃过饭去拿。”

好好的氛围被打断了,大家都有些沉默,邓霞和方仲伟也有些尴尬,等吃过饭,于丽英拿了五千给他们,要不是宋爱国拦着,方小琴都要吵起来了。

方仲伟夫妇也觉不受欢迎,以回去看店为理由走了。

方小琴这口气就忍不住了“二哥这些年真是越来越抠了,这一万块还不如不借了,这个时候讨回去,怎么开的了这个口”

方季康有些难受,于丽英下来送了钱就上去了,没下来。

这一万块当初还真不如不借,现在投厂里去了,不可能拿出来。现在跟他们讨,他们哪里拿的出来。

方小琴没出嫁前就不喜欢邓霞,大概是没出嫁时,邓霞就不太乐意沈老师给她买这个买那个,出嫁的时候,还嫌方小琴的嫁妆太多,方小琴年轻时就是炮仗脾气,没少和她吵架,这两年才好一点。

方主任一顿生日饭也吃得不太愉快,高血压都犯了。

方季康回了房间,于丽英伏在被子上,背部一颤一颤,他心情沉重地拍了拍她的背,被于丽英给推开了,“当初要他们什么钱,还不如不借,让我们以后要怎么办”

“丽英”

于丽英哭了一会儿,情绪也好了一点,闷闷地说“我跟丽凤去借点,什么叫一穷二白,说得就是我们家。”

原本两个留了两千应急的钱,就是怕突然出了什么事手里一点钱也没有。前天方季康刚支了一千多回来,是为了进购医药准备的。

方主任拿了一千块过来,他们之前给了一万,现在在乡下吃喝都是他们两老,方季康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夜里头都准备睡了,门又笃笃笃地敲,方季康下楼去开门,竟是方伯勇“大哥,你什么东西落了”

方伯勇往方季康怀里塞了一个袋子,急促地说“别告诉你嫂子啊,我得赶紧回去了。”

方季康还没意识过来,他自行车脚一蹬,已经走了。

等回了屋,才知道里头是两千块钱。

作者有话要说 22769740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1120 22:40:26

被地雷给砸到了,谢谢宝宝,还有谢谢大家的留言,所以今天是个肥章。

听说多多留言会有肥章哦

关于执业药师制度,是1994年正式开始的,这里提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