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九零年代富二代 > 第92章 092

九零年代富二代 第92章 092

作者:沈桑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0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乘2之前一直是在做片库收集整顿的事情, 基本上都是有版权的,也是国内第一个正式引入美剧的播放平台, 方知浓也提醒过他们, 要注意审查美剧的尺度, 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删减。

今年开始,乘2开始自己投资电视剧,沈陈韵担任监制, 作为第一部电视、互联网同时播出的电视剧, 他们为了吸引大众, 选择了这些年比较火的小说《十年》。

当然既然做了这样的噱头, 自然不能让观众失望, 投入的资本相当可观,力求做到最好。

在《十年》中,有一部分场景是在一栋别墅里的, 就是在海边。

沈陈韵过来借,方知浓自然是痛快答应了的,说道:“这别墅租借费不用了, 就当投资,我再追加一点投资,这个项目我也有点意向。”

未来大火的IP改编,方知浓还是比较看好的, 这些小说已经有了大量的读者基础, 在正确引导之下, 不管请的演员有没有名气, 热度都不会低。在中国现实就是,关注度就等于金钱。

好姐妹想带资进局,沈陈韵也欢迎,不过话也说在前头:“这个项目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自制电视剧,虽然导演请得是房岳,但我们请的主演都是新演员,没有什么名气,所以盈不盈利还不知道。”

方知浓对此还是很豁达的,笑着说道:“什么投资没点风险,这点钱我还是输得起的。”

影视剧的投资更像一个赌博,两极分化还是比较严重的,有血本无亏的,也有十倍百倍利益的,但现在传媒行业依旧是投资热点。

沈陈韵立即就安排了一下,方知浓投资了二十万,加上别墅的租借费,一共入资二十八万。

沈陈韵和她聊起投资,抱怨了一句,缺少服装赞助,主要是演员都是新人,知名度低,知名品牌愿意赞助的不多。

方知浓立即想到了于艾芸,于艾芸前些年一直在国外,她从圣马丁毕业以后,收到了一些国际大品牌的邀请,她选择了一个和她设计风格比较符合的品牌,在里面学习了两年,还是决定回来创立自己的品牌。

主要于丽凤在这里,于艾芸一定要回国的,那个公司是很想留住于艾芸的,开出的薪水也不错。

于艾芸说:“这一生,我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不能放下她。”

有在国际品牌工作的经历,她回国之后有不少公司想挖她,但她还是决定成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她的服装品牌是走中端路线加高级定制的。每次出新款,都不忘给方知浓寄一批来,刚成立的时候,方知浓还给她做过模特拍拍宣传。

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牌,但设计师品牌也比那些二三线的抄袭品牌好,这种赞助就是不拉低格调的情况下,自然是越多越好。方知浓联系了于艾芸,送上门的枕头怎么会不睡,于艾芸还表示,愿意根据女主的形象以及剧情需要专门设计。

那肯定是最好了,导演和编剧商量一下,选了几个重要场景的服装。

回来上班以后,方知浓被告知天津的项目出了问题,竟然没有中标,在这样的优势下还没有中标,工程部显然被骂得狗血淋头,方案是方知浓协助的做出来的。

方知浓回来才了解,不管是项目采购的质量、数量还是报价,都隐隐被对方压了一头,标底价格比对方多了三百万。

这次项目失去了就是真的失去了,赵总那个气啊,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老胡也据理力争:“这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我们再降低价格,我们还能赚什么?”

方知浓也觉老胡说得没毛病,又不是卖东西,不可能打价格保卫战啊,问庄总监:“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什么都恰恰好比我们价格低一点?”

庄总监反问道:“你这是怀疑有内贼?”

方知浓望向他:“您不觉得这也太巧了吗?”

庄总监自然觉得,但这事也不好大张旗鼓地查,只能私下里和老胡提了一句,老胡说道:“我也查了啊,这事太奇怪了,但那一段时间除了我没有人动过保险柜,组员也不可能,都是跟了我多年的老员工,他们也是分别负责部分的,不可能买通所有人。”

这事就奇了怪了,怎么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

但现在也改变不了什么,没有任何证据。

今年是方知浓四处开花的一年,几个项目都顺风顺水,CNB电视台今年四月份开工,百衲北京郊区度假村的别墅区则正式竣工,这一趟是勃朗特亲自过来的,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就可以验收了。

方知浓现在每个月也开始跑工地的路,手上负责的项目多了以后,每个月出外勤也多,不过好处就是,如果正好去上海那边,她就是顺道回家拐一下。

四月中旬的时候,于丽英告诉她,周樾下个月回国了,那个高中就出国,一路名校然后考研的别人家的孩子。周樾比她高一级,但他读了研,所以今年研究生毕业。

这些年,方知浓圣诞节和暑假的时候也还能碰到他,平时也会聊一写生活学习上的事情,他读研,她工作以后,联系就少了很多。

周樾学的金融,这次回国收到了北京一家风险投资的offer。方知浓在WeChat上恭喜了一下他,聊了一下近况以及股市的一些情况,方知浓跟着周樾在美国股市里投了一些钱的,不说翻倍,赚个包包钱还是有的。

大概是上一世的专业和工作同他比较相近,他们还是很聊得来。在她认识的男性中,周樾就是标准中国中产阶级出身的精英,高学历高标准,样样都挺拿得出手的,交的女友也都是漂亮的年轻女性,平时生活也都是情调小资。

周樾同她也不客气,托她帮忙找个家政公司收拾一下他在北京的公寓,等他来了请她吃饭。

和周樾聊的时候,正在吃饭,陆明铖眼睛有意无意地扫过她的聊天界面,问道:“工作上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吗?”

“没,是我爸朋友的儿子,初中和我一个学校的,不过高中就出国了,今年读研回国了,也是来北京,和他联络了一下。”方知浓说完就收起手机。

她自己都没察觉自己把什么事情交代了。

陆明铖点点头,问道:“他是从事什么的?”

“金融,历安风投聘他去的,的确挺适合他的,我大学的时候跟着他在股市里赚了点零花钱。”方知浓说道。

陆明铖见她说起长安风投还一脸不自知的样子,也难怪这么久了还没认出他来,失笑着说道:“你知道历安风投的老板是谁?”

“是谁?我认识?”方知浓直愣愣地看着他,脑海里搜索着,“不会是你吧?”

陆明铖敲了敲她脑袋,道:“肖沥要被你气死,我在里面投了点钱,平时我的资金也是肖沥帮我打理的。”

方知浓一只手捂着脑袋,一边侧过身,道:“是肖沥?可厉安不是已经成立很好多年了吗?”

“原本是他叔叔的,他叔叔去世后留下的烂摊子,肖沥收拾的,现在已经是他的了。”陆明铖简略地说了一下。

方知浓好奇地问道:“那你们平时都做什么理财?”

方知浓以前接触的客户都是中产阶层,有些小钱,期望就是保值,别被通货膨胀掉。方家人没什么做金融,方季康曾经投了十万去股市,亏得只剩下三万出来了,最后放弃了证券投资。在中国股市,十个人里九个亏,不懂行情的人基本上就是给最后那一个送钱的。

方家大部分投资是对中小型企业的投资,方凯文的公司给予的回报是最高的,其次就是房产保值。

方知浓还挺好奇陆明铖这个阶层的人都是如何理财的,手里财富越多的人,越是需要理保值,尤其现在中国通货膨胀这么严重,不用十年,五分之一的价值都会蒸发掉。

陆明铖反问她:“你平时做哪些理财?”

“我名下有两套商业用的别墅,是出租做民宿的,算是主要投资。其次我入股了朋友的公司,目前处于盈利阶段的就是dowell,每年有分红。大部分是这样,偶尔会有朋友同学推荐的一些好的投资也会投一点钱。”方知浓细数道。

陆明铖评价道:“你主要投资在民宿上,这是重资本型投资,有建设期,还要等待投资回报期,资金都积压在那里,只能说是个比较不错的长期投资。但在短期内,资金回笼太慢。你的投资太过集中,投资最好要分散,你知道p2p吗?”

方知浓点点头,茅塞顿开。

“这两年,至少到16年,p2p应该是未来这几年的热点,尤其现在国家还没有出台任何政策整顿,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事实上就是这个阶段是一个产业疯狂发展的时候。现代国家的发展大致相同,中国社会也开始进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期,和美国上世纪一样,用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如果你个人没有太大精力去打理你的财产,我比较建议你找一个专门理财机构。”陆明铖建议道。

方知浓神色有些复杂望着他,p2p的确是未来几年的热点,也会在几年后得到遏制,但她是有外挂的,陆明铖是没有外挂的。果然不管重生多少次,大佬永远是你大佬。

“怎么了?懵了?”陆明铖问道。

方知浓:“没有,感觉人生还是有点失败。”

陆明铖思索自己哪句话打击她了,转眼方知浓就如常地吃起了饭。

吃过饭,方知浓让他推荐一下理财的公司,陆明铖带她到书房。陆明铖的书房就是标准的办公室,书架上都是文件夹。

等陆明铖打开电脑的时间,方知浓打量了一下,落在陆明铖桌面的照片上,是一张全家福,里面的陆明铖和现在还是有几分相似的,很好认,就是胖了点,高是挺高的,也肉肉的。

陆明铖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方知浓好奇地看了一会儿,笑着说道:“你以前真的是小胖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