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武侠 > 基建王座 > 第91章 玩弄于鼓掌

基建王座 第91章 玩弄于鼓掌

作者:紫舞玥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9-14 04:57: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北济城。

这是城南一间普通的宅院, 院墙在兽潮中倒塌了一小片,屋主人用黄泥巴、碎石和水搅拌后, 勉强糊上了破损的豁口。

主人家姓秦,曾经也是北济城里小贵族之后, 虽家道中落, 但至少家中有田地, 有商铺,小日子过得还算殷实,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类居民。

可惜一场兽潮, 秦家田里的庄稼毁于一旦,家里雇佣的佃农受不了繁重的佃租,也跑路逃亡去了渊流城。

曾经优渥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一家人只能靠着商铺糊口,把田地寄在大贵族名下避税, 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但比起城里那些风餐露宿的穷人, 又好得多。

这天傍晚,秦家院落的后门, 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焦急地来回踱步,朝着巷子口张望。

等了许久,推着小板车的丈夫终于匆匆回来了, 怀里包着一个麻布包袱, 一进院子, 就严实地关上了后门。

妇人抓着丈夫的衣袖“买回来了吗”

“都买了。”丈夫满脸喜色, 从小板车搬下来三个木头箱子。

揭开木盖,里面平整地叠着几匹棉布、几件毛衣,另一个箱子里,整整齐齐垒着一堆蜂窝煤,最后一口箱子,全是足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的土豆。

男人将包袱摊开在桌上,一盏用旧了煤油灯、一面放大镜、一罐白糖,还有十来盒火柴。

妇人惊奇地挑拣着土豆“这么大,很吃很久吧,买这么多,会不会太贵”

男人笑了笑“不贵,这么大一箱土豆,才几十个铜币,比城里便宜得多。”

妇人熟练地清点着物品,对这些纺织品露出满意的神色,拍了拍毛衣的褶皱“听说反季节买衣服,会更便宜,我明天拿到院子里晒晒,冬天的时候,再拿出来穿。”

“这些东西,够我们一家用上很久了。在黑市上卖得比在渊流城里贵点,但也比城里那些黑心贵族开的店铺划算。就是火柴要省着点用。”

丈夫喘着气喝口水,小心翼翼从兜里掏出几张巴掌大的纸钞,卷起来递给妻子“收好了。”

妇人疑惑地望着他“这是什么”

“钱,纸钱。”丈夫咕噜噜将一杯水何干,擦了把嘴,“是渊流城的钱,一共五元八十分,我可是花了将近七个银币换来的。”

妇人一惊“就这几张纸要七个银币你疯了”

丈夫不以为忤,自得地扬起下巴

“这你就不懂了吧,渊流城出了新规定,所有的商品不再用金银币交易,统统改用这种纸钱。你拿着银币去买,已经买不着啦。”

“我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在渊流城落脚,我一听这事,立刻跟他换了一些渊流币,现在城里黑市上,收一张面额五元的渊流币,就要六银币外加五十个铜币,足足三成的溢价。”

“幸好我换得早,把这几张纸去黑市抛售,咱们还能赚点,依我看,将来还要涨价。”

妇人在心里盘算一番,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那你还能跟你朋友换一些吗不买东西,屯着也好。”

丈夫遗憾地摇摇头“换不到了,我朋友手里的纸钱也有限,如果别人出更多银币跟他买,他又凭啥卖给我”

妇人叹口气,又忍不住骂起了城里的贵族

“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税租一天比一天收的高,城里的粮食、盐巴还有糖,一天一个价,都贵上天了,要不是非吃不可,咱们何必偷偷摸摸买渊流城的东西”

妇人的孩子捧着少许谷粒子,正给院里散养的鸡鸭喂食,听到母亲的抱怨,他默默收回了撒谷粒的手,如今家中屯粮不多,粮价又贵,连鸡鸭都快喂不起了。

母鸡下了蛋,卖到集市上,也没几个人来买,大家都说,渊流城的鸡蛋又好又便宜,何必买散户的呢

说着说着,妇人抹起了眼泪“明天又是收商税的日子,来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咱们的铺子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还要上缴一半给城主府”

妇人咬牙切齿“原本十个铜币能买五根蜡烛,现在才两三根,继续这样下去,我们连蜡烛都要买不起了,那些黑心的蜡烛商,祝他们早日破产”

“幸好渊流城的日用品便宜,晚上靠着煤油灯,我还能替人缝补衣物,补贴一下家用。”

男人安慰着妻子“说起来,我回来的时候路过城南的蜡烛店,好像还真没人买了。”

妇人听了,却没多少欢喜之色,只长长叹口气“要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咱们就收拾收拾,去渊流城。”

一语成谶。

夫妇口中的城南蜡烛店,确实好几天都没有顾客上门了。

这家店以及背后的蜡烛工坊,实则是北济城一位子爵名下的产业。

兽潮过后,子爵虽然保住了自己大部分财产,手下雇佣的佃农、仆从,还有奴隶,不是死在兽潮里,就是流亡去了渊流城。

这也就罢了,城市人口锐减,民生凋敝,直接导致蜡烛生意越来越难做。

好在整个城南区,唯有这一家蜡烛店,子爵靠着垄断蜡烛市场,提高售卖价格,同时削减工匠工钱,来攫取利润,勉强维持着身为一名贵族体面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渊流城先后在兽潮和抵御明珠城的战役中,二战成名,渊流制造流行北地,与之相邻的北济城,首当其冲,受到了渊流城廉价商品的影响。

煤油灯、火柴涌入北济城市场,几乎令当地生产的火石和蜡烛直接退出历史舞台,此外,还有各种纺织品和手工作坊面临同样的困境。

这些行业的背后,都有北济城上层贵族的身影。

他们的反应非常迅速,应对也相当简单学习明珠城,禁止渊流城商品流入,以此保护本地商人和贵族们的利益。

可惜,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投机倒把份子存在。

贵族们之间也并非都是一条心,城主府明面上禁止,私底下的走私却是屡禁不止。

非但平民需要日用品,贵族们也需求渊流城的优质丝绸、玻璃器皿、陶瓷,眼镜时钟之类的奢侈品。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走私渊流城的轻工业产品,几乎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掺和其中的贵族和走私商赚得盆满钵满,而民众因此降低了生活成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相较于日渐萧条的集市,黑市生意反而越见火热。

最令城主府恼火的是,这种走私还绕开了商税,一毛钱税都不缴,全进了投机商口袋。

奸商赚了,渊流城大赚,民众看似小赚,仿佛皆大欢喜,最后谁亏了呢

经营蜡烛工坊的子爵眼看要面临破产的危机,灵机一动,既然打不过,那我加入不就好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贵族暗暗加入了走私的行列,通过各种渠道,买进渊流城的商品,再提价卖出,赚取差价,城主府的交易禁令如同一纸空文。

就在这时,渊流城传出了设立银行,发行纸币的消息,这个重磅炸弹,狠狠冲击了北济城的黑市走私市场

拿金银币直接去渊流城购买商品的路,已经走不通了,要么换购纸币,要么花更多的钱从二道贩子那里买货。

最初那批投机倒把的奸商,很快嗅到了攫取大量利润的机会。

他们联合贵族,互通消息,再加上渊流城内部某种程度的默许,又有陆三叔这个曾经的北济城商人从中牵线搭桥,很快,北济城的黑市上出现了一批崭新的渊流币。

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下,一点一点被炒上高价。

有心人仔细算了一笔账,他先用金银从渊流城银行里换取等额纸币,再倒卖去北济城黑市,马上就能多赚到二成差价。

他再利用赚到的金银,继续换购纸币,如此循环往复,岂不是赚翻了

这些奸商未必真的理解背后规律和风险,但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原理,却是共通的。

由于渊流城银行兑换纸币每天规定限额,且总量绝不超过仓库屯粮和储备金,居民本身还要消费,能够流入外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北济城对渊流币的需求与日俱增,他们每个人都坚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值钱。

一元的渊流币,在北济城能买到的货物,远远超过一个银币所能买到的,偏偏大家都不肯花费它,反而藏着掖着,暗暗祈祷明天继续升值。

很快,北济城黑市出现了一股囤积渊流币的风潮,谁也不愿意提前抛售,卖早了,就是亏损。

渊流币在这里,几乎是以一种畸形的溢价在疯狂升值,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在后面悄悄推动着它。

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金银从北济城流向渊流城,而他们换来的,仅仅是部分廉价商品,和一叠叠漂亮的纸。

北济城,城主府。

白玉雕刻的廊柱,绒布流苏的窗帘,牙白瓷古董花瓶,还有中央24根白蜡烛的铁艺镂空大吊灯,无处不凸显着议事厅的奢华。

有侍从跪在地上,反复清理门口的地毯,生怕沾上了一丝灰尘,惹了城主大人不悦。

每个月月初,是财税官向城主与主祭汇报上月税收情况的日子。

北济城的主祭常年空缺,只有一个城主,他坐在议事厅的高背椅上,一遍又一遍翻阅着呈上来的文书,脸上的褶皱挤在一起,面色阴沉得好似能拧出水来。

财税官战战兢兢垂首站在一旁,不敢吱声。

“怎么回事这个月的税收居然比上个月少了一半”北济城主猛地一拍桌子,险些拍碎了红木桌的一角。

侍从们吓得一抖,纷纷退了出去。

“说话呀,你哑巴了吗”

城主瞪着财税官,后者苦着脸,唉声叹气“大人,自兽潮过去以后,城里的税收一月不如一月,城外村子的农户接连逃亡,村舍荒废了一半有余,粮税锐减。”

“那些大农庄呢”话刚问出口,城主忽然反应过来,大农庄都是贵族们名下的,这年头,哪个贵族会乖乖交税

他自己的家族更是占据着数十公顷良田,何曾交过一毛钱税

城主皱着眉吐出一口浊气,兴致缺缺地略过这个话题“商税呢怎么商税也这么少”

财税官暗地里翻个白眼,面上恭敬地道“城里不少商人的铺面,生意惨淡,交不出税,还有的商人举家搬到了外地,如今的集市,早已不如以往,再加上”

他话语未尽,城主已然听出了言外之意,又是恼又是恨“这群蛀虫没有远见的蠢货掉进钱眼了他们也不想想,若是城主府垮了,他们靠什么作威作福”

“那还有苛捐杂税呢人头税呢”

财税官叫苦连天“大人,城里居民人口每天都在流失,能收上来的税,只有这么多了。”

发泄了一通,城主却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疲惫地靠在椅背里喘气。

他自己就是城里最大的贵族,若是把其他贵族们得罪狠了,城墙上的卫兵究竟听从谁的指令,还不一定呢。

北济城主摆摆手,示意财税官下去,却在此时,议事厅门外匆匆跑进来一个军官模样的男人,脚步声匆忙而沉重,把刚清理干净的地毯,踩了一地泥脚印。

城主不悦地瞥他一眼“干什么慌慌张张的”

军官连行礼都来不及,仓皇地望着他“城主大人,不好了士兵们在闹饷”

“什么”北济城主脸色大变,霍的从高背椅中起身,抵着桌沿,身体不由自主前倾,“军饷难道没发吗”

财税官在心里哀叹,掩嘴咳嗽,示意对方继续往后翻财务报告。

城主翻到后几页,看到支出和收入最后那行硕大的赤字,气得两眼一翻,险些晕过去。

为了抵御渊流城可能发动的报复,以城主为首的主战派,近期一直在招兵买马,充实城防,可是脆弱的财政,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闹饷的事一旦处理不好,发生了兵变,别说城主之位,连家族的身家性命都危在旦夕

主和派割地赔款的怯懦主张,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一来渊流城压根不搭理,二来这会使得本就糟糕的财政越发雪上加霜。

光靠税收根本付不起这份赔款,难不成要从贵族的大腿上割肉吗这还不如杀了他们

相反,忽悠一群快要饿死的流民和奴隶充实卫兵,用微薄的军饷收买一群炮灰,显然是个更为经济的主意。

最妙的是,这笔钱理所当然由城主府出,不需要贵族们花一分钱私产。

他们的私有财产,可是高贵不可侵犯的

看着城主脸色青白交错,仿佛下一秒就要脑溢血,财税官赶紧替他顺了顺气,附在对方耳边,悄声道

“城主大人,事已至此,属下有一计,不但可以缓解燃眉之急,还能财源滚滚。”

城主猛地盯住他,双手死死扣住对方的手腕“什么办法快说”

财税官诡异地笑了笑“大人您想想,渊流城最近开设两家银行,让城里的居民用金银兑换几张薄薄的纸片,不换就买不到粮食。”

“还让他们把钱存进银行,每月给予少量的利息。”

“然后银行再用这些钱,向商人放贷,收取稍多的利息,这一进一出,中间的差价可是白来的利润,这渊流城的主祭,空手套白狼,明明白白的圈钱嘛”

“那些愚蠢的民众,竟然就真的乖乖照做,把辛苦赚来的金币银币统统换成了不值钱的纸”

“城主大人,既然渊流城可以这么干,我们也可以。不就是印些纸片吗咱们可以托人暗中向渊流城的印刷厂定做雕版,自己印钞”

“咱们也开银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那些士兵闹饷,咱们就给他们发纸币,这事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北济城主被他一席话,说得豁然开朗,对呀,印钞的权利归自己所有,那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至于印出来有没有人用,只要自己也学渊流城,必须用纸币才能买粮食,不就万事大吉了。

“好,就这么办”

建言被采纳的财税官松了口气,被城主好生勉励了一通后,他施施然离开了议事厅。

载着他的马车七弯八拐地停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

阴影处,站着一个浑身裹在斗篷里的影子,财税官笑眯眯迎上去“都办妥了。”

斗篷微微一动,竟露出了陆三叔的脸庞。

他示意身边的侍从将厚厚一叠包裹着渊流币的布包递给对方,和煦地笑了笑

“虽然我们陆家离开了北济城,但是看到昔年的老朋友为一点小钱发愁,实在于心不忍。”

财税官搓了搓手“陆先生太见外了,这明明是互利互惠的事,我还要替城主大人多谢你提的建议呢。”

陆三叔微微颔首“应该的,不用客气。”

他立在原地,静静看着对方的马车远去,笑容淡下来,明明是夏天,的太阳当空普照,他却没来由的感到一股冷意,沿着脊椎骨往上窜。

北济城开设银行、引发纸币的城主令,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绝大部分平民和贵族对经济学一窍不通,他们只看见渊流城纸币值钱且方便,完全没考虑过背后蕴含的风险。

只有少部分精明的商人,靠着多年经商的经验,隐约明白一些其中的规律和陷阱。

尤其是米粮商,对于城主令中提及的必须以纸币买粮一事,冷笑不语。

北济城的米粮商,可不是渊流城的公家米行,这些米粮商的背后全是有名有姓的大贵族,家族经营着免税的大农庄,坐拥大量的农奴佃户。

城里的粮价,向来由他们把持,粮贱时大量收购,粮荒时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一把好手,就连城主府说了也未必作数。

北济城城主府印制纸钞、新修银行的大业如火如荼,底下的人,却压根不怎么买账。

城主府为了应付军饷,滥发纸币,再加上防伪毫无技术含量可言,造假工坊遍地都是,满天飞,北济城的纸币发行不到一个月,就贬值得厉害。

奇怪的一幕产生了,上午才领到纸币的士兵们,下午去粮铺买粮,店家给出的粮食,却只有纸币面额上的一半。

什么你嫌少,那就别买

你要去城主府告状哈哈我家的靠山可是城主府的大人物,小心反告你诬陷,吃不了兜着走

无权无势的士兵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忍气吞声地买了一半粮食回了家。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每一个底层百姓身上,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没过多久,收税的日子又到了。

当平民们揣着一大叠纸币上缴给税吏时,对方鼻孔朝天,理直气壮“城主大人说了,税收不可以用纸币,必须交钱币,这些我们不收”

这句话对本就穷困的平民而言,简直如同晴天霹雳

交税用不了纸币,买东西店家克扣数额,这纸币拿着比废纸也好不了多少

城主府根本是在明晃晃的骗钱

认清了上层贵族的险恶用心,民众们多年来积攒的怒火,终于被彻底点燃,爆发了

所有工坊都罢工了,就连巡逻的卫兵也站在了他们一边,愤怒的民众自发走上街头,从四面八方蜂拥向城主府,把街道堵得结结实实。

他们大声抗议,向城主府砸石头,宣泄自己的不满

在远处遥望着这一切的陆三叔,慢慢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

明明是同样的政策,在渊流城和北济城施行,却造成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陆三叔不由想起了沈轻泽当时似笑非笑的神情,彼时他尚看不懂,如今才隐约明白,细思处,简直叫人不寒而栗。

难不成,主祭大人早就料到今天这一切了

渊流城城主府,议事厅。

整个议事厅静悄悄的,唯有洛辛汇报北济城财政危机的声音,像一块滚石沉重地碾过在座每个官员的心头。

谁也没有想到,世上居然还有不靠一兵一卒,就把敌人逼入绝境的方法。

两张主座上,颜醉和沈轻泽一左一右,安静地听着洛辛汇报。

时不时有官员悄悄偷瞄沈轻泽的神色,对方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目光平和,似乎听得极为专注。

末了,沈轻泽轻轻颔首,示意洛辛坐下。

所有人都抬头望向他,大部分眼神茫然。

对于北济城如何一步步踏入如今惨况,他们完全不明白,唯一理解的,就是北济城从头到尾,都被主祭大人操纵于股掌之间。

这种认知,使众人既崇拜,又敬畏,大家屏气敛息,等待悬在北济城头顶上那把刀落下。

颜醉也侧头凝视着他,比起北济城的下场,他更好奇沈轻泽是做到这一切的。

对于众人崇敬的眼神,颜醉忍不住从心底腾起一丝自豪,简直比自己被这样看着还要高兴。

沈轻泽面前关于北济城的计划书,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他轻叹一声,眼底是某种冷淡的怜悯“该收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