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皇后她想嫁人 > 第17章 第17章 贞和帝

皇后她想嫁人 第17章 第17章 贞和帝

作者:五叶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10: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两全其美

顾云暄的嘴角抽了抽。

他想自己若是拿这句话跟阿觅说,怕她不会当着自己的面把门给拍上。

而且侧室夫人

娶温家女为妻,让阿觅为侧室夫人,让她去给温家女行侧室礼,让玄凌去给温家女磕头唤母亲

不用阿觅发脾气,顾云暄一想到这个画面心头都立即火起。

他定了定神,沉声道“陛下,若是微臣一朝富贵,就停妻另娶名门贵女,怕是会为人诟病。”

贞和帝皱了皱眉。

他想说,你都跟阮氏和离了,还算什么停妻再娶

而且,你当初娶她,不也是冲着她是商户女好打发的吗

但他不想听儿子说大道理,他是皇帝,不想去说什么那就不说什么。

他摆了摆手,不去理会顾云暄的这句话,转而道“允煊,朕是打算将温阁老的嫡长孙女赐于你为妻。你在军中威信极高,又手握军权,但缺的却是文官的支持,温阁老在仕子和文官中威信极高,有他的支持,将来你在朝堂上也会走得稳上许多。”

顾云暄一怔,随即手上就是一紧。

温阁老不仅如皇帝所说,是内阁次辅,在仕子文臣中威信极高,同时他还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温淑妃的父亲,和最宠爱的皇子四皇子赵允炜的嫡亲外祖。

贞和帝后宫不丰,顾云暄的母后元后魏氏病逝之后就再无立后。

现如今宫中只有两位高位妃嫔,一个是太后娘娘的嫡亲侄女岑贵妃,是家族显赫,一门两公,裕国公兼承恩公府岑家的女儿,另一个便是温淑妃,文官世家温家的女儿。

贞和帝一共有五位皇子三位公主。

大皇子赵允炀是岑贵妃所出。

岑贵妃还另有一位公主,就是大公主明月公主,已嫁出宫中。

二皇子赵允煊也就是顾云暄,魏后所出,是贞和帝唯一的嫡子。

贞和元年,明和宫大火,年仅四岁的二皇子“葬身”火海,原本就在病中的魏后得到噩耗后当时就晕死了过去,不久之后就病逝了。

三皇子,四皇子都是温淑妃所出,只是三皇子幼时便夭亡了。

现如今四皇子赵允炜是最得贞和帝宠爱和器重的儿子。

温淑妃还有一位公主,就是二公主明珠公主,年方十五,尚未出嫁。

五皇子赵允烙和小公主则都是普通低位妃嫔所出,现都尚年幼。

岑家势大。

原本先皇只是宫中一个不起眼,生母也不过只是个宫人的平庸皇子,先皇的原配妻子纪王妃“病逝”之后,娶的是岑家女为继妃,后来在夺嫡和坐稳皇位过程中,岑家都助了先皇良多。

岑太后贤良,自嫁给先皇就视继子贞和帝如己出。

后来贞和帝骑马射猎时遇上意外,彼时岑太后不知自己有孕,为了救贞和帝更是不慎滑胎,是以贞和帝十分尊重且敬爱她。

但尊敬太后归尊敬太后,贞和帝却十分不喜岑家和岑贵妃。

这些年来,岑太后以及朝中勋贵世家都劝皇帝立岑贵妃为后,皇帝不仅不从,反而不停升温淑妃的位份打压岑贵妃,朝堂之中也在一步一步削弱岑家势力。

岑太后无奈,又劝皇帝无嫡立长,立岑贵妃所出大皇子赵允炀为储君,但皇帝仍是硬生生给顶了下来未允。

而皇帝数十年如一日,最为宠爱的就是温淑妃和温淑妃所出的四皇子。

大周历来重武轻文,皇帝迟迟不肯立大皇子,众臣便一直以为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是四皇子,只因着岑太后和勋贵武将世家们的压力才没有提出立四皇子为储君。

顾云暄此时听到皇帝提出让他娶温家女,立时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想立四皇子为储君是假,但宠爱他的心却是真的。

毕竟那个才是一直陪着他,他亲手教养的儿子。

皇帝怕是不仅希望自己能得到温家的支持,同时也是希望自己将来能容下温家,容下温淑妃和三皇子。

而且他想赶在自己身份大白之前赐婚,是因为他担心,若是等自己身份公开了,怕是温淑妃就不肯将侄女嫁给自己了。

毕竟嫁了侄女,不就是等于分化了她娘家对她和她儿子的支持吗

被皇帝放在心尖子上宠了这么多年,期盼了这么多年,眼看着曙光在即,如何肯替他人作嫁衣裳

顾云暄的心最冷酷,也最现实,他不无恶意的想,其实皇帝私心里未尝没有立他心爱的四皇子的意思,但这么多年他再怎么扶持温家,扶持温淑妃,也对抗不了岑太后和背后的勋贵和武将世家。

或许在朝堂上耍耍嘴皮子可以,但关键时刻却没用。

因为大周多战事,西有西域诸国和西越,北有北鹘,南有异族,沿海还有倭寇海贼,安稳从来只有一时,靠的是武力震慑天下。

四皇子羸弱,若立为君,是坐不稳这皇位的,镇不住群臣不说,怕还会引起天下大乱。

皇帝又不是昏君,心里清楚得很。

顾云暄心道,他父皇可也真的算是殚精竭虑,用心良苦了。

不过怕是哪头都不会念他的好。

就是他也不会娶温家女。

他为何要娶温家女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父皇一定会给他赐婚,但倒也没想到他会赐他温家女。

而且据他所知,那温大姑娘心仪的可是他的弟弟,四皇子赵允炜呢

他道“陛下,微臣听说温家是打算将温大姑娘许给四皇子殿下的。此时陛下若是赐婚,他们恐怕还看不上微臣,更何况微臣还有前妻长子,就算是退为侧室夫人,在温家人眼里,怕也是委屈了他们家精心教养的姑娘。”

“无妨,”

贞和帝没有听出自己儿子的潜台词,笑道,“若是你担心这个的话,就不必了。朕会和温淑妃和温阁老好好谈谈,他们必会欣然接受的。”

“而且正如你所说,温家本有将温大姑娘许于允炜之意,所以对她的教养很花了心思,她品性端庄贤淑,行事大方得体,必能容得下阮氏和凌哥儿,和他们相处融洽的。”

顾云暄听得一阵厌恶。

他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那位温大姑娘是不是真如皇帝口中所说的端庄贤淑,大方得体。

因为他就没兴趣娶她,没兴趣娶温淑妃的娘家侄女。

至于她容不容得下阿觅

她有什么资格说容不容得下他的阿觅和他的儿子

她算是个什么东西

但他现在并不想跟皇帝争执这个。

至于皇帝若真要赐婚,那就赐呗,他不想娶,赐了也能解决掉。

只是阿觅

他要怎么去哄阿觅

还有儿子想到他曾经跟自己说过的“试试”,他不想让儿子失望。

于他来说,现在显然是阿觅和儿子比较重要。

他垂眼道“陛下且容微臣再考虑一二吧。”

那就让他赐不了这个婚好了。

贞和帝颔首。

虽然顾云暄没说什么,但他为君数十年,见过的人无数,哪里看不出他的不愿

但这个婚,他必须赐。

顾云暄离开之后,贞和帝并没有起身,而是仍靠坐在龙椅上歇了好一会。

他的身体已经开始渐渐不行了,这也是他急着安排这些事情的缘故。

小太监端了一碗燕窝粥上来。

大太监德庆接了,亲自服侍着皇帝慢慢用了,就柔声劝道“陛下,您身体要紧,老奴看西宁侯不仅在战场上百战百胜,在朝堂上也十分稳重干练,必能替陛下好好分忧的。”

贞和帝笑了笑,正准备说句什么,外面的小太监又进到了殿中来,禀告道“陛下,淑妃娘娘过来了,正在殿外请见陛下。”

贞和帝的神色更柔和了些,道“宣她进来吧。”

小太监退了下去,不一会儿,一浅紫色宫装丽人便入到了殿中来。

只见这丽人云鬓凤钗,椭圆脸,眉目清雅动人,是十分温柔和善的面相,还带着一股子书卷气,观之十分可亲可信。

这位便是在宫中数十年盛宠不衰的温淑妃温兰茜。

“阿兰,你来的正好,朕正好有事要和你商议。”

贞和帝用了燕窝粥,精神好了许多,见到温淑妃就招呼她到自己身边,由她扶着两人一起到了一旁的软塌上坐下。

温淑妃笑道“陛下有何事要吩咐臣妾,臣妾自当听从。”

她很了解贞和帝,用了“商议”一词,必然是有事吩咐她的。

贞和帝拍了拍她的手,道“是朕想做个媒人。”

温淑妃挑眉,就听到贞和帝继续道,“你可能已经知道了,朕刚刚见了西宁侯,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国之良材。他尚未婚配,朕便想起了你娘家,温阁老的长孙女在京中素有贤名,倒是堪为良配。”

“因着那是你娘家侄女,朕便想在赐婚之前听听你的意见,回头你也召你祖母和大嫂入宫,跟她们递个口风,问问她们温大姑娘是否已经许了人家。”

温淑妃听到皇帝前头说想要做个媒人时本还是温柔的笑着,可听到后面,那笑容却变成了怔愣。

但怔愣之后,却又是一阵难以掩饰的激动和感动。

近年来太后娘娘和朝中大臣一直促请皇帝定下储君,道是“储君之位,乃是国之根本,为社稷稳定,请陛下早立东宫”,但皇帝却迟迟不肯。

在温淑妃看来,那是因为皇帝属意的是自己的儿子允炜。

奈何宫中有岑太后,外面朝堂有那些勋贵武将世家,就算皇帝素有威严,也有文官支持,但也还不足以对抗整个勋贵和武将世家。

是以皇帝一直都在慢慢熬,熬着削弱岑家的势力,分化勋贵世家的结盟,也熬着等岑太后先去。

而现如今岑太后大病,皇帝竟然就要将自己的侄女赐婚给手握军中大权,短短三年就在西北军中已有“战神”之称,很可能很快就要执掌兵部的朝中新贵顾云暄,那其意简直是不言而喻

儿子缺的就是勋贵世家和武将的支持啊

温淑妃激动的眼睛泛出水光,嘴唇张了张,激动又感激地喃喃道“陛下,您说的可是刚刚在西北大败西域军,已有战神之称,立功归来,新封侯爵位的顾将军”

贞和帝看到自己的爱妃如此激动,自是看出她是误会了。

他心中微有愧疚,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道“正是。不过朕还有一事想要跟你说。”

“那就是西宁侯早在五年多前已经娶了一位妻子,并且还诞下了一子,如今已是四岁。”

温淑妃点头,道“臣妾也听人说过此事。不过听说两人已经和离”

她之所以知道此事,还是她母亲入宫来跟她说的。

这位顾将军是朝中新贵,他们温家还的确有意跟他结亲

不过想要嫁的却不是大房的嫡长女温雅恵,而是二房的嫡次女温雅涵。

因为娘家一直都想把雅恵嫁给她儿子的。

不过相较儿子的皇位,这些也都不重要了。

“的确如此。”

贞和帝点头道,“不过西宁侯和他的原配阮氏和离一事其实是有些缘由的,都是为了西宁侯之故,且两人又已育有一子,所以依朕之意,就赐温大姑娘为西宁侯的正妻,同时亦会册封阮氏为正五品的侧室夫人以作安抚,你看如何”

温淑妃一下子张大了嘴巴,惊愕不已。

这,这也太委屈侄女了,而且若有人故意造谣中伤,说温家强夺人夫婿,名声也不好听外人可不管那阮氏是不是已经和西宁侯和离了,只知道她是原配正妻降为侧室夫人了。

若真和离了,为何还要特地册封个有品级的侧室夫人

不就是补偿吗

文臣最重的就是名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