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恶妇 > 第89章 装点门面

恶妇 第89章 装点门面

作者:祈祷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10:07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诸侯国前往殷国朝贡之前,王都要求每国的使者不要超过三百人。

一来, 是怕外国的武装力量太多趁机生事, 二来,也是因为王都负担不起这么多的补给。

所以绝大部分国家出使人数都不多, 对离得远的国家来说,路上的补给太困难了,对这些国家来是太大的负担。

譬如之前被羌人袭击的两个邑国使团, 他们保护使团的士卒就没有超过两百, 不是每个国家都舍得将珍贵的畜力拿来运送物资的。

但庞不同。

这次出使,柳侯是存着“一鸣惊人”的心思的, 贡品的规格不知超出其他国家多少,就连挑选的每一个侍卫、每一个使者,都是庞人中的精英, 一看就是出身良好受过教育, 且从小饮食得当、身体强壮的人物。

再加上殷国限制使者人数不超过三百, 却没有限制随行人员多少, 只要你愿意承担自己的饮食,你愿意带一千都没关系,只是进入王都的只能有三百人而已, 于是有些使者还自己带了奴仆,自己承担所需口粮。

柳侯是人贵在精而不在多, 精挑细选了三百人, 每一个人都很能干, 现在这三百人走了四十七人, 虽阿好来说当然是大大的损失,但之前国中贵族中派出来的子弟竟然留下了三十人,而不是“全军覆没”,却是意外之喜了。

要知道这些跟随阿好去王都的国中子弟,那可是连柳侯都无法指挥的贵族,他们都从族中自带食物和从人,很多还带了武士。

现在,这些敢跟着王女去王都的年轻人,不但心胸胆量都远超过其他人,还对王女能继承庞国有着远超他人的信心,所以才敢“押宝”在阿好身上。

既然他们都能愿意“投机”,他们背后代表的家族就也不会抽身事外。

于是在点清了最后的人数后,使团里几位高级官员都认为他们需要拉拢这些年轻的贵族,在征得王女的同意后,由女萝发挥了自己长袖善舞的本领,极力劝说这些年轻人暂领离开使团的那些人的职位,以使团正式行人而不是随行人员的身份一同出使。

除了几个想保持中立姿态的,绝大部分年轻贵族都应允了王女的请求,并根据自身的专长,分领了可以接下的事务,最轻程度的减轻了使团人员离开带来的损失。

行馆内。

出发在即,庞国使团的几位管理官员正在商议着接下来的安排。

“鱼王准备让国人避难一阵子。”

阿好看着面前几人,说着她和鱼鳌商议后的结果“等他将老鱼王的头颅和我的手书送去庞城后,就等于公开向各国表示支持我的立场,他担心国人的危险。”

属国的立场,往往也能左右宗主国的决定,一旦庞国的几个属国都表示只认阿好这么个继承人,哪怕他们再怎么想立刻将子期推上王位,也要掂量下会不会因此失去属国的支持,甚至担忧属国会因此为借口而独立出去。

“怀桑不会表现出他觊觎王位的样子,但经此一事,心中却一定会恨上鱼国。他是军中现在的实际掌权者,鱼鳌担心他会私下里报复鱼国的国人与留在庞城的质人,所以准备让国中的鱼人们集结离开,暂时躲避到山上或水泽中去。”

提到这里,阿好不免对鱼鳌怀有愧疚和感激之心,“而他则准备带着人去出使庞的邑国,为我去游说其他邑国的国主。”

这个时代的国家没有什么“国境线”和“国防军”可言,除了一两座主城有城墙遮蔽的城寨,大部分人为了耕种和狩猎都零散居住在国中,极易被袭击。

以往,鱼国是庞的属国,庞军巡视国境时也会顺便驱赶走鱼国周边的强盗和游民,但现在这个情况,庞军不巡视都是好的,就怕怀桑一肚子坏水,倒时候还要让庞军乔扮成强人去攻击洗劫这些鱼人。

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不少国家都会在国中粮食不够的时候干这种“化兵为盗”洗劫外国的事,所以每到秋收时分,国与国之间都是互相防备的关系,还要借着“秋狩”来彰显武力,一方面是驱赶野兽,一方面也是为了震慑敌国。

“他这时候让鱼人避难是对的,他们也没多少粮食了,不如全收了直接走,守着那点地才是饿死。”

宗卿泉并不觉得意外。

鱼人能用的粮食都被鱼王鳌拿来“还债”了。

“现在山里猎物肥腴,水泽中鱼多且大了,秋天也不会落什么雨,躲到这些地方倒能填饱肚子。”

他捻着胡子,满意地说,“不过这位小鱼王年纪轻轻,却难得很有魄力,竟敢在这个关头带人去游说诸国。”

比起阿好,其他庞人对鱼国人就没那么多恻隐之心,他们是“上国”,对于属国的供奉有种理所应当之感。

“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其他几个庞人闻言,都纷纷点头,表示赞许。

“能担忧国人的安全,也算是个好国主。”

怀桑弑君,又意图篡国,这件事是必须要传扬开的,但若由王女好的人传扬,那就没什么说服度了,还容易让别人觉得这是王女被逼急了倒泼脏水。

尤其怀桑这个人太能忍,过去的形象太过高大,对阿好姐弟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这柳侯一死,污蔑怀桑的话由王女说出来,更是显得她为了争权夺利太过凉薄,连照顾自己的舅舅都不肯放过。

这也是他们知道了怀桑的阴谋,却无法派出使臣昭告天下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手不够、身份足够重的人也不够。

总不能让王女抛下出使,亲自去一个个邑国拉拢人心,获取支持吧

但鱼王鳌此刻就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他是被阿好扶植着上位的,比任何人都希望阿好能继承庞国。

鱼王鳌的手上有怀桑子期暗地里要求老鱼王谋算出使使团的书信,何况一国之主亲自出使游说,哪怕鱼国只是小国,那身份也足够相称了。

再说才干,这个新任鱼王还在王子时候,从小就是被当做“使令”培养的,他这么多年来往与庞城和鱼国之间,他无论是对庞国的官员还是属国的那些使令都特别了解,比起当国君,也许“令史”的事情做的更出色,并不令人担心才能不够的问题。

至于庞城里那些人知道他在替阿好拉拢属国支持会不会被报复

国人都已经逃到山里暂避,而庞城里那些质子说起来都是鱼王鳌的有力竞争者,砍了说不定他还感恩戴德。

王女能得到这么一个有用且头脑清楚的“支持者”,莫说阿好了,庞国的使臣们无不庆幸。

“还有一件事。”

阿好停顿了下,引起属臣们的注意。

“为了接下来的路能走的更顺畅,我准备起用一些贡品中的东西”

“这怎么可以”

负责管理和清点贡品的“司贡”下意识地反对,“这次出使的贡物可谓倾全国之力,所有的东西都登记造册了,少了一样我们都愧对母柳和那么多族人”

“那是以前。”

阿好对于他的说法相当不以为然,“那时候我有庞国做后盾,哪怕自身简朴随意,也是无人能够轻辱的王女,但现在,你觉得庞国的军队会因为别人侮辱了我,就出动大军吗”

“这”

司贡哑然,不敢给出肯定的答复。

“我们的贡物规格是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这也使我们运送贡物的压力比其他国家更重。如果我和子期争位而怀桑支持王子的消息传开,我们这群人有宝物而无相称的武力相护,那我们就不是使团,是行走的财宝箱。”

对于这个,阿好看的相当明白。

“我们这次出使的贡品里,有最优质的武器和甲胄,也有最华丽的丝绸和玉器,我的想法是,将武器和甲胄取出来装备我们的士卒,而取用最华丽的丝绸和配饰来装点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投鼠忌器。”

“可若是被别人知道的话”

“只要我们不说出去,谁知道”

阿好反驳道,“为了能在朝贡过程中一鸣惊人,各国对自己带着什么宝物都是瞒住的。除了盔甲兵器和丝绸,我们带的那些龙骨、兕皮兕角,还有那些王宫中历代收藏的珍宝,难道还不够彰显我们大国的气度吗”

这下子,司贡彻底不说话了。

王女好敢说出“克扣”贡物的话,那是真有底气的。

柳侯也知道这样大张旗鼓的搜罗奇珍异宝会引起民怨,所以贡品里符合历年“惯例”的那些都是中规中矩通过赋税和庞国的百工制造得来,但最珍贵的那些,却是王宫内库的珍藏,换句话说说,是柳侯自己的东西。

现在阿好要取用的那些,多半出自庞宫珍藏,她作为柳侯之女,是有资格继承和动用的。

“将军考虑的周全”

看架势这贡品是肯定要动的了,有人开始打起圆场,“现在不如往昔,如果我们的兵器不够锋利、甲胄不够坚韧,怎么能震慑我们的敌人而且,这一路上我们肯定会遇见其他的出使队伍的,如果我们的王女衣冠不够华丽,用器不够精美,仓惶好似流亡一般,其他人就更会低看我等”

“我并不是豪奢之人,也不是不能吃苦耐劳,这奔波操劳的时候还要折腾这些虚妄的东西,就是为了装点门面。”

阿好说的很明白,“不但是我,所有人,都是一样。我希望你们也能将我的话传达出去,只要有人在的地方”

她长长舒出一口气。

“咱们就得体面起来。”

一群老臣小将两两相望,各个也跟着苦笑。

出门在外,一切从简才是常理,偏偏他们进退两难,反倒要大张旗鼓,反其道而行。

开箱取物简单,可要想在赶路过程中保持“体面”,那就不是一点点麻烦。

“其他都好说,但我们连兵器甲胄都取出用了,他日要被殷王得知,会不会留下龃龉”

能得到更好的装备,作为队伍里负责守卫工作的武官“司卫”自然不会反对,但他也不免会担心留下什么“后患”。

“我了解过了,新任的殷王刚继位不久,并没有完全掌权,并不能控制王都的军队,所以我们这些贡品里的兵器甲胄即使作为朝贡之物进上了,这位殷王也无法将它纳入内库,反倒便宜了他的敌人。他未必希望我们的贡品里有壮大敌人实力的东西。”

“我准备将实用的器物筛选出来,只留下华而不实却价值珍贵的宝物,贡品的种类和规格,也只要比其他子国稍稍高那么一点就可以了。”

即便是柳侯,也对殷如今的情况不甚了解。

但阿好不同,她昨天已经从子昭那里大概知道了历任殷王和权臣们的“斗争”,不再天真地认为只靠这些贡物就能得到殷王的支持。

更有可能,反倒因为这种“出众”,引起殷王的反感。

就算要以东西换取“大义”,也许在私底下偷偷以个人名义当做礼物送给他,才是合适的做法。

她解释给众人道,“我们带来的兵器是由最坚硬的铜铸造,而甲胄都是花费了数年鞣制才能刀枪不入,哪怕怀桑所属的王卫也不是人人都能装备,这些对于殷国的军队来说并不算珍贵,对我们来说却异常重要。若日后我们要起兵回国,殷人也许会借兵给我们,却未必会给我们这么珍贵的甲胄。”

而打仗,拼的就是哪边更矛尖刃利。

“那些丝绸和巧匠缝制的裙裳也是如此。这位殷王原配已经去世十年了,后宫里只有几位侍妾,就算我们产丝帛,这次带来的鲜亮裙裳也太多了。而且殷王新娶的继妇出身大族,并不缺华裳,殷国的衣裳和我们庞流行的款式又并不相似,若是新妇不喜,反倒弄巧成拙。所以只要把我们带来的精良料子进上去就行,成衣自用吧。”

阿好叹息,“我以前的裙裳都是王女规格,之前是够了,可现在我既然以庞国国君自居,衣冠配饰就得配得上我如今的身份,除了取用贡物,我实在想不到什么其他办法能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庞臣们人人心中酸楚。

以阿好以往在国中受到的重视,如果她将继位,那全国都要忙碌起来。

染织坊要准备最华贵的袍服,百工坊要制作最精美的配饰和铸造最雄浑的王钺,御正要打造最牢固的王车,马官要挑选最健壮的御马。

如今,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实际就是在流亡的过程,想要获得这些符合她身份的物件,已经是不能。

而殷人好享受,殷是最重视衣冠和言行举止的国家,王都又汇集了这世上地位最尊贵、出身最显赫的一群人,殷还是父系王国,仅仅一位王女而不是王子,如果不能在这些“外物”上彰显身份,就更不可能得到他们的尊重了。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发自内心的支持了他们的将军,去取用本该是进贡给“上主”的珍贵贡品。

现在现在的境况危如累卵,就算使团带着这么多贡品为“庞国”换来了重视,这庞国国君是不是将军的还难说,搞不好就为敌人做了嫁衣。

既然如此,那当然是先装备自己人。毕竟,比起虚无缥缈的“上国”之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在任何情况下立足。

众人一旦齐心,立刻就开始讨论起该取用何等物资、如何重新登记造册,如何安排专人保管和打理这些取出来的珍贵贡品云云。

他们一直聊到口干舌燥,才终于将所有的章程理清,接下来就是跟着王女一起去开箱取物,并分配人手管理和使用这些东西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怎么发言的女萝却露出了犹豫之色,经过一番天人交战之后,问出了一句话来

“将军,那留下来的怀桑之女羽,还要不要给她配发兵刃和甲胄”

见到其他人都责怪地看着她,女萝也是内心挣扎,但她还是选择了硬着头皮继续开口

“将军说所有人都可以离开,可女羽没走,这是不是可以认为她其实并没有反叛之意,只是被怀桑以往的虚情假意所蒙蔽”

有些事一旦开口,后面说起来也就顺畅多了。

“她武艺高强,又侍奉将军多年,是难得的人才,既然将军还没有撤了她鸮卫首领的职位,现在又是用人之际,那,那应该还是能继续留在使团中的吧”

日出之后的清点人数早已结束,但大部分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没有将女羽的名字添进去,而即便阿好吩咐了打开关押她的囚室任由她自由来去,她也一直没有离开,现在还住在囚室内。

眼看着马上就要出发,所有人却都顾及着王女的感受,都对女羽避之不谈,他们也就越发不知道该如何发落这个“叛徒”了。

面对女萝的疑问,一贯果决的阿好难得犹豫了一瞬,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

所有人也就安静地等候着,耐心地等待着她最后的“宣判”。

他们未必不想为女羽求情,正如女萝所说,培养一位高级将领不易,女武官又尤其少,这个时候不该再有内部损耗。

可这些话他们也不敢多说,因为怀桑位高权重又为人热心的原因,使团里这么多高官,或多或少都曾受过他的恩惠,不敢说能完全与怀桑撇清。

与其说他们是在等候王女的判决结果,不如说他们是在等候王女对待“怀桑故交”的态度。

万一王女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不能容忍这样的“瞒骗”,坚决的要与所有和怀桑有“牵扯”的人割裂开,那他们心里未必不会一直存着这种芥蒂,担心以后同样被“发落”。

所以女萝才硬着头皮,想要个“说法”,因为她和其他人不同,她除了和怀桑交好,她还和怀桑睡过。

阿好垂眸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嗟叹出声。

“虽说她是被人蒙蔽,但她有过这样的先例,还留在我身边近身保护我,我必然是不能信任的”

大约是要被驱逐了。

女萝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在心中思忖。

“可你们说的也没错,她有练兵之才,现在使团里也需要用人。既然如此,就去了她鸮卫首领的职位,只让她当个普通的鸮卫,协助司卫管理女兵吧。”

蓦地,阿好话锋一转。

“不过,兵器和甲胄是不会再给她了,她本来也就有家传的兵刃。”

使团中众人终于微微露出轻松之色。

鸮卫乃王女亲卫,虽然待遇和普通士卒一样,地位却不低,比起被驱逐或直接杀了,贬为普通士卒都已经算是“开恩”了,更何况现在还留了一丝脸面。

“我替女羽,谢过将军”

女萝心中更是松了一块大石,不由得露出喜色。

想要让他们彻底忘却怀桑以往的影响和对其的敬畏,果然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事情啊

看着突然轻松起来的众人,阿好在心中嗟叹一声。

但留下一条性命,能安抚住众人不安之心,也不算什么亏本的事情。

女羽已经失去了众人信任,有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要想重获信任,只能比旁人更加努力,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何况

想起现在应该快要抵达庞城的信鸽,阿好嘲讽地勾起了唇角。

他那舅舅,也未必就能让所有儿女齐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